03.03 清朝皇室每天早起必“冲龙沟”,为何丫鬟争着伺候?

震礼


“冲龙沟”是什么

古代皇帝都自命“真命天子”,这里的龙自然指的就是皇帝本人。“龙沟”则指皇帝的口腔,“冲龙沟”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下人们一起来伺候皇帝漱口罢了。


要知道牙膏牙刷可都是后来才有的发明,清朝皇帝为了保护口腔卫生,就命令丫鬟们每天早上都要端着茶水过来给自己漱口。

为何丫鬟们抢着“冲龙沟”呢?

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皇帝可是富有天下的人物:“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给皇帝的东西当然要是最好的,漱口水也不能例外。


“冲龙沟”所用的是一等好的绿茶,茶叶泡也有讲究(精通茶道的朋友都知道茶叶的第一泡味道都比第二、三泡稍差,这是因为茶叶表面尚有杂质残留,再加上经过第一泡的洗涤才能彻底地激发出茶香,此所谓“洗茶”。因此喝茶重点品的就是第二、三泡,皇帝漱口用的正是第二泡的茶水)。

即使经过前两遍的浸泡,茶叶的品质已经稍次,但是取来晒干拿到宫外仍然可以买个不错的价钱,这对宫女们来说自然是有着相当的诱惑力,让她们纷纷趋之若鹜。


如何评价

人说“伴君如伴虎”,可是宫女们为了赚这点钱已经完全顾不了这么多了,纷纷争抢着给皇帝端漱口水,真是可悲!


晓史才能明事


有多少好家伙看到”冲龙沟“三个字有一股冲动甚至有一股暖流...暗自升起,嗯...我不得不想歪,相信我不是一个人...我以为是...好,不说了哈哈。

回到这个问题,清朝皇室也够绝的呀,给自己漱口的行为起了这么个霸气的名字——“冲龙沟”,让人感叹:“哎,哥,漱个口,用不用那么矫情...”况且,到底是有多闲得蛋疼才想到“龙沟”这两个字,还是用“冲”的,那为啥不是用“含”、“洗”、“泡”呢...实属无聊透顶之举,单从名字都能嗅到了一股王室独有的颓靡气味。

那首先,跟大家谈谈有“冲龙沟”资格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冲龙沟”起源于满清朝代。清兵入关时,八旗子弟可谓是功不可没,立下了丰功伟绩。论功行赏,八旗子弟后几代的人都受到了满清朝廷的优厚待遇,生活奢靡放纵,堕落不堪。

他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冲龙沟”,但用的不是一般的自来水,而是用上等茶叶泡过的茶水。

其次,丫鬟到底为什么都抢着去伺候呢?


①相对轻便

其实,伺候皇室“冲龙沟”还是一个相对轻便容易的工作。很简单一个道理,要是给你选择去打扫、擦桌子或者是冲茶,你也肯定会选择冲茶吧,毕竟活不脏也不累,为什么不做,对吧?

②改善生活

就好像我们现代人“打工”一样,如果有一个向老板表现的机会,我就问你会不会抓住?毕竟把主子伺候好,对咱们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服侍得好了,留个好印象,打好关系,自己以后犯了错还可能得到宽恕,甚至以后粗活重活都能少做点。

丫鬟的地位是相对低等,但是如果有幸得到了皇室贵族的赏识,受到的打赏也是不轻的;要是你有几分姿色,一个不小心被相中,怀上龙胎,从此命运就改变了,连升几级成为贵妃。

③ 茶叶值钱

说白了,丫鬟也想赚点外快呀,有利可图谁不愿意呀,而且还是蛮暴利的行业。皇宫里头的茶叶,要不就是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要不就是金骏眉、银骏眉、川红、滇红,谁不想搞点小生意买卖?一般人都接触不了的顶尖茶叶,拿出去市场卖的确能赚不少。

那帮富贵闲人将泡好的茶喝上一口,再漱完口之后,剩下的茶水就吩咐倒掉了,而剩余茶叶的精华还在,于是丫鬟们就会把它晒干打包积累起来,攒起来以便后面可以卖给有需要的商家或客人,慢慢生意不就做起来了吗?


后话:其实...大家都以为“冲龙沟”是啥?坦白讲,我不笑话你,留下你的评论,我给你一个搞笑的回复~



苏格拉底没有笔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冲龙沟”,甚至联想翩翩,实际上就是清朝皇室和贵族们“漱口”。

就这么一个漱口的事情,丫鬟们还争相去服侍,难道会给钱不成?实际上,伺候主子“冲龙沟”是丫鬟服务的分内之事,至于钱,肯定是不给的,但,钱却又是可以挣到的,好处也是可以得到的,这是为何?

如何冲龙沟?



人每天吃饭,就会有食物残渣留存于口腔和牙齿之间,短时间影响不大,但经过一夜的睡觉后,食物经过发酵,再加上有些人胃火大,气味上涌,整个口腔便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

在古代,没有牙齿牙刷,穷人随意用清水涮涮嘴就不错了,但贵族很讲究,如何冲掉难闻的气味,再留些清香呢?办法有,那就是用茶叶水漱口。

具体流程是:用开水泡开茶叶,等温度合适后,将茶叶水递给主子漱口,少则三次,多则数次。

虽说,流程大体一致,就是用茶叶水来回漱口,但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点,那就是采用的茶叶档次有高低,茶叶越好,留在口中的清香就越持久。

主人冲龙沟的档次高低,就是使用茶叶的档次高低。

那到底侍奉的丫鬟有何好处呢?

丫鬟将茶叶晾干,获取利益



冲龙沟的茶叶,大多泡一次就要废了,总不至于让主子再喝。于是,有丫鬟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什么商机呢?将泡了一次的茶叶水倒干净,将茶叶晾干,积累多了,就可以转卖给茶叶商了。

有人说了,这能值多少钱?值多了,大家想一想,那些名贵的茶叶在茶叶行价值相当不菲。哪怕是泡过一次,价值有所下降,但比起一般茶叶还是价格高多了。

这些丫鬟和一些茶叶商做好固定的联系工作,定期提供泡了一次的茶叶,借此获得一定收入。

同样是服务,能取得额外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丫鬟们一早就出现在主子跟前,容易赢得主子好感



一早,主子起床不久,就看到有丫鬟前来服侍主子冲龙沟,这会给主子留下好印象。什么好印象呢?

一是感觉很勤劳,二是良好的服务容易给主子留下更深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首轮效应”,早上第一眼看到的,让人留下印象更深刻。

同样是服务,能让主子更高兴和快乐,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所以说,冲龙沟不仅可以拉近和主子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有利益获得,丫鬟们不抢着做才怪呢!


蓝风破晓


皇上每日的“冲龙沟”并非你想的擦屁股!而是指漱口和清清喉咙!仿佛画面感很美!那么皇帝每天早晨起来漱口和清喉咙这件小事,为何会吸引宫女们抢着去做呢?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既然宫女们都抢着去伺候皇上,每天早晨漱口和清喉咙这件事,说明这件事情的背后隐藏着利益。那么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利益链呢?


清朝的统治者作为兴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在入关之前,满族人实际上对于汉族文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对于汉族的那些礼仪风俗文化颇为鄙视和不齿!因为在满族人眼里,汉族的百姓正是由于受到了这些思想文化和风俗礼仪的影响才变得懦弱,尚武精神不足而自诩为文化人却在空谈误国。这一点在明朝后期确实十分严重。

因此在闯王李自成攻破了明朝首都北京之后,做了42天的皇帝,又被来自于东北的后金政权赶出北京城。然后逐步地消灭了农民起义军和溃败到南方的南明小政权,由此建立了统一全国的大清王朝。那些曾经只懂得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满族上层人士开始成为了这个王朝最富有的人!


既然战争已定,天下已得,这些满族八旗兵们便开始要懂得如何享受。富裕繁华的中原物质以及浩如烟海的中原文化开始慢慢被满足人接受。那些原来汉族的风俗礼仪也被这些满族的上层人士玩出了花样。 清朝时期的老北京是很会玩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北京城内的这些满洲贵族们会玩!而作为当时满族中最高贵的人皇帝自然更是懂得享受。因此在清朝的皇宫之中漱口这件小事并不简单。

清朝的皇帝每天起的很早,大约在每天的5:00就已经洗漱完毕。然后宫女便会端着一碗由玉泉山泉水冲泡而成的茶水递到皇帝的面前,只见皇帝端过茶碗,轻轻的吸一口茶水到口腔之中。然后紧闭唇齿,脸腮用力,让茶水在口中来回激荡。然后宫女会端一个空茶碗,让皇帝将口中漱过口的茶水吐入其中。

这就是负责为皇帝冲龙沟的宫女每天的任务,由此可见,该宫女每天的工作首先是十分轻松的。另外为皇帝漱口所用的茶叶一般都选自南方进贡的上好绿茶,实际上只用玉泉山的泉水冲泡过一次,因此宫女便会将冲泡过的茶叶再次晾晒风干。

风干之后的茶叶便会被宫女带出宫去,去北京城内的茶叶铺子寻找一个出价较高的商家出售。而这些茶商之所以愿意买工于手中的二手茶叶。是因为在北京城内有着大量的达官显贵和富家公子愿意花高昂的价格去购买这些茶叶,为的就是去沾一沾皇帝的龙气,图的就是个乐!

正是因为如此,宫女们才热衷于去为皇帝准备每日冲龙沟所用的茶水。因为这些茶商能够给宫女提供的价格不菲。这能够使宫女在领取正常的薪水之余,增加一笔不错的额外收入。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你的身份你的价值和你的收入并非只是由你自身的能力决定,而是由于在哪里工作!跟何人工作!


珞珈山的猫


这是封建社会帝王们的特权了。

“冲龙沟”就是满清皇帝早起时用上等茶水润嗓漱口。清朝那时没有牙膏和牙刷,每天早上只能漱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某位杰出人才觉得皇帝言行举止都得显得与众不同,像是“漱口”这种俗不可耐的称谓自然显示不出皇帝九五之尊的贵气,于是美其名曰“冲龙沟”。后来,清朝的八旗贵胄争相模仿,那么为何丫鬟们都争着伺候呢?

有句话道“无利不起早”。但凡一件事人们争着抢着去做的,肯定是有一些利益在里面的。 主子们“冲龙沟”,丫鬟们都争着去服侍,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这用来冲龙沟的茶叶,能够卖钱。

泡茶有一个说法叫“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这“一泡”通常是指洗茶。用热水把茶叶冲洗一下,水就倒掉了。这是由于茶叶在加工收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尘埃落在上面。

洗茶不光洗去这些微尘,并且茶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得到舒展。真正用来喝的是第二遍茶水。由于贵族们用的茶叶都是顶尖的名贵茶叶,普通的市场上根本买不到,并且才泡了一次的茶叶并不影响茶的质量,如果卖的便宜点,仍是有很多人买的,这给丫鬟们增加了一份额定收入,也能够补贴家用。

而古代的主子下人们之间的规矩深严,下人们除了拿一定的月钱,甚至连命都是主子的,所以下人们捡一些主子的残羹剩饭,边角料之类的,主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这种极品的茶叶还是可以拿来卖钱贴补家用的。


关河南望


清朝享国296年,作为满族人,同样拥有自己的文化,尤其是饮茶文化,八旗子弟对茶的要求非常严格,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饭可以不吃,但是茶一定要喝的地步,清朝皇室的饮茶文化也影响了很多汉人,直至今日,我们都热衷于饮茶。

比如在清朝时期,清人早晨起床之后是不需要刷牙的,所以就延伸出了“冲龙沟”,而这个冲龙沟就是八旗子弟漱口的行为,然而人们理解不了的是一个简单的漱口,为何会有许多丫鬟、宫女前去争相伺候?

以慈禧为例,慈禧的喝茶习惯已经被她列入养生之中,她一年四季都要喝茶,而且是不同季节不同的茶,茶也要顶尖茶叶,比如夏天喝龙井、冬春季节喝普洱或者是观音茶,平时就喝一些菊花茶,并且在喝茶之前还会吃一些糖莲子、核桃,主要就是防止空腹喝茶引起的不适。

不仅如此慈禧对泡茶叶的水也非常讲究,普通的开水都不行,一定要泉水,甚至是在清晨让宫女用瓶子在树叶上接入的露水。根据清朝历史记载,慈禧的确每天早晨都会漱口,而那些宫女也都争相前去伺候,她们算准慈禧的起床时间,早早的泡好了茶端到慈禧身边。

慈禧也就象征性的抿一口,然后在嘴里过滤一遍,之后再吐到另一个茶杯,随后宫女一同端走,接下来的一幕才是她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宫女拿着茶杯,把水过滤掉,之后将里面的茶叶拿出,放在外面晒干,最后再放进袋中,等到有太监出宫时让他们带到宫外,转卖给其他一些喝茶的人,这样换取银两,因为慈禧所用的茶叶都是顶尖茶叶,只是泡过一次,所以依然能买个好价钱。

除此之外,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宫女们也是如此,说不定慈禧一高兴,赏赐些许好处,也不算白忙活一场。

上行下效,除了慈禧太后,其他王公贵族、贝勒、八旗子弟、满清百姓皆是如此,他们同样喜欢喝茶。只是到了一些八旗子弟家中,茶叶就不算上等,但是依然比普通百姓喝的茶叶要好,而伺候他们的丫鬟同样会起早泡茶,等待她们的主子起床冲龙沟。

实际上也谈不上是争着去伺候,这毕竟都是她们分内之事,只是能得些好处罢了,这种冲龙沟文化其实在现在的一些满族人那里都还存在,他们认为早晨用茶叶泡的水漱口,一整天都可以清香,而且不同的茶也有着不同的功效。


猫眼观史


“冲龙沟”一词源于满人入关之后,这个沟指的是人的咽喉部位,冲龙沟顾名思义就是漱口的意思,因为与“龙”放在一起称呼,就被一些网络传言成皇帝早起漱口的行为,其实这是一知半解的人对“冲龙沟”的误解。丫鬟争着伺候也不知从何谈起,皇帝的起居伺候别说是丫鬟难以近身,就算是有丫鬟伺候,也不是你争着就能争来的。

丫鬟争相伺候的说法误区

皇帝“冲龙沟”指的是皇帝早起后用茶水漱口,这个解释只是一方面,清朝皇帝漱口确实是用茶水,有人解释是因为在其看来,晚上睡觉会吸入晦气,而茶水有祛除晦气的功效。我只想说这种迂腐的说法太小瞧古人的智慧了,我国的茶叶发展历史悠久,茶的功效自古都有研究和记录,而皇帝漱口用茶水,则是为了发挥茶叶的杀菌、消炎、除臭之功效,这个功效是记录在《本草遗拾》里的。用现在医学的解释那就是茶叶中的含氟量较高,具有护齿明目的功效,这在清朝虽然不能知晓,但中医典籍里所说的足够皇帝参考。


皇帝早起“洗龙沟”就是为了清新口气,清理口腔杂物,预防牙龈发炎,并且不是网络中盛传的只是漱漱口祛除晦气,而且是会继续喝茶,达到润喉开胃的效果。这也就无法达到网络中盛传的宫女给皇帝沏茶漱口后,晒干上好的茶叶卖钱。再者,宫中所有皇帝用过的东西,未经皇帝的批准,谁也无法私自处理,比如宫中太医院的药材,受到虫蛀、发霉,都是统一处理,不得私自贩卖到宫外,这个抓住了是可以判刑的;御膳房出来的膳食皇帝吃不完的一律倒掉,除非皇帝赐菜,否则谁也吃不得;所以皇帝早上“冲龙沟”的茶叶也是如此,倒掉都不得带出宫外。


清朝对于宫女的管理也是相当严格,皇帝的起居用度基本上都由太监照顾,皇家比较注重龙脉的正统性,也比较注重皇帝的身体,因此宫女被安排于外围服务皇帝才是符合宫规的。像皇帝“冲龙沟”这种工作,一般由太监伺候,这种机会是宫女争取也争取不到的。所谓伺候一回皇帝可以光宗耀祖的说法也是一厢情愿,首先在制度上就杜绝了这种可能。

“冲龙沟”的误区解释

虽然“冲龙沟”带有“龙”字,但这个龙并非龙椅这样特殊的字眼,这个龙是比较亲民的,普通人家可以说喝喝茶,但旗人的习俗中,都会说“冲冲龙沟”,这并非皇帝的特权,而是满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游牧民族对于中原茶叶的需求自古皆有,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茶叶贸易向来都是比较繁荣的,满人也不例外,旗人自入关之前就有漱口喝茶的习惯,根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周武王时期就有巴人献茶的行为,茶叶在中国大地上受到了各民族的追捧并形成各种饮茶习惯。



满人入关之前的喝茶习惯是至上而下的,区别只是在于茶叶的优劣,早起饮茶对于每天都以牛羊肉为食的游牧民族来说,是一种健康且舒适的习惯,普通人或许就省了漱口的环节,直接饮用,甚至不会洗茶。皇帝“冲龙沟”也只是日常习惯,没有特殊之处,只不过用的茶叶皆为极品,且头道汤为洗茶工序,除掉灰尘和茶叶沫,第二道汤为漱口,漱掉口中食物残渣,而后也是饮用一番。如果说倒掉茶叶也是根据不同的品种,有的茶泡两三道就没味了,比如龙井、毛峰,有的则能泡五六道,比如毛尖,碧螺春等,这也是根据皇帝的喜好而来。并且漱口完毕后,饮茶阶段并不需要人伺候,皇帝喝着茶看着奏章就到了饭点,御膳房便开始传膳,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丫鬟争相伺候。


综上,“冲龙沟”并非皇帝的特权,而是大部分旗人都会有的习惯,在普通旗人中,这种习惯是无需伺候的。而在皇帝“冲龙沟”时,太监们为其沏茶、端盆、递毛巾,没有宫女什么事,更谈不上争相伺候!


棍哥观史


龙沟不是你想的那种沟。

第一眼看到题目,还以为是老舍先生说的“龙须沟”,结果没有“须”。


龙沟是什么沟呢?而且,还要每天早起必冲?

皇室也好,普通百姓也好,每天必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吃喝拉撒。

这冲龙沟,也与此有关。

我们先说说,慈禧老佛爷怎么冲龙沟的。

现代人,起床后,一般都要洗个脸、刷个牙、排个便之类的。

清朝人也一样。慈禧老佛爷早上起来,要用顶级的茶叶,泡出温度适中的茶水,供她老人家漱漱口。

除一除一夜的秽气,润一润口腔食道,美名曰:冲龙沟!

其实,就是漱漱口!

不是你想的那种冲龙沟吧?

清朝从东北入关,接受了汉族文明,也讲究了起来。

生活方式要上档次,就不能跟暴发户一样。

这冲龙沟就流行了起来。

为啥丫鬟们争着干这活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啊!

老佛爷漱口,能用茶叶末吗?那也必须是茶中的上品啊!

漱了口的茶,老佛爷还会喝吗?

那是大不敬啊!

所以,那些极品茶叶也就泡个一遍就不用了。

我们普通人不讲究,一大缸子茶叶可以喝一天。

这里就有利润了。

宫女们将这冲过龙沟的茶叶收拾起来,晒干,送出宫去倒卖。

本来就是好茶,还冲过龙沟,销路那可是好的很。

所以,宫女们争着抢着干这活。

所谓上行下效,宫里这么干,王孙贵族们也都这么干,这里就有个产业链的问题了。

侍女们多了一个搞外快的渠道,谁不愿意争着伺候,要这个肥差啊。


饮水君


清朝发迹于我国东北地区,1644年入主中原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初的满清贵族能征善战,但经过一两代人之后,这些皇室子孙和八旗贵族已经蜕变成为纨绔子弟,每天的生活就是提笼架鸟的享受人生。



当时由于清朝统治者的需要,很多皇室子弟都失去权力,不过他们依然领着高额的俸禄,因此他们的生活过得异常讲究。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冲龙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漱口。

众所周知,古人没有牙膏和牙刷,所以无法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刷牙。但古人很早就知道清理口腔的重要性,《史记·仓公列传》中就曾记载扁鹊为齐国大夫治疗龋[qu]齿[蛀牙]时,明确提出了是因为“食而不嗽”的原因。另外《礼记》中也曾记载“鸡初鸣、咸盥嗽”,说明古人很早已经有了漱口的习惯。但当时的漱口水仅限于白水和盐水两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茶水不仅可以清理牙垢、清新口气,而且还可以在食肉之后去除嘴里的油腻感,因此这种方法得到了北方经常吃肉的游牧民族喜爱。满清入关后,皇室成员每天都会用茶水漱口清理口腔。不过他们为了区别普通人,所以将其称之为“冲龙沟”。

清朝皇室成员每天早上“冲龙沟”时,府上的丫鬟都会在天还没亮时就起床烧水,然后沏好一壶茶,等待他们起床漱口。很多人以为每天早起伺候别人费力不讨好,尤其是慈禧会在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了,以此看来根本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任何人都知道无利不起早,所以这件事对于丫鬟而言有很多好处。



众所周知,满清入关以后,以武力掌握了社会上的绝大多数财富,因此他们的生活过得异常奢侈。即便是漱口,为了口中能够留有一定的茶香,他们也会选用名贵的上等好茶。而且早上漱口的茶叶只能泡两次,第一次为洗茶,第二次为即为漱口用的浓茶。

这些皇室子弟冲龙沟完毕后,漱口用的茶叶不会被二次利用,所以他们会命令宫女或者丫鬟倒掉。此时她们会把茶叶从茶壶中取出来晾干,然后收集起来,日积月累也能够积攒不少的茶叶。等到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后,她们会将这些上等的二手茶叶卖给茶行,获得一定的收入。由于宫女丫鬟等人出身贫苦,所以面对这些不错的额外收益时,都会争抢着去伺候皇室子弟“冲龙沟”了。



另外说一下,实际上茶水漱口并不是满清皇室的专利。北宋时期,苏东坡就曾说过漱口应该用浓茶,可以祛除口中的牙垢和烦腻感,还有利于坚固牙齿。元代时有一本书叫做《三元参赞延寿书》,里面也曾记载浓茶漱口不仅可以清洁口腔,还可以调和脾胃。

当然由于茶叶在当时比较贵重,所以一般人根本无法用茶叶漱口,真正形成一定规模还是在清朝。


我是越关


“大清都亡了!”清朝灭亡之后,很多八旗子弟仍旧把自己当贵族,这也是与当年清朝历史息息相关。清朝八旗子弟所谓的“冲龙沟”,其实就是漱口,而八旗贵族每每冲龙沟的时候,府中的丫鬟下人们都抢着去伺候,一来是为了讨好主子,二来也是因为有利可图。

清朝最著名的制度就是“八旗制度”,满清入关以后,当年曾经在女真崛起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八旗子弟与他们的后代也得到了很多清廷的优厚待遇,成为了清朝的特权阶层。


无论是宗室还是觉罗,无论是黄带子还是红带子,宗室后裔与八旗子弟们用不着辛勤劳作,也不用费尽心思考取功名,每个月都能领取一定数量的银两用于支撑门面与生活。

最开始,清朝对于八旗子弟特别优厚待遇,也是希望他们都能够像他们的先人那样骁勇善战,为满清统治做出贡献。


然而很尴尬的是,入关之后,生活优厚的八旗子弟越来越腐化不堪,不知骑马射箭,只知遛鸟下棋。不仅没有为满清做出贡献,反而成为了清朝统治的巨大包袱。

虽然明朝已经出现了牙刷,但古人使用牙刷的毕竟没多少人,一般也就是漱口或者用盐擦洗牙齿。而清朝宗室子弟漱口称作“冲龙沟”,他们所使用的流口水也并非清水,而是茶水。当时人们认为茶水可以去除晦气,清洁口腔,贵族使用的大多都是上等的好茶。

下人们争相伺候,也是为了讨好主子,同时,那些只冲泡过一次的上好茶叶在晾干之后还是可以卖个好价钱的,非常有利可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