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二战中的德国,素以闪电战闻名,快、准、狠的超强攻势曾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让很多人瞬间笼罩在亡国的阴霾下。

当人们惊叹二战德军摧枯拉朽的强大攻击威力时,往往只关注到战场上耀武扬威的飞机与坦克,却往往忽视了这支军队背后那个同样强大而高效的指挥体系与这个指挥体系所使用的独特指挥方式。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指挥方式是军队进行作战与其它军事行动时的组织指挥方法与形式,是军队指挥的重要内容。有军事专家认为,军队的作战指挥的效能对于综合战斗能力的贡献率高达45%,而指挥方式则是指挥效能的关键制约因素。

委托式指挥:老毛奇的珍贵“遗产”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著名的军事家,在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打败奥军和法军的实际组织指挥者。1857~1888年,老毛奇长期担任普军总参谋长,并在任期内大胆改组总参谋部,扩充军备,改进装备。同时,实际负责普军的作战指挥。1864年,率军战胜丹麦。1866年,取得了对奥战争的胜利。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后,他率领3个军团迎战法军,在色当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实现德意志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毛奇军事论文集》和《军事教训》等,对军事史影响很大。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19世纪中期,铁路和电报的产生使军队的机动能力、作战范围、作战节奏与控制力都实现了重大的发展,战场情况变化也越来越快。为了提高军队的战场反应能力,增强军队行动的灵敏性,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老毛奇在吸取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以及战争经验的基础上,对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只规定任务、不规定细节的新的作战指挥方式,并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新的指挥方式就是委托式指挥。

当时,作战指挥方式主要以“命令式指挥”为主,即指挥官通过详细的命令给下级规定任务,并根据战场情况,用“补充命令”的方式随时调控下级的作战行动。拿破仑就是使用这种指挥方式的代表人物。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富勒认为,在拿破仑的军队中,事实上只有拿破仑本人是指挥员,包括参谋长在内的其他将领基本没有任何作战指挥权,一切都要听拿破仑的命令行事。这种“命令式指挥”方式当然也是有优势的,主要就是可以层层控制、逐级管理,能够使作战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切实贯彻最高指挥官的作战意图。

但是这种指挥方式存在“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的问题,因而对于快速变化的战场情况的“适应性”较差,从而使整个作战体系的功能发挥受到限制。拿破仑军队的一些元帅就曾经为等待拿破仑的命令而坐失战机。

而委托式指挥方式就较好地解决了这种“体制刚性”问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指挥官只对作战的总体目标进行决策,将作战行动的控制权力全部交给下级指挥官,即把主要的作战指挥任务都“委托”给了下级。在实施委托式指挥时,老毛奇只给手下的集团军司令官发出宽泛指示,规定简要的任务,而对于作战的细节不加以干涉。这样集团军司令官就拥有了巨大的自主权,在遇到情况时就不必事无巨细都向上级请示,而是当机立断自行处置。这样就能减少作战指挥环节,并大大提高指挥速度,进而获得战场的主动权。

色当战役是决定普鲁士王国命运的战役,此役还使拿破仑三世沦为了普鲁士国王的俘虏。即使是指挥这样的重大战役,老毛奇的命令仍然极其简洁。色当战役期间,老毛奇的命令只给下级指挥官提出了作战的原则,没有任何“硬性规定”,而且整个作战命令译成中文也不足300字。

在这个“指导”性的作战命令的规范下,普鲁士各军团司令就能够根据本战区具体情况相机行事,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协助友军,随时快速反应。有一个小插曲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出老毛奇委托式指挥的独特之处。在某次重大作战进行时,老毛奇的一个朋友去看他,发现虽然部队正在前线激烈战斗,而老毛奇本人却在悠闲地看一本小说,朋友很惊讶。但是老毛奇却平静地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他们的任务了。

老毛奇创立的委托式指挥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德军的作战指挥,到了二战时期,这种高效简洁的指挥方式较好地适应了德军的“闪击战”所追求的作战速度,因此成为“闪击战”成功实施的重要支撑。

高效指挥模式:“闪击战”之魂

整个二战期间,世人对于德国军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凶狠迅捷的“闪击战”。“闪击战”是古德里安根据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相关军事理论创造的,主要特点就是把飞机和坦克以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结合使用,使之形成一种强大的快速突击能力,并在作战过程中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迅速崩溃。

有人总结,二战中德军的“闪击战”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攻击发起的时机正确、攻击的目标出乎敌人的意料、成功的欺骗行动以及全新的飞机与坦克结合的战术。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高效的指挥模式同样不容忽视。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闪击战”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一个“快”字,如果指挥方式不能适应快速的作战行动,那么“闪击战”是快不起来的。一支军队的作战速度,主要由机动速度、攻击速度以及作战指挥的反应速度构成,三者缺一不可。战争开始时,德军较好地运用了老毛奇所创立的委托式指挥,因而德军指挥系统运转顺畅、反应灵敏,有力地支撑了“闪击战”的实施。许多德军高级军官甚至认为实施了委托式指挥是战争初期德军赢得作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在“闪击战”实施的过程中,德国指挥官通常只是给下级指挥官提出作战行动要达到的目标、明确总的作战意图,并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而下级指挥官在明确了上级的意图之后,就以此为依据,自行采取作战行动。

在二战初期,德军前线指挥官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往往只受普遍性规定以及条令的约束,而不会受到上级命令的过多制约。即使是大独裁者希特勒也坚持了这一指挥方式。例如,在1940年的西部战局中,古德里安受领的任务是越过卢森堡国界,经过比利时南部,一直到达色当,渡过缪斯河,在那里建立一个桥头堡阵地。对于之后的攻击方向,希特勒征求了古德里安的意见,古德里安说应该通过阿敏斯,直向英吉利海峡进发。希特勒同意了古德里安的意见。而随后的作战,古德里安再没有接到过任何命令,一切都由他自己决定。对于这一时期德军高效的指挥方式,很多那场战争的亲历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在二战中曾经担任德军“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国防处处长、后来升任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的瓦尔特•瓦利蒙特在《德军国防军大本营(1939-1945)》透露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德军国防军统帅部1939年发出的“第1号指令”与“第2号指令”“吸取了普鲁士德国总参谋部的经验,模仿命令的措辞和内容”,因而具有很强的委托式指挥色彩。

在这种大背景下,二战初期德军内部,上级指挥官给下级的“指令”通常都不是死板而详细的“命令”,而只是概略的任务规定,给下级指挥官留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当时德国国防军统帅部也很少越级、过细地干预下级的作战指挥。高效的指挥方式加上“闪击战”的运用,使德国在二战初期就像一辆无坚不摧的战车,以惊人的速度轰然前进。

指挥方式的改变:德军态势转折点

虽然德军在二战前期将传统的高效指挥方式与“闪击战”相结合,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但后来德军统帅部被胜利冲昏头脑,抛弃了委托式指挥方式,反而采用了“官僚气”浓厚的指挥方式,将指挥职权高度集中,下级指挥官不得不就作战指挥问题反复向上级请示,甚至为了等待上级的指示而错失战机。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著名的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就与希特勒本人对于前线指挥官不适当的干预有着直接关系。当战役进行到关键环节时,德军前线指挥官曼施坦因手里有整整三十万的战略预备队还没有使用,而苏军此时却已经无兵可调。同时一线德军虽然历经激战,但依然拥有较强的作战实力,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并包围了苏军的几个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而且苏联似乎已经无力挽回即将失败的颓势了。

“闪击战”之魂,二战德军指挥官背后的“秘密”

但是,就在曼施坦因认为德军已到了胜利的边缘时,希特勒却对他的指挥进行了很不合适的干预。由于对战局形势判断错误,希特勒决定放弃库尔斯克,将本来能决定战役胜负的预备队调离到了西线,而把库尔斯克战役最初的全部构想和曼施坦因利用近乎完美的战术苦战的成果完全地丢弃了。

除了对于战略与战役指挥经常进行错误的干预, 希特勒甚至还频繁地越级指挥战术级的作战行动。据相关文献透露,希特勒甚至对陆军营级作战单位的调动都要进行直接干预。德军指挥官的才华由于希特勒的干预而无从施展。除了希特勒以外,德军的指挥部门也开始趋向于过细干预下级的指挥与作战行动。

根据瓦尔特·瓦利蒙特的描述,“1939 年, 国防军统帅部的指令只下达给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后来,统帅部开始将指令下达给下属单位, 数量与日俱增, 同时也逐渐失去它原来的特性”。

由于德军的作战指挥方式日渐死板, 严重扼制了下级指挥官的主观能动性与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加之整体战场环境的变化,使德军的“闪击战”渐渐失去原来的锋芒,德军开始由胜利走向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