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阳
前言:公元前295年,一则来自赵国的消息震惊了天下:战国时期最具威名的赵武灵王,在他的儿子赵章发动的沙丘政变中,被围困在沙丘宫里,活活地饿死了。
人们开始探究赵武灵王的死因,最终却发现他完全是咎由自取,自己作死的;他的下场,一点儿也不值得大家同情。
赵武灵王名叫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赵武灵王是他死后的谥号。
赵武灵王在历史上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仅仅一个“胡服骑射”,就足以令他名垂千古。
赵武灵王一生喜好战争,在诸侯各国中威名卓著。
公元前326年,刚刚15岁的赵雍即位了。当时主少国疑,强敌环伺。宿敌魏国联合了楚、秦、燕、齐四国,准备乘此机会,一举灭赵。
少年赵雍表现出了不惧强敌的顽强性格。他针锋相对,调集赵军精锐,动员全国,准备与强敌决一死战。
魏、楚、秦、燕、齐等五国见势不妙,都不愿与赵国殊死一战,于是不得不取消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赵雍刚刚即位,就经受住了这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
当上赵国君主的赵雍,采取了缓和国际关系,发展国内经济、军事的政治策略,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中,他纵横捭阖,不断为赵国谋取利益,取得了政治优势,树立了政治威望。
赵雍看到天下诸侯纷争,无暇与赵国为敌;于是,他决定乘机向北进取。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战争中,赵雍认识到胡人骑射的优点;他大力说服赵国军民,进行改革,实行“胡服骑射”,训练新型的军队。从此,“胡服骑射”的赵军,成为一支威震各国的强大军事力量。
在取得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之后,赵武灵王进取天下的信心更足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赵雍政治上的短视行为。
公元前299年,赵雍传位与太子赵何。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赵雍自己则成为主父。
赵雍此举意的目的是:赵何作为国王,负责处理国家政务;而自己作为军事统帅,专心从事对外的军事战争。但是,二元制的建立,违背了政权稳定的基本规律。俗话说:“国无二君”,这种政治体制一旦建立,迟早是要出乱子的。
(赵惠文王赵何画像)
赵雍一生勇武善战,对外强硬。但是他那高大威猛的身躯里却隐藏着柔情似水的心肠。从骨子里说,赵雍是一个儿女情长的普通人。
赵雍极其宠爱夫人吴娃。在吴娃临死时,她请求赵雍废掉王储赵章,改立自己亲生的赵何为太子。悲痛的赵雍答应了吴娃的请求。
后来,在赵何即位以后,身为主父的赵雍,在与赵何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之时,看到赵章前来参拜弟弟赵何,赵章的模样看上去萎靡憔悴。赵雍顿时倍生怜惜之心。
随后,赵雍就一心扶持赵章,让赵章随军出征,掌握兵权。后来,赵雍又大发奇想,要把代郡分给赵章,试图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作代王。此议遭到赵王赵何及国相肥义的坚决反对,从而没有得逞。
赵章没能当上代王,赵雍心里很失落。他从此就想让赵章与赵何互相争斗,而自己作为父亲居中调和,以此来收回王权,好使自己重掌朝政。
在赵雍的默许和支持下,赵章的野心被煽动起来了。
(沙丘宫遗址)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巡视沙丘。他让赵章和赵王赵何一起随行,晚上一行人住宿在沙丘宫。
结果,赵章乘机发动政变。但是由于赵何一直对赵章都有所防范,因此赵章未能杀死赵何,只杀死了国相肥义。
(赵国国相肥义画像)
赵何以赵王的名义调集军队,前来平叛。原来反对赵雍改革的公子成等贵族势力乘势响应,派兵杀入沙丘宫中,杀掉了赵章。赵雍眼睁睁地看着,却无法制止。
接着,公子成胁迫赵雍的随从人员全部离开沙丘宫,却唯独不许赵雍出去。
可怜赵雍,原本一代雄杰,如今孤零零地一个人,被围困在沙丘宫中,没有粮食,只能掏鸟窝,挖鼠洞,到处寻觅吃物。三个月以后,赵雍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里。
(赵武灵王剧照)
赵武灵王之死,责任完全在他自己身上。
首先,赵武灵王因宠爱吴娃,而改立太子;
其次,赵武灵王壮年退位,让太子赵何即位,自己号称主父,建立了二元制的政治体制,埋下了内乱的地雷。
同时,正因为他退位了,不是赵王了,所以,在他被围困沙丘宫时,他的亲信将领廉颇等人,没有王命,谁也不敢率兵前来营救他。这可谓是作茧自缚啊。
最后,赵武灵王既然废黜了赵章,就不应该再去怜惜、扶持赵章;本来赵章被废黜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偏偏赵武灵王又去大力提携赵章,竟然要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作代王。如此一来,赵章眼看着父亲一心扶持自己,能不激发夺取王位的野心吗!
赵武灵王的兴妖作法,也使身为赵王的儿子赵何极为不满。赵何肯定对这个父亲感到非常寒心,所以,才把赵武灵王置之死地而不顾,一心盼着他早点儿死去。
赵武灵王的死,对战国时期的格局影响很大。
赵何是守成之君。虽然赵何也使赵国成为了天下强国,可是赵何性格柔弱,没有与强秦决一死战的豪气。如果赵国没有发生内乱,以赵军的强悍战力,加上赵武灵王锐意进取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外的强硬态度,赵国必定能够强力制约秦国进取天下的野心;甚至,以赵武灵王的神勇,能够重创强秦也说不定啊。那样的话,赵国就能够避免长平之战的悲剧了。
品茗读史
战国后期,赵国是秦国唯一的对手,是什么让赵国保持如此强盛,这与赵武灵王的胡服射骑脱不开关系。赵国国土偏于中北部,常年受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自身也是被附近的国家包围,战略地位并不好,赵武灵王就像如果把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方式学习过来,会不会更好,就这样赵武灵王就下令全国穿胡服、骑马射箭,进行了大改革,在推行胡服射骑的同时,也将中山国灭掉,赵国国力大增。
可以这样说赵国后期的实力与赵武灵王脱不开关系,这样一位国君,被围困在沙丘城三个月,活活被饿死。这是为什么呢?
一国两君
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夫人是韩王的女儿,为赵武灵王生了公子章。公子章本来是太子。后来,韩夫人去世,赵武灵王在得到美女吴娃后,就把吴娃立为自己新的夫人。吴娃生的儿子就是赵惠文王。吴娃在短暂的一生里为赵武灵王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从来没有求过赵武灵王一件事,这让赵武灵王对吴娃感到很愧疚。吴娃最爱赵王何,死前求赵武灵王立何为太子。于是,赵武灵王废掉公子章,而立何为太子。赵王何虽然年幼,但却聪明机巧,深有其母之智,赵武灵王也很爱他。
在当初立赵何为新王,自己退位的时候,赵武灵王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自己可以全心专注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赵武灵王的本意是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自己和儿子都是国中的君主,只是自己不再使用国王的称号,而是使用有着太上皇意思的主父称号。赵武灵王让赵王何提前即位的另一个考虑是,自己经常亲自带兵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到不测,到时候,赵国必定会大乱。先前几代国君都是在政变中或者在反政变中即位的残酷事例,让赵武灵王非常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权平稳的交给自己的接班人,而且还要送上一程。但是赵武灵王的这番设想却严重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最终造成了赵国的内乱。
改革破坏贵族利益
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射骑的时候,大批贵族阻挠,但在赵武灵王的强大压力下,还是推行了这项政策。在胡服射骑期间,由于学习的胡人,大量启用了狄戎人,而先前的贵族反而得不到重用,并推行军功政策,这大大伤害了贵族的利益,所以在赵武灵王被困沙丘之时,贵族反而希望他死去。
微论历史
武灵遗恨满沙丘,赵氏英名从此休!
赵武灵王被饿死,最大的责任人是他自己。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而自己则称主父,任命肥义为相。
赵何是赵武灵王和吴娃的儿子,本来王位是轮不到他的。因为他还有一个哥哥赵章。赵章是赵武灵王和韩夫人生的长子,一早就被立为太子。韩夫人死后,赵武灵王又立了吴娃为新夫人,生了赵何。吴娃也很早就去世了,死前恳求赵武灵王立赵何为太子。赵武灵王心一软,就废长立幼,让赵何当了太子。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大儿子赵章比赵何大了10岁,从小被立为太子,也多次跟随赵武灵王出征,小小年纪就立下了多次战功。无缘无故被废了太子之位,他的心里一直很不满。
后来赵武灵王封赵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去辅佐他。田不礼是齐国的失势贵族,他和赵章是同病相连,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谋划夺回权利。
赵武灵王退位时,本意是希望自己专门负责对外的军事斗争,赵何负责国内的政治军事,自己和儿子都是赵国的君主。
然而国无二主,赵何即位时虽然才10岁,但他天赋聪敏,在肥义的教导辅佐下,国内的政治中心逐渐地由赵武灵王转向了赵惠文王,名正言顺地取代赵武灵王成为赵国的一号人物。赵武灵王虽然是自己退位的,但当权力渐渐地离他远去,他还是感到了痛苦和落莫。
有一次赵惠文王召见大臣,赵章也来朝见。赵武灵王看见他向弟弟叩头跪拜,很失意颓废的样子,想起他的母亲,心生怜悯,对他又愧疚又疼爱。
赵武灵王于是打算把代郡分给赵章,让赵章也称王。他和肥义商议。肥义是赵武灵王父亲留下的重臣,虽然只是个臣子,但他却也不想国家分裂,陷入动荡之中,他拒绝了赵武灵王的提议。
肥义把这件事告诉了赵惠文王,提醒他做好准备,及早防范。赵武灵王也把这件事告诉了赵章。赵章很生气。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带两个儿子游览沙丘,住在不同的宫殿里。赵章伪造了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见赵何。肥义先去,被埋伏的刀斧手杀害。赵章领兵攻打赵何住的宫殿。好在赵何早已有所准备,手下大臣李兑和公子赵成领兵杀退了赵章
赵章逃到赵武灵王住的宫殿,求父亲保护。赵武灵王收留了他。公子赵成、李兑带兵包围了宫殿,让赵武灵王交出赵章,赵武灵王不肯。他们派人进入宫中抓住赵章,杀死了他。
公子赵成和李兑商量,赵武灵王如果出来,那他们肯定性命不保。但他们也不想担弑君的罪名,于是就围着宫殿不放赵武灵王出来,让他在宫中自生自灭。
直到三个多月后,赵成、李兑进入宫殿,赵武灵王早已饿死。
木易读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看赵武灵王的时候——武灵。
史书上讲: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不勤成名曰灵 死而志成曰灵 死见神能曰灵 乱而不损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极知鬼神曰灵武是说的他的武功,威强敌德,所以称“武”,又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造成了内乱,但没有实力大损,乱而不损,所以就叫“灵”。
“武”这个谥号是非常好的,比如后世的“汉武帝”、“魏武帝”、“汉光武帝”等等,然而“灵”这个谥号是非常不好的,比如说“汉灵帝”。
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于一个君王的评价半好半坏?
“武”是说他“威强敌德”,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胡服骑射,国力大增,灭中山国,败林胡、娄烦二族,开拓云中、雁门、代三郡,与天下大国之战,未落于下风,使赵国一跃成为一等强国。
但是,在他在位末期,不想管政事,只想管军事,于是做起了主父,将次子何封为赵王,处理赵国政务。晚年自己又想重新执政,分化赵王何的权力,于是将长子章封为代王。
但如此一来,将赵国陷与内乱之中,于是赵王何,将赵武灵王软禁起来,因为子杀父不妥,而将赵武灵王饿死!
心说历史
"美人荧荧兮,颜苕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一位丰姿绰约的美少女鼓琴而歌出现于赵武灵王——赵雍的梦中。常言道:美女配英雄。而此时,我们这位大英雄却孑然一身。
自王妃去世之后,赵雍便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富国强兵的探索中。整日面对的不是军国大事,就是攻伐杀戮。赵国国力在弹指而逝的光阴中蒸蒸日上,赵雍的心绪却日渐失落,蓦然回首,三十一岁的他突然间发现,自己有些寂寞了。
出于对梦中美女的无比眷恋,赵雍向大臣们详细描述了她的形象。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有位大臣一口咬定,那所谓的梦中少女就是自己女儿吴娃。
于是,美女来了,来得恰到好处
吴娃鼓琴
梦想成真,天作之合。梦中情人竟真的站在面前,罗曼蒂克透顶的情节!
即便是用脚趾头我也能想象出赵雍初见吴娃时的癫狂心情。那一刻,他必定认为自己是世间最幸福的男人。如若换作我是赵雍,那一刻,我必定还会指天发誓:"Dearing,嫁给我吧!我会爱你胜过爱自己。Baby,嫁给我吧!我会给你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热血我的心!"
可是,聪慧异常的吴娃在成为王妃之后却从未提出过任何要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要求。她为赵雍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她带给赵雍的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直到十余年之后的一个雨夜,弥留之际的她依偎在丈夫怀中,这位神奇女人美丽的双眸平生首次流露出无限伤感……
也许有读者会埋怨我啰嗦,甚或怀疑我在煽情,用这么大篇幅去描写一个在史书中根本无足轻重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女人。稍安勿躁,答案马上揭晓。
从未提过要求的吴娃临死前却向赵雍提出了要求:"废了王储赵章,立自己的儿子赵何为王。"从母亲的角度讲,吴娃这一举动近乎伟大。在短暂的一生中,她从未替自己考虑过,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无须再多华丽的言辞,仅凭眼神流露出的哀伤就足以摧垮赵雍的万丈雄心。就这样,在英伟依旧的赵雍怀中,吴娃满意地走了。
儿女情长,便会英雄气短。赵雍过不了美人关,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立赵何为王储。
纵观赵雍一生,他胸怀壮志,雄才大略,毅力坚强,视觉敏锐,是位极其有作为的封建君主。他的许多举措都极具前瞻性。
赵武灵王
比如,他很早就意识到秦国最终将成为赵国的大敌。为此,利用秦国内乱,他果断插手其内政,迫使秦国按照自己的意志从燕国迎立赢稷为王(秦昭襄王)。
不仅如此,他还抢先出手夺取河套,攻占秦国北部边境的榆中、云中,并将其改造成为骑兵基地。函谷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便可高枕无忧。可北部边境却是秦国软肋,精锐铁骑最多只需三两日,便可兵临咸阳,从而占据了政治及军事上的绝对主动,在以后长达十余年时间里始终威胁压迫着秦国的生存空间,成其心腹大患。
- 再如,为了考察从北方奔袭秦国的路线,观察赢稷为人。他竟甘冒奇险,毅然假扮使者出使秦国。因其举止形状神伟,谈吐不凡,立即引起秦昭襄王怀疑,当夜便派出铁骑前去追捕,而先知先觉的赵雍却早已逃之夭夭了。
赵国地图
凡此种种,皆能证明赵雍的机变果断、英明神武。
但此次王储的草率废立,却实在不敢让人苟同。佳人已逝,赵雍的热血以及他的心亦一同随之而去,英雄敏锐的目光变得有些呆滞,以至于连脚下的路都有些模糊了,他步履蹒跚渐行渐远,层层岚雾中已至万仞悬崖之畔!不久的将来大家便会看到,这件事成了赵雍人生的分水岭。废长立幼不过只是他自掘坟墓的第一锨土而已,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大鼹鼠,他挖土的速度愈来愈快。
鼹鼠
次年,赵雍传位于赵何,自己做了太上王。
在他看来,这一举措可谓天衣无缝,即能让小儿子早日熟悉治国之道,又能腾出手来全力实现自己军事上的抱负。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赵雍的意愿在进行,一切也似乎很顺利。直到四年后他在庆祝灭掉中山国的宫廷宴会上看到萎靡不振的赵章。望着昔日的王储,赵雍无比愧疚。头脑再次发热的他决意将赵国一分为二,赵章居北,为代王。这个貌似愚蠢的计划其实还掩藏着赵雍不可告人的秘密:重整赵国河山后,正当壮年的他有了更宏大的理想,那就是称霸中原,而要想实现这个理想,就必须从赵何手中收回权力。
这次出差错的是他精心安排在赵何身边的辅政大臣。出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忠心耿耿的大臣理智地回绝了赵雍的提议。那是多么尴尬的场面啊,才不过几年时间,赵雍就丧失了政治上的权威,我甚至能想象出他当时的面部表情,有惊讶,有不解,但更多的却是懊恼与愤怒!大权旁落刺激得他有些发狂,从那一刻起,父子角色发生逆转,儿子成了老子的敌人。
在赵雍的纵容与默许下,赵章做好了兵变的准备。
而政治天分极高的赵何也提高了警惕,他暗中调兵遣将,处处提防已经疯狂了的父兄。一场血腥的杀戮即将开始,屠场定在沙丘宫。勤劳的赵雍不但为自己挖好了墓穴,也替长子赵章量身打造好了一口上等棺椁。
沙丘遗址
赵章的反叛简直不堪一击,他只身逃入沙丘宫寻求父亲的庇护。面对杀入宫内的铁骑,赵雍又一次感受到了十五年前寂寞,这些昔日的臣子如今的乱兵毫不手软地就地处决赵章,赶走侍从,却将他一人围困宫中。
没有粮食,没有温暖,没有亲情,什么都没有。赵雍出不去,也没人搭理他这个昔日的国王。可怜的一代枭雄——赵雍靠鸟蛋和雏鸟苦熬了三个月后,撒手人寰,做人之失败、晚境之凄惨两千余年之后仍令我这个寻章摘句的老雕虫"独怆然而泪下"!
权力如同黑洞。一旦接近便会将你吞噬,直到完全扭曲你的人性。
对于老子的生死,赵何一直默契的不加过问。这个十四五岁的冷血少年让我在伤心之余不免有些毛骨悚然。赵雍英雄一世,却因妇人之仁而父子同遭不测,为后人耻笑,这的确是英雄的悲哀。
赵雍用自己的死再次向后人阐述了一条残酷的法则——在专制体制下,血液之温度是衡量政客的绝对指标。换言之,那就是,要想自己不流血,就必须冷血!
在这一点上,赵何可比他爹要老练得多。
沙丘兵变
就这样,赵雍极不情愿地走了,窝囊透顶地去了。
脱离苦海时,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想起那个七彩霞光笼罩着的圣洁无比的梦中初恋。
他眼前会浮现那个生死别离的雨夜么?还有那个鼓琴而歌的美少女呢?
她来了么?她又会唱些什么呢?
突然想起李翊君、姜育恒对唱的那首经典情歌:"爱我你怕了么?心莫非死了么?再一步,也不过是悬崖!"赵雍的心不再跳动,雨一直下,英雄无泪!
还想啰嗦几句,赵雍一生的两大败笔就是立错了两位国王。
一位是赵何,一位是秦昭襄王赢稷!
如果说立赵何为王是为自己掘下了坟墓,那么立赢稷则是为赵国甚或可以说为六国掘下了坟墓。
没有赢稷,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他执政长达五十六年,经略巴蜀,灭东周,蚕食吞并楚、韩、魏、赵大片国土,基本摧毁其军事力量,为嬴政的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赵雍饿死那年,二十九岁的秦昭王正忙于励精图治,他破格提拔白起为将,可怕的白虎煞星冉冉升起,一代超级战神崭露头角。十二年后,秦国变守为攻,开始攻击赵国。又过二十四年,长平之战结束。白起坑杀降卒,赵国四十五万胡服骑射的精兵死亡殆尽。东方六国再也无力阻挡秦军的铁骑……
胡服骑射
对于赵武灵王,我已无话可说。只是有个念头倔强地冒了出来:如果没有沙丘兵变,以赵雍的身板儿,再活二十年应该没问题。如此以来,赵雍与赢稷的巅峰对决肯定将提前上演,那么胜负会如何呢?历史究竟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没有答案。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为,温柔乡里有几多英雄冢?!
不惑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堪为一代雄主,最终落个饿死沙丘的下场,实在为后人诟病不已。而饿死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亲手扶上王位的小儿子,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一、爱乌及屋,废长立幼,缺乏主心骨。
话说赵武灵王娶了个爱妾,且生了个可爱的儿子。赵武灵王受不了爱妾枕边风,废长立幼,把小儿子扶上王位,自己做主父,就是后世的太上皇。
可是这小儿子远不如大儿子有才华,赵武灵王难免后悔。所以先扶上马再送一程。
二、妇人之仁,重提分封,导致宫廷夺权。
在处理和氏璧一事时,赵惠文王的犹豫不决,让赵武灵王大为不满,欲以重新分封废太子以封地。谁知导致大臣反对,实行不下去,赵武灵王气得生病,还回沙丘行宫养病。
重新激起废太子夺权的欲望,导致官廷政变,身败被杀。大臣害怕主父秋后算帐,将其饿死沙丘,即现今的灵丘县。
三、失去绝对权威,欲以再次以长代幼,又不能坚决执行,可见两个或三个权力中心是大臣不允许的,他们选择了较仁慈的文王,抛弃了主父灵王。
四、赵武灵王堪称孤胆英雄,他假扮使者去秦朝堂,与彼得大帝去英国做船工有一比;他众叛亲离,与楚霸王项羽又何其相似。
英雄落寞时,多为心不仁。
武功盖世高,奈何智不周。
三思堂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带领战国走向强大,甚至称霸一方,可以说,赵武灵王是一位雄主,但是他的结局很悲惨,他是被饿死的。
仔细分析赵武灵王会被饿死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坚持废长立幼
赵武灵王长子赵章,次子赵何,二人相差10岁左右。本来在古代,都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规矩,也是一个政治措施。
但是,赵武灵王却废长立幼,将赵何立为继承人,在赵何10的时候,就退位了,改让儿子主政,而赵何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年龄小,但是能力强。
可是,他的大儿子心存不满,这就是导火索。
贪恋权力,国无二主
赵武灵王把权力让给自己的儿子,这本来也没话说,但是坏事就坏在他还不想完全放手。
赵武灵王最初的想法,是想自己可以带兵出去征战四方,留着儿子在国内管理政务。
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即使是父子关系也不行,赵何别看小,心机很深,他一点点的把权力转移,架空了自己的父亲,所以赵武灵王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权力了。这也导致他被困的时候没人管,因为他手中已无权力。
因为心太软激化矛盾
赵武灵王本来舒舒服服的后半生,虽然没有权力,但是好歹可以衣食无忧。但是他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有一天,赵章来拜见赵何,哥哥给弟弟行礼。古代君臣有别,这事无可厚非,但是赵武灵王心疼大儿子,居然想出了一个办法,在赵国里再找一个地方,给大儿子,让他也当王,这不就好了吗?
可惜这事在赵何眼里,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啊,怎么可能允许国中之国的存在。而赵章,心里更是不满,凭什么赵何不同意我当王的机会。
眼看着矛盾升级,赵武灵王拉着两个儿子去沙丘宫游玩,想让他们缓和矛盾,没想到赵章发动政变,想杀了赵何,结果却是政变没成功,赵章跑了。
赵章没地方跑,就去找老爹赵武灵王,但是赵何的手下也不管赵武灵王,把赵章搜出来,给杀了。
这些手下们也害怕赵武灵王跟赵何说什么,干脆就把赵武灵王的住所围起来,禁止任何人出入。三个月后,当有人进宫殿的时候,赵武灵王早已经被饿死了。
一代雄主,却因为儿子间的矛盾被饿死,不禁让人唏嘘。
历史还有哪些事
赵武灵王的决策错误,预估不明,君臣不和是造成自己饿死的主要原因。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饿死沙丘宫,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决策错误
赵武灵王因为偏爱宠姬,而废了原来的长子太子位,改立幼子。
这废长立幼之举很让人诟病,但是事实已成,若是能继续也就没有问题了。
但是赵武灵王却优柔寡断,在宠姬死后,心思有了反复,想着从新立长子为太子。
然而这时候幼子的势力已成,更是被诸多大臣拥护,一旦长子复位,对这些大臣的利益就是损害。
而赵武灵王却顾念亲情,所以做事当断不断,自然反受其乱,无法把控整个局势。
预估不明
对自己的子嗣预估不明。
长子,在他看来性情温和,性子沉稳,原本是赵武灵王最为喜爱的儿子,现在没有了宠姬的影响,他的喜爱之情就自然又回来了。
但殊不知因为自己之前绝情的举动,已经在儿子心中埋下了刺,再加上长子身边追随者为了利益而对长子的怂恿,他的长子成了最先动手的人。
幼子,因母为贵,成为太子。在位期间,展现了良好的能力,原本对他颇有微词的臣子也都倒向了他,可以说是已经羽翼丰满,只等着接替赵武灵王。
可惜这时候却骤然闻听到赵武灵王想着改换太子的消息,这无疑是对他的巨大打击,所以对赵武灵王的心思已经变了,不在尊敬,反而更看重王位。
君臣不和
他原本废长立幼的做法就已经让群臣不满。
而现在又要更改主意,这让站在两个儿子身边的臣子都不看好他,所以都对他没有了忠心。
为了平衡两个儿子的关系,他做出了很错误的决断,把两个儿子带离王宫,原意是想着调和矛盾。
可是实际上这种优柔的做法,反而激发了两个儿子的不安,这也同时是给两人制造了机会。
长子想着先下手为强,却错估了幼子的实力,被诛杀。
而幼子被逼出手,自然不会就此罢手,让赵武灵王有机会再翻盘,于是将他困死在宫中。
而为了不承担弑君的恶名,当时动手幼子的臣子选择围而不攻,让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在宫中。
可以说赵武灵王的结局是他咎由自取,不能很好处理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导致的。
小鼠报道
战国赵武灵王变革,搞胡服骑射,驯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东西征战,先后收服了周边一些小国和部落。这时,赵武灵王把目标盯向秦国,想和这个以前净欺负赵国的家伙一决雌雄。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何,是为惠文王。自号为主父。他这样做,目的是想腾出身子,专门去研究、探察秦国,为进攻秦国做准备。但他没想到,他这样做,却为赵国带来了动乱,也为他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原来,赵武灵王立长子赵章为太子。后来,他得到了一个美女,名叫吴娃,十分宠爱,吴姓生了个儿子,名叫赵何。他便废了刘章的太子之位,封为代地安阳君。改立赵何为太子。
赵章不服弟弟赵何为王,与国相田不礼勾结,于惠文王四年,发动军事政变,包围了沙丘宫。当时,赵主父和惠文王分住在沙丘的两个宫里。赵章假传主父的诏令召惠文王。相国肥义被杀。将军高信和惠文王一起跟公子章斗。这时公子成和李兑率军来镇压叛乱,杀了赵章和田不礼,平定了叛乱。惠文王封公子成为相国,李兑为司冦。
赵章打败时,曾跑入主父所住的宫里,所以公子成等包围了主父宫。公子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二人商议认为:"因为赵章的缘故,包围’主父宫。若解除包围,放主父出来,我们这些人就得灭族了。"所以,就继续包围主父宫,把宫里的其他人都放出来,只留主父一人。三个月以后,主父(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宫里。
赵武灵王英雄一世,最后竟因内乱,被活活饿死,而这场内乱,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废长立幼一手造成的。这表明,即使英明如武灵王,也有犯糊涂的时候。这是值得后人吸取的教训。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家国不分的结果往往是国盛、家乱、身亡。赵国的武灵王,齐国的齐桓公都是在天下间吞吐风云的霸主,可是最后都死在了自己儿子的争斗中。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推行胡服骑射,建立了有史以来中国最强大的骑兵队伍。对内他消灭了中山国,巩固了国内的发展。任用贤相肥义,大力发展经济,使赵国的国力达到了巅峰。
可是在私人生活中,赵主父却不尽如人意。赵武灵王长子公子章,母亲韩氏,原为太子,因武灵王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之子公子何为太子。这是典型的因为宠爱母亲而废长立幼的情况,与晋国骊姬之乱如出一辙,最容易致使国家动乱。殷鉴不远,可是赵主父视而不见。
前298年,赵武灵王禅让予赵何,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主父(君主之父)。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游于沙丘,公子章与田不礼诈称主父召见惠文王,打算将他谋杀,以篡位。肥义知道其中有诈,代替惠文王先去,被杀。公子成和李兑从邯郸赶来平乱,发四邑之兵,杀田不礼。公子章逃到主父宫中,主父因为父子之情,接纳了公子章。公子成和李兑率兵包围主父宫殿,终于杀了公子章。不过公子成和李兑害怕主父对他们两人报复,甚至灭族,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围困,对宫中的人说:“后出来的人灭族”,宫中人都逃了出来。主父逃不出来,苦无粮食,把树上的小鸟都掏来食用,过了三个月左右,在宫中饿死。谥为武灵王。
赵武灵王的悲剧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在两个儿子才能不分伯仲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长幼有序的继承王位,众人也能够心服口服,理由足以服众。可是,赵主父自己是因为宠爱吴娃的美色而废长立幼,自然受到他人非议。朝中会有人同情公子章,公子章的身边也会有一定的支持者甘心为他打抱不平。就是因为这种情况才酿成了沙丘之乱。可是,在赵惠文王平定叛乱后,公子章又被主父原谅收纳,赵武灵王这样的行为又置赵惠文王于何地。所以,赵武灵王最终被饿死,赵惠文王既没有弑父之名,又可以斩草除根。只是可怜赵武灵王一代霸主,悲惨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