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野釣鯽魚,用多長子線比較合適?

光頭魚司令


(野釣鯽魚,用多長子線比較合適?)

好啊,下面俺說點個人在野釣鯽魚時用多長的子線比較合適,提前聲明,這隻代表個人一點皮毛經驗!

本人在野釣鯽魚時用多長子線是分季節來選擇的,如果是冬季野釣鯽魚時還是短點的子線比較適合,原因是,冬季氣溫低太冷啦,鯽魚也怕冷,魚身也沒春秋夏季時靈活,吃餌料時也比較溫柔緩慢,所以說用短點的子線8公分的長度也可以了,這樣在鯽魚吃餌時轉到魚漂上的信號快些也容易看到,如果冬季釣魚用的子線過長不太適合,子線越長轉到浮漂上的信號越慢,動作還小也不容易看到。

春夏秋季野釣鯽魚時用長點的子線比較適合,長度在15公分以下。咱喜歡釣魚的朋友都知道,天氣越暖和鯽魚吃餌就越猛,天氣暖和魚吃餌快,有時候窩子裡魚多,魚為了爭搶鉤餌只咬到一點餌料拉著就跑,這樣上轉的動作又快又假,這時候提杆也不會中魚,所以說,在天氣溫度高時野釣鯽魚用子線長點的好用,子線長些上轉的信號就慢些提竿也就少些,這樣也給鯽魚多點時間把鉤餌一起吃進緊嘴裡,只有魚把鉤餌吃進嘴裡提竿才能中魚。

行啦,上兩張圖片。不亂顯擺了吧,下次再聊。





神釣大俠1


鯽魚屬於小型魚,體積小,吃餌謹慎,所以線組搭配的要求比鯉魚等體積大的魚,更講究細節。回到釣友的問題,野釣鯽魚時,選用多長的子線更合適。通常而言,對摺之後的成品子線10—30公分即可,到底多長合適,需要結合具體的水情、魚情判斷。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儘量詳實的介紹,具體如下。

1、長子線的優勢、劣勢

2、短子線的優勢、劣勢

3、根據具體的水情、魚情選擇子線

長子線的優勢、劣勢

長子線對摺後成品15-30公分,優勢、劣勢共存

1、長子線優勢

①擺幅大、誘魚強:子線長在水體擺動幅度大,誘魚能力強,尤其是遇到魚口輕、覓食不積極的情況使用,優勢明顯。

②拉力大:相比同型號短子線,拉力大,遇到半斤左右的鯽魚,輕鬆提起。

③隱蔽性高:距離鉛墜距離遠,隱蔽性強,鯽魚膽小,吃餌謹慎,避免引起警覺。

2、長子線劣勢

①截口幾率大:長子線擺動幅度大,下落時間長些,被小魚截口的幾率大增

②信號靈敏度差:長子線距離鉛墜距離遠,信號傳遞損耗大,所以靈敏性不如短子線。

③易纏線:子線越長,拋竿後、入水後子線纏繞的幾率越大,長子線不佔優勢。

短子線的優勢、劣勢

短子線對摺後成品在10-15公分,恰好相反,有些長子線的劣勢成了短子線的優勢。

1、短子線優勢

①截口幾率小:子線短,鉤餌入水後,擺動幅度小,小雜魚截口的幾率小。

②靈敏度高:短子線與鉛墜距離小,魚咬餌後,帶動子線動作,信號迅速傳遞給主線、浮漂,信號損耗小,靈敏度高

③繞線幾率小:子線短,揚竿、鉤餌入水下落過程中,子線不易纏繞。

2、短子線劣勢

①拉力小:子線短,當大點鯽魚上鉤後,拉扯過程中,延伸度低、拉力小。

②隱蔽性差:與鉛墜距離近,鯽魚吃餌謹慎,容易引起它的警覺,不敢靠近餌料。

③擺幅小、不利於誘魚:子線短,擺動幅度就小,鉤餌入水後,到位快,不利於誘魚。

根據具體的水情、魚情選擇子線

如上文所說,不論是長子線,還是短子線,都有優勢和劣勢,所以在實際野釣中,結合具體的水情、魚情,儘可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子線的優勢,具體如下。

一、下列水情、魚情下,宜選擇長子線

1、釣滑口、上浮鯽魚

鯽魚被多次鉤刺後,變得吃餌謹慎,會出現多次蹭餌、涮餌,有些碎屑的小信號,所以選用長子線,即可起到較好的隱蔽性,同時過濾一些輕微虛假信號。同樣鯽魚因缺氧或其他原因上浮,舒適度降低,吃餌謹慎、小心,所以也會選用長子線。

2、深水釣鯽魚

深水釣鯽魚時,子線宜長些,充分利用長子線擺動幅度大的優勢,餌料緩慢下沉,入水過程中,極具動感,吸引鯽魚的注意,從而被其吞食。

3、釣大鯽魚

與小鯽魚相比,大鯽魚吃餌謹慎得多,並且力氣也大一些。所以選用長子線,隱蔽好不宜引起鯽魚的注意,同時拉力也大一些。

4、魚情較差、釣慢魚

此時窩裡子,鯽魚數量少,窩裡投擲時間不長,有時需要頻繁抽窩誘魚,通常使用較長的子線。利用長子線擺動幅度的優勢,吸引鯽魚的注意力。另外,窩裡鯽魚少,長子線入水、誘魚過程中隱蔽性好,也不宜被鯽魚發現。

5、冬季使用葷餌逗釣鯽魚

與其他家季節相比,冬季鯽魚活性差,吃口輕、覓食不積極,有時需要逗釣,儘量避免引起鯽魚的警覺,選用長子線鉤刺蚯蚓,長竿短線上下浮動,不停逗釣,上魚速度快些。

二、下列水情、魚情下,宜選擇短子線

1、釣淺水

淺水線組調釣的原因,不宜使用長子線,否則極易發生浮漂、鉛墜與子線的纏繞。另外,淺水極易低頭吃餌後,基本是向前方遊動,不會向下或向上遊動,走漂多,頂漂、黑漂少,短子線也方便。

2、釣小鯽魚

相比大鯽魚,小鯽魚膽子大些,警惕性不足,遇到可口的餌料,瘋狂爭搶,所以宜使用短子線,提高浮漂靈敏度,浮漂稍有信號,便可提竿上魚。

3、河流走水情況下

河流走水時,浮漂調釣會頓一些,或者直接採用跑鉛釣法。儘管提高了浮漂的的穩定性,但靈敏度大大降低,所以採用短子線儘量彌補浮漂靈敏度的不足。

4、魚情較好、釣快魚

魚情較好的時候,窩子鯽魚成群,爭相搶食,此時的鯽魚警惕性極差,此時使用短子線,利用短子線的靈敏性,浮漂稍有動作,提竿釣快魚。另外,短子線不宜發生纏繞,提竿過程乾脆,魚出水快,進一步提高釣快魚的頻率。

5、春季使用葷餌

春節是鯽魚繁殖交配的時期,迫切需要像蚯蚓這樣含高蛋白、腥味濃厚的餌料,此時鯽魚吃餌迅猛,警惕性低,可適當使用短一些的子線,浮漂有動作提竿釣快魚,動作乾脆,縮短單次上魚時間,提高魚獲,充分利用難得額好時機。

寫在後面

本文分析了長子線、短子線的優勢、劣勢,並且分別針對不同水體環境、魚情介紹了,選長子線、短子線的原因。可見不同的情形下,子線的長短,看似事情微小,但對魚的吃餌,魚情狀態的確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釣魚人應重視一下垂釣過程中的細節問題。


野釣分享


在常規情況下釣魚使用的子線長度會設定在30公分至60公分之間(對摺前),釣鯽魚所使用的子線長度通常在30至50公分之間(對摺前)。也就是說釣鯽魚的時候使用30公分左右的子線就屬於短子線,達到50公分左右就屬於長子線了。

短子線的優勢與劣勢

使用較短的子線能夠有效減少子線發生纏繞的可能,在上餌等環節的操作中也會感覺到更加快捷更加順暢。

另外,短子線在拋竿入水之後擺動幅度小,下襬到位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不容易出現找底不準的情況,這一點對新手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在使用短子線的時候,鉛墜離窩點的距離較短,魚在窩點內遊動的時候碰到鉛墜導致浮漂產生假信號的可能性會更大。

長子線的優勢與劣勢

使用長子線的最大問題是容易發生纏繞甚至是子線打結的情況,因此長子線並不適合新手使用,只有那些基本功比較紮實的老釣魚人才能用好長子線。

使用長子線的優勢很多,最直觀的優勢就是能比使用短子線的人釣得更遠一些,如果兩個釣魚人之間相隔的距離很近,那麼使用長子線的人中魚的機會要遠遠高出使用短子線的人,因為魚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由遠及近進窩的。

長子線在拋竿入水之後下襬的幅度更大,誘魚的範圍也就更大,特別是在底層魚離底上浮的時候,使用長子線經常能夠刺激魚追餌,甚至是在鉤餌沉底前吞鉤。


眼鏡哥說魚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表明一下我的觀點,野釣鯽魚的子線長度,即便是指明瞭作釣魚情或場合,應該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平時釣魚的時候,不是用一副子線綁一副,就算不是競技或黑坑,純野釣愛好者,多數也是一次性綁上幾副備用,少則5副吧。所以,子線的長度用途不可能精確量化,很多時候都是用一根一定長度的子線釣很多不同的魚情。既然說的是子線的長度,那我們就先來溫習一下長子線與短子線的特點。

長子線的特點

最大明顯優點就是子線的擺幅加大,鉤餌到位的速度減慢,這樣可以增加魚發現餌的機率,增強誘魚作用,但是在中上層雜魚多或釣快魚時這又是缺點。另外不明顯的優點是長子線在延展性範圍內,整體拉力值可能會大一丁點,鉛墜距鉤遠而降低魚的警惕性。

短子線的特點

最大的優點是子線上信號損失少,靈敏度的增加,鉤餌下底快,可以相對減少雜魚截食餌料。其它的基本就與長子線相反。

那麼我們野釣鯽魚時,子線用多長合適呢?我認為常規魚情,釣鯽魚基本定在15到25之間都沒有問題,理由:

野釣鯽魚誘魚的關鍵點是窩料或抽窩餌的質和量,因為野外的鯽魚基本都是貼底,稍長子線下落擺幅增加所增強的引誘效果不明顯。如果是水層魚,像鯿魚、翹嘴或競技池裡離底的鯽魚效果就明顯。子線的信號損失在常規魚情下10公分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至於拉力值方面釣鯽魚更不值一提。針對中上層雜魚截食時,這個長度範圍的子線,也不算長。

注意:以上說的是常規魚情,特殊魚情下還是需要特殊對待,我一般的做法一直在盒子裡備到3副極短子線(10公分以下),專門針對跑鉛釣法。另外冬季釣輕口魚的子線,一般都是不超過15公分,因為輕口的魚情,信號的損失儘量不要有。

最後提個建議:作為野釣人,綁子線儘量不要一次性綁太多(20副以上),因為平常野釣除了掛底、裹線,子線的消耗一般不是很嚴重。而我們釣魚又會因季節、魚情甚至自己的認知而變化,比方說某人一直用的10公分的子線釣鯽魚,某一日遇到一區域公認的大師,告之這子線短了,自己卻又信服些大師,原來的短子線咋辦?再比如我冬釣0.3短子線配2號袖,綁多了,開了春我又只釣江鯿了,那隻能留到下一個冬天再用?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江釣人狂龍


野釣是是一項可以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放鬆身心,鍛鍊耐性的娛樂活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項有益身心的運動中。

在野釣鯽魚時線組的配置上,子線長度對魚吃口的影響尤為重要。那我們在野釣鯽魚時,所搭配的子線到底多長最為合適呢?這還要從魚體大小,溫度,釣點有沒有小雜魚等方面來詳細分析。

從魚體大小來說。魚體越大,子線越長。由於大魚比較聰明,警惕性比較高,長子線的鉤和鉛墜的距離較遠,隱蔽性比較好,長子線的擺幅比較大,對魚的誘惑力也比較強,也不容易因為搭橋而斷子線。魚體越小,子線越短。短子線鉤和鉛墜的距離較短,餌料到位塊,浮漂所顯示的信號也比較明顯。

從溫度來說。溫度高魚兒開口比較好時子線可以長一些,溫度低魚兒開口小時子線就要短一些。

從釣點有沒有小雜魚鬧鉤來說。如果有小雜魚鬧鉤時,子線應該短一些,因為子線越長,擺幅越大,越容易吸引小雜魚的注意力,如果沒有小魚鬧鉤子線可以相對長一些。


短子線鉤和鉛墜的距離較短,餌料到位快,浮漂信號明顯。長子線鉤和鉛墜的距離較遠,隱蔽性比較好,對魚的誘惑力比較大,適用於大魚的作釣。

那麼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子線的長短到底多長合適呢?我們要根據作釣時的水情、魚情、溫度等一切因素作出相應的調整,短子線最短可以用到單根10釐米左右,長子線可以用到單根30~40釐米甚至50釐米。

還是那句話,釣無定律,要根據作釣時的所有相關因素來靈活操作。


悠然小釣


野釣鯽魚一般用40釐米或者50釐米子線對摺綁鉤垂釣鯽魚,那麼子線長度基本在20釐米左右即可,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到底要用到多長,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1.小鯽魚垂釣,比如一兩左右的的,0.2-0.4號子線配袖鉤2號,子線差不多15釐米左右就可以

2、鯽魚3-4兩的,0.3-0.5號子線配4號左右袖鉤,子線差不多20釐米就可以。

3、鯽魚半斤以上的鯽魚,0.4-0.6號子線配5號左右袖鉤,子線差不多25釐米就可以

當然了,上述都是正常的調釣的選擇,在一些特殊釣法中,比如在小雜魚特別多的情況下,採用跑鉛釣法,我們子線可以選擇5-250px的長度。而在雜魚比較少的自然水域,魚的活性比較低,我們可以增加到子線875px或者更長,更甚至把鉛墜向浮漂方向推,延長子線長度,增加餌料擺幅。


微巡紀水視界


這要根據魚情來決定。我覺得對摺15-20公分的子線。就可以了。

野釣環境中的鯽魚生性膽小,但是呢,當有魚開始吃的時候,窩子裡面有魚的時候,他們的警惕性就會減小。因為平時一下子看不到這麼多的好吃的。

所以在魚情魚多吃口好的情況下,子線可以短一點。這樣短直線傳遞信號會更快一點。

如果魚情慢魚口弱的話,可以用長子線降低魚的警覺性,求穩。

在個子線的選擇上面。不需要太大。要根據你所釣鯽魚的大小,去選擇相應的子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bbb9ba44f50408cb6a7666d16ab9cd1\

野釣晨陽


野釣鯽魚子線0.4一般40公分對摺,0.6的50公分對摺。冬天0.2或0.3子線30或35公分對摺。本人認為這種子線長度是靈敏度與柔軟度的平衡。


老盛91430



打黑魚者


野釣的話十五公分左右就行,因為野釣不同於臺釣,障礙物比較多太長用起來不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