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邢臺,簡稱“邢”,古稱邢州、順德府,是河北省地級市,有3500餘年建城史,600餘年建都史,距今五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 歷史上曾四次建國、五次定都,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稱。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普利寺塔:坐落在邢臺市臨城縣,建於北宋皇祐四年,此塔為磚結構樓閣式,平面方形,高33米,共8層。各壁面砌千佛龕,每龕內浮雕坐佛一軀,一層塔身共有佛像1016尊。二層塔身坐於斗拱出挑的平座上,各面分別浮雕四尊羅漢像,轉角處飾有力士。二層以上為密簷六層,各層簷下均有磚制斗拱。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2、邢臺開元寺:又稱“東大寺”,位於邢臺市橋東區開元北路北88號,始建於後趙石勒年間,是禪宗二祖傳缽之地和七祖神會大師駐錫之地,曹洞宗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大開元一宗”又稱“賈菩薩宗”的祖庭。迄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至今仍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唐代名剎。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3、南賈鄉石塔:位於邢臺縣南石門鎮南賈鄉村南,現僅存石塔1座,由塔基,蓮花座,佛龕,七層出簷的塔身,葫蘆形塔剎組成。塔基為一方形石塊,青石質,邊長1.4;蓮花座為方形,邊長1.05米,雕覆蓮紋1層,上為石塔主體,佛龕所在,正面為佛龕,高0.36,寬0.29米,龕口上有火焰狀石雕裝飾,兩側有力士,但頭均已被砸。據該塔形制及內中造像推斷建造時期應為唐代,明代續有題記。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4、天寧寺前殿:位於邢臺舊城的西側,與開元寺東西相對,面闊三間,進深三柱二間,單簷歇山頂,簷下施五鋪作重拱雙昂斗拱,製作手法、用材比例、結構形式等方面都保留著元代以前形制和特點,應屬元代晚期建築。成為邢臺市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古建築。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5、平鄉文廟大成殿:

位於邢臺市平鄉縣平鄉鎮學前鋪,該殿始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氣勢恢宏,建築面積315平方米,為元代建築風格。單簷歇山綠琉璃屋面,面闊五間(25.8米),進深三間(11.27米),殿高12米。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6、普彤塔:始建於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坐落於邢臺南宮市。此塔為八角實心磚塔,共9級,塔高33米,底層直徑5米,塔身每級出簷,簷下翹置斗拱。塔的須彌座正南面,有一門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磚井,磚井東、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這種佛龕營造方式,實屬罕見。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7、邢臺道德經幢:位於邢臺市舊城內東北部,現南長街辦事處後院內。經幢高約七米,以亭覆庇,由頂、身、座三部分組成,八面稜形,分為三截。一至七面,陰刻楷書《道德經》原文及玄宗皇帝對《道德經》的逐句註釋。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8、扁鵲廟:位於邢臺市內丘縣神頭村,佔地150000平方米,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古代建築。據《內丘縣誌》記載,扁鵲廟漢唐有之,始建不詳。自漢至今,歷代均有修葺,現存為元代建築。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9、宋璟碑:是我國唐代名相宋璟的神道碑,全稱“大唐故尚書右丞相贈太尉文貞公宋公神道之碑”。因碑文是唐代“金紫光祿大夫行撫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撰並書”,所以也稱“顏魯公碑”,現坐落在邢臺清風樓一樓內,碑高4.08米,寬1.6米,厚0.47米,碑的正面、陰面和左右兩側均刻有顏真卿書寫的盈寸楷體,洋洋三千餘言,盡述宋璟“歷仕三朝,剛直不阿”的榮耀事蹟。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0、義和拳議事廳舊址:位於威縣固獻鄉沙柳寨村,是近代義和團運動舊址。義和拳議事廳坐北朝南,面闊五間,15.5米,進深一間,5.7米。東、西分別為耳房和帶抱廈的清式民居。明間前廊掛匾,上書“議和拳議事廳”。廳前有義和團首領趙三多塑像及紀念碑亭。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1、隆堯唐祖陵:位於邢臺市隆堯縣城正南6公里的魏莊鎮王尹村北200米處,唐祖陵是唐高祖李淵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賜的“啟運陵”,二陵共塋,合稱“唐祖陵”。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2、邢國墓地:位於邢臺市橋西區葛莊村的北邊,墓地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500米,總面積100萬平方米。在此範圍內密集分佈著兩週諸侯、貴族墓葬,先商及商代中、晚期遺址。出土青銅器、金器、漆器、玉器等各類器物1500餘件。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3、臨清古城遺址:位於邢臺市臨西縣縣城東南的倉上村東,時代是北魏至金。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6華里,東西寬3華里,佔地面積4.5平方公里。北城牆、北城門遺址猶存。城內主要建築有:古縣衙、鐘鼓樓、文廟、奶奶廟、淨域寺等,有多座漢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窯中的大部分瓷器。

河北邢臺這1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4、邢窯遺址:位於邢臺市內丘、臨城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是一處隋至五代時期(公元581~960年)的瓷窯遺址。中國邢窯博物館位於內丘縣,是國內首家以邢窯為主題的遺址博物館,也是河北省第一座建立在遺址之上的博物館,

15、東先賢遺址:位於邢臺縣南石門鄉東先賢村及其附近區域,是商代後期和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出土遺物有以陶器為主,並有少量石器、骨角器、蚌器等。

16、補要村遺址:位於邢臺市臨城縣東部臨城鎮補要村與村東南鎮樓公路南北兩側的農田中。遺址發掘面積約4300平方米,發現大批仰韶文化晚期、先商時期、晚商時期、漢唐時期遺蹟與遺物。其中仰韶文化和夏商時期遺存豐富,且有自己的特色,尤為重要。

17、柏人城遺址:位於邢臺隆堯縣城正西12.5公里的雙碑鄉亦城、城角二村周圍。該城始建於春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戰國時期趙國僅次於邯鄲的第二大城市,是當時當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18、鹿城崗城址:位於邢臺市,是西周古城遺蹟,城牆內夯層、夯窩十分清晰。城牆已遭破壞,但西、南兩面仍高於地面約6米,遠看城郭十分清楚。城牆夯土非常純淨。該城建築較早,很可能是在西周。

19、後底閣遺址:位於南宮市東南29公里處紫冢鎮後底閣村,是一處北朝至唐城鎮遺址。2006年進行了勘查和發掘。清理出的遺蹟有灰溝 、灰坑 、鋪磚地面、窖穴。出土有佛教石、陶造像及殘塊,其中漢白玉造像的數量較多,雕刻精美。部分造像有彩繪、描金和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