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從一個視頻說開來

我想稍微有點年頭關注坦克的軍迷們,都應該看過一個日本人做的視頻。視頻的內容,是將99式坦克和日本90式坦克炮管垂穩做了一個對比,視頻中99式坦克經常出現晃動,而90式,不管顛簸還是爬坡,炮口始終指向固定角度,非常平穩。日本人藉此嘲諷99式火控遠不如90式。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咱們先拋開視頻裡把96式當99式的常識性錯誤不說,炮管晃就一定是垂穩不行嗎?我們先來看看99和90的火控原理吧。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視頻裡“99式”(實為96)炮口抖動嚴重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90式炮口一直很穩

99和90同屬指揮儀式火控,雖然一個上反一個下反,但發現目標到射擊目標的原理是相同的。即炮長髮現目標後,需要將瞄準線(目鏡中可能是一個方框)通過操控裝置落在目標上;然後瞄準線通過雙向穩定系統,始終指向目標,火炮則隨動於瞄準線。在瞄準線鎖定目標後,火控計算機裝訂提前角和射角,火炮在移動的角位移與裝訂值重合時,系統自動擊發火炮進行射擊。炮口不滿足射擊條件時,即使按下擊發按鈕也不會擊發。因此指揮儀式火控,主要是靠瞄準鏡瞄準,火炮只是隨動,它晃不晃其實不影響瞄準;火炮打得準不準首先看瞄準線和火炮的角位移和相對角速度測量值準不準,火控計算機算的快不快,還有是電機/電液驅動的誤差是都夠小。而這些東西恰恰是無法用眼睛看到的。

視頻中99式(實際為96式)炮管之所以搖晃,最可能的原因是:炮長的手始終在把持操縱檯搜尋目標,由於坦克在越野過程中的顛簸,炮長的身體不免收到影響,手也會有所震顫,傳遞到操縱檯上表現的就是瞄準鏡的角度發生變化;由於火炮隨動於瞄準線,因此也會上下抖動。但這只是搜尋目標狀態才會出現的 。一旦炮長鎖定了目標,就不會再移動操縱檯,瞄鏡和主炮也就隨之穩定,不會出現抖動(至少肉眼很難看出來)。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炮長靠這個手柄一樣的東西移動瞄準線,按鈕用來測距和擊發

視頻裡90式之所以炮口很穩,其實是炮長沒有動操縱檯,瞄準線未受擾動自然就會一直指向一個位置。實際上,99式的火炮垂穩完全沒有問題。

不信的話看看99A開垂穩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兵王甲元友用99式發射4發破甲彈打出的散步,正好能用一個鋼盔扣住,你們感受下;

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研製的80式坦克,看看這炮管穩不穩: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那我要是拿這個80式坦克的垂穩和90式對比,得出日本坦克火控相當於中國80年代水平,你們覺得客觀麼?坦克炮管的垂直穩定是二戰就已經應用的東西,完全不是什麼新鮮玩意,當年美國人開著主炮帶垂穩的M4坦克開到沖繩島上的時候,日本人還在用反坦克竹竿雷抵抗呢。實際上由於炮管本身慣性非常大,炮管的雙向穩定精度一直無法做到很高,這也是瞄準鏡隨動於火炮的二代火控無法做到行進間射擊的原因。不信你仔細看,炮管即使穩定時,肉眼也是可以看出輕微的抖動,如果瞄準線也這樣抖動,在2000米外可能什麼都打不著。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仔細看10式的炮管,開了雙穩也是有輕微抖動的

99的火控到底處在什麼水平

99式的指揮儀式火控不僅賦予其行進間射擊目標的能力,還和90式一樣,採用了目標自動跟蹤系統,這在三代坦克中屬於比較先進的技術。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當然99式也不是沒有缺陷,只是99的缺陷通過視頻完全是看不出來的。比如其採用的下反穩像方案,無法堅固微光夜視和紅外成像的穩像,因此夜戰的能力要打個折扣;以及99式的主炮穩定採用的是電液式控制,比起西方坦克普遍使用直流電機控制,在壽命上和精度也是有一定差距。當然這個問題在99A上已經很好的解決了:

坦克火控系統漫談之二:炮管穩就是火控好?事情比你想的複雜的多

99這個穩定性展示其實不涉及垂穩,但看過視頻的人一定都能聽到那個比較柔順的電機噪音。這說明99A用的是直流電機驅動。

90式火控沒你想象的好

90式被日本和國內一些擁躉吹的神乎其神,但實際上,90式的火控還是穩線的,比我國85II上就已經實現的穩像技術相比,檔次還是要差一點的。

穩線就是目標圖像在抖動的時候,由火控計算機實時生成抖動程度與圖像同步的電子分劃,使圖像看起來與分劃板刻度之間沒有相對運動。但人眼生理結構天生就是討厭抖動畫面的,我想這一點每個人都是深有體會吧。一直盯著這樣的圖像,不噁心才怪。之前提到的99式如果採用微光夜視和紅外成像模式時,就只能採用這樣的穩線式火控了。但本子的90式一直是這樣,這就要了炮長的親命了。

總結

正視差距,不代表要拼命貶低自己,妄自菲薄;客觀實事求是,才是正道。我國的坦克火控經歷了太多波折,有辛酸的過往,但現在的結果是好的;下一代火控,我們不僅要做到自動跟蹤目標,還要做到自動識別目標,向智能化,無人化的方向邁進。相信這一天會來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