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教大家如何計算自己的養老金待遇!

我們的這個養老金實際上是分為兩種養老金,今天咱們主要講解這個,職工養老金的待遇計算方式。因為這個居民養老金它實際上相對的計算方式比較簡單,所以說這裡就不做一個說明。

那麼我們的職工養老金主要參保的群體是企業的在職職工和以靈活就業形勢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這部分群體,他們所獲得的養老金稱之為是職工養老金待遇,當然這個職工養老金待遇的方式是比較複雜的。目前來講,這個養老金遵循的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也就是說只有你的基本養老保險交的越多,那麼你最終才能獲得一個更高的養老金待遇。

教大家如何計算自己的養老金待遇!

我們都知道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是需要達到15週年以上,所以說15年的一個交費年限是最低標準,如果僅僅只按這15年來交納這個基本養老金的話,那麼實際上自己獲得的這個養老金待遇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近兩年退休的人大約也只有800塊錢左右的一個退休金待遇。

所以我們想要獲得一個更高的養老金待遇,就要讓自己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增加。因為只有獲得一個更高的累計繳費年限,才能夠享受到一個更高的養老金待遇。

那麼我們的這個養老金主要是取決於三個基本賬戶組成。第1個基本賬戶是個人基礎養老金賬戶,這個個人賬戶佔有自己賬戶總額的60%以上,所以說也是個人的一個主要賬戶。那麼個人基礎養老金賬戶的計算方式取決於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退休之前,你所在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這三大主要條件來計算。

教大家如何計算自己的養老金待遇!

通過公式我們可以看出來。個人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是通過上一年度的在崗平均工資乘以1加本人指數化繳費,然後再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那麼這樣一來的話,你的繳費年限越長,那麼實際上你獲得個人基礎養老金也就越高,所以說繳費年限對於本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

第2個賬戶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那麼這個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主要取決於你個人賬戶的餘額和你的退休年齡來決定,也就是說你個人交費越多,實際上劃入到你個人賬戶當中的餘額也就越多,那麼你獲得的這個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是越多!還有一個就是不同的退休年齡,他是有不同的計發月數,所以說退休年齡越晚的個人計發月數越小,所以獲得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多。

第3個賬戶就是個人過渡性養老金賬戶,那麼這個過渡性養老金賬戶主要取決於你有沒有這個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主要是在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的這部分人群才會有視同繳費年限,在1992年之後參加工作的人是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所以就不會計算這個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

教大家如何計算自己的養老金待遇!

那麼最終自己總的養老金就是以上這三部分賬戶組成相加,得出一個總的養老金也就是個人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再加上個人過渡性養老金,最終得出自己總的養老金,如果各位小夥伴知道自己一些必備條件,那麼完全可以套用這個公式,來計算出自己準確的養老金待遇。

感謝閱讀,每天講退休知識那點事兒,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