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擺在我面前的有兩個杯子,一個杯子裡裝的是六堡茶,另一個杯子裡裝的還是六堡茶。


如果非要給這兩杯六堡茶貼上不同標籤的話,我只能說,一杯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六堡茶,而另一杯則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六堡茶。


當然,代表市井文化的六堡茶與代表品飲文化的六堡茶,並沒有文化等級的高下之分,倒是給我們呈現了六堡茶文化的多元共融。


在馬來西亞,除了茶行、酒樓、藥店、雜貨鋪,六堡茶文化的延續也有另一種形態——茶藝店。


而我們這次的南洋尋茶記,就尋訪到了吉隆坡一家資深茶藝店——唐藝軒。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中茶六堡,可以是他書中的文化符號


吉隆坡蘇丹街61號的一棟大廈裡,姚斌奕正在用手機確定自己的行程。在深圳舉辦的一場梧州六堡茶行銷全球國際營銷論壇上,他會帶著自己的新書《六堡航路》,為國內茶人做一次南洋茶書分享會。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燒水壺咕嘟咕嘟的在一旁作響,一線水柱直衝而下,唐藝軒裡頓時六堡茶香四溢。


能為國內的茶人分享自己對六堡茶的研究心得,斌奕的心情大概也在咕嘟咕嘟的沸騰著。


年輕人投身茶文化傳播的,在國內不少,但在馬來西亞也談不上太多。作為曾經的知名國際在線支付公司——PayPal國際金融資深內部諮詢員,34歲的斌奕在角色轉換上跨度不可謂不大。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 姚斌奕和他的著作《六堡航路》


從5年前偶然接觸到中茶六堡茶後,斌奕就對這杯紅濃陳醇的六堡茶心心念念,而接觸唐藝軒後,他就在習茶事茶的路上萌生了記錄南洋茶文化的的想法。


“十九世紀90年代左右,馬來西亞發現了大量的錫礦脈,英國人開始在兩廣招募或者拐帶勞工到南洋。這些勞工中負責技術工種的主要是廣西人,明代的《天工開物》中就有記載廣西人開採錫礦的記錄。而這些廣西技術工在馬來西亞礦場工作時,又將家鄉飲用六堡茶以避暑祛溼、調理腸胃的經驗傳授給其他華工。”


斌奕對馬來西亞礦工飲用六堡茶的歷史傳承做了非常詳盡的考證。這是馬來西亞茶人對在地茶文化的一種溯源精神,也讓我們看到了馬來西亞年輕華人對六堡茶文化的一種痴戀。


當然,對六堡茶文化原鄉的尋根情節,有人比斌奕來得更為深厚。


中茶六堡,可以是她倉中的文化實體


這個人就是南洋印記茶文化協會主席、唐藝軒主理人趙美玲女士。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 唐藝軒主理人趙美玲女士


趙美玲是這樣介紹自己與六堡茶的情緣的:


“打小長大,只要是有父輩老人在座上用飯,那麼我們小輩就得照規矩停下步伐,然後畢恭畢敬地斟滿並奉上大杯六堡茶,讓長輩在吃完飯後能以茶水衝入碗中,連粘底的米飯粒也一併飲下。作為長女,每日經我手用大洋筒壺泡好的那一甌六堡茶,不僅供祖宗神佛致敬,也供一大家人整日飲用……”


在趙美玲的眼中,六堡茶可以是日常飲品,也可以是文人雅玩,更可以是一種民俗傳承的上佳詮釋。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這大概也是馬來西亞華人對故土文化印記難以磨滅的一種體現。在吉隆坡街頭,我們可以看到莊嚴肅穆的關帝廟、鑼鼓齊鳴的醒獅隊,更可以在像唐藝軒這樣的茶藝中心品到正宗的六堡茶香。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但趙美玲的六堡茶文化情結會比一般人來得更為深刻。像一個宗教徒一生總要去一次宗教聖地朝聖一般,2007年,她一直牽掛的梧州之行終於成行。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梧州的騎樓、梧州的碼頭、梧州的茶山,都讓她在現實中一一對應著自己曾經幻想過無數次的六堡茶聖地。更讓她難以忘懷的是,一向不允許外人參觀的梧州中茶六堡茶陳化窖,也向她敞開了大門。


“那次梧州之行真的是給我一種無比激動的心情,作為企業的商業機密,梧州中茶的六堡茶陳化窖向來都不對外開放,而我作為一個馬來西亞人居然能有幸參觀,親眼看一看自己鍾愛的中茶六堡茶是在什麼樣的機密環境中轉化成紅濃陳醇,那種幸福感和歸屬感讓我此生難忘!”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 梧州中茶的六堡茶陳化窖


更讓趙美玲感到欣喜的是,她向梧州中茶提出定製一批小蘿裝六堡茶以紀念這次梧州之行的請求,也被梧州中茶應允。


“據我的瞭解,因為產品質量好銷路廣,產品規格機制嚴格,梧州中茶在新千年後甚少向客戶提供專門定製服務。這是梧州中茶新千年以來,第二次為客戶提供專門定製的小蘿裝六堡茶。”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趙美玲和她向梧州中茶定製的小蘿裝“兄妹嘜”


這批專門定製的特級六堡茶被趙美玲命名為“兄妹嘜”,用意是體現華人傳統的家庭觀念,也代表了她對梧州中茶充分給予她歸屬感的感激之情。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唐藝軒內陳設的梧州中茶明星產品


除了兄妹嘜,唐藝軒的店堂中還陳設著不少梧州中茶的明星產品,繼續為來這裡的學員或是客人講述著六堡尋鄉的故事。


中茶六堡,可以是他圖譜中的文化記憶


要不是與林平祥的偶然邂逅,可能我們對唐藝軒的訪問就要告一段落了。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馬來西亞資深茶人林平祥


林平祥,被大家稱為“阿爺”,只因他是馬來西亞非常資深的茶人,據說受他影響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已有上千人。除了門徒眾多,他從不用手機的習慣,也讓他變成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說人物,宛若金庸小說中的洪七公。


所以他的到來,倒是給唐藝軒內的眾人帶來了一絲驚喜。


圍席而坐的林平祥看來纖瘦、整潔而儒雅,曾經是位馬來西亞的漢語教師,也無怪乎他有股傳道受業解惑的氣質。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1981年,林平祥在吉隆坡一間成藥中心無意中買下了一把紫砂壺,經過自學自練後,就在當時的馬來西亞這片“茶藝文化沙漠”中開始了植蔭綠洲的人生體驗。


當然,林平祥的茶文化啟蒙,也是源於童年的一杯六堡茶:“我小時候,經常在同鄉會館裡看報紙,會館中就會提供免費的六堡茶供同鄉飲用。隨父母走到雜貨店幫襯,店主除了拿些果脯小食哄我們這些小孩,也會提供六堡茶給我們飲用。所以說六堡茶是馬來西亞華人最具有鄉土情結的東西。”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正是因為對於鄉土情結的重視,2015年由梧州中茶、馬來西亞吉隆坡茶藝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茶六堡·大馬情緣”推廣活動上,馬來西亞眾多茶人便尋到了一筐價值不菲的上世紀70年代由梧州中茶出口到馬來西亞的老六堡,經由林平祥鑑定年份後,在會場分享給與會者,用這樣的行動來印證了六堡茶銷區的馬來西亞茶人與六堡茶產區的梧州中茶血脈相通的情誼。


一杯中茶六堡茶,它可以是姚斌奕洋洋灑灑幾萬字南洋茶事中的文化符號,也可以是趙美玲成蘿成堆的“兄妹嘜”中的文化實體,更可以是林平祥編著的老六堡圖譜中的文化記憶。


跟馬來西亞資深茶人一起喝70年代六堡茶是種什麼體驗?


它依舊傳承著華人從古至今不曾改變的家庭傳統,自故鄉到異鄉不曾忘卻的民族印記。


它更不曾挑揀過你是下里巴人還是陽春白雪。


它只是一如既往的氤氳溫香、紅濃陳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