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天天加班到深夜,为什么还会被辞退?

前段时间和朋友老唐聊天,谈及未来的职场发展,老唐即刻惆怅满怀、眉头紧锁。果真是中年男人伤不起,一谈工作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就秒变成林黛玉。

天天加班到深夜,为什么还会被辞退?

我套用了一句网络流行语敷衍老唐:“你勤奋的程度,还远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老唐立刻全身紧绷,瞪了我一眼:“那是你。我周围的人还不够勤奋吗?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才下班,还能怎么勤奋?”

我自敲了一下头,怎么把老唐所在公司的特性给忘了?他们公司从领导到员工,勤奋程度全国公认,完全无需公证盖章。全国上下,还有很多公司打着向他们公司学习的旗号,那也是相当威风了。

可威风都是给别人看的。最近,公司业务处于紧缩状态,时不时会有人被辞退。作为公司的员工,特别是年龄渐长的员工,老唐的同事们一边勤奋地干活,一边担心自己哪天就被公司辞退了。就说李哥吧,合同快到期了,年龄也要奔四张了,能不能续签,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只好做好随时卷铺盖走人的最坏打算。李哥,这个两个孩子的父亲、家中的顶梁柱,果真就像网上说的中年男人那样,有点怂,不,很怂。

虽被老唐瞪了一眼,我还是不服的,开始了我的雄辩:“不要那么容易就被自己的勤奋所感动。你们那种勤奋,只是低级勤奋。”

作为公司的员工,领导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一天从早忙到晚,再忙都只是低级勤奋。这种低级勤奋,只是充当公司机器的一个螺丝钉在发挥作用,对公司有益,对个人的成长增益不多。那么终有一天,你这颗螺丝钉会生锈老化(年龄渐长、身体不复强壮),那就是被遗弃的一天。甚至螺丝钉还没老化,但公司业务减缩,不再需要那么多员工,就不得不消减人数。对于公司来讲,这是正常的发展逻辑。公司要考虑自身的运转和存亡,而不能只讲仁道和公益。

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是觉得我现在这么勤奋,勤奋到连健康都不要了,简直是拿命在拼,这都是为了公司,多么让人感动啊。公司要是辞退我,那就太不仁义了。

上次聚会时,加班狂李哥聊起某地某员工貌似过劳死,口气貌似客观,但细品却是满口悲凉。别人私下劝他在妻子面前不要讲这些事情,以免他的妻子过于担心。他说,她总得要学着去面对这些事情。我却在他这句话里,听到了他的自悲自悯。

公司和员工之间,本来讲的就不是仁义,讲的是合同,讲的是买卖。公司看中员工的能力和时间,于是签订合同花钱买下。员工出售自身的能力和时间,得到满意的薪水。双方是买卖关系。

认清了双方关系,做好该做的工作,不要想着去感动公司,感动自己,而是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天天加班到深夜,为什么还会被辞退?

我对老唐道:“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懒惰。"

很多员工的勤奋,只是顺着领导的指引,不分昼夜地去完成既定工作罢了。这样的勤奋,除了提升工作熟练度,对于个人的成长却助益不大。

要想有所成长,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比如老唐,是个技术宅,现在带项目,多少算是个小小管理人员。众所周知,技术宅随着年龄增长是越来越没出路了,必须要走出技术的范畴,多与人打交道,提升管理能力和个人的整体素养。

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和个人素养?这不是一个小问题,需要查资料、找人资讯等,确定自己的方向,再制定学习计划,然后有条不紊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才是战略上的勤奋。

自从出生以来,有家长和老师告诉我们该学什么;上大学后,压力骤减,一些人开始放纵,一些人开始迷茫,少部分人清晰自己要什么;工作后,领导告诉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被推着走、牵着走、赶着走,不会自己走。

不会自己走路的人啊,是时候该学着自己走了。

老唐说:“公司这次危机处理做得非常棒。”我说:“是啊。公司一直稳扎稳打,不断在进步。我们也要不断进步啊!”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与其害怕被辞退,防守在墙角,不如主动进攻。老唐去年就发起了进攻,带领自己的项目组做出了让人瞩目的成绩。所以,现在的老唐还能嘚瑟嘚瑟。

老唐被我言语打击了一番,倒也萌发了斗志,他说:“像李哥那样,总想着能不被辞退就好。这格局也太小了。我倒要左挑右捡,找个好职位。”

目前,老唐面临着工作调动,是去管理任务繁重的A岗,还是去跨部门的B岗?他正烦恼着,快乐地烦恼着。

老唐心底自然还有一个选择的标准——哪一个岗位更能促进自己的个人成长。

偌大个公司,都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作为其中的一员,为其骄傲之余,更应该不断学习和进步。如果员工的个人成长能跟得上公司的发展节奏,自然不会被辞退,即便被辞退,也不愁没有好的去处。

天天加班到深夜,为什么还会被辞退?

我们的人生路,勤奋只是表象,个人成长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