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引起作物早衰的一些因素

引起作物早衰的一些因素

先說說作物的早衰。植物的早衰一般多發生在生殖生長後期,由於種子成熟後,植物將不在進行營養生長,如小麥,當種子成熟後,整體黃化,莖葉枯竭,這就是在完成繁殖後作物的一些基本表現。一些植物在受到外界的氣候條件的影響下,會強迫進入休眠期,這也是一種早衰。當秋季來臨,各地的溫度變化不一樣,而進入早衰的落葉型樹木,由於溫度的不一樣而會在不同的時間階段出現黃化,而落葉。

在保護地和陸地栽培時,都會遇到早衰現象,但更多的早衰是人為的。能夠影響作物早衰的條件有:

溫度

作物在溫度較低的時候容易出現早衰。這在早春、晚秋、設施大棚栽培時溫度管理不當出現的早衰。一般會整體黃化,溫度的影響也是最直接的障礙因素。春季在陸地栽培時,由於外界的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容易出現老化苗,但這種老化苗的出現,實際上就是早衰。越冬的蔬菜,在溫度的影響下,出現停止生長的現象發生,如果不及時處理,不能滿足正常的體液循環,更容易早衰。

引起作物早衰的一些因素

光照

在強光照的影響下,沒種作物的耐光性也不一樣,會不同程度的因作物的耐光程度的不同出現的早衰。一般上部的黃化比較多。強光照直接影響作物頂端上的嫩梢,輕者強迫嫩梢氣孔關閉,重者灼傷植物組織。如三伏天的辣椒,如不採取遮蔭,會大量死亡,西紅柿和茄子在強光照的影響下,會出現日灼現象。

水分與溼度

土壤中的水分過高出現的飽和,會直接出現早衰。如大水淹過的作物,很快就使下部的葉片黃化。空氣中的溼度乾燥,會直接影響作物葉片上不規則的黃化,這種早衰,屬於隱形早衰。土壤的水分在過於乾旱或水分處於飽和的狀態下,都會出現老化苗。乾旱引起的早衰,莖杆上的木質化程度很高,而且葉色濃綠,葉片小而厚。空氣中的溼度,一直不為人關注。當空氣溼度小時,作物的體液會大量排放,當達到一定量時,作物開始自我保護,葉片的氣孔關閉,如果不能及時的補充空氣溼度,早衰只能加劇。

引起作物早衰的一些因素

磷過量的磷施入土壤中,能加速植物對種子的形成,而造成養分傳輸的過程當中,出現的偏向生殖生長輸送養分,減少往營養生長方向的傳輸。當磷素過高時,果實中的種子樹木很大,而漿果果肉的生長量則很少,直接影響的果實的產量與品質。這種早衰的前期一般都是葉片厚,葉色深綠,到最後葉片失綠而黃化。

激素、藥物用量不當與出現的早衰

激素、藥物用量不當與出現的早衰:土壤及葉面施用過量的萘乙酸、吲哚乙酸等激素後,會出現隱性的早衰,而這些早衰往往不能被農戶直接發現,錯失良機。大量藥物的無須使用,濃度不斷加大,造成的藥害,直接影響的就是早衰。

引起作物早衰的一些因素

外部嚴重的機械損傷

在作物受到外部嚴重的機械損傷之後,作物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早衰現象。如:大風、蟲害嚴重,和一些人為的機械損傷,作物自身的修復養分不夠,而出現營養生長方面養分的匱乏。

氣壓和灰塵的影響

在某些靠近路邊的地方,沿路兩岸的作物,在機動車試過後會出現灰塵的積累。由沙塵暴空氣中的粉塵引起的灰塵都會強迫作物早衰。一般正常的秋高雲淡的天氣下,作物的生長良好。當作物在受到低氣壓時間過長的時候,作物的早衰明顯。

早衰是作物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一種表現,在溫度降到一定程度後作物的排水受到抑制,作物的體液開始不循環,並且停止營養生長,這時的養分開始轉入果實和根部,在外部溫度的影響下,果實中開始積累的養分處於飽和狀態,而根部在上部養分足夠的情況下,產生養分的功能開始衰退,伴隨著新根的生長開始減弱,逐漸進入死亡狀態。

引起作物早衰的一些因素

在面對早衰的問題上,必須要清醒的知道,各種環境下與之相匹配的做法,不然早衰只能造成損。把溫度與肥的匹配。光照與溼度的匹配、溫度與光照的匹配、溼度與氣的匹配、碳與弱光照的匹配、磷與硼的匹配做好。這些早衰現象迎刃而解。為種植各種作物的高產打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