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大山深处的“120”记于都县岭背乡村医生胡桂忠

一把雨伞、一支手电筒、一个药箱,是他从医路上的“三件宝”。

胡桂忠

大山深处的“120”记于都县岭背乡村医生胡桂忠

翻山越岭,不分晴天下雨、白昼黑夜为村民出诊治病,在大山深处坚守了整整45年,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穿坏400多双鞋,诊治病人超过10万人次——他是深山村民的“120”,于都县岭背镇阳田村禾坑组乡村医生胡桂忠。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地处深山的阳田村禾坑组,见到了65岁的胡桂忠。那时他刚出诊回来,只见他身材瘦弱,两鬓发白,一脸倦意。走进他的家,他热情地与记者攀谈起来。

尝百草、提医技,村民身边的“120”

阳田村地处深山,群山环抱,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交通不便,长期缺医少药,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卫生服务几乎空白。村民生病了,就用土药或一些迷信手法治,病情严重的患者只能用担架抬到镇上卫生院,远的需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

“当年,看到乡亲们看病这么不容易,我就发誓要当一名‘赤脚医生’!”胡桂忠告诉记者,20岁那年,他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学医,并被推荐参加了由省卫生厅组织的相关培训,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

“这辈子,我只想为乡亲们看病。”胡桂忠说,他学医为乡亲们看病的愿望非常强烈,为了加强自身医学理论知识,他到江西中医学院进行了为期3年的中医函授学习,并跋山涉水,向远近有名的民间医生学习请教。“为了辨别药材,我几乎尝遍了各种草药,熟悉了各种药性药理,并多次在自己身上做药物试验。练习针灸时,我在自己身上找穴位,浑身扎遍,却乐在其中。”

采访中,记者每走一户农家,村民都说胡桂忠的好,说他不仅心地善良,而且医术高明。小岭村村民朱冬喜说,2012年,他患了肾炎,全身浮肿,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后来经胡医生医治,竟奇迹般地好了。

村委会主任刘红林说,45年来,胡医生踏遍了阳田村及周边几个村的每个角落,最远的还到了邻县的赣县、兴国的几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

走山路、品艰辛,路程再远也要去

胡桂忠所居住的村子属于山区,村民居住非常分散。一阵敲门声,一个电话响,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晴天雨天,他都做到随叫随到,哪怕是十多公里的山路、几个小时的路程,也阻挡不了他上门救治村民的脚步。这一走就是45年,方圆几十公里都成了他的“管辖范围”。

今年5月2日夜里10点多,大雨滂沱。胡桂忠在小岭村看完病人正往家赶。“胡医生,我爷爷快不行了,快救救他吧!”接完一个求助电话后他又加快了脚步,此时离村子还有好几公里路。当夜,春雨瓢泼、道路陡峭泥泞,人随时可能摔下山涧。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赶,几个小时后才来到病人家中。当时,他已经成了泥人,衣服湿透了。但他顾不上换衣服,立刻进行抢救。病人叫胡朝祥,是一名70多岁的低保户,由重感冒引起发热脱水,已高烧半月,两天水米未进,骨瘦如柴。经仔细诊治,胡桂忠发现,患者虽病情严重,所幸尚未形成肺炎。胡桂忠立即为他先输液,再连夜抓来中药熬汤,总算稳住了病情。

在出诊回家的路上,上了岁数的胡桂忠经常由于疲劳过度,一坐在路边休息就会睡着。妻子钟兰香告诉记者,有一次,胡桂忠去为村民看病,夜里12点还没回家,她打了十几个电话也打不通,心急如焚,生怕他出了什么事。于是,她叫醒儿子、女儿一起去找,后来终于在离家几公里外的山坡上找到了他,只见他靠在一棵树上睡着了。“像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山上野猪、毒蛇经常出没,现在想想都会冒冷汗,挺后怕的。”钟兰香说。

可是,胡桂忠却不以为然地说:“谁叫我是村里的‘120’呢,只要病人有需求,路程再远我也要去!”

恤民情、除病痛,再苦再累也值得

近年来,村里住土坯房的越来越少了,可胡桂忠一家人至今还挤住在20多年前建的危旧土坯房里,屋里四壁裂缝,透风漏雨。

“别的医生看病赚钱,发家致富,他却经常垫钱给别人看病,至今还住在危旧土坯房里。”该村党支部书记陈东桂感慨地说。

45年来,胡桂忠心里始终装着乡亲们。他对军烈属、五保户、贫困户、经济困难户,都是免费治疗。他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却舍得为病人垫钱。“他药箱里还有几本账本呢。”刘红林在一旁说。后来,他有点不情愿地拿出了一本巴掌大小的记账本。记者看到,这本记账本有十几页,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病人的欠费情况。记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从去年1月至今,共有欠款两三千元。

去年10月,他在村民家里出诊时,突然觉得胃很不舒服,继而呕吐不止,还吐了血块。很快,他被送到了镇里的医院,经过检查,发现他得了胃溃疡。“之所以胃病这么严重,是因为他每天巡回医疗,吃饭没有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有的时候一整天只吃一顿饭。”钟兰香说。

胡桂忠病倒了,医生建议他至少要住院半个月,但此期间,不少患病村民打来电话要求看病,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只住了一个星期就拔掉了针头,主动申请出院。“我在这里,村民生病了怎么办?”他不顾家人、医生和院长的劝阻,提前出了院。“他现在时常还会感到胃部疼痛,真是不要命了,心里只想着乡亲们。”提及此事,钟兰香不由心疼起来。

45年来,胡桂忠扎根山村默默奉献,当地百姓不但对他的医疗技术口口相传,还把他当作学习的正能量、好榜样,他却总说:“苦了自己,也值得,我的职责就是为乡亲们解除病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