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航空母舰能不能抵御12级台风?

黄宏明10


1944年美国的太平洋第三舰队的指挥官可能是喝大了,也可能是为了向女下属来展现一下他优秀的指挥才能,率领舰队一头扎进了“眼镜蛇“台风的中心区域,此时风力已经达到了14级,阵风甚至到了17级,尽管这样“卡萨布兰卡”级航空母舰(排水量10200吨)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排水量33400吨)也没有沉没,这还只是轻型航母,像辽宁舰排水量已经到了60000吨,美国最新型的“福特级”航空母舰甚至达到了10万吨。



无独有偶1945年6月5日在日本的冲绳海域,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第一特混大队,同样遭遇了台风,虽然没有舰船沉没但是当时也被折腾的够呛,36艘舰船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有两艘航空母舰的上层建筑飞行甲板,以及大量的设备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损失舰载机142架。从上述时间我们看到,航母可以抵御住台风,但是自己也绝对不好受。


一般来说航母都装备有防横摇装置,具备抗击台风的能力,但是航母一般遇到台风还是会选择避让的,因为这个时候不光有风还有浪,俗话说“无风三尺浪”更何况这么大的台风,在海面上掀起的毋容置疑将会是滔天巨浪,就算是航空母舰这样的钢铁巨兽面对大自然的怒吼时也绝对不会好受,如果航母被浪这么来回折腾一会,估计龙骨就会受损,航母的寿命也会大幅度下降。此外12级的大风,航母上机库装不下摆在航母上的舰载机,这个时候就会成为台风首先照顾的对象,此外还有大量的放空设备,雷达等以台风的性格估计它们也逃不了。所以说各国的航母面对台风时还是尽量避让,不去招惹的为好。


军武小咖


天气因素一直是影响海军行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狂风大作的时候,战舰轻则左右摇晃,武器难以瞄准发射,重则传感器失灵乃至损坏,甚至整艘船被卷入海底。台风堪称是破坏力最强的海上天气,那人类最强的战舰-航母与台风相遇时,情况会怎样?美军历史上还真有人尝试过,而且是直接带舰队挑战17级超强台风。结果很凄惨:大量战舰受损,13条航母全部损坏,他自己也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这位将军名为哈尔西,绰号“蛮牛”,这个外号某种程度上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会主动挑战台风。那是1944年12月17日,哈尔西指挥着美军第38特遣舰队攻击菲律宾日占区机场,以掩护莱特湾战役的进行。14-16日连续三天的攻击几乎耗尽了舰队的燃料,将军决定派遣输油船前来加油。

第38特遣舰队规模庞大,是当时美军计划中的主力舰队之一,舰队中有7艘舰队航母和6艘小型护航航母,另有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和50多艘驱逐舰,规模甚是庞大。当天上午,舰队与前来的油船队会和,开始加油和补给。

但是在当天,一个强台风(后来命名为眼镜蛇)毫无征兆的形成了,因为形成迅速和侦查部队天气预测失误,将军不认为这是什么大台风,命令舰队继续补给。午后气压骤降,舰队直接闯入了眼镜蛇的核心区中。据记载,当时最大风力达到61米每秒,相当于17级台风,尽管哈尔西命令舰队紧急避让,但舰队还是被台风卷了进去。

后来舰队竭尽全力才闯出台风,但已经遭受了惨重的损失。13艘航母全部受损,其中10条重伤,有的航母飞行甲板被海浪整个掀起或拍弯,甲板上和机库里的飞机被卷入大海,护航航母CVE-94甚至直接被风浪打断舰体,所幸没有沉没。所有战舰都有不同程度受损,其中3艘驱逐舰沉没,一艘战列舰的船首被整个击碎打掉,146架战机报废或卷入海中,至少800人死亡,这是美海军在珍珠港之后遭受的最惨重损失。舰队不得不放弃任务返航,而哈尔西也被停职4个月并被法庭调查。

此次事件后再也没有哪国海军敢轻视台风,而专家们也开始专门研究台风对战舰的影响。台风对战舰危害最大的是风对甲板设备人员的损坏和海浪对舰体的损坏,现代战舰采用全封闭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前一种因素的影响。但对于大浪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依靠海事雷达提前探测大浪,然后尽量用船首迎浪,硬碰硬将其击碎。


水镜晓先生


俗话讲:船小好调头,船大好出海,航空母舰作为几万吨的巨轮,仗着身大力不亏,在大海上应该任凭风吹雨打,恰似闲庭信步。一般出海的人最怕遇到台风,台风可分为16级,12级以下的被称之为“风暴”,12级及以上的才被称为台风。台风具有强大的破坏力,能将海浪卷上几十米的高度,12级的台风就能吹翻列车、吹跨房屋、将树木连根拔起。而15级的台风据说能把港口上百吨的龙门吊都被吹到海里去了。

美国航母大都能抵御12级的台风,就算是浪高几十米也不会将航母“吹跑”或“打沉”。但是,航母没事舰载机可就不行了。在美国历史上就有航母、舰船遭遇台风最后损失惨重的事情发生。

1945年6月5日,独自执行任务的美国海军第三舰队第1特混大队,在航行到九州-冲绳海域碰上了超强台风,体型巨大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也吃不消,这些庞然大物的上层建筑和飞行甲板遭到很大损坏。吹到海里的飞机有142架。

所以遇到台风,航母也要绕着走,即使舰体没事,但是航母上飞机风太大就无法正常起飞,航母上的设备会损坏。遇到大风暴船上手臂粗的桅杆都能吹断,航母上面几百个雷达天线也抗不住。


浩荡扬子江


图注:被台风毁坏的航母舰载机


近年来,各国海军十分重视提高舰艇的抗台风能力,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极端天气下战备条例。但即便如此,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各国海军舰艇仍然难以抵御强台风,时有事故发生,航母也不例外。

台风可以掀起10米以上巨浪,对于海军活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上万吨排水量的水面舰艇都会被掀翻。航空母舰可以抵抗12级台风,但是这个不能说明一定不会沉舰。海上最可怕的不是风而是浪,如果一艘舰舰首和舰尾同时处在波峰上,而舰体中部处于波谷,也就是浪从舰的两端把舰架空了,龙骨会断裂。

例如美军现役10万吨级“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虽然能抵抗12级台风,但舰上的许多设施(外部导弹发射架、雷达和通讯天线,以及因机库无法容纳而不得不停在甲板上的舰载机)并不具备足够的抗风能力,难免会遭到破坏,而万吨级的巡洋舰、大型驱逐舰和数千吨级的护卫舰,抗风能力则更差。

1944年12月莱特湾战役期间,担负海上掩护任务的美国第三舰队遭到了“眼镜蛇”台风的无情袭击。舰队司令哈尔西海军上将虽然收到了台风警报,但没能正确判读,仍然让舰队滞留在莱特湾附近海域。结果有3艘驱逐舰葬身海底,800多官兵死亡。航空母舰虽然抗往了台风,但是舰上设备损毁严重,一些航母的舰首甚至被台风吹掉或吹毁,而且还有146架舰载机被毁坏。


兵工科技


航空母舰,原本设计是可以抵御12级台风的。但海上的巨风和海浪能将舰载机损坏,再有就是将雷达天线刮断或使网线刮乱。因此,航空母舰还是要规避的。

航空母舰的船体通常是宽:40米,长:为200米。

庞大的航母船底,两边装置着划鳍,这样就能在台风中保持着平衡。


用户听松闲人


台风,我们司空见惯的气候现象,对于台风的第一印象就是狂风暴雨,但往往即使是十二级台风,对于大多数情况下在陆地上造成的破坏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如果你在海边,台风卷起的巨浪会严重破坏海岸线的设施,狂风暴雨倾泄之下,路人寸步难行。陆上都感觉如此了,海上的船只面对台风会怎么样呢?

航母是海上的巨无霸,具有超大的体积,巨大的吨位可以让其在海上面对狂风巨浪有相当的抵抗能力,那么它遇上台风会怎么呢?台风可以掀起10以上的巨浪,对于海军行动来说,影响非常大,甚至有时候不得不取消训练回港避风,即使是强如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对台风也是相当脆弱的。有很大人以为台风最恐怖的是它的风力,实际上,风力只是台风破坏力的一小部分,台风对舰船最大的破坏力是风力将海浪翻起,形成巨大的水柱,拍打在舰体上,极有可能造成舰体损坏进水,即使如同航母这般的结构强度,如果巨浪从头尾侧面打过来,也极有可能导致船体破裂,断成两截。

就算,航母本身能够抵御巨浪侵袭,但其舰上设备也是属于现代化很高的精密装备,被巨浪拍打后,极易变形和进水,导致元部件损坏。所以虽然现代航母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抗击台风影响的措施,依然对台风敬畏不已。历史上这方面也有惨痛教训,如二战中,美第三舰队在作战期间,就遭遇到了强台风,结果第三舰队800多名官兵死亡,三艘驱逐舰沉没,舰队损失惨重。可见台风对航母舰队的破坏性之强。


紫龙防务观察


别说最多才十万吨的航母了,就算二十多万吨的游轮也扛不住!事实上,个人亲历,才七八级风下的海浪都足以让后者(前者连后者的一半都不到,可想而知)晃得你怀疑人生了,更别提十二级风下的海浪了!哈哈哈!


n110553


航母所谓的“抗12级台风”,只是一种宣传概念,证明自己相对其它军舰有大概率活下来罢了。

如果真的直面12级台风,航母会很惨。所以一般海上航行这种事儿,都是“天气预报”为王,遇到热带气旋,要么快快的闪开,要么干脆靠港猫起来。

台风带来的海况变化非常凶猛,近日泰国普吉岛发生的沉船事件,据说只是遇到了4米浪,12级台风下,浪高可以超过10米,哪怕航母也够呛,船上的人基本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大型船舶相对小型船舶,此时更考验船体的动力以及结构材料的抗拉力,否则被浪头拍扁拍断是很寻常的事。

航空母舰虽然巨大,但5-10万吨的级别其实在海中也算不得什么巨无霸,充其量只能算是“巴拿马型”到“阿芙拉型”之间,远未达到最大只的船型。在抵御风浪方面,虽然航母有更高的抗沉性能以及更强的动力,但这些并不能产生本质的变化。

1944年12月17日,美国海军上将小威廉·哈尔西率领第三舰队在菲律宾以东洋面进行燃料补给作业,遭遇了台风“眼镜蛇”的袭击。哈尔西上将错误的评估了海上的风力变化,导致舰队陷入风暴。胡蜂号航母(CV-18 埃塞克斯级)当时用雷达拍到了台风眼,但美军舰队已经无法逃脱,被风暴掀翻了三艘驱逐舰,造成800人死亡,损失飞机146架的重大事故。

其中蒙特利号航空母舰(CVL-26 独立级)和科本斯号航空母舰(CVL-25 独立级)的机库在风浪中引起大火,甲板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蒙特利号不得不结束紧迫的作战任务,返回珍珠港维修,真可谓狼狈不堪。

祸不单行,第三舰队在1945年6月又遭遇了台风“科尼”,这次台风猝不及防,几乎摧毁了第三舰队第一特混舰队。风暴造成了3艘战列舰、2艘大型航母、2艘轻型航母、4艘护航航母受损,损失战机145架。差点以为日本的“神风”又来护佑了。


上图是被台风拍断甲板的大黄蜂号航母(CV-12 埃塞克斯级)

航母机库中被蹂躏得一团糟

风浪直接冲上甲板

被拍扁飞行甲板的本宁顿号航空母舰(CV-20 埃塞克斯级)

正面看本宁顿号,整个甲板都弯曲了下来

被拍断的护航航母航母隆加角号(Lunga Point CVE-94 卡萨布兰卡级),它是1944年才下水的新船。

被吹烂的匹兹堡号重巡洋舰(CA72 巴尔的摩级)

没过两月,1945年8月15日,冲绳的美军舰队又遭遇台风“露易丝”袭击,12艘各类军舰被掀翻,133艘损坏到无法修复的程度,200多艘军舰搁浅海滩。

你看,台风对舰队造成的损伤比日本鬼子还猛,现代航空母舰虽然采用更好的结构和更先进的材料工艺,但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仍然不够看。

人类对台风的预测也一直存在问题,美军遭遇的三次台风都存在天气预报的错误。哪怕是后世,也无法准确预判台风的规模和发展,例如1996年肆虐太平洋的9615号台风“莎莉”,从菲律宾直刮南海,风力级别与规模大小完全被低估,造成了沿海不可估量的损伤。

航母航行也是一样,虽说能“抗12级”风,但这种情况下只能保证活命,甲板舰载机只能听天由命,还很容易造成内部事故灾害。

按照这些年最新的细化标准,12级只能说堪堪迈入了“台风”的范畴,上面风力能达到16级往上不封顶。也就是说航母的抗风能力也只是“说说而已”,真的遇到超强台风,硬抗不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

这里是王司徒,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王司徒军武百科


以现代的航母抗12级台风当然可以,可是在12级台风中的航母基本也就不可能去作战。



航母可以不需要去避这个台风,可是航母上还有很多设施设备,比如舰岛上突出来的各种雷达,天线之类都会被吹走,这种恶劣天气舰载战斗机也根本不能去起飞了。




以我亲眼所见,当年在广东阳江考查东平镇海边的核电厂时的几天就遇到过10级的台风,工地上的吊塔一吹就倒,马路边的手臂粗的指示牌都吹弯了。据说12级台风可以把手臂粗钢管直接吹断,汽车直接吹飘走。

可是在大洋上还有一个叫飓风的东西,分五级,五级的飓风每小时可以达到300公里左右,最大可超过400公里以上。虽然航母可以不避台风,但航母上设施受不了,还是要避一避的。



在以前过往案例中,1945年的3.6万吨级的美国大黄蜂航母在海上遇上台风,舰上设施都被吹坏了,连甲板也干弯了。


关注我。 欢迎评论 点赞 后续更多分享


牛头马面两鬼


最大的航空母舰排水量也不过10万吨左右,这个吨位在12级台风的狂风巨浪面前就很弱小了。这种情况如果处置不当,几十万吨的巨轮也会翻船。当然军舰和其他船舶一样都是有抗风浪设计的,不至于说翻就翻。但是台风来了飞机无法起降,人员无法操作,舰载设备会被破坏,所以在台风天气,航空母舰也要回港避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