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解密民間祕術“弓魚”,魚離開水一天不死

解密民間秘術“弓魚”,魚離開水一天不死

(一)民間秘術“弓魚”

我們都知道,魚兒離不開水,有水才有魚,有魚就需要水,魚離開水,它就活不成,這是千古年來恆定不變的道理,記得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釣魚,每次釣魚都需要提一個桶,釣到魚就把魚放到桶裡面加上水,而且還得不時的去給它換水,如果換得晚呢?就看到魚兒在上面哈赤哈赤的呼吸,感覺呼吸特別困難,隨時都可能死掉。

解密民間秘術“弓魚”,魚離開水一天不死

(二)釣魚尷尬事,魚沒釣到幾條,運輸魚一路小跑,最後到家發現魚已死亡

如果你跟我一樣酷愛釣魚,如果你和我一樣也能夠釣到魚,那麼魚兒的運輸將成為一件非常困擾的事情,記得小時候我是這樣做的,在離開河邊之前先換水,換上新鮮的水,然後一路小跑,看到有水溝的地方,馬上給魚兒換水,繼續換新鮮的水,然後繼續運輸,如果遇到一段路特別長,又找不到山泉水的時候,魚兒就會把頭抬出水面,拼命的呼吸。儘管我們竭盡全力,儘管我們一路小跑,可當我們到家的時候,這些魚兒可能還是掛掉了,這是一件讓人十分惋惜的事情。

解密民間秘術“弓魚”,魚離開水一天不死

而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農村老人釣魚,他釣的魚並不放在水裡,而是把魚給綁起來,讓它彎曲成弓形,而他的魚並不死,可以存活一天不會死,這樣的話就避免了釣到的魚長時間沒有運到家裡,然後死掉變質,最後搞到變質不能吃的下場。

(三)農村老人的“秘術”“釣魚術”“弓魚術”

而農村老人所使用的這種技術,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這完全不可思議,竟然還有能夠讓魚兒離開水一天也不會死的辦法,在現代網友看來:這就是一種民間“秘術”,還有網友表示:你確定不是在“開掛”?

而這種“秘術”的名字,根據完成後的形狀,魚兒彎曲著身子呈弓形,而稱之為“弓魚”或者“弓魚術”,而在農村,這些技術一般是在有家族傳承的人之中使用,普通的農民並不用這種技術,因為大家都覺得魚離開水會死,根深蒂固的認為“魚兒離不開水”。而使用這種技術的多半是一些土郎中,他們有著自己的家族傳承,一般“家族傳承”的東西是有父傳子,傳男不傳女之類的種種限制。

解密民間秘術“弓魚”,魚離開水一天不死

(四)唸唸有詞,神秘還是神神叨叨?而在八九十年代左右的中醫,一般都是父傳子傳下來的,他們在給人看病的時候,往往會化一碗水,燒一點紙,口中或者還唸唸有詞,也許是增加神秘感吧,因此,在農村,弓魚術有時候也顯得特別的神秘,比如我們村有一個釣魚的,少數民族,每次他去釣魚都要釣三幾斤,而我們去釣魚,往往只能釣幾條,他對別人講他有秘訣。

那個時候農村還時興打獵,每次他帶隊都能夠打到獵物,當然他們家還餵了幾條比較厲害的狗,加上他們家世代打獵、行醫為生,每次進山,會在口中默唸,在我們外人看聽來完全聽不懂,也許是他們少數民族的語言,也許就是隨便亂念,給人一種特別神秘的感覺,不知道您的身邊是否曾經有過這種人?如今看來,更像神神叨叨。

(五)“秘術”解密,可能並不“神秘”其實,在現代人看來,我覺得是這樣的,不管化水也好,燒紙也罷,口中默唸等等,諸如此類,均為障眼之法,其目的是確保自己的技術不外傳,也讓別人不覬覦自己的技術。

其三,我們再來說說“弓魚術”,小的時候我們看到他“弓魚”,也想學呀,但他不告訴我,他說要念詞的,這詞我不能教,除非你做我的徒弟。但長大以後我們去買魚,賣魚的就說了,你要走多遠?半小時內能不能到?能到的話你就別裝水,就這樣提回去,就裝到塑料袋裡面,哎,拿回來還真的死不了。但倘若你裝了水,半個小時的路程,你拿到了家,這魚兒絕對是死的,我曾經試過。

(六)“弓魚術”解密,何為“弓魚術”,弓魚術的產生及方法

弓魚術的雛形,應該是起源於無水運輸,或者以前農民在生活中對於的運輸方式的總結,可能是農民在以前釣魚的時候,或者運輸魚的時候,因為沒有裝水的工具,就把它捆綁起來運輸,而有的魚大了,就不能只捆一頭了,因為只捆一頭可能很不結實,於是就把兩頭都給捆起來,然後就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弓”的形狀,最後發現這樣的捆綁方式是最科學的,魚兒活的時間,並不是你口中唸唸有詞,它就不會死了。

當然,“弓魚術”本身也是有講究的,比如魚穿鼻孔,扎肛門部位上方,以及固定魚尾巴等等,綁定之前讓魚排空體內汙漬泥沙等,專業人士固定的,一天之類都能夠成活,說是民間“秘術”,也未嘗不可,畢竟每一行都有狀元,但自己依樣畫葫蘆,也能做到幾個小時不死。

(七)行行出狀元,人類永遠走在探索的路上

這種神秘的“弓魚術”,其實並不神秘,但是它超越了人們的認知,大家都以為魚不能離開水,對於這種反常操作就感到神秘了,我們自己也可以試一試,倘若您走得不遠,可直接塑料袋裝起來不放水,倘若需要幾個小時,可以嘗試用“弓魚術”,當然,現代科技有更好的保存新鮮活魚的技術,不必冒險測試,條件不夠的朋友可以試試“弓魚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