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昔日大雜院 如今“和諧園”

昔日大雜院 如今“和諧園”

“真是託共產黨和政府的福,小區改造後好了百倍!”在含山縣環峰鎮鼓樓社區東苑D區,88歲的朱傳英老人坐在小區新建的健身廣場邊嶄新的長木椅上。說到小區的變化,家住東苑D區3棟3單元的她笑嘻嘻地說,“過去小區到處是菜地,老人走路非常不方便,白天晚上都不敢出門,怕摔跤。現在道路平坦,閉上眼睛都能走。沒有事,我們就到廣場上來散步,你看廣場多漂亮!”

是的!令朱傳英老人做夢也沒有想到,過去破舊不堪的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現場,記者看見東苑D區樓房粉刷一新,柏油路環繞小區,綠化美觀,休閒廣場邊上安裝著健身器材,一切儼然是個新建的小區樣子。

昔日大杂院 如今“和谐园”

含山縣環峰鎮鼓樓社區黨總支書記曹健告訴記者,鼓樓社區是個老社區,有許多住宅老區。東苑D區是含山縣城最老的住宅小區之一,含山縣政府第一棟宿舍樓就在此。之後,近20年間又相繼建設了九棟居民拆遷安置樓,總戶數348戶近2000名居民。過去這裡到處是菜園,衛生設施差,沒有垃圾桶,也沒有圍牆,電瓶車被盜案件時有發生,可以講是環峰鎮“髒、亂、差”較為嚴重的一個大雜院,居民怨言多。

曹健帶領鼓樓社區黨總支一班人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際成效和作用發揮,以東苑D區為突破口,覆蓋轄區內的其他居民小區,全面查找解決小區物業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升人居環境。

昔日大杂院 如今“和谐园”

“鼓樓社區黨總支從群眾所盼、所想、所急入手,徹底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曹健說,結合開展好“三個一”工作,即召開一次專題聯席會議,進行一次下基層走訪,解決一批物業管理難題。曹健多次到相關部門部門反映情況,結合此處四棟老樓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投入資金進行改造,將此區域整合成一個封閉式小區。在小區的全面“升級改造”中,社區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不少黨員擼起袖子,主動參加清理陳年垃圾等。看到社區黨員幹部沉下身子幹事,堆積多年的垃圾不見了,垃圾場地做成了水泥地,變成居民的車棚,居民紛紛為他們點贊。

昔日大杂院 如今“和谐园”

今年75歲的老黨員楊德敏老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加入到了鼓樓社區D區業主委員會,主動溝通,甘於奉獻,為小區改造美化出力。他跑前跑後,主動溝通物業公司,使小區步入正軌。在收取物業費方面,他主動與住戶溝通,對少許困難的戶主,以理服人,對方最後欣然接受。D區9號樓、11號樓五六層走廊燈不亮,內住有70歲老人三名,晚上多有不便,他積極和臨時物業溝通,後來問題得到解決。D區10號樓,三層住了一位右腿全殘的婦女,多次要求安裝殘疾人樓梯扶手,他幾次反應,併為業主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楊德敏說:“作為一名黨員,能為居民做點事是應該的。”

昔日大杂院 如今“和谐园”

“10月1日,東苑D區物業公司正式入駐,小區管理維護全面步入了正常。”曹健說,道路鋪上瀝青柏油了,樓房牆壁空鼓問題解決了,小區垃圾桶擺放起來了,小區健身廣場建起來了,由十棟樓房32個單元代表推選出的7名業主委員會成立了。一樁樁、一件件,事實辦在群眾家門口,好事做在群眾心坎上。現在的東苑D區已煥然一新,隨著物業管理進駐,道路硬化,環境綠化,小區美化,垃圾實現袋裝化,夜間亮化全部成為現實。

看到這一切一切的變化,群眾看在眼裡,喜在眉梢,更是甜在心頭。76歲的民居鳳肖華說:“是曹書記和鼓樓社區的黨員幹部為我們排憂解難,做了一件我們放心、稱心、舒心的大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