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楊文華:秉承“初心”貼近“民心”

129戶危舊房建拆,歷時25天全部完成。整個工作沒有出現任何糾紛,更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這其中有什麼訣竅?楊文華笑笑說,沒什麼訣竅。如果硬要找出什麼訣竅的話,應該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看幹部敢不敢擔當,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另一個就是看幹部有沒有守住“初心”,是不是真心為群眾服務!

杨文华:秉承“初心”贴近“民心”

楊文華工作照

大病初癒,他勇挑重擔去了二溪村

“我是太平鎮人,有做好農村工作的經驗,二溪村危舊房建拆,我去!”2019年8月23日,水富市農村危舊房建拆整治工作推進會上,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楊文華果敢接下了這一“燙手山芋”。更出人意料的是,他患病還沒有完全康復,右腿僵硬,走山路必須靠柺杖。

杨文华:秉承“初心”贴近“民心”

楊文華工作照

做出這樣的選擇,楊文華絕非一時衝動。從小就出生在太平鎮,他在當地做過一年半小學教師,7年初中教師,對那裡的人那裡的事再熟悉不過。從基層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他積累了很多工作經驗。他多次出任徵地拆遷指揮長,對農村政策、徵地拆遷的法律法規已瞭然於胸。

杨文华:秉承“初心”贴近“民心”

楊文華工作照

二溪村,距離水富城區57公里,是水富最偏遠的一個村。那裡苗漢雜居,貧困落後,風俗習慣、傳統禁忌多,工作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身體有病,最好不要攬這件事!”有人好言相勸。

杨文华:秉承“初心”贴近“民心”

楊文華工作照

“只要是從群眾的角度出發,為群眾著想,我相信一定能夠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把好事辦好!”楊文華說。

會後第二天,楊文華二話沒說就拖著帶病的身子和工作隊員一頭扎進二溪村。他們住在村上,吃在村上,挨家挨戶做工作、講政策、摸情況,全身心投入到了危舊房建拆工作中。

做危舊房拆除工作,他有“兩把刷子”

“踩著瓦片子,遞著木板子,抽空拍打山蚊子,不怕別人說‘傻子’,甘做人民的好兒子”。這是楊文華總結的危房拆除“五子登科法”,也是他和工作隊員做危舊房建拆工作的切身體會。

8月的水富,驕陽似火,酷熱難耐。不要說幹活,就是往太陽地裡一站,也會渾身冒汗。而對於楊文華他們來說,高溫不是什麼問題,真正考驗他們的是危舊房拆除所面臨的困難。

果然,工作一開始,83歲的村民吳某就讓他們吃了“閉門羹”。面對幾位年輕的工作隊隊員,老人一口一個“不拆除”,逼急了,就揚言說要去喝“敵敵畏”。第二次,工作隊員又找到了老人,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惡狠狠地“警告”:如果硬要拆,她就誓與老屋共存亡!

看勢頭不對,楊文華立即制止了工作隊員。隨後,他了解到了吳某的情況。老人是多年前從綏江嫁到二溪村的,有3個繼子,兩個分別在水富和綏江縣城買了新房,另外一個在二溪村修起了三層樓。楊文華心想,到底是兒子不孝順,還是老人執意要住舊房?帶著問題,他和工作隊員又一次來到了吳某家中。細心的他,揭開床鋪看到有蟑螂在亂跑,房樑柱長滿了青苔,還有蟲蝕的粉末在往下掉。通過觀察,楊文華髮現老人家裡就沒有人住的跡象。等他再找老人的兒子一問,果然證實了自己的判斷。於是,楊文華抓住機會,一番“說理”後,吳某慚愧地低下了頭,終於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原來,她並沒有住危舊房,而是捨不得老房子,欺騙了工作隊員。

危舊房建拆,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如果處理不好,不但事與願違,還會傷了群眾的心。工作隊把烈士杜錫光父母的舊房也列入了拆除範圍。杜錫光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光榮犧牲後,他的弟弟重新修建了新房,父母隨其一起生活,但舊房仍是一家人的懷念之地。他們有空經常會回老屋看看,打掃衛生。想到拆除舊房意味著兒子犧牲後唯一可紀念的東西無法保存了,老人不吃不喝,氣倒在床。

杨文华:秉承“初心”贴近“民心”

楊文華工作照

考慮到烈士家屬的實際情況,楊文華沒有搞“一刀切”,而是主動向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說明情況,提出了保留烈士舊房用作今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建議,很快得到了答覆:不拆除!得知這一消息,杜錫光的父親杜培恩激動得老淚縱橫,只說了一句話:“共產黨的幹部理解我們,不是蠻幹的!”

危舊房拆除最怕出現的就是“不公平”。為此,楊文華和隊友們將拆除工作中涉及的對象戶信息全部公開,公開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評判,同時重點抓好三個“突破口”:一是村“兩委”直系親屬拆除沒有、帶頭沒有?二是離任的村幹部的拆除沒有、帶頭沒有?三是在鄉鎮工作的幹部,他們的直(旁)系親屬拆除沒有、帶頭沒有?楊文華說,這“三個帶頭”的問題解決好了,群眾就服,拆除危舊房工作自然就好做多了。

為了更好地推動工作的開展,楊文華和隊友們作出了兩個雷打不動的“規定”:一是早上集中點名,二是晚上梳理研判。

每天早上8點,由市直掛包單位、太平鎮、二溪村委會和施工隊等組成的50多人的方陣,就會在二溪村委會院壩整齊列隊。隨後,楊文華集中點名,給大家講政策、講規矩、講安全,甚至講到村裡做拆除危房工作時要注意的風俗習慣、民族禁忌等。到了晚上,他又把大家集中一起,梳理當天工作進展情況,研判和分析存在問題,然後提出措施建議,確保每個問題都不過夜。

楊文華帶病堅守一線,幹起工作來不要命,搬傢俱、運房瓦,有時候一干就是幾個小時,其他同志都勸他休息一下,他卻說:“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戀。我是幹部,就得要帶好這個頭!”

對不熟悉群眾工作的年輕同志,楊文華經常會“點撥”他們,做到三個不怕:不怕苦,農村再遠,也要走的進去;不怕髒,屋裡再髒亂,也要坐得下去;不怕厭煩,群眾說話再“軸”,也要聽得下去。群眾建房不容易,一磚一瓦都是汗水換來的。楊文華說:“我們要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能暴力拆除。這樣群眾才能從內心接受我們,思想工作才做得通。”

村民龍某家的舊房順利拆除了,看到碼得齊齊整整的樑柱木板和柴草瓦片,老龍拉著楊文華的手說:“謝謝你們,雖然是拆我家的房子,但我從心底裡接受,感覺到很滿意。”

凡事站在群眾的角度上想,工作就好做了

楊文華說過這樣一句話,做群眾工作要像當初談戀愛,不真誠就很難走進對方的心裡。不管做什麼事,多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想,然後用心、用情、用力去為他們辦實事,就一定會得到群眾信任和擁護。

危舊房建拆是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但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最棘手的一項工作。不僅要掌握好政策法規,還要知曉村民煮飯的地點,糧食、柴草燃料堆放在什麼地方,老人的壽棺存放在哪裡,甚至是當地的風俗和民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村民龔某有兩處房子,一處是舊房,還建了一處新房。但他拒絕拆除舊房。按照一戶一宅基地的要求,舊房要拆除。他家雖然已搬到新房入住,但二樓還沒有完工。考慮到他家有7歲和2歲的孫女,二樓未安裝防護欄杆,存在安全隱患,工作隊給他留足了裝修時間,先拆除舊房一間,等龔某新房相關設施完工後再自行拆除舊房。從最初強烈抗拒到最後簽下承諾書,龔某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

楊文華經常對隊員們說,到群眾家裡做工作一定要做到“三化”:衣著一般化、語言同化、生活簡化。只有這樣,你才能和群眾打成一片,走進群眾的心裡。

“楊書記,按政策我們同意拆除舊房子,但是家裡還有其他矛盾,想請你調解。”這是幾天前楊文華到村民康某家做工作時對方提出的一個請求。楊文華欣然答應,帶領相關隊員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調解,終於讓老康一家握手言和。事後,楊文華深有感觸地說:“看來,我們不光要做危舊房拆除政策法規的宣講員,還要做好農村輿情的收集員和化解矛盾的調解員。”

工作中,楊文華和隊員們不僅僅是做好危舊房建拆,還和掛包單位幹部一起幫助群眾發展竹筍、烏金豬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結合高速公路串佛段穿過二溪村的優勢,大力發展苦丁茶。他還先後向相關部門協調爭取各種資金到二溪村,解決了群眾在生產生活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二溪村總支書記駱明友說,楊文華同志走路都不方便,可只要能去的地方他都堅持去。他幫群眾辦好事,群眾看在眼裡,記在了心上。

村幹部吳昌華說:和楊文華同志一起幹工作,開心又快樂。因為他主意多,方法靈,凡是難做的工作只要有他上陣,工作很快就有起色。

2019年3月19日,楊文華由鄉鎮調到水富市委政法委任常務副書記,大家都很關心他的身體,勸他少幹一點。可他說,既然領了國家這份俸祿,就要用心工作,更要勇於承擔相應的責任。

“汲汲為民把危除,豈懼關山越幾重。此中甘苦心自知,功成無名亦英雄。”這是二溪村危舊房建拆任務全面完成時,一位同事即興創作的一首小詩。25天,129戶,這看似簡單的兩個數字,卻飽含了楊文華和掛鉤幹部的心血與汗水。採訪楊文華,他一再叮囑我們說,危舊房建拆工作不是他一個人乾的,而是所有工作隊員共同努力辛勞付出的結果。

有句話說,飽滿的穀穗總是低著頭。楊文華默默做事,低調做人,守初心、擔使命,難道他不就是這株飽滿的穀穗嗎?

雲南網通訊員 劉建忠 狄廷秀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