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讓中國男籃走出寒冬,進入一個新的盛世?

有夢經過的時候


看到這個問題,自己思考很久,因為對於一個球迷來講,中國男籃跌至低谷是一件很沉痛的事情,它不僅是對中國男籃的打擊,同樣對熱愛中國男籃的球迷來講也是一種傷害,本次世界盃中國男籃在家鄉父老面前創造了42年曆史最差記錄,基本失去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至於面對歐美諸強去參加落選賽,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中國球迷痛心疾首,我們傷心難過的不只是因為中國男籃輸掉了比賽,而是因為我們本可以贏下比賽,卻因為一些低級的失誤葬送了到手的勝利,失去了去奧運會的機會,這才是最讓人苦惱和遺憾的。不管怎麼樣比賽已經結束了,低沉自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能做的唯有向前看。

世界盃的對手委內瑞拉,南美洲的一個小國家,人口只有3000萬左右,連醫用繃帶都沒有,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球隊,依舊可以輕鬆吊打中國男籃。難道我們差的只是身體素質嗎?中國男籃需要反思和沉澱的地方太多了。以球迷的角度來講幾條建議:

一:選擇一名有經驗、有能力的主帥。主帥是一個球隊的大腦,針對什麼對手採取什麼策略,怎麼樣訓練運動員,什麼時候暫停,什麼時候換人,怎麼樣鼓舞隊員的士氣等等,這都是主帥需要做的事情,他要有大局觀,他要有專業素養、他要講究戰術戰略。但是很遺憾,看起來李楠並不是這樣一名主帥。也許李楠是一名優秀的前男籃隊員,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名合格的主帥。對陣波蘭一戰,他關鍵時刻的無腦的暫停、堅持不用阿布都沙拉木等都讓他飽受爭議。毫無疑問,中國男籃需要一名更好的主帥。


二:繼續加大對年輕球員的培養和鍛鍊。本次世界盃,周琦、王哲林、郭艾倫等年輕球員發揮不穩定,失誤較多,為什麼?因為他們適應不了國際大賽的比賽強度。林書豪說CBA球員身體對抗差這並不是沒有道理,年輕球員需要加強身體對抗,加大訓練強度才能更好的適應大的國際賽事。08年中國男籃有姚明、王治郅、周芳雨、王仕鵬等優秀球員,他們跟世界強隊西班牙殺的難分難解,他們殺進了奧運前八名。那麼現如今的中國男籃為什麼不可以?本次世界盃易建聯成了中國男籃最後的遮羞布,最後對尼日利亞一戰傾盡全力仍然沒有取勝。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三:繼續堅持改革。目前姚明的改革還未見成效。短時間要改變中國男籃現狀很難,我們要充分的認識到中國男籃跟世界強隊之前的差距很大,怎麼樣破除舊有體制、創新方式不斷提高男籃水平,怎麼樣鼓勵挖掘訓練更加優秀的籃球運動員,怎麼樣擺脫沉淪重新上路,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總而言之,中國男籃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


零度體育


今年的籃球世界盃上,中國男籃表現非常糟糕,不僅無緣小組出線,還拿不到直通明年東京奧運會的資格。考慮到奧運會落選賽的競爭更加激烈,創下隊史最差世界大賽紀錄的中國男籃已經基本確定無緣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了。

不少球迷都在感嘆現在這批球員能力不行,跟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那批中國男籃成員相去甚遠。但實際上,中國籃球的最大問題還不僅體現在球員上,更在教練上。

作為中國男籃的主帥,李楠在此前沒有執教職業球隊的經驗,僅靠一段並不成功的全運會預選賽帶隊經驗和一系列國家隊熱身賽的鍛鍊就開始帶隊出戰世界盃,後果可想而知。在經驗和戰術佈置都不算老道的前提下,使用李楠出任國家隊主帥是非常冒險的。

但實際上,中國籃協除了李楠之外也沒有太好的人選,因為誰都知道現階段的國家隊不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地方,不少經驗豐富的CBA名帥都不想趟這攤渾水。這樣一來,李楠就成了無奈之選。

在世界盃結束之後,李楠曾傳出了主動申請辭職的消息。雖然最終這件事由國家體育總局站出來闢謠,不過誰都知道無風不起浪。

眼下,中國男籃還需要備戰接下來的亞洲盃預選賽以及明年六月份的奧運會落選賽。要是不讓李楠掛帥,中國男籃恐怕找不到願意帶隊的主教練。

相比於尋找易建聯之後的國家隊領袖,中國男籃還是先解決主教練的問題比較好。


籃圈之上


中國男籃在世界盃上黯淡收場之後,相信很多球迷對中國男籃都是非常的失望,畢竟這是在我們家門口舉行的世界大賽,賽前大家對中國男籃期待非常高,不說創造歷史殺進八強,但在楊超越抽中上上籤的情況下,中國男籃小組賽出線應該問題不大吧,可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男籃在對陣波蘭隊最後時刻頻頻出現失誤輸掉關鍵戰役後,後面繼續輸給委內瑞拉無緣小組賽出線,而在小組賽還被伊朗隊超越,最終連直通奧運會門票都沒能拿到。

世界盃結束後,大家都認為主教練李楠下課已無懸念,可目前世界盃都結束一個多月了,中國籃協依然沒宣佈李楠下課的消息,而目前情況很可能在明年的奧運會落選賽上,依然由李楠繼續執教。

若是在男籃世界盃結束後,有人告訴你李楠不會下課,相信你一定不會相信,因為根據往屆國家隊傳統,只要是中國男籃在大賽上戰績不佳,往往都是拿國家隊主教練下課來平息外界的輿論的。而李楠在本屆世界盃的表現確實讓大家不敢恭維,特別是在對陣波蘭隊時,最後12秒領先3分的情況下,佈置了第一時間犯規戰術;最後7秒還叫了一個暫停也是讓大家非常不解;而在周琦剛剛出現發球失誤的情況下依然固執的選擇繼續讓他發邊線球,這些都是最終中國男籃輸球的關鍵因素。而且這也是中國男籃最近35年來首次無緣奧運會,李楠可以說無論表現還是成績沒有一樣拿得出手,這樣還不下課真的讓球迷難以接受。

更何況李楠在用人方面也是受到大家的質疑,首先在選人方面,連對手巴西隊主教練都看出來中國男籃只帶3名內線是有問題的,可李楠依然拋棄此前表現不錯的97年小將沈梓捷,而就算帶上阿不都沙拉木,任駿飛,可蘭白克這3名前鋒,在世界盃上也是很少讓他們上場,尤其是精神狀態最好的可蘭白克,整屆世界盃僅僅出場7.8秒,這也是創造了中國男籃歷史出場時間最短的恥辱紀錄,大家發現李楠用人也是有偏見,重用此前他帶領的紅隊球員,而杜鋒麾下的藍隊除開易建聯和郭艾倫外,其他人要麼不帶,要麼就是直接棄用,這也是最終中國男籃戰績不佳的主要原因。

其實在上個月傳出過李楠將會辭職的消息,不過很快中國籃協就進行闢謠,稱當時中國籃協和國家男籃仍在進行總結階段,教練組是否調整及其他進一步信息,將待總結之後另行公佈。中國籃協以及姚明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讓李楠下課,其實並不是不知道李楠不行,而是擔心有誰肯來接替李楠成為新國家隊主帥,畢竟奧運會落選賽對手實力太強,中國男籃想要出線的幾率和世界盃進四強相當,其實在這段時間,中國籃協曾詢問了一些本土名帥是否有意接手,可得到的答覆是根本沒人願意來,也正是因為這樣,姚明至今還沒宣佈讓李楠下課。

這樣一來,也是讓中國男籃陷入到非常尷尬的地步,因為李楠不行已經深入人心了,大有不下課難平民憤的感覺,可一旦讓李楠下課,本土名帥又沒人願意接手,這種情況下還真的很可能會讓李楠硬著頭皮繼續執教,而李楠因為在世界盃上黯淡收場,也不好拒絕,在沒人接手的情況下,也只好留任了。當然,不少球迷提出可以邀請外教,可外教只打奧運會落選賽的話,那花這錢就沒必要,所以目前中國籃協讓李楠繼續執教中國男籃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畢竟他在過去三年的表現都算理想,這也算是再給李楠一次機會了。


精彩評CBA


自從世界盃上中國男籃慘敗無緣16強甚至極可能無緣明年奧運會之後,如何讓中國男籃走出寒冬再創新盛世恐怕是每一個球迷都想過的問題,我認為中國男籃要想盡快走出低谷,必須做好以下幾件事:

一、重新確定中國男籃學習的方向。這些年從聘請的教練也可以看出來,中國男籃始終未能真正確定要走的戰術大方向。從現實來看,中國男籃學不了美國球員那一套,人家的身體素質和爆發力確實是我們比不了的;繼續依賴高個球員主攻內線也已經不可取,畢竟像姚明這樣既有絕佳天賦又勤奮努力的世界級球員根本是可遇不可求,周琦、王哲林無論怎樣都不可能達到姚明那種高度了。從長遠來看,中國男籃還是要把學習的重點方向轉向歐洲球隊,將中國男籃原本賴以成名的“快、靈、準”戰術和團隊籃球重新運用起來,把攻防速度加快讓球員積極跑起來,同時練好基本功讓投籃又快又準。

二、選擇一個歐洲聯賽的外籍優秀教練。就中國男籃目前的這種狀況,確定好向歐洲球隊學習的大方向之後,最好是能聘請一位戰術素養高、經驗豐富的歐洲外籍教練,好好的教導一下中國男籃運動員,最好能從聯賽中重新挑選一批好苗子進行培養,花費四五年時間打造一支全新的中國男籃,本土年輕優秀教練可以進入教練組跟著外教好好學學,為將來本土教練執教中國男籃做些鋪墊和積累。

三、加大對青訓和基本功訓練的重視程度。任何競技比賽,沒有優秀運動員去上場拼搏都是紙上談兵,而優秀運動員的來源只能是青訓。雖然近些年尤其是姚明上任之後已經對青訓增大了投入,但目前的力度仍然不夠,要進一步加大對青訓尤其是年輕球員基本功訓練的重視程度,儘快培養出一批基本功紮實的優秀年輕球員出來。

三、改革本土聯賽,提高比賽質量。對國內各級別籃球賽事都要進行改革和規範。一是要從源頭嚴格規範參賽球員年齡。籃協一定要出重拳整治球員年齡造假問題,從青少年聯賽開始就得嚴格甄別球員年齡,絕不能再用超齡球員自欺欺人了。二是要規範球員年薪。既要保障所有參賽球員拿到基本的工資保障,又要限制個別外援和本土球員拿超級高薪破壞聯賽平衡,可以運用類似績效考核的辦法建立薪金獎勵制度。三是要培養一批優秀的本土教練員和裁判員。目前來看,無論是國家隊還是在CBA聯賽,優秀的本土教練屈指可數,中國籃球要提高,既要靠球員,也要看主教練的水準,如果各級別聯賽都能湧現出優秀的主教練,那麼有天賦的球員也會在優秀教練的指導下迅速成長起來。另外籃協還要想辦法外聘或培養一批和國際比賽接軌的優秀裁判員,這不僅能提高聯賽比賽質量和精彩程度,也能讓球員更好的適應國際比賽裁判標準。

總之,我認為只有戰術對頭,選好教練,青訓為本,改革聯賽和國際水平接軌這些都慢慢做好,中國男籃才能儘快度過寒冬迎來春天!


方眼侃球


酸哥點評,請您別亂罵哦。我是一名籃球愛好者,大學的時候是籃球校隊的球員,也因為打籃球跟腱斷裂暫時告別籃球,因為熱愛不願放棄。中國男籃在姚明時代應該是中國籃球的頂峰,中國女籃在鄭海霞時代也達到了頂峰。為什麼現今會退步呢,思考一下未來中國籃球怎麼才能重回巔峰,我給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首先、中國籃球的社會氛圍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很多地方沒有足球場但至少有個籃球場地,參與籃球的人員還是很多的,這樣的氛圍為中國籃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所以我們要利用這樣的氛圍大力把專業籃球做好。其次,身體素質、身高一代比一代強,以前咱們要找一個高中峰的確很難,現在好多高個子又靈活的球員出現了,我們選材的數量和比例增加了很多。這個給我們中國籃球重回巔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三、有了好的社會氛圍,有了好的選材,那怎麼培養出人才呢?這個對我們青訓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我們基層的教練能力太差,為啥易建聯、小丁、周琦、郭艾倫等球員要去美國特訓,特訓回來後狀態要比之前好很多,說明人家的特訓的專業性,對球員的提升有質的作用。所以籃協對於我們的基層教練員要有嚴格的考核制度,要成為基層教練員必須經過嚴格考核才能持證上崗,嚴格培訓考核出來的基層教練員才不會誤人子弟。第四、各俱樂部的青年教練,鼓勵找歐美的專業青訓教練來執教,如果不具備條件的,可以聘請歐美技術教練作為助理教練,嚴格訓練青年隊員的基本功,只有基本功變紮實了,我們的年青隊員才能和歐美的年青球員縮短差距。嚴格、科學的青訓體系是保障中國籃球重回巔峰的關鍵。第五,聯賽要提升,過程很慢,要通過我們的聯賽培養世界一流的球員,我看現今還是比較難,所以我們的CBA球隊要努力培訓新人,外員帶年輕人打聯賽,同時要鼓勵各隊的明星球員轉會到歐洲超級聯賽,去接受歐洲籃球聯賽的鍛鍊。能把明星球員送出去的俱樂部,中國籃協要給與獎勵。綜上所述,基層教練精品化,俱樂部青訓體系的科學化、專業化,明星球員的國際化,中國籃協超前的戰略規劃,我相信中國籃球重回巔峰指日可待!


酸哥in極限挑戰


如果要將中國籃球說有過盛世,那麼可以將胡衛東時期和姚明時期作為標杆,那時候他們都是可以打進國際八強的水準,當然也有一點運氣成分,但是中國隊也可以說完全有那個實力。


目前中國還想通過國際比賽拿回當初的尊嚴,找回當年的狀態,尋回當年的勇氣,只有看姚明的改革是否徹底,是否符合國際主流。



第一,改革完善體制。好的體制能夠讓中青幼受益,讓比賽更符合規律同時也變得更有可控性和創造性,能提高人們的熱情和活力。目前籃球存在一個獲得和輸出不匹配的一個結果,一些球員雖然拿著高薪,但是回報低能,紀律鬆散,平時的狀態不能夠得到保證,而自我約束力又太差。球迷的哄抬某個球星,也讓其不斷膨脹,自家的紅薯香,但是也請不要過於追捧,否則傷害的是國家隊。

第二,國內第一聯賽CBA的完善。我們要求引進國外裁判,國內裁判的要求跟國際的要求相差太大,導致球員在國際賽場極度不適應,時不時犯規暴增,完全不適應判罰尺度。只有跟國際接軌的判罰尺度,才能在國際賽場上更加適應他們的判罰。如今國罵盛行,有時候裁判不能夠很好的依照自己的判罰行事,導致很多時候吹罰勉強,忽上忽下,球迷的原因也很大。在現場看球的無論有任何意見攻擊裁判都顯得是破壞整個體制。NBA現場氣氛無論再壞對裁判的攻擊還是有限的。CBA聯賽是我們的標杆,也是球員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如果做好這一塊的工作,那麼我們將獲得一個耀眼的金字塔尖,為籃球愛好者引航。


第三,提高球員的自制能力。我們需要引進更多的NBA球員,充實我們的教練隊伍,以及球隊球員,特別是一些有經驗的NBA球員或者歐洲球員。這是一種交流的過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當然我們是主要學習為主。如果我們對球員的保護過好,這樣反倒不利於他們在國際賽場做出貢獻,其實我們只要有12個優秀的國內球員足矣,如果球員自己不上進,不夠努力,國內賽場也希望不要給太多機會,機會是留給更強的人,不是嘴強的。很多球員不注意日常飲食,休賽期也變得沒有節制,導致國際賽場上水平有所下降,甚至大幅度下降。如果加大了競爭,我相信總有人會打好比賽的。



體娛荒原


男籃的寒冬,不得不說今年世界盃。作為東道主,開賽以前認為上上籤的小組抽籤,結果輸的一塌糊塗。到現在,籃協也沒有官方的失利原因分析和總結,而是讓某些人和媒體大肆渲染失利原因是周琦,郭艾倫等人。甚至,還樹立了易建聯一個英雄影像,不得不說籃協的做法很奇葩。

作為一個籃球愛好者,不是籃球迷。因為你要是迷,肯定迷失本心,看不透本質。我認為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讓個別球員背鍋了事。籃協沒有總結經驗教訓,就稀裡糊塗的沒事兒了,這也說不過去。

說起失利,我認為,第一是教練班子問題,戰術單一,明明行不通的戰術打法,一意孤行沒有一點變通,甚至個別球員一秒鐘沒上場,最後還落一個基本功不紮實的帽子,都沒上場,你怎麼知道他不行的?戰術配合,基本空白,場上五名隊員各自為戰,各打各的,最明顯的是,突破隊員沒有人擋拆,內線沒有接應配合,五個人都在外線,然後賽後指責隊員帶球撞人,不必要的犯規,我想問問,想配合,人呢?內線都找不到人沒看到?籃板丟的睜不開眼,怎麼安排的戰術呢?印象最深的,就是24秒違例,一直想傳到內線,但是內線沒人啊。

第二,隊員基本功,發揮不穩定。這和這幾年,邊緣化國內球員密不可分的。國內聯賽,成了外國人的表演賽,國內球員失去聯繫基本功的渴望。因為練了也沒用,關鍵球核心隊員都是外國人,練啥?邊緣化國內球員,甚至有以福特森代表隊外國球員在聯賽橫衝直撞,裁判不加干涉,美其名曰為了觀賞性,但是這樣嚴重打擊了國內球員信心,心理上有外國人不可以防的陰影。這籃協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你自己都沒有想給國內球員一個公平的競賽環境。

要想走出寒冬,必須認真總結,不能就這麼找個背鍋的完事兒。找個並不偉大的球員,作為學習榜樣。因為大家都不服,雖然球迷很服氣。


郭獸醫


事實證明,籃協主席要換人。能者居之,做老闆,做領導會用錢,會用人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