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航拍贵州省赤水市竹海

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有许多竹子,现在可以用来生产高铁车厢,这是天方夜谭吗?

有一个成语叫“破竹之势”,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这些年贵州的后发赶超,就让人有这种感。今天要说贵州的破“竹”之势,就是讨论竹产业问题。能不能用竹子做高铁车厢?别急,往下看就明白了!

贵州竹产业,全国排第几?

中国人和竹的关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千百年来,竹子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用竹筷、吃竹笋、睡竹席、坐竹椅、住竹屋、骑竹马、背竹篓、吹竹笛、写竹简、造竹纸,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今天,竹纤维、竹地板、竹碳等广泛应用在生活中。

现如今,贵州要把竹子列入12大特色生态产业来发展,那绝不是用竹筷、吃竹笋那样简单,首要做的就是放到全国甚至全球的视野下去考量一番,放到省内各大产业中比较一上,看看优势如何、差距在哪里,以便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安徽省黄山市竹海

  • 第一,先看全国情况

全国总体情况: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竹子种类、竹林面积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产品包括10000多种,就业人数800多万人,年产值达2000多亿元。

重点省份情况: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广东、安徽、广西8省(区),竹林面积加起来,占全国的80%以上。

比如福建,竹林面积1600多万亩,产值600亿,亩均产值约3750元。

比如湖南,竹林面积约160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346亿元,亩均产值约2162元。

比如浙江,竹林面积约1390万亩,竹业总产值405.5亿元,亩均产值约2917元。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浙江省一家竹家具生产企业,年产值6亿多元。

  • 第二,再看贵州情况

全省竹林面积420万亩,产值59.37亿元,亩均产值约1413元。

这样一看,就清晰了,贵州竹产业在全国是排不上号的,不管是面积,产值还是亩均产值。

亩均产值低,表明贵州竹产业附加值低,原因是深加工能力薄弱、竹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

换句话说,资源数量比不过其他地方,并且未得到有效开发,很多竹子多省年来,只能当柴烧。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贵州省赤水民族竹编手工艺厂

  • 第三,内部横向比较

贵州12大特色生态产业,一茶二菌三刺梨,这是前三甲,紧随其后的是,四石斛五油茶六竹子,竹产业正好居中倾前。

12大特色生态产业的位次排序,参考因素少不了产业前景、贵州特色、成长空间、发展基础等。

面积和产值都不如竹子的石斛、油茶,之所以排在竹子前面,恐怕在产业前景、贵州特色等方面被认为超过竹子。

但是,竹子产值位次排第九,产业位次排第六,面积和产值都比它高的中药材、精品水果、蔬菜、辣椒却只能排在它后面。这说明什么?

说明贵州竹子虽然在全国没有优势,但在贵州12大特色生态产业中,还是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有三点:

  • 第一,竹产业是一个重要生态产业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在产业发展上要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是绿色发展的需要,竹产业满足这一点。

贵州适宜竹子生长,发展竹产业,很多荒坡荒滩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既能绿了山川,还能带富百姓,完全符合“生态美、百姓富”的要求,完全有必要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采竹笋

  • 第二,具备竹产业开发的坚实基础

有了420万亩竹子,开发竹产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赤水市为代表的贵州竹产业,已经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竹子每年都生,长得又快,技术也不复杂,一次种植,永续利用,如果产业需要,要扩大种植面积也相对容易。

  • 第三,竹产业的开发价值多元向好

竹子在生态、旅游、食用、日用、工艺、药用、造纸、建材等等方面的价值是很大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为重要的一点,中国一项原创新技术的运用,可以用竹子生产管道、高铁车厢等,这将实现竹产业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全面提升竹产业价值新空间,进而推动竹产业深入发展。面临这样的发展契机,贵州竹产业在全国排第几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错过。

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新技术呢?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的高铁车厢样品

“竹缠绕”是啥东东?真有这么厉害?

农村人的生活记忆少不了竹子。比如筛子、背篼、撮箕、簸箕、竹刨、竹绳等,都是竹子制成的;有时生病抓了中药,医生会让采一些苦竹的嫩芯放在里面;冬笋炒肉、方竹笋炖鸡、苦竹笋煮肉片汤,很多城里人也喜欢。

这些,是竹子最基本的价值所在。靠这个,不足以形成产业。

十多年前退耕还林的时候,遵义打造了赤水河三百里翠竹长廊。从产业发展看,当时主要就是为后来赤水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建立原材料基地。

竹材造纸、竹纤维运用、竹工艺品生产等等,能够支撑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赤水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竹产业。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竹缠绕复合材料建的房子

而今天的“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能够用竹子造管道、造高铁车厢、造房子等等,不仅提升竹子的价值空间,还将改变能源使用结构,被称为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又一个天方夜谭来了吗?就算你这项技术确实好,怎么又扯上能源革命了?别急,先看下文!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是以竹子为原材料,用树脂作为胶黏剂,使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是一种新型生物基材料技术。其中,竹子在这种材料里的比重为70%。

“竹缠绕”复合材料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在于它能替代钢铁、水泥、塑料在很多领域的运用,生态、节能、环保,成本减少10-20%。举例说明:

贵阳在城市建设中,用了1000吨钢管,而生产这1000吨钢管,综合能耗是2000吨标准煤,这2000吨标准煤炼钢,会排放5400吨二氧化碳。

如果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不仅能达到钢管一样的效果,还能节约2000吨煤、减排5400吨二氧化碳。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竹缠绕管廊

贵阳城下埋了多省吨钢管?其背后的能耗和排放是多少?全国呢?全世界呢?仅此一项,都不敢想像。

是不是突然觉得节能减排压力山大、任重道远呢?但事实就是这样,即使算法不够精准,也是八九不离十。

2018年世界钢铁产量18亿吨,如果“竹缠绕”复合材料替换掉1亿吨钢材产品,世界将节约2亿吨标准煤,减排5.4亿吨二氧化碳。这将为节能减排做出多大贡献啊!

这里想说明的就是,“竹缠绕”这种节能环保新材料技术的运用,必将是一种趋势,会给竹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空间。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是中国原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国家专利200余项,国际专利30余项。

这项技术,开始研发是10多年前的事情,后来被列入首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年被列入“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国际竹藤节论坛

2017年底,“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正式发布,其能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瞬间就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引起关注是有道理的。据相关资料显示,仅国内闲置的竹林资源就有1.1亿吨,一文不值。如果用“竹缠绕”这个新技术进行开发,可创造2.2至2.5万亿元的产值。同时还可节约1.4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全世界还有四分之三的竹子其他国家,他们也想发展竹产业,他们也要节能减排,能不关注吗?目前,该项技术现已开始走出国门。

在国内,湖北襄阳、山东临沂、内蒙古乌海、广西玉林、吉林磐石等地都有项目陆续落地,技术成果实现转化。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世界首条“竹缠绕”城市综合地下管廊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铺设成功。

2018年4月,世界首条“竹缠绕”城市综合地下管廊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铺设成功,并配套采用在线监测技术,成为领先的绿色化、智能化城市地下管廊。

没有“竹缠绕”,竹产业也值得发展。有了“竹缠绕”,前景更看好、钱景更看好、黔景更看好!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2017年12月4日国家林业局竹缠绕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贵州12大特色生态产业,为什么竹产业居中倾前,这下明白了吧?那么,贵州的破“竹”之势,都有哪些动作呢?看了你就心里有底了。

  • 第一,产业目标

列入12大特色生态产业中,位次居中倾前,充分体现了对竹产业发展的重视、对竹产业前景的看好,对竹产业基础条件的客观评价,不去和其他省比,但也要分一杯羹。

近期发展目标是,到2021年,竹林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产值达到130亿元。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2019年10月6日,贵州省桐梓县楚米镇鲜嫩方竹笋直销上海。

  • 第二,基地布局

构建“两山两水”产业带:大娄山(遵义)、武陵山(铜仁)、赤水河(遵义)、清水江(黔东南)。

“两山两水”竹产业带,一半在遵义,这与遵义的竹资源丰富是分不开的。

比如,有“中国十大竹乡”之称的遵义赤水,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人均竹林面积达到6.6亩,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 第三,产品规划

如何把资源变成现钱、变成更多的现钱?就要进行加工、融合,变为特色产品。贵州竹产业的产品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赤水河:发展竹浆纸系列产品、竹型材、中高端竹家具、竹高科技产品和竹工艺品为主。

大娄山:发展竹笋食品,全力打造食用笋高端品牌。这里要说明的是,主要是中国方竹笋之乡”桐梓县和绥阳、正安县的方竹笋。这可是个稀缺产品,因为一般都是春笋,三四月上市,但大娄山系特有的方竹笋是九十月上市,品质极佳,俏销市场。“桐梓方竹笋”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将在2020年打造100万亩方竹产业基地。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贵州省桐梓县拥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原生方竹林。

清水江:发展竹雕、竹编、竹扇等手工艺品和竹筒酒、竹筒饭等特色食品,涉及黎平、从江、榕江等县。

武陵山:发展竹缠绕、竹生物医药、竹活性炭等高科技产品,涉及碧江、江口等区县。

注意,地处武陵山的铜仁,首要的就是发展竹缠绕。

据报道,今年2月20日,铜仁市已成功签订竹缠绕复合材料生产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落地值得期待。或许,不远的将来,就有“竹缠绕”管道、“竹缠绕”高铁车厢等产品在铜仁下线,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竹子做高铁车厢?破“竹”之势,贵州动作怎么样?

贵州省铜仁市签约竹缠绕项目的报道

此外,贵州还将大力发展竹生态旅游业,通过“竹+饮食文化”“竹+温泉康养”“竹+民族药浴”等模式,举办竹文化节、竹生态旅游节、竹博览会、竹林体育、独竹漂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实现竹生态旅游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这个谋篇布局,将实现贵州竹产业新旧动能的有机衔接和转换升级,迎来竹产业发展的“春天”。事实上,“春天”已经来临,2019年1至8月,贵州竹产业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预计投资有58.42亿元。

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年栽竹,两年出笋,三年成林,四年成荫,五年卖竹度光阴。”竹产业发展好了,那就是青山绿水红日子!

贵州的破“竹”之势,已经拉开架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