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眾所周知,“漢”以及漢族、漢人、漢禮、漢字、漢語、漢服、漢文化、漢學等概念,皆來自於一個偉大的朝代—漢朝。

漢朝之名,則來自於一個地名—漢中(今陝西省漢中市)。

而漢中之名,則來自於天上的銀河和地上的漢水。

銀河與漢水、漢中的淵源

古時,“天漢”、“雲漢”都指代天上的銀河。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詩經•小雅》中有"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詩經•大雅•雲漢》中有:"倬避雲漢,昭回於天┅┅倬彼雲漢,為章於天。",屈原的《離騷》中有"越雲漢兮南濟,秣餘馬兮河鼓。"

在古人的認知中,根據天地一一對應的宇宙觀,橫亙天空的銀河與地上的漢水形成天地對應關係。

古人認為,地上的漢水與銀河的夏季走向一致,因而被稱為地上的銀河,故得名漢水。

這體現了古人原始、樸素、美好的世界觀。

"漢"之名稱源於古人對上天的崇拜和敬畏,體現了古人對博大深邃的宇宙的一種虔敬情懷,成為一種神聖的圖騰。

漢水(又稱漢江、漢江河),發源於秦嶺南麓的陝西省寧強縣境內,流經陝西、湖北省,在武漢市匯入長江,長1577千米,流域面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是長江最大的支流。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漢江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常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

戰國時,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置漢中郡,治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轄境相當於今陝南、川北、鄂西北的各一部分。

因其地在漢水中游,而得名“漢中”。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早在舊石器時代,漢中境內已有人類活動。此地已考古發掘出幾十處史前文化遺蹟,以南鄭龍崗、西鄉李家村文化遺蹟最為典型,印證了漢中是中華民族、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漢中出土的大量文物,有的具南方巴蜀文化特徵,有的屬北方商文化特徵。

此地自古有褒國。褒國是姒姓的夏朝方國。大禹治水時,封姒姓貴族在漢水上游建立褒國,重在控制戰略要地漢中盆地。商朝時,褒國是進入西南地區的咽喉。

褒國與蜀國、巴國等都是西南著名方國。

甲骨卜辭中有“伐缶與蜀”。此處“缶”應是文獻中的褒,因古無輕唇音,讀褒為缶。因此,西周稱褒國為“孚國”,稱褒姒為“孚姒”。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褒國曾向周天子貢獻美女褒姒。《詩經》中《大雅•瞻卬》有“哲夫成城,哲婦傾城”、《小雅•正月》有“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的詩句,均指周幽王寵幸褒姒,以致荒政亡國。

褒姒有“傾城傾國”之顏值,並非她的錯,卻成為“紅顏禍水論”的典型,則是荒謬的邏輯。

現代國學大師錢穆、清華大學整理的戰國竹簡(清華簡)、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最早的褒國青銅器“孚公甗”、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公父宅匜"等,都說明了“烽火戲諸侯”是傳說而已。

這是父權家長制和男權主義時代,強加給褒姒的“莫須有”、以訛傳訛的罪名。

褒國有褒水(又稱褒谷水、褒河),所產鮮魚有悠久的歷史,《詩經》中有“南有嘉魚”,西晉左思《蜀都賦》中有:“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褒國曆經夏商周三代,雄踞秦巴漢水之間,是夏商周三代秦嶺之南最著名的方國,是北方中原文化向南傳播的基地。

《詩經》中有《周南》、《召南》,並稱“二南”。

周南是周公統治下的南方地域,召南是召公統治下的南方地域。“二南”包括長江、漢水、汝水流域的詩歌。

周人尊禮尚文。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孔子說:不讀“二南”,猶面牆而立,鼠目寸光;唐人說:“二南風雅道,從此化東周。”、“不讀關雎篇,安知后妃德。”;宋人說:“詩教始二南,皆著賢聖蹟。”、“關雎於周室,耿潔配后妃。”

西周時,漢中之地在周朝的南方,故稱“周南”。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開篇之作便是《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位置。

作為“二南”的方國領袖,歌詠漢水,祭祀漢山。

旱山挺拔俊秀,聳立於漢江之畔。《南鄭縣誌》載:“旱山,漢山也。”

《詩經》中的《大雅•旱麓》是描寫祭祀情景、為君子(或指周文王)祝福的詩歌。

它記載了周文王的使臣來到漢中,選擇漢山作為宣喻政治、教化臣民的祭祀道場,行祭天之禮,祈禱上天將永久地賜福給周朝的君民。

這深刻體現了先秦時期漢中之地的禮樂文化與生態文明互相交融的歷史文化特徵。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漢朝與“漢”文化的影響力

秦末,群雄蜂起,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一路人馬最先攻入關中,推翻秦朝。但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時,未守信約,而將劉邦分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郡一帶。

這對於劉邦實在是個侮辱。

有人進言曰:“漢水上應天漢。漢中,據有形勝,進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

漢中是漢水的發源地,“其稱甚美”,而且是戰略要地。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於是,劉邦以漢中為根據地,韜光養晦,厲兵秣馬,最後攻佔三秦,逐鹿中原,一統天下。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的“拜將壇”、劉邦的漢王府遺址至今猶存。

宋代張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猶是漢家基。”的詩句,“一坯土”指殘存的漢王臺。

南宋辛棄疾有《滿江紅•漢水東流》:“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 其中“漢壇旌節”指劉邦築壇拜韓信為大將之典故。

漢中是劉邦的福地、漢家發祥地,"漢"也就成了國號。

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是強盛而且統治長久的大一統王朝,與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文明的強大帝國,對人類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孔子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西漢之後,以國號為"漢"者頻頻復活,綿延不絕。

例如,劉玄創建的玄漢、劉秀創建的東漢、劉備創建的蜀漢、李雄創建的成漢、劉淵創建的趙漢、劉知遠創建的後漢、劉龑創建的南漢、劉崇創建的北漢等,是能夠建構起完整的官僚體系並維持一定穩定局面的政權;

還有一些流動性、臨時性較強的“漢”政權,在歷史長河之中曇花一現:兩漢之際赤眉軍扶持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漢”、北魏末年邢杲建立的“邢漢”、南梁末年侯景建立的“侯漢”、唐末朱泚建立的“朱漢”、金末郝定建立的“郝漢”、元末陳友諒建立的“陳漢”,是僅持續了一年左右且未形成穩定局面、未被傳統史家視為正式王朝的小型割據政權。

他們沿用“漢”這個國號,往往聲稱是為了復興“漢朝”而舉兵、建權,以此獲取更多人的支持,為政權賦予某種意義上的正統性,也寄託了政權象漢朝一樣強盛長久的希望。

這其中,包括匈奴人劉淵、沙陀人劉知遠建立的“漢”政權。

這種現象,說明了人們對於漢帝國時代長治久安的緬懷和渴望,也充分體現了“漢”文化的號召力。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漢人"成為漢民族乃至中國人的代稱,並衍生出漢禮、漢服、漢字、漢語、漢文化等,綿延至今。

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銀河、漢水、漢中、漢王國、漢王朝,以至內涵豐富的漢文化,使漢中這個神奇、古老的禮樂之地更富有斑斕色彩。

著名學者餘秋雨說過:“漢中是漢民族的根,漢族人的老家。”

“漢”文化,甚至超越了之前的秦帝國、唐帝國及其文化,也影響至國外。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無獨有偶,朝鮮半島也有一條重要河流叫漢江(韓國語 / 朝鮮語:한강,英語:Han River)。

20世紀70年代開始,韓國首都漢城(後改稱首爾)圍繞漢江開發,發展重心向江南(강남)轉移,經濟騰飛,出現了“漢江奇蹟”。富人陸續遷往江南。前幾年風靡的韓國歌曲《江南style》中的“江南”便指此地。

韓國“首爾中國語標記改善推進委員會”提出,應將“漢江”改為“韓江”,理由是“漢”字容易使人聯想起中國的“漢代”。

外國人至今習慣稱漢文化、漢學等概念,成為象徵中國的“正統文化”,說明了“漢”的世界影響力。

“漢”代表的是華夏族的輝煌和光榮。

能輸出文化並能影響世界,這才是一個民族及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和影響力的體現。

漢人、漢語、漢服等漢文化概念,源於一個朝代和一個神奇地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