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汉中的定位,关键在于"中"

有人提出问题,问汉中具融入关天经济区好?还是融入成渝经济好?明明自己在中间,居中而坐,怎么偏要融入周边?要想办法成为各方的倚重,突出自己的中心地位,这才是汉中的人间正道。

我们汉中在远古时代,就是秦岭以北、大巴山以南的倚重,有那么条古蜀道就是最好的佐证。李白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表明的就是古蜀道,重要性是多么的大,再难也要走,非走不可,别无它途。

可到了近代,筑路技术虽有进步,但又不太发达,使蜀道的发展,相对滞后,虽有空运,但成本高、运力也相当有限,发展的重点,还是陆路,于是有了川陕公路、有了宝成铁路,仍然改变不了秦岭、巴山是是天堑的状况。

我们国家前进的脚步迈入二十一世纪,筑路技术也大大进步,于是有了京昆高速、有了西成高铁,秦岭、巴山,不再是天堑、障碍,而成了纯粹的保护神,护佑着汉中。

可仅仅是这些,并不能满足汉中及周边的企望,汉中人民盼望着更多的快速铁路过境汉中,便汉中不但能连结南北,还能连结东西,使汉中成为一个小枢纽,促进汉中的大发展。

但汉中的发展,我们汉中人又愤愤不平,认为省上、中央对汉中的重视不够。其实我们也不要过个报怨,要主动争取,我们的帮手,并不少,北边有宁夏、甘肃,南边有四川、重庆,东边有湖北,以及华东,以及整个大西北。要让周边认识到,经过西安的铁路负担过重,必须通过汉中来分流,才是解决运能的有效方法,促成我们预想的铁路早日开工。为了缓解本省修建铁路在资金方面的压力,象汉巴南铁路、兰天汉铁路,我们可以放弃路产路权,兰天汉、汉巴南铁路的汉中段路产路权,可以分属甘肃、四川,我们也就不必考虑资金问题了。

再一个就是,要改变汉中人口净流出的现象,外地人来汉旅游,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发展养老产业,以养老产业来扩大汉中本地人的就业。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也不知道是否会有人赞同,也不知道是否有多少人能一同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