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閒置地”變 “致富田”,西昌馬鞍山鄉甘伍村高山蔬菜喜獲豐收

冬日的一抹暖陽灑向大地的時候,西昌市馬鞍山鄉甘伍村三組的蔬菜地裡,傳來了村民們陣陣爽朗的歡笑聲,一壟壟青蔥色綠的蔬菜長勢喜人,恰好到了收穫的時節。當地村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一邊說笑一邊進行採摘、分揀、裝筐……村裡呈現出繁忙而祥和的畫卷,因為這陽光,不僅灑向大地,還灑進了大家的心裡。

“閒置地”變 “致富田”,西昌馬鞍山鄉甘伍村高山蔬菜喜獲豐收

甘伍村位於西昌市西南部、馬鞍山鄉東北部,地處犛牛山山脊,屬於典型的山區村落,受地理、氣候、交通等條件制約,這裡山高路陡、土壤貧瘠、群眾思想守舊,嚴重製約了當地的發展。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不斷深入,作為甘伍村包村單位的西昌市紀委監委,抽派精兵強將入駐村上,與群眾同吃同住,察實情、解民意、想對策,並結合甘伍村實情,轉思想、強基礎、抓產業,通過思想宣傳,教育引導全村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勵志艱苦奮鬥……

隨著冬季的來臨,馬鞍山鄉周圍的山坡漸次披上了黃色的外衣,走進甘伍村三組的時候,卻總能發現一團團翠綠的顏色,這,便是當地村民配套種植在花椒樹、核桃樹下的無公害綠色蔬菜。

“今年種的不多,沒想到收成好,價格也好,明年準備多種些。”38歲的沙伍合望著自家收割完成的土地,腦海裡似乎已經開始勾勒來年的種植藍本。從前,沙伍合只會種植玉米和土豆,後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學會種植花椒和核桃,今年,他又學會種植青菜跟蘿蔔。這樣的變化,讓這位不善言辭的小夥充滿希望。“以前種包穀、洋芋的時候,產量不多,還經常賣不出去,價格也低,現在不一樣了,一斤菜都能賣一塊多錢,還不愁賣不掉。”

“過去,這裡不通公路、不通電、產業發展受限,生產生活條件差。全村經濟發展以傳統畜牧業、種植業為主,其中種植業又以土豆、玉米為主,大多隻種一季,收成結束後,土地便荒廢在那裡。”駐村工作隊侯黑取介紹,西昌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來到甘伍村後,不斷夯實全村水、電、路等公共基礎設施,打通了7.3公里的水泥路,解決了交通問題,同時,還因地制宜發展青花椒、核桃產業。為了讓閒置土地發揮最大效益,促進當地群眾持續增收,改變村民飲食習慣,使其飯食達到營養均衡,今年以來,甘伍村開始配套種植無公害蔬菜。

生態種植方式讓閒置土地變廢為寶

甘伍村距西昌市區75公里,幅員面豐富產業結構拓寬群眾“致富路”積19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人口209戶94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219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是貧困人口。為切實促進群眾增收致富,西昌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也花了不少心思,各處學經驗、補短板。

2018年,見村民洛木少少家有一塊閒置的土地,大約100多平米,上面全是石頭,駐村工作隊員們尋思,能不能用來種植一些蔬菜,於是將土地上的石頭清理乾淨,並重新翻整了土地,買來青菜種籽,均勻地撒在地面上,再覆蓋一層羊糞,沒多久,便長出了嫩芽,隨後青菜長勢愈發喜人。這樣生態種植出來的青菜受到了同事們的熱捧,大家紛紛以購代捐,將這部分青菜搶購一空。

“那個地方遠離城市,地處高山,陽光富足,蔬菜種植都是採用農家肥澆灌,綠色無汙染,菜品口感也很好。”侯黑取介紹,土豆、玉米都是一季作物,過去,當地百姓將土豆、玉米收完後,土地便荒廢、閒置,秋冬季的甘伍村一片蕭條的黃色,2019年,駐村工作隊開始動員甘伍村三組的村民們利用閒置土地進行高山蔬菜試種,在發展產業的同時,結合移風易俗,改善村民飲食結構,增強體質。今年,甘伍村三組一共種植高山蔬菜16畝,年產量達到了2萬3千斤左右。

“閒置地”變 “致富田”,西昌馬鞍山鄉甘伍村高山蔬菜喜獲豐收

一壟壟青蔥色綠的蔬菜長勢喜人

隨著蔬菜的成熟,當地村民也忙個不停,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為了幫助農戶銷售新鮮蔬菜,駐村工作隊一刻也不得閒,先是對接了部分機關、企業、公司,以購代捐,但是銷量並不大,後來,駐村工作隊通過西昌市教體科局,聯繫到了6所學校,採用以購代幫的形式,將村民生產的無公害蔬菜銷售一空,由於當地出產的蔬菜品質高,質量佳,非常受歡迎,每斤均價在1.8元左右,這下百姓也高興了。不僅如此,學校還與當地簽訂了定向採購協議。

發展蔬菜產業,是決戰脫貧攻堅,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明年,西昌市紀委監委駐村工作隊將繼續利用甘伍村閒置土地,發展以“高山”優質蔬菜為主線的優勢產業,預計發展50畝蔬菜種植,努力打造規模化的生態蔬菜基地。

如今,甘伍村的“致富路”更加寬闊了,除了養牛、養羊,種植土豆、玉米外,家家都種上了花椒、核桃等經濟作物,不少村民還養起了鴨,種上了蔬菜以及羊肚菌,產業結構更加多元。駐村工作隊在授之以魚的基礎上授之以漁,不僅激發了全村群眾的奮鬥熱情,更提高了群眾的脫貧能力,甘伍村村民的生活正向著幸福美好邁進。

今後,駐村工作隊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夯實全村基礎,不斷增強群眾內生動力,並著力打通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逐步構建產銷一體機制,千方百計助力群眾脫貧奔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