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马铃薯怎么浇肥?

喜珠


一般来说,马铃薯的产量比较高,但是马铃薯需要的肥料量很大。一般来说,每500公斤块茎必须吸收2.5公斤氮、1.0公斤磷和4.5公斤钾。因此,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有必要增加肥料的用量。马铃薯如何高产施肥?

马铃薯的需肥特点

苗期氮、钾占吸收总量的20%以上,磷占吸收总量的15%左右,芽、花期占吸收总量的70%左右,氮、磷占吸收总量的70%左右。生长后期氮磷吸收较多,分别占30%和20%,对钾的吸收较少。大约百分之五。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肥

1、施足基肥

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40%以上。基肥常与有机肥、化肥、整地或土壤覆盖配合施用。在马铃薯生长初期,氮、钾吸收量较大,适宜在适当施磷条件下施用氮钾肥,如含177-17017硫的复合肥。建议每亩施用高钾复混肥80 kg左右。

2、早施追肥

根据马铃薯对肥料的需求,在马铃薯发芽前除草、土培、降雨三者有机结合进行追肥效果较好。为了提高群体光合生产力,早熟品种应在早熟期追肥。开花后不再施用氮肥,以避免地上部分生长,增加养分消耗。只有施用钾氮肥,才能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积,促进块茎膨大,提高产量。建议选用15-6-20C12-12-17高钾、中氮、低磷复合肥,基本满足追肥期对马铃薯肥料的需求。

3、适当根外追肥

土豆还需要更多钙、镁和硫中的微量营养素。因此,为了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和产量,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生长情况,及时施用外源肥料。在这一时期,主要的肥料类型是高钾灌溉,通常在开花后两次。


重庆仔农人小周


马铃薯种植时我们一般施两次肥。

首先,种植时期施肥

在播种马铃薯时我们可以用农家肥或化肥,如果是用农家肥,我们可以提前一两天把农家肥浇在地里,让土壤完全吸收后即可播种。如果是使用化肥,一般第一次播种时期我们首选尿素。如果是一行一行种,可以把尿素撒和马铃薯种子一起撒在行里面进行播种,如果是种植面积小,可以采用点种,即挖窝种,可以把土豆种子和一小把尿素一起扔进窝里面进行播种。

其次,成长果实时期施肥。

在马铃薯开花之前我们就可以锄苗了,锄苗即是松土,也是给马铃薯苗周围堆土,这样可以使马铃薯长果实时期就不能破土露出来,露出来马铃薯果实就会变绿色,味道就不好了。所以我们在锄草时就再一次给马铃薯施肥,第二次我们一般使用氮氨化肥,把化肥直接施到苗的下面,用土盖住即可。氨肥有利于马铃薯根茎的成长,可使马铃薯长得更大。

马铃薯种植时我们一般就施两次肥,两次的施肥不一样,第一次使用尿素有利于生根发芽,第二次使用氨肥有利于使马铃薯果实的生长。最好还是选择农家肥,因为农家肥可以直接浇在地里,而且为有机肥,更绿色,更健康。


秦安小农人


如何给马铃薯浇肥,首先要了解马铃薯的特征特性,需肥的特点以及对栽培环境的需求。





①马铃薯的特征特性

马铃薯就是平时大家说的土豆,它属于高淀粉的块茎类作物,它的生育期包括了分苗期,块茎的形成期与增长期,最后是淀粉积累期。马铃薯是由块茎繁殖生长的,它的形态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马铃薯株高在50~80厘米,它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个部分,块茎是圆形,卵圆形,或者是长圆形。薯皮颜色是白色,黄色,粉红,红色或者是紫色,薯肉为白色,淡黄色和是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是没有主根的。它只有须根系。

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维生素种类含量特别高,单位体积的热量是相当低。

②马铃薯需肥特点

有资料显示,每生产1000公斤的马铃薯需要吸收纯氮是3.5~5.5公斤,五氧化二磷是2.0~2.2公斤,氧化钾是10.6~12.0公斤。氮磷钾的比例是4.5:2.1:11.3,或者是1:0.5:2.5。从这里可以看出马铃薯需要钾肥的量是比较大的,是一种典型的喜钾作物。

马铃薯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和比例会随着生育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苗期是马铃薯的生长期,这个时期马铃薯植株吸收的氮磷钾分别是整个生育期的18%,14%,14%。前期养分的来源主要还是有马铃薯的种薯来提供,当种薯发了新根以后,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养分。块茎形成期所吸收的氮磷钾分别占到了总量的35%,30%,29%,并且是吸收的速度是很快的。这个阶段供肥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马铃薯结薯的多少的。到了块茎的增长期,主要还是以块茎的生长为主的,这时植株吸收的氮磷钾分别会占到总量的35%,35%,43%,而养分的需要量是最大的,吸收养分的速度是仅次于块茎的形成期。

淀粉积累期叶中的养分会向块茎转移的,这时茎叶逐渐的会枯萎,养分的吸收也会减少很多,这时植株吸收氮磷钾则分别占到养分总量的12%,21%,14%,这个时间,供应一定的养分对块茎的形成和淀粉积累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铃薯在整个的生育期中,如果氮肥过于多(尤其是生长期)也会促进植株的徒长,组织柔嫩,会推迟块茎的成熟而使产量降低。

磷促进植株生物健壮,可以提高块茎的品质和耐贮性,同时增加淀粉的含量,提高产量。如果磷不足,那么植株和叶片就矮小,当然光合作用会减弱,导致产量降低,薯块就容易发生空心锈斑,硬化,不易煮烂,当然是会影响食用的品质。

钾是能够促进植株抗病和耐寒能力,会加速养分的运转,让块茎中淀粉和维生素的含量增多。如果出现了钾不足的时候那么植株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表现出来的是地上的部分矮化,节间变短,株丛密集,叶片小从暗绿色逐渐地变成了古铜色,叶缘变成了褐色最后是枯死,这时马铃薯薯块多半是呈长形或者是纺锤形,食用的部分呈灰黑色。还有一点就是马铃薯对于硼,锌都是比较敏感的,硼是有利于薯块膨大,防止龟裂,对于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是有着特殊的作用。


㈢马铃薯栽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①温度

马铃薯在4℃以上它的块茎的芽就可以开始萌动,在0℃以下块茎会受冻。马铃薯块茎贮藏的最佳温度在0~4℃。马铃薯是比较喜欢冷凉气候的作物,块茎上面的芽最适合的萌发温度是在12~16℃,在18~25℃的时候发芽是很快的,但这种方法长成的幼苗苗体是很弱的。块茎发育的适宜的土温是16~18℃,最好是不要超过21℃是为最好的。如果高于25℃时是不利于块茎膨大,甚至是会停止生长的。

②水分

块茎形成期是需要水分最多的时候,在结薯的初期和盛期,要求土壤的相对持水量是在70%~80%是比较适宜的。到了结薯的末期,土壤的相对持水量是60%时是比较适宜的。所以说早熟的马铃薯品种在地上部孕蕾期到开花的末期,茎叶会迅速生长,块茎大量的形成是需水量最大的。


中熟的品种在开花后一直到茎叶停止生长前的的整个阶段,都是属于膨大期的。他比早熟期的需水期是更要长的。

③光照

马铃薯是喜光的作物,在生育期间,如果光照强度不足或者是栽培过于密,会出现茎叶的徒长,导致块茎形成推迟抗病能力降低。日照时间的长和短,直接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长日照是可以促进茎叶的生长和现蕾开花的,而短日照是有利于块茎的形成的,如果每天11~13个小时的日照下,茎叶发达,它的光合作用也是很旺盛,块茎的产量也是比较高。


④土壤

马铃薯适宜于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并且是富含有机质土壤来种植。,比如说壤土或者是沙壤土。如果土壤黏重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和块茎膨大,导致块茎畸形,芽眼就凸出,薯皮会粗糙。马铃薯是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在碱性的土壤中马铃薯容易的疮痂病。

马铃薯正确的浇肥方法

马铃薯的施肥技术应该遵循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并适当的追肥的原则。

没玩了

①基肥

马铃薯是块茎的作物,它喜欢疏松的沙性土壤,要求气候是凉爽的。基肥应该重施,用量一般情况下要占总施肥量的2/3以上,氮肥的用量大约要占到50%,必须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再补施一定量的化肥,特别是磷肥和钾肥。这样是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的。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结薯。

具体的施肥量是:建议每亩地施入有机肥是2500公斤,尿素是15公斤,过磷酸钙是20~30公斤,钾肥是10~12公斤。或者是高氮高钾型的复合肥40~60公斤,如果是在高产的地区要适当增加施肥量。基肥的施用方法是在种植前进行沟施或者是穴施,注意化肥要施于离开种薯2~3厘米处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和种薯出现直接的接触,在施肥以后要盖土。



②追肥

◆黏土,壤土地追肥

❣团棵期

建议每亩地追施三元素的复合肥20公斤加硫酸钾7.5公斤。施用的方法是开沟条施或者是挖穴点施都可以。要注意在施肥后必须要先用细土覆盖避免挥发产生损失,然后再浇水,有利于溶解。

❣块茎膨大期

建议每亩地用三元素复合肥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混合来追施。

◆沙土地追肥

在齐苗以后,每隔15天左右,每亩地要用三元素复合肥12~15公斤,进行追施,共要追施3~5次。追施的方法是开沟或者是挖穴,在施肥以后要用土覆盖。然后再浇水,也可以在雨后来追施。

马铃薯在开花以后,主要是以叶面喷施磷钾肥,建议每亩地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如果要是缺氧的话,可以增施100~150克的尿素,每10~15天要喷一次,连续的喷2~3次。马铃薯对于硼和锌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土壤缺硼或者是缺锌,可以用0.1%~0.3%的硼砂或者是硫酸锌来根外喷施,一般情况下是7天喷一次,每亩地用要连续喷两次。每亩地要用溶液50~70公斤公斤就可以。



马铃薯是喜钾的作物,在平衡施肥的过程中要特别的重视钾肥的应用。注意不要过多的施用含氯肥料,比如像氯化钾,应该选用硫酸钾,否则都会影响马铃薯的品质。


黄晓红果果


马铃薯施肥有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以基肥为主、化肥为辅、适当追肥,这样做才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基肥需要占总施肥量的70%,并且基肥则是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以氮磷钾化肥为辅,这样能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马铃薯的正常生长。适当追肥则是因为马铃薯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营养的种类、数量不同,这样做还能避免烧苗的情况发生。

夏季多雨季节,需要给马铃薯进行追肥,主要是为了保苗肥和薯肥。每亩田地需要用到7公斤左右的尿素按照比例兑水浇施,可以促进马铃薯茎叶的生长,以及满足结薯所需要的养分。

钾肥对于马铃薯有增产效果,所以对于氮磷钾的化肥比例一般是2:1:4。马铃薯所用的钾肥也不一样,促薯期时需要用硫酸钾来补充钾肥;而马铃薯初花期时,可以用硼砂镁肥进行叶面喷施,因为镁肥对马铃薯也是可以起到增产效果的。

而马铃薯开花后,马铃薯块即将进入膨大期,所以这是就不能在进行根际追肥了,尤其是氮肥。因为氮肥会促进茎叶的生长,而导致马铃薯块茎发生受到阻碍,或者发育延迟,或者造成小薯、畸形薯的情况发生。此时可以用叶面喷施的方式追肥,以磷肥和钾肥为主。每隔8-15天叶面喷施0.3%-9.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亩,连续2-3次,如果出现缺氮肥现象,可增加100-150克尿素喷施。

总结,马铃薯在各个生长阶段对于养分的需求不同,所以就一定要注意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配比,以及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料共同使用。这样做才能保证土壤内营养均衡,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桑叶功效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马铃薯是茄科植物,又称土豆、洋芋等,其食用部位是地下茎。马铃薯富含淀粉(占10%~25%),粗蛋白(2%~4%),可粮菜兼用,在工业上用途也较广泛。

马铃薯是须根系,种薯块茎发芽后,先从幼芽基部长出初生根,这是马铃薯的主要吸收根群,它水平延伸30厘米后向下扎根,可深达60~70厘米。次要吸收根群是在初生根长出后发生于芽的叶节上的3~5条匍匐根,主要呈水平生长。马铃薯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一般旱地均可栽培。它最喜pH5.5~6的沙壤土。因为马铃薯的根系伸展和块茎生长需氧量高于一般蔬菜,所以它最适于富含有机质,耕层深厚的沙土或沙壤土。马铃薯的吸肥规律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马铃薯的生育期分为休眠期、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和结薯期。其吸肥量随生长时间秧棵增重而增加,苗期少,发棵期陡然上升,结薯初期达到吸肥量最高峰,然后急剧下降。茎叶中的氮磷钾以开花期为最高,因此在施肥上,开花期以前要以促根、壮秧为中心,促使茎叶充分生长,使具有较高的同化能力,随着块茎的膨大,养分同时进行转移,块茎中的养分含量最终占到总吸肥量的氮70%,磷90%,钾70%。因此马铃薯施肥宜早。在三要素中,对生育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如果缺氮,从生育初期即呈现缺氮特征,其次是钾,如钾不足,虽在生育初期看不出来,开花期以后会出现缺钾特征,磷的影响较前两者为小。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需氮(N)5~6千克,磷(P2O5)1~3千克,钾(K2O)12~13千克。在中等肥力的土壤,如果亩产达2000千克,施有机肥较充足(如1000千克),则只需每亩追施氮(N)4.5~7千克,磷(P2O5)约1.5千克,钾(K2O)1千克。此外,磷、钾对淀粉合成有密切关系,磷、钾充足对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显然是重要的。马铃薯是忌氯作物,氯使淀粉含量下降,故不可施含氯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因各地栽培马铃薯以春作为主,故以此为例,介绍马铃薯的施肥技术。

(1)整地、施足基肥。马铃薯是地下茎作物,喜松暄土壤,为使植株生长茁壮,结薯良好,应在冬前深耕整地,施足基肥,以改良土壤,促进发根。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千克,1/2翻入耕作层,另1/2有机肥与化肥可作为种肥在播种前开沟施于播种沟中。化肥用量为硫酸钾2.5~5千克/亩,磷酸二铵5.0~7.5千克。种肥可促进发芽期种薯中的养分迅速转化供幼芽与根的生长。若地力差,施肥量酌加。

(2)发芽期(萌芽至出苗)无需施肥。这阶段中芽伸长,发根和形成匍匐茎,营养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无需再追肥,只要保证土壤疏松透气,根系呼吸畅通即可。

(3)幼苗期及时追氮肥。幼苗期(出苗至团棵)仍以茎叶和根的生长为中心,生长速度快,顶端孕育花蕾,侧生枝叶开始发生,团棵前后匍匐茎尖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在施肥上,应紧紧配合其生长快速的特点,力求早施氮肥,可于出苗展叶后每亩追施两次氮(N)2.5~5千克,折合尿素15~30千克。同时加强浇水中耕。

(4)发棵期施肥要慎重。发棵期是指从发棵至主茎顶叶展平,此期根系继续扩展,茎叶生长加快,块茎可膨大至3~5厘米,它是以发棵为中心转到块茎旺盛生长为中心的转折阶段,此时建立起强大的同化系统是保证旺盛结薯的重要基础。其形态标志,早熟品种大致从现蕾至始花;晚熟品种则于第二花序开放。这阶段的管理重点是协调好制造养分、消耗和积累养分这三个方面,既要促使茎叶具有较强的同化功能,又要控制茎叶,不使其疯长,促进养分迅速向块茎运转,促进结薯。所以发棵期追肥要慎重,特别是氮肥,需要补肥时要么放在发棵早期,要么等到结薯初期。否则会因秧棵过旺而延缓结薯。若在转折期秧棵太盛,可喷0.2%的矮壮素控制。

(5)结薯期可叶面喷肥。结薯期以块茎膨大为主,期间茎叶发展日益减少,基部叶片开始转黄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机养分不断向块茎运转,块茎迅速膨大,尤以开花期的十余天为快,大约一半的产量在这一阶段形成。追肥宜在开花期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施磷、钾肥可使马铃薯淀粉含量提高,从而提高其品质和产量。又因马铃薯叶面大,角质层较薄,为叶面喷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故可在开花期每亩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1~2次。总之,马铃薯施肥仍是以有机肥为主,施足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持续供给含有微量元素的全面养分,追氮肥宜早,只供提苗和发棵,开花期追施磷、钾肥效果较好。


范小斌


在这天空晴朗阳光明媚美好的一天,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土豆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因为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腐解释放养分的阶段。此时,基肥中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转化效益不断扩大,满足了马铃薯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马铃薯的需肥特点

苗期氮、钾占吸收总量的20%以上,磷占吸收总量的15%左右,芽、花期占吸收总量的70%左右,氮、磷占吸收总量的70%左右。生长后期氮磷吸收较多,分别占30%和20%,对钾的吸收较少。大约百分之五。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肥

1、施足基肥

马铃薯施肥以基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40%以上。基肥常与有机肥、化肥、整地或土壤覆盖配合施用。在马铃薯生长初期,氮、钾吸收量较大,适宜在适当施磷条件下施用氮钾肥,如含177-17017硫的复合肥。建议每亩施用高钾复混肥80 kg左右。

2、早施追肥

根据马铃薯对肥料的需求,在马铃薯发芽前除草、土培、降雨三者有机结合进行追肥效果较好。为了提高群体光合生产力,早熟品种应在早熟期追肥。开花后不再施用氮肥,以避免地上部分生长,增加养分消耗。只有施用钾氮肥,才能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积,促进块茎膨大,提高产量。建议选用15-6-20C12-12-17高钾、中氮、低磷复合肥,基本满足追肥期对马铃薯肥料的需求。

3、适当根外追肥

土豆还需要更多钙、镁和硫中的微量营养素。因此,为了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和产量,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生长情况,及时施用外源肥料。在这一时期,主要的肥料类型是高钾灌溉,通常在开花后两次。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安悠涵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一般用量为每公顷22.5~45吨。施用方法依有机肥的用量及质量而定,量少(每公顷15吨)质优的有机肥可顺播种沟条施或穴施在种薯块上,然后覆土。粗肥量多时应撒施,随即耕翻入土。磷、钾化肥也应作基肥施用。

种肥

在播种薯块时施用,用过磷酸钙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种肥。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薯。许多地区有用种薯蘸草木灰播种的习惯,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种肥作用。

追肥

多半是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在不施有机肥条件下旱作时,氮肥作追肥效果较差,以作基肥为宜,施氮量一般为每公顷60kg氮。如果现蕾期能浇一次水,则提高到90kg氮,浇水前开穴深施。对甜菜、高粱之后种植的马铃薯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到每公顷105kg氮;密度增大或配施磷肥时,氮肥用量应增加到每公顷135kg氮。总之,马铃薯的氮肥用是根据条件每公顷施用60~135kg氮,在马铃薯开花之前施下。开花后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在后期,为了预防早衰,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



小张121213


马铃薯又叫做土豆,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不仅吃不厌,而且还可以做成各种形状,非常的好吃。相信很多人都吃过马铃薯了,但很少人知道怎么种植马铃薯,对此今天阿响来回答下,关于马铃薯怎么浇肥料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马铃薯为什么要浇肥料,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生物成长的过程都非常的艰辛,马铃薯也是如此。所以,想要马铃薯更好更健康的成长,种植马铃薯的人都会给马铃薯浇肥料,使它更快的成长。在阿响的家乡,马铃薯一年要施两次肥料,分别是种植的时候和长出苗芽的时候,对此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马铃薯怎么浇肥料。

马铃薯怎么浇肥料?下面阿响告诉你3个步骤:

步骤一:种植的时候施肥, 把马铃薯埋进土里面之后,我们在马铃薯附近拳头远的地方挖一个小坑,这时候肥料的数量要非常少,如果多的话不仅会影响马铃薯的成长,严重的甚至还会直接导致马铃薯的死亡。当把肥料放进去之后,我们要用泥鳅埋起来,这是马铃薯浇肥料的第一步。

步骤二:施肥之前要除草,当马铃薯发芽之后,它的附近会出现很多的草,它是随着马铃薯一起成长的,这时候我们首要任务就是除草,当把草除完之后,我们继续采用上面的方法,在马铃薯拳头远的地方挖一个小坑,这时候肥料的数量就可以增加一定的量,但也不要太多,不要就会物必其反。

步骤三:浇水,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要浇水,在给马铃薯浇上肥料之后,浇水这个步骤一定要做,因为肥料是颗粒状,如果不浇水的话,马铃薯是吸收不了的,只有浇水使其融化,马铃薯才能更好的吸收。当然,如果是下雨天,这一个步骤就不需要了。

上面就是阿响分享的关于马铃薯怎么浇肥料的三个步骤,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种植方法,你认为阿响这个步骤怎么样?或者你有更好的步骤也可以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阿响搞野


马铃薯施肥操作如下: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一般用量为每公顷22.5~45吨。施用方法依有机肥的用量及质量而定,量少(每公顷15吨)质优的有机肥可顺播种沟条施或穴施在种薯块上,然后覆土。粗肥量多时应撒施,随即耕翻入土。磷、钾化肥也应作基肥施用。

种肥

在播种薯块时施用,用过磷酸钙或配施少量氮肥作种肥。但要注意,氮、磷肥不能直接接触种薯。许多地区有用种薯蘸草木灰播种的习惯,草木灰除起防病作用外,兼起种肥作用。

追肥

多半是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在不施有机肥条件下旱作时,氮肥作追肥效果较差,以作基肥为宜,施氮量一般为每公顷60kg氮。如果现蕾期能浇一次水,则提高到90kg氮,浇水前开穴深施。对甜菜、高粱之后种植的马铃薯应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到每公顷105kg氮;密度增大或配施磷肥时,氮肥用量应增加到每公顷135kg氮。总之,马铃薯的氮肥用是根据条件每公顷施用60~135kg氮,在马铃薯开花之前施下。开花后一般不再追施氮肥。在后期,为了预防早衰,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喷施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

施肥标准

每生产1000kg马铃薯,需氮4.4~5.5kg、五氧化二磷1.8~2.2kg、氧化钾7.9~10.2kg。三者比例为1:0.4:2。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


四季乡村情


马铃薯是全国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为之重要的环节就是施肥,要知道施肥可是直接影响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因此在种植马铃薯时,一定要对施肥事项有一定的了解,具体操作如下:

一、施肥用量

1.南方地区土壤缺钾多,需增施钾肥。

2.北方地区土壤缺磷多,需增施磷肥。

3.马铃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肥料种类和肥料数量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施肥时需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合理施肥。

4.马铃薯幼苗期吸肥量少,发棵期会快速生长,到结薯初期会进入吸肥量顶峰,而之后又会急剧下降,因此施入氮、磷、钾肥时,三要素施肥量要占总吸肥量的百分比计算。

5.氮、磷、钾:发芽期到出苗氮磷钾分别占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3%、34%和36%;结薯期分别为56%、58%和55%。

二、施肥方法

1.重施基肥

A、马铃薯属于块茎作物,适合种植在疏松的砂性土壤,而且气温凉的地区,在施肥时需施入较多的农家肥配合化肥作基肥,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有利于生长和结薯。

B、基肥中氮肥用量约占50%,施基肥的方法为种植前沟施或穴施两种方法,具体施肥量为每亩地产量为1500kg的田地,每亩地施入有机肥1500-2500kg、尿素20kg、普钙20-30kg、钾肥10-12kg,或高氮高钾型的复合肥40-60kg,对于高产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

C、在施化肥时,不能距离种薯太近,最好是离种薯2-3cm出施肥,施肥后覆土。

2.及早追肥

A、马铃薯追肥时要结合马铃薯生长时期合理施肥。

B、马铃薯幼苗期施肥:追施氮肥,同时结合中耕培土,每亩地用尿素5-8kg兑水浇施,有利于保苗。

C、马铃薯开花后施肥:主要以叶面喷施磷、钾肥,每亩地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kg,如果这段时期缺少氮肥,可以增加100-150g尿素,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D、马铃薯土壤缺硼或缺锌:用0.1-0.3%的硼砂或硫酸锌根外喷施(每亩地用溶液50-70kg),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

E、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不要施入太多的含氯肥料(氯化钾),应选用硫酸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