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军舰不装上威力强大的火箭炮?

止水兴波


这个问题就看怎么理解了,有导弹还用什么火箭炮,这是其一;其二,很多人忽略了舰载多管火箭发射器的多用途性能;其三,我国曾在“九江”号导弹护卫舰上进行过火箭炮上舰改装火力支援舰的案例,只不过属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没有发挥多大效能就退役了。

火箭炮诞生于二战时期,名冠天下的苏联“喀秋莎”掀开火箭炮这种新理念火炮的发展,但在早期的火箭炮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射程近、命中精度差,只适用于集群目标覆盖式打击。远程火箭炮发展的契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火箭炮的射程开始拓展到传统身管火炮的最大射程之外,部分型号达到了70公里。

遗憾的是,远程火箭炮技术成熟算是起了个早赶了个晚,一出来就已经落后了。为什么讲?我们开看同时期海军舰艇的发展情况,就在这个时候美国推出了以提康德罗加级和阿利伯克级为代表的两款新型军舰,这两型军舰最大的核心是“宙斯盾”系统,而伴随“宙斯盾”系统出现就是垂发系统,垂发系统的普及对于海军舰载武器发射原理具有跨越性的历史意义。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出现,最大的好处在于实现舰艇在有限的甲板空间中,导弹的搭载量成几何数的增长,舰艇的火力通道数量大幅增加。同时,将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集成到舰艇上,在对陆支援方面开始出现导弹取代传统火炮的发展趋势。

在同时期,在海战理念上也发生了转变,现代防空型舰艇成为发展的潮流。因为现代海战武器的升级,尤其是反舰得到的快速发展,严重威胁到舰艇编队的安全,成为舰艇在应对传统空中威胁之外,新增的一个威胁。因此水面舰艇的设计开始侧重于一个全新的方向,那就是区域防空和金防系统,传统的对海作战理念由主战转为辅助。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远程火箭炮在海军中发展的前景也就没了,也就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或者说是生不逢时,能用导弹说话的要火箭炮干撒,比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可以千里之外精准破窗,但是目前射程最远的卫士-2D火箭弹的射程也就400公里以内,射程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打击精度战斧能达到10米以内,火箭弹最多也就30-50米左右。

至于我国基于053型导弹护卫舰“九江”舰改装的火力支援舰只是一个例外,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产物。当时人民海军发展羸弱,能拿的出手的舰艇也就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两艘4000吨级的052型驱逐舰,海军又在特定的方向面临严峻的压力,所以就在九江舰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装,装了几套火箭发射装置上去,成为一艘火力支援舰,一次火力齐射可发射350枚122mm火箭弹,且具备再装填能力。

从本质上将,这就是典型的第一用途进行登陆火力压制的火力支援舰。改装后随着海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九江舰的作用逐渐弱化,最终在今年正式退役赠送给地方,作为国防教育基地继续发挥余热。


下面说到重点了,那就是舰载多管火箭发射装置的多用途性能。其实大部分舰艇上都装备有一款原理类似的装备,那就是舰载多管火箭发射装置。很多时候,我们将这玩意归结到舰载电子对抗作战体系中或者说软杀伤手段中。因为,这种东西通常被用作发射各类箔条干扰弹,是舰艇电子防御作战的主战装备之一,通常进行战场烟雾遮蔽,电子遮障等。

舰载多管火箭发射装置其实很多与陆基火箭炮有很深的渊源,也就是说早期的舰载火箭发射装置技术来源于陆基火箭炮,或者是基于后者技术研制的。比如意大利在讲传统的36管81mm多管火箭炮移植上舰的同时,还研发了105毫米20管SNIA舰载多管火箭炮,采用海军火控系统,主要用于干扰、自卫防御和破坏雷达等领域。

现代舰载多管火箭除了具备发射各类干扰弹的防御反舰导弹的同时,还可以发射远程大威力深水炸弹,扩大反潜距离;以及还可发射特制钢珠弹形成弹幕对空中目标进行拦截等等。这些用途很多时候不被提及,所以久而久之就逐步被遗忘了。

因此,不是说军舰上为什么不上大威力的火箭炮,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这个火箭炮。当理解为同原理的多管火箭发射装置时,这军舰上本身就有,而且用途极为广泛,不仅仅只是发射干扰弹这么简单,还有其他的用途只不过很少被提及。要是非指陆基火箭炮,那么很简单,有导弹火箭弹用途不大,舰载陆攻巡航导弹射程远、精度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舰载垂发单元进行共架发射,但是目前火箭弹就不具备这种能力。

或者说,是现代海战理念的转变,限制了火箭炮这种压制性大杀器在舰艇上的应用,因为现代舰艇第一条指标不是对海攻击也不是对陆支援作战,而是对空、对海拦截能力,在弹药基数的选择上,舰空导弹所占比例也要远大于其他用途的弹种。


鹰鸽分析


火箭炮这东西看上去挺唬人,但是实际用起来,并不是什么太出色的武器。很多人对于火箭炮的印象,还是停留在二战时期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那会儿的样子上,但是时代已经变了。

火箭炮这东西当年确实被装到过军舰上,二战之后很多军舰都用过火箭炮,但是后来都淘汰了。我军用过火箭炮的就是当年的九江号护卫舰了,上面装的是122mm火箭炮,看上去挺威猛,但是后来就没了下文了。原因在于时代变了、科技武器都进步了。



火箭炮这东西呢,优点在于火力猛,高射速来个火力覆盖,但是它无法拜托一个标签,那就是它还是一门炮。是炮意味着啥呢,射程短、精度还低,你看这东西火力覆盖的比较猛,其原因就是精度低。


这个射程短意味着啥呢,它要是对地进攻,就得开到距离海岸几十公里的近海处,而这个距离,随便一个反舰导弹都能够到,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反舰导弹射程都在150公里,而你火箭炮射程不足100公里,过去不就是送死么。以美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例,上面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射程达到1500公里,精度也够,还要火箭炮对地打击干嘛?

而你要是对敌方军舰进行打击,等你火箭弹飞过去了,人家军舰跑了,回头再来两发反舰导弹,也是非常致命的。射程短,意味着你够不到敌人,而敌人可以够到你,只有挨打的份。发射反舰导弹不好么?还要用火箭炮么?



当年的九江号护卫舰还有个名字叫支援舰,其作用是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发射火箭弹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用来掩护进攻的。而目前来看,两栖攻击舰广泛应用,可以在两栖攻击舰上起飞可以垂直/短距起降的舰载机,通过舰载机进行空中压制,掩护登陆部队。舰载机的效果可是比火箭炮好多了,作战半径又远,发射的导弹精度也比火箭炮要高。


不光火箭炮是被军舰弃用了,就连大口径火炮现在都没有用武之地了。当年海战主力的战列舰,也随着大舰巨炮的时代落幕而被淘汰了,原因也在于射程太短,手短,比不上舰载机和导弹。

也就是说,以炮为主要进攻手段的军舰,已经是过去时了,导弹飞机的发展,让炮的作用已经不如以前那么明显了,生存空间也是极大程度的被压缩了。毕竟,炮的射程和精度就那么点,尤其火箭炮那发射箱体积那么大,拆了换成垂直发射单元多好。



军武文斋


谁说没有装备的呢?只是后来被证明没有什么卵用,于是就退役了!

我国就在2002年利用053改装的“九江舰”火力支援舰,代号为053H,这个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而他的主要改进就是将甲板上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武器全部卸掉,腾出空间来安装了5座50连装122mm火箭炮发射装置,火力之威猛可见一般,尤其在演习攻岛作战中,1次性发射250枚火箭弹进行火力覆盖,想象都觉得可怕,而且053H九江舰在甲板下还有火箭发射器再装填设备,因此具备一定的持续作战能力!但攻击力如此出色的火力支援舰,为何只造了一艘,为何退役后也没有后续接替型号?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053H九江火力支援舰,这是当年我军海军活力不足的一种应急产物,甚至可以说改装效果非常理想,在海试中和后来的演习中,九江舰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预期,这其实对于一艘已经服役了30年的老舰来说非常难得!

九江舰在改装过程中可谓是大刀阔斧,将军舰甲板上的那些杂七杂八的舰炮、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以及其他的设备踩了一个干干净净,整个舰船从舰岛往后除了烟囱外,其他都被削平成一个平台,目的就是为了装5组的HJ/P12 122毫米50联装多管火箭发射器。单从火力上来说确实是异常强大的存在,尤其是在登陆作战和攻岛作战中进行火力打击能力将非常强悍!

而这款H/HJP 12型122毫米50联装舰载远程火箭发射器,是以陆军122mm多管火箭炮为基础改进而来,除了火箭弹以及发射管保持不变以外,整个发射系统进行了从新设计,而且按照5*5单元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并配备与火控系统结合的稳定基座,射程在15~40公里。而安装在九江舰上每个发射单元为2组25连装发射箱(共50枚火箭),尤其是后部的第三、四、五号火箭发射器在甲板下还有再填装系统,这位这艘火力支援舰提供了二次甚至三次火力打击能力!

改装后的“九江舰”服役后,在2005年9月参加了“砺剑2005”三军登陆实兵演习,对目标区域进行了火力支援射击,经过评估,发射的火箭弹的覆盖区域、火力密度和毁伤效率无可争议的获得第1名,这艘火力支援舰之后又不断出现在攻岛演习中,对海岸打击的火力支援能力确实很强!

但是这种以火箭弹攻击为主的火力支援舰缺点非常明显,他几乎就只有攻击能力,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能力,需要舰队为其提供防空保护;第二他的攻击距离太短,攻击方式单一,演习中这种火力演练看起来非常霸道,但真要到登陆作战需要支援的时候,九江舰恐怕很难靠近到海岸线100公里以内就会被反舰导弹干掉;第三这种火力覆盖打击效果也并没有精确打击效果更好。

正因为九江火力支援舰的缺点比有点更多更明显,因此我国也就改造了1艘便没有下文了,这艘舰在2018年退役后我军也没有再纠结于这种看似威猛但实则没有太大实战意义的军舰。如今我海军已经完成现代化换装,海军也不是当年靠着俄罗斯4艘现代级撑门面的时代了,我军海军结构已经变成由052D、054A和056为主力,055也很快会服役,而且双航母战斗群也快组建完成,075两栖攻击舰也正在建造生产,对陆攻击的火力支援能力已经今非昔比,自然不需要这种一火箭弹为攻击手段的火力支援舰了!


狼烟火燎


以火箭炮作为主力武器,叫做火力支援舰,美军在二战后期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大量投入过,还有的就是我国著名的516号火力支援舰。

火力支援舰,专门用于两栖登陆时对滩头进行火力打击,支援两栖登陆部队上岸。二战后期,美国为了两栖作战,开始改装了一批火力支援舰,主要以登陆舰、运输船为改装平台,安装大量火箭炮。这些火力支援舰,在滩头作战时会爆发出壮观的发射场面。

这种火力支援舰,只能算一种特殊作战舰船,很多还是临时性的,用途非常狭窄。这取决于火箭炮的特点。

火箭炮的特点,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密度的火力投送,但是装填速度慢,而且重复射击次数少。因此,以火箭炮为主力武器的火力支援舰就沿袭了这一特点,只适合快速的强大火力输出,在最短时间内支援部队登上岸,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不适合持久作战。

所以说,看似火箭炮的发射非常壮观而且威力大,但这只不过将全部弹药一次性投送出去而已,下一次发射要等很久的。所以,火力支援舰只能在从前当辅助军舰,作为主力军舰是不可能的,更不适合去深海远洋打仗。


此外,现代的火箭炮在精确打击效率上远不如导弹,舰艇上的空间有限,反舰导弹有时候都只有4枚或8枚,放火箭炮更是浪费宝贵空间。因此,现代基本不太可能再有这类舰种了。(陶慕剑)



陶式防务评论


火箭炮火力威猛,同时造价相对较低,现代战争中依然会获得广泛的使用,也深受各国军队和地方武装的青睐。

一些网友希望把火箭炮装到军舰上去,也是看到了火箭炮的威力和造价低廉的优点,而为什么现代军舰却很少装火箭炮是有原因的,其实前人做过这些方面的尝试,只是后来发现火箭炮并不适合安装在军舰上作罢了。

电影导演喜欢用火箭炮发射的镜头,嗖嗖嗖的看起来场面很壮观,在陆地上确实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好武器,但到了海上发射精度太低,远不够远,近不如舰炮好用,因此就慢慢地不被军舰采用了。

在1988年3月发生的赤瓜礁海战中,人民海军派出了“江湖级”、“江南级”、“江东级”等几艘护卫舰前往巡逻,注意当年海军驱逐舰数量不多,都当做宝贝不会轻易派出,这些护卫舰都在1100-1700吨左右,虽然“江东级”护卫舰安装了2座双联导弹,作战武器装备装备还是以37㎜和100㎜的舰炮为主。

巡逻中发现越军正在试图侵占我岛礁,随即发出警告驱离,但是越军首先开火,海军522舰艇编队的护卫舰立即开炮还击,注意这次自卫还击战斗中,海军保持了克制,也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使用导弹还击,结果还是用大炮击沉越军多艘舰艇。




现在看看过去的海军护卫艇显得是比较寒酸,导弹只能安装2座双联装,也就是说只有4枚导弹,海军战士不到万不得已,都不舍得发射出去,这些护卫艇吨位小,都不够安装大型的火箭炮,而越军装备更加落后,近距离海战使用37㎜和100㎜的舰炮已经足够,而且打得比较精准。




现在海军的驱逐舰像下饺子一样快速装备到位,驱逐舰支队陆续建立多个,一艘导弹驱逐舰就有100余枚导弹,射程也是有远中近程各种对海对空的导弹,因此更不会再考虑安装火箭炮了。



即使火箭炮能打100公里,在大洋上也是小小的一段距离,并不能对敌方军舰构成威胁。再说现在海军舰队已经具备空中优势,近距离海战使用火箭炮或火炮的概率几乎为零。


一经发现


我的回答是“可以,但没必要”。首先火箭炮的特点在于短时间内发射出大量火箭弹。而火箭弹所看重的一个指标就是“投送量”的问题,而海战武器中所看重的精度和射程,则是火箭炮最大的短板。火箭炮存在的意义就是向目标发射大量火箭弹,相当于短时间内扔出去大量炸药,火力覆盖对方,适合攻击集群的目标。打完就跑,然后找个地方躲着再装填。

但是现代海战不具备给你那么长再装填的时间,同时精度低、射程短。现代军舰有的舰炮就能打很远,而且精度很高,同时威力也不次于火箭弹。反舰导弹出现后,一下子把海军空间拉出了几百公里,一般在150公里及以上就可以发射反舰导弹攻击敌方舰艇了。而如果非要在军舰上安装火箭炮,还要用它来攻击对面军舰的话,最起码也要把距离放在百公里内。所以,这个活不是火箭弹能干的,只能是反舰导弹了。这时候,等我方军舰没有抵达射程的时候,敌方军舰的反舰导弹“嗖”的一声飞过来,就都结束了。

最早作为陆地武器诞生的火箭炮,在现代主要是以导弹对抗的海战体系中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不过,最初的火箭炮上舰,要从二战说起。在二战中,美国就将火箭炮上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敌方滩头火力点进行火力覆盖,掩护己方登陆部队登陆。这个时候的火箭炮上舰十分简单,就是在船上甲板,摆放火箭炮或者火箭发射架,用来轰击敌方阵地。

而到了现代,以火力覆盖敌方滩头阵地为想法,在现代化军舰上安装火箭炮的也不是没有,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九江号护卫舰上就装备了五座五十联装火箭炮,口径为122毫米,不过这个时候的九江号已经属于是火力支援舰了,属于中国海军创立的一个全新舰种。在舰上还安装了快速再装填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下一次装填任务,进行再发射。但是,快速装填只能进行一次。不过在较短的时间内,向敌方阵地投放500发火箭弹,那个火力密度,可想而知。

不过安装了大型火箭炮后的九江号,已经没有了导弹发射装置,剩下的武器就是两门双100毫米自动炮。如果需要执行压制滩头阵地任务的话,周边必须有其他舰艇对其进行保护。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年的7月份,九江号已经进入了退役阶段。不过,既然九江号几乎是中国海军第一款火力支援舰,那肯定还有其他的火力支援舰会补充进来,让人十分期待。

除了上述的火力支援舰上安装有火箭炮外,

罗马尼亚“科盖尼塞努”级内河炮艇,除了装有100毫米坦克炮、30毫米机炮、14.5毫米机枪之外,还装有2座40管BM-21 122毫米火箭炮,这个火力是很大的。苏联还曾经将火箭炮“上艇”过,将火箭弹发射架安装在内河炮艇上,用来攻击内河中沿岸的敌人。不过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在内河中遭遇到敌方的炮艇的话,这些毛子水兵们或许真的会将火箭弹对准并发射吧。


雷姐的机械空间


首先,现代化海战绝大部分都是超视距,远距离,以舰载机和导弹为主的作战。

火箭炮的作用是对敌方固定目标进行面杀伤式的火力覆盖,射程5km到300km不等。

在近距离,火箭炮在精度、射速、灵活性上明显不如舰炮和机炮,威力也不如鱼雷,而且不能防空,所以不用。

在远距离,舰舰巡航导弹和舰载机反舰导弹在威力、灵活性、精度、射程上也远远超出了火箭炮。

火箭炮无论是在近距离还是远距离都可以被取代,况且这是用来打固定目标,不是用来打活靶子的,所以不应用在军舰上。

最后,决定火箭炮威力的因素还有数量,一两具火箭炮命中率极低,军舰不可能安装几十具火箭炮来增加命中率。


长昇


火箭炮射速快、火力猛烈,一个火箭炮群往往可以覆盖较大的范围面积,如敌方的飞机场、火炮群、步兵群、连绵的掩体工事火力点等,故而火箭炮比较适用于陆上作战。而海上战舰为单个目标,所以不适合使用以大范围、大面积覆盖和压制火力为特征的火箭炮。因此,战列舰、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上的多门大口径舰炮(前主炮),一直是海战的主要攻击火力。进入七十年代后,各国海军开始装备舰对舰导弹,从而取代了传统海战的大口径舰炮。尤其是立体化凌空垂直打击的现代海战模式,更是让火箭炮在现代海战中失去用武之地。而且舰对舰导弹相互攻击的机会,甚至都没有舰队空、空对舰对攻的机会多。比如一九八二年的英阿马岛之战,阿空军‘’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发射的一枚‘’飞鱼‘’式反舰导弹,将英国海军当时最新型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击沉;英国海军同样最新型的“女将”级护卫舰“热心”号,以及导弹驱逐舰‘’考文垂‘’号,也先后被阿空军的‘’天鹰‘’战斗机投下的高爆弹命中摧毁,沉没于茫茫大西洋海底;阿海军老旧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驱逐舰被英国海军核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

这就是火箭炮没有用武之地的立体化凌空垂直打击的现代海战。


东骧神骏


现在军舰上一般装的都是反舰导弹,以前使用的线膛炮几乎没有了,二战时期,巡洋舰可以说是独霸海上,但是后来出现了航母,飞机成了大海霸主,于是巡洋舰就退出了历史舞台。通常情况下,军舰都装有导弹,主要用于应付来自飞机及导弹的威胁,而火箭炮威力巨大,具有覆盖火力打击能力,这种火箭炮针对地面上的固定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对于大海上的移动目标作用不是很大。

现在的舰船其实在不使用导弹的情况下,是打不过二战时期的巡洋舰的,因为巡洋舰上的火炮口径非常大,而现在舰船上也有很多炮,而这些炮主要是射速极快,但是威力要小得多。不过现在这些军舰主要面临的威胁是导弹,现在已经不可能出现两艘舰船在近距离对射的情况,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是超视距的战争。也就是相互之间见不着面,利用导弹相互攻击。或者是敌方用飞机来攻击军舰,也或者是用潜艇来发射鱼雷。针对这种情况火箭炮似乎没有什么大作用,当然这些军舰上也装有近海防卫武器,这就主要是重机枪,也就是一些像马克沁机枪一样的快射速的火力网,当所有拦截系统都失效以后,就会开启这种高密集的火网。这样的拦截能力更大,而火箭炮的意义并不是那么大。

其实火箭炮也远远不如舰炮,就是在二战时期也不会在军舰上装火箭炮,因为箭炮的口径是非常大的,一发炮弹就可以击沉舰船,如果用火箭炮不能击沉舰船,那么遭到对方反击的时候后果可想而知。

现在舰船设计的理念是隐身,因为现在海上的军舰主要面临隐身战机的轰炸,在隐身战机面前,火箭炮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或者在地底下的鱼雷面前,火箭炮的作用微乎其微,面对新型的武器作战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超视距作战过程中具有反雷达的隐身能力才是最关键的。


江淮圣手


威力强大的火箭炮,那不就是导弹了嘛。军舰上有装啊。普通火箭炮对舰杀伤力不够,装也没有什么用。对地攻击到是可以,但几乎也用不上啊。打击范围太小(指的是军舰只能在海上移动,打击地面目标能打多大范围?)还不如舰载直升级或者直接导弹轰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