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張曉燕:中國機構投資者該如何發力?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0日電 題:《張曉燕:中國機構投資者該如何發力?》

  作者 張曉燕(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2020年,中國機構投資者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即將突破1萬美元大關,中國居民的財富也在快速積累。如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國機構投資者面臨的歷史機遇。中國股票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依然以散戶為主,從成交量角度看,個人投資者佔據全部成交量的大約80%。但是由於個人投資的信息收集、處理和決策能力較弱,導致個人投資者依靠自己的能力進行資產配置往往收益率偏低。而機構投資者不僅資產管理技術更加專業,風險控制水平也較高,資產配置效率往往更高。從各國機構投資者發展歷程來看,未來中國更多的個人投資者將會逐步地轉向依賴機構投資者,未來中國資產管理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

  與此同時,中國機構投資者也面臨著三方面的挑戰:第一,監管規範帶來的轉型壓力。第二,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帶來的外資競爭。第三,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技術升級壓力。在此背景下,中國機構投資者未來該如何發力?筆者將從不同的視角討論中國機構者未來應對的策略。

  首先,需要著重考慮來自政府監管部門的總體指導意見。這在原中國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周延禮、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安青松以及筆者的文章中均有說明。三篇文章從監管政策的背景出發,強調了中國機構投資者需要遵循的基本政策方向。

  其次,需要加大投資策略的研發力度,為居民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居民的風險偏好豐富多樣,這代表投資者將對不同風險的產品有多種需求。機構投資者一方面需要基於不同的資產類別開發不同資產類別的金融產品,例如股票、固定收益、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外匯和商品等。其中關於對沖基金類投資可以參見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嚴弘教授的文章,私募股權類投資可以參見招銀理財首席投資官範華博士和倫敦大學學院副教授斯塔妮米拉·米爾切瓦(Stanimira Milcheva)的文章。另一方面,在同一資產內也可以開發不同策略,例如從其他國家股票市場的歷史經驗來看,機構投資者會從主動管理高費率類型的投資產品轉向被動投資低費率的投資產品供給。被動投資中除了市場指數和行業指數類產品外,因子投資類產品也是豐富產品體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最後,主動擁抱金融科技。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自身資產管理效率。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明確指出金融科技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合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降低服務成本、優化融資服務,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使金融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華爾街很多金融機構正在運用金融科技提升資產管理效率,最新研究也表明,在中國股票市場,人工智能技術確實能夠顯著提升資產配置效率。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機構投資者將會不斷地發展壯大,這將有利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成熟,提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助力中國居民財富保值增值。(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