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上海拟对防疫高风险行业列负面清单;各市级医院恢复普通门诊

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集团复工率均超90%;目前正研究对防疫风险高的行业开展负面清单管理。今天下午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上述内容。

此外发布会还披露,疫情防控以来,上海远程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数字娱乐、生鲜电商等新业态需求旺盛,上海将研究制定全市在线科技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为疫情过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能蓄力。此外,各市级医院恢复普通门诊,住院、手术服务继续有序开展;各区属医疗机构同步恢复日常诊疗服务。

上海拟对防疫高风险行业列负面清单;各市级医院恢复普通门诊

部分防控高风险科室也逐步恢复

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说:“各市级医院恢复普通门诊,住院、手术服务继续有序开展,眼科、口腔科、五官科等部分防控高风险科室的诊疗项目也将在采取严格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开展业务。”

同时郑锦披露,上海要求各区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区属医疗机构同步恢复日常诊疗服务工作。“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服务’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做好日常诊疗服务。”郑锦说。


上海拟对防疫高风险行业列负面清单;各市级医院恢复普通门诊


正研究开展负面清单管理

关于上海复工复产复市情况,据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建明提供的数据显示:2月29日,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4.5%、人员到岗率64.6%、复产率66%;大集团复工率97.4%、人员到岗率63.8%、复产率58%;中小企业复工率53%、人员到岗率45%。2月28日,全市工商业用户用电量恢复率达到83.6%,其中工业用电量恢复率为80.3%,一般工商业86.9%。

张建明表示,上海将坚持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如2月17日,市经信委会同市应急管理局,下发通知要求对各区、街镇、园区、楼宇加强督查,严禁自行放松或加码。市经信委还在研究负面清单制度,“比如针对一些经营场所空间密闭、人员集聚、防疫风险高的行业,正在研究开展负面清单管理。”

上海拟对防疫高风险行业列负面清单;各市级医院恢复普通门诊

同时,市经信委持续推动“白名单”企业复工。如2月26日,市经信委印发通知要求各区推动本市共23329家“白名单”企业在防疫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复工复产;未复工的逐个协调解决;一网通办也从过去的人员信息报备平台,变为复工工作申请办理平台,企业只需通过系统填报企业相关信息,上传防控方案,就复工有关疫情防控措施内容承诺进行确认即完成备案,可以复工。

产业链协调和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张建明披露:“上海建立长三角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互助机制,已为本市42家重点企业协调外省市318家供应链配套企业,304家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其中长三角217家。协调为苏浙皖配套的本地1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他表示,上海将着力解决招工用工难、流动资金难、原材料零部件配套难、物流运输难等问题,支持企业包车包机包专列接员工,研究与劳务输出地政府对接,组织人员集中来沪务工;同时更好发挥长三角协同机制作用,优化原材料协作供应、推动快速通关。

部分在线经济增长逾8成

张建明指出,疫情一方面导致经济出现暂时性的困难,另一方面新经济新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得到加速发展,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快应用,三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数字娱乐、生鲜电商等新业态需求旺盛。

张建明表示,新业态新模式迎来重大机遇。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成为需求爆发点,阿里健康今年以来在线义诊访问用户超过280万;在线教育、数字娱乐回到风口,哔哩哔哩预计一季度营收增长118%,喜马拉雅一季度增长32%。生鲜电商需求旺盛,如叮咚买菜春节7天完成400万订单,近期订单量增长80%;远程办公业务迅速成长,华为的Welink业务量增长80%,为上海4万多家企业和组织30万多人提供服务。

张建明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研究制定全市在线科技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在无人经济、在线经济、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方面,前瞻布局新兴市场需求,通过定制化的政策,在我市率先培育若干细分市场龙头,翘动一批在线科技、产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生命健康项目落地,重塑产业发展格局,为疫情过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能蓄力。

防疫重点企业可享“欠费不停电”

供电方面,据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吴英姿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全市供电可靠性达99.996%,电力供应稳定充足;防疫重点单位更享“欠费不停电”绿色通道。

吴英姿披露,当前上海电网最高负荷接近1900万千瓦,最高供电能力2400万千瓦,全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6%,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以上,电力供应稳定充足。

吴英姿还说,上海对医疗救治重点医院、定点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医疗研制生产、医疗器械物资生产等重点单位应急用电需求开辟了绿色通道;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用电的新增、增容业务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确因流动资金紧张、交费有困难的,也在特殊时期实行“欠费不停电”政策;疫情期间,已累计为15家涉及防疫保障、物资生产的单位新增用电容量11113千伏安。

企业可申请延期或分期缴土地金

土地政策方面,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许健指出,上海正着手推出惠企利企政策。如降低产业用地成本,适当调整土地合同履约监管工作等。

许健说,降低产业用地成本包括免除疫情期间企业的土地租赁费用、产业用地地价实行底线管理、存量工业用地经批准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地下空间面积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等。

调整土地合同履约监管,是指对于受疫情影响、未能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缴付土地价款的,不作为违约行为,不计滞纳金和违约金,企业可以申请延期缴付或分期缴付。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关于开工、竣工、投达产的履约时间要求,也可以根据疫情情况自动顺延,并可在疫情解除后通过签订补充土地出让合同调整履约时间。


记者 | 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