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2006年,山西娘子關電廠的工程師劉慈欣在業餘時間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連載,很快受到科幻迷的熱烈追捧。他乘勢又在2008年和2010年相繼出版了《三體Ⅱ·黑暗森林》和《三體Ⅲ·死神永生》。《三體》系列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虛構的“三體”文明之間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頌揚了勇敢承擔拯救人類文明使命的集體主義英雄。

《三體》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不僅在國內贏得眾多讚譽,而且成功走出國門,在海外圈粉無數,並贏得有“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有效地改變了中外科幻長期以來單向交流的局面,是我國文化成功走出去的典範。

北京時間2015年8月23日,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行。宇航員凱爾·林格倫從漂浮在地球之外35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通過視頻連線向全球宣佈,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獲最佳長篇故事獎。他是該獎自1953年創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消息傳來,全球科幻界沸騰不已,當時,劉慈欣正在他生活的小城山西陽泉一條泥濘的路上開車,成為50多年來唯一一位沒有到場的雨果獎得主。《三體》的英文版譯者、華裔科幻小說家劉宇昆代替劉慈欣領獎並致辭:“雨果獎是科幻界的一座燈塔,但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得到這個獎。”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為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而創立,和星雲獎一起被公認為最具權威與影響的兩項世界性科幻大獎,更有“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三體》作為非英語作品第一次獲獎,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之作,劉慈欣更是成為人們心中的“中國科幻第一人”。

其實,早在2010年,劉慈欣已是蟬聯9屆的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復旦大學嚴鋒教授對他的標誌性評價“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可以說頗有預見性。《三體》獲獎,一方面讓世界科幻大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另一方面使本土科幻文學從亞文化走向了大眾文化與國際舞臺。

“這叫‘科學幻想小說’,是有科學根據的創作”,“我的堅持,都源於父親這幾句話”

無論科幻文學還是個人命運走向,總是與時代和社會進程密切相關甚至是同步的。劉慈欣出生於1963年,3歲時因父親工作變動,舉家從北京煤炭設計院遷至山西陽泉三礦,他還有一部分童年時光在老家河南羅山的農村度過。1970年4月25日,對劉慈欣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他在回顧自己的科幻之路時總會提到,這一天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看著漆黑的天幕上緩緩飛過的閃亮之星,站在池塘邊仰望星空的劉慈欣心中生起一股莫名的嚮往之情。

幾年後一個夏天的黃昏,劉慈欣在陽泉家中的床下翻出整整一箱子書,裡面有《托爾斯泰文集》《白鯨》《地心遊記》《太空神曲》,以及後來在《三體》中承擔主角葉文潔思想變化的關鍵道具——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他最先看的是凡爾納的《地心遊記》,父親告訴他:“這叫‘科學幻想小說’,是有科學根據的創作。”這是他第一次與“科幻”正面相逢:“我的堅持,都源於父親這幾句話。”那時候,這些書只能屬於個人的私密閱讀,“我就像一個人在一座孤島上一樣,是很孤獨的一個狀態”。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劉慈欣最早寫科幻小說是在1978—1981年,第一部長篇作品寫於1980年,當時找不到地方發表。1985年,大學畢業的劉慈欣被分配到娘子關發電廠工作。這是一個散漫而孤絕的北方小鎮,戀愛、結婚、生子、升職,倏忽十年,日子過得平靜而庸常。當時,妻子大部分時間在外地工作,每每夜晚來臨,照顧女兒睡覺之後,劉慈欣關上房門開始寫作。窗外,風車劃破空氣,太行山寒風呼嘯,窗內,他以想象為翼,用文學和宇宙對話。他通過訂閱《科學美國人》等雜誌瞭解科技動態,為了積累素材,常常坐六七個小時火車去北京查閱資料,直到有了互聯網,這一切才有了改觀。後來他在《流浪地球》序言裡寫道:“自己的科幻之路也就是一條尋找家園的路。”

1997年,劉慈欣寫了《夢之海》和《詩云》兩個短篇,輾轉兩年之後才找到艱難為繼的《科幻世界》雜誌。他把寫好的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寄給社長楊瀟,楊瀟看後十分喜歡,但幾經周折也未能順利出版,直到2003年才經阿來推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99年,短篇《鯨歌》《微觀盡頭》《宇宙坍縮》和《帶上她的眼睛》得以發表,自此,劉慈欣的作品開始在《科幻世界》頻繁出現,擁有了一批親切地稱他為“大劉”的粉絲。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三體》最初在2006年的《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

2006年劉慈欣發表短篇小說《山》的時候,不僅他自己覺得那完全是一部長篇小說的梗概,許多讀者也來信希望他寫成長篇,於是他決定暫停中短篇創作,開始寫作《三體》這部日後為他帶來無數讚譽的長篇小說。《三體》最初名為《地球往事》,劉慈欣創作的初衷是,除了講述未來科技的博弈和生存空間的爭奪以外,思考“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零道德的宇宙中生存”

《三體》的創意來源於一部天體力學書籍,裡面介紹了一個“三體問題”:把宇宙簡化為三個有質量的點,這三個點在質量與引力作用下做完全無規則的運動。這樣的現實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呢?受到吳巖在《中國軌道》裡描寫人類不顧一切探索太空的啟發,劉慈欣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展開了關於“三顆無規則運行恆星的恆星系”的構思,將時代背景設定為20世紀60年代到500年後人類的一段特殊歷程,以恢宏的筆觸描述了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之間的衝突和戰爭。

2006年5月,《三體》在《科幻世界》開始了長達半年的連載,同年,該作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由於連載的反響太好,2008年1月,重慶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三體》。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沒想到《三體》發行量連創新高,出版社決定乘勢而上,2008年5月不經連載便直接推出2007年底完成的《三體Ⅱ·黑暗森林》單行本,果然銷量再上臺階,一時洛陽紙貴。

“劉慈欣的世界,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際的所有尺度,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漫長時光”

《三體》的問世迅速引起了科幻愛好者的強烈關注,此時恰逢中國新媒體興起,微博、貼吧、豆瓣等新形態的網絡空間遍地開花。小說中的經典語句“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在網上到處流傳,劉慈欣本人也經常在網上與科幻愛好者進行交流討論。這一時期的“三體熱”雖然仍屬小眾傳播,但已經初具爆發潛質。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慈欣原計劃用三到四年完成的《三體Ⅲ·死神永生》於2010年10月提前出版,甫一問世便為劉慈欣贏得了眾多榮譽,連續獲得2010年度第22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第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第9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科幻文學獎,以及2017年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等。

嚴鋒指出,回顧近20年來中國科幻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幾處爆發點,其中三個最突出的標誌就是《三體》的出版、《三體》獲雨果獎和《流浪地球》熱映,而這些爆發點都與媒介的發展有關。2015年《三體》獲雨果獎,徹底引爆了網絡輿論,成為中國科幻文學史上的現象級作品,實現了“從科幻亞文化群體向主流人群的輻射”。有網友稱,中國科幻小說從此進入“三體紀元”時代。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三體》藝術插畫

對於《三體》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文化現象,主流文學界和學術界也給予了集中持續的關注和討論。《人民文學》時隔30多年之後於2012年第3期以專題形式刊發了劉慈欣的4篇舊作:《微紀元》《詩云》《夢之海》和《贍養上帝》。其中《贍養上帝》還獲得了《人民文學》第一屆“柔石小說獎”短篇小說金獎。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的英文刊物PATHLIGHT(《路燈》)2013年第1期刊出“未來”專號,翻譯了王晉康、劉慈欣、郝景芳、陳楸帆、凌晨等科幻作家的作品。2019年9月23日,《三體》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足以成為科幻文學重新回到主流文學視野的力證。

劉慈欣在世界文學場域獲得的成功,說明中國人如何想象未來、如何看待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深受世界關注

科幻文學的主題常常關涉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因此被視為最具“世界性”的文字,可以超越國界和語言,引起跨文化的共鳴。《三體》獲雨果獎是中國科幻文學海外傳播的典型範例,和翻譯更是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般而言,文學作品從一種語言翻譯到另一種語言,多少會有一些出於折中考慮的損失。但科幻文學因其舶來性質,與英語文學有著天然的聯繫,相對而言能比較完整。《三體》和《三體Ⅲ·死神永生》的英文譯者劉宇昆是一名華裔科幻作家,對中美文化都比較熟悉,本人也曾是雨果獎獲得者。《三體Ⅱ·黑暗森林》的譯者喬爾·馬丁森也是一位科幻迷,曾翻譯過劉慈欣的《球狀閃電》節選、《思想者》等中國科幻小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是讀者、作者、譯者的完美合一,保證了《三體》英文版的質量。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英文版《三體》

翻譯《三體》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為了正確翻譯書中的科技術語和物理名詞,劉宇昆不僅列出詳細的漢英對照表,還找來許多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朋友解答技術性問題。作為將《三體》帶入西方科幻界的關鍵人物,有評論稱,“從為《三體》譯出第一個英文字符開始,劉宇昆就代表著劉慈欣站在西方讀者、科幻迷和文學評論家的面前”

2014年11月,《三體》英文版由多次出版星雲獎、雨果獎作品的美國托爾出版社推出,出乎意料地迅速獲得了美國科幻迷的熱烈響應,甚至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已故理論物理學家霍金、著名導演卡梅隆等人,都因此成為劉慈欣的粉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全球收藏圖書館數量達到了725家。

《紐約時報》以“《三體》為美國科幻小說迷換口味”為題刊發了書評,提出“目前美國的很多頂尖科幻小說作家摒棄傳統的外星人入侵情節,更青睞反映現實世界的題材,諸如氣候變化和性別轉變之類”,評價《三體》“喚醒了中國的一個文學類型”;《華爾街日報》認為“三體問題其實也暗指了地球的環境危機”;一些美國科幻圈的資深評論家也紛紛為《三體》撰寫書評,對劉慈欣不吝讚美之辭,認為他“站在了推測思索性小說的頂峰,無論語種”。

《三體》在海內外出版市場的現象級火爆,是建立在其作品的優異質量之上的,也是優秀文學作品大眾傳播的一個成功範例。“三體熱”從科幻圈開始逐漸擴散至科技研發、互聯網、教育等其他領域。就教育界而言,不僅研究《三體》及劉慈欣科幻小說的論文與日俱增,其作品《帶上她的眼睛》被收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微紀元》被納入2018年語文高考範圍,這可視作科幻文學備受重視的風向標。

在大眾眼中,《三體》幾乎等於“中國科幻”。2013年,劉慈欣即以37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第一次登上了中國作家富豪榜,被視為“中國科幻第一人”,“三體”也成了科幻界最大的IP,帶動了包括動漫、影視、遊戲、藝術等各類文化產業的活躍發展。舞臺劇版《三體》作為國內第一部被搬上舞臺的科幻作品,首演票房就超過千萬元。今年春節檔上映、同樣改編自劉慈欣原著的《流浪地球》電影票房達到46.5億元,2019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中國科幻大會創立並連年舉辦,銀河獎、水滴獎、晨星獎等專業獎項各領風騷……這些也是所謂“後三體時代”的輻射效應。

劉慈欣與《三體》背後的故事

舞臺劇《三體》劇照

2018年底,劉慈欣被授予英國科幻最高獎項——2018克拉克想象力服務社會獎,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說創作領域的突出貢獻。他在世界文學場域獲得的成功,以及由此引發的科幻文學熱潮,說明中國人如何想象未來、如何看待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深受世界關注,可以看作是全球化視野下中國文學由內而外參與世界文學建構的深度融合與互動。

這裡是“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劉慈欣曾套用康德的話來表達自己的科幻文學觀:“敬畏頭頂的星空,但對心中的道德不以為然。”在此也不妨套用《星際迷航》中的話來表達期許,人類的未來是星辰大海,宇宙就是我們最後的邊疆,我們要探索無窮的未知世界。中國科幻文學已經起航,必將在未來感日漸衰微的平淡生活中綻放出一朵讓人驚奇的焰火。

(作者:湯俏 單位: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