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再談高甘油三酯血癥的問題

一.定義

高甘油三酯血癥是一種異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或降解障礙。它是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徵相關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積極控制高甘油三酯是代謝綜合徵相關疾病一級預防的重要環節。

再談高甘油三酯血癥的問題

二.危險因素

根據病因,可將高甘油三酯血癥分為兩種類型,即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高甘油三酯血癥包括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癥、家族性混合型血脂異常、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癥等。繼發性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病因主要包括、代謝性疾病、某些疾病狀態、激素和藥物等。

1.糖尿病 在未控制的1型糖尿病及酮症患者中,由於重度胰島素缺乏常伴有顯著的高甘油三酯血癥。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島素血癥常引起內源性胰島素過度分泌以補償原有的胰島素抵抗,這種嚴重的高胰島素血癥因其對脂蛋白脂酶的激活作用明顯減弱而引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2.腎臟疾病 腎臟疾病時的血脂異常發生機理主要是因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合成增加。

3.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肝臟甘油三酯酶減少而使VLDL清除延緩所致,並可能同時合併有中間密度脂蛋白(IDL)產生過多。

4.肥胖 在肥胖患者中,由於肝臟過量的合成載脂蛋白B因而使VLDL的產生明顯增多。

5.脂肪營養不良(脂肪代謝障礙)可能是由於脂肪組織中脂蛋白脂酶減少或肝臟合成VLDL增加所致。

6.高尿酸血癥 約有80%的痛風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反之,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亦有80%有高尿酸血癥。

7.營養因素 許多營養因素均可引起血漿甘油酯三水平升高。大量飲酒對血漿甘油三酯水平也有明顯影響。

8.藥物的影響 很多藥物可減輕或加重高甘油三酯血癥,其中最見的兩類藥物是抗高血壓藥物和類固醇激素。對血漿甘油三酯有明顯影響的另一類藥物是類固醇激素,其中最常用的是雌激素。

9.生活方式 習慣於靜坐的人血漿甘油三酯濃度比堅持體育鍛煉者要高。

吸菸也可增加血漿甘油三酯水平。

1.邊緣升高(1.7~2.26mmol/L)

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飲食限制飲酒適量運動減輕體重等。

2.輕中度升高(2.27~5.63mmol/L)

應給予藥物干預,根據其血脂譜情況可單用或聯合使用他汀類、貝特類或煙酸類藥物。

3.嚴重升高(>5.65mmol/L)

主要治療目的是儘快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預防發生急性胰腺炎,可選用貝特類或煙酸類調脂藥物。

再談高甘油三酯血癥的問題

四.預防

1.控制體重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體重降低5%~10%,甘油三酯可降低20%左右。按照我國居民的標準,體質量指數(BMI)≥24kg/m2為超重,BMI≥28kg/m2為肥胖,應力爭達到BMI正常化,或1年內使體重降低至少10%以上。

2.合理飲食

通過控制飲食總熱量、限制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攝入、增加蔬菜和優質蛋白攝入。

再談高甘油三酯血癥的問題

3.限制飲酒

酗酒是導致甘油三酯升高的常見原因。

4.適量運動

規律性的體力運動有助於減輕體重,還可直接降低甘油三酯。

5.戒菸

戒菸可以顯著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整體風險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