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妈妈哭了!一个学期孩子的作文退步惊人,因为教育者的无知和傲慢

摘要:

写第一种作文在老师那里通不过。不符合规范,她无法得到肯定。孩子身处评价体系之中,

为了获得这种肯定,她甚至愿意不去摘“最大最红的草莓”,而是选择“听大人的话”,去摘那种平均大小的草莓。第二篇作文真是很好地隐喻了我们的教育到底是要干什么,就是培养“平均”的“听话”的人。



昨天晚上收到一位妈妈的求助,深受触动。小朋友叫悠悠,是一位爱写诗的小姑娘,作文原来写得也非常有灵性。上了三年级后,妈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发现孩子的作文能力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大大地倒退了。她给我发来了两篇作文,一篇是刚开学时写的《我好喜欢你》,一篇是学期末写的《采摘》。在妈妈看来,《我好喜欢你》写得很好,而《采摘》乏善可陈。于是她就跟孩子去讲,结果无论如何都讲不通,孩子就是觉得《采摘》写得好。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来找我“评理”。


我仔细地阅读了悠悠妈妈发过来的两篇小作文,可以说,高下立判,我也觉得《我好喜欢你》写得好,甚至远远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写作水平。这是一篇虚构的小故事——


一只叫灰灰的小猫很想和一只漂亮的小白猫小雪做朋友。为了吸引美丽的小雪,灰灰撒娇、卖萌,甚至愿意出让自己的全部猫粮,但是小雪还是疏远他,对他无感。于是每当苦恼的时候,灰灰就把自己的心事吐露给一株玫瑰花。渐渐地,小雪因为很受孩子们欢迎,越来越傲慢无礼,而慢慢长大的灰灰则意识到光是撒娇卖萌没什么意思,它还需要有真正的本领。它开始学习捕鱼,苦练抓鼠。有一次,它还把自己的猫粮让给了小雪。渐渐地,谦逊而有实力的灰灰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有一天,来了一只绿眼睛的小黑猫,它一见灰灰就对它说:我好喜欢你!被“表白”的灰灰眼泪刷的下来了……


这个小故事出自九岁的小朋友之手,令我非常佩服。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这个故事的长度,不带标点大概是470个字。作为大人,我们很容易觉得这没什么,但是不要忘了这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她还有很多字不会写,要用拼音来代替,能够一个字一个字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述出来,便足以说明她有足够的专注、耐力,甚而可以说创作热情

。要知道,很多成年作家不去写长篇小说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耐力不够”。写这样一篇小作文,不光是精神劳动,对于刚学写字两年的孩子,还是一种体力劳动。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写字,因为写字率先要完成对自己的训练。原来无拘无束、自由蹦跳的孩子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地练习才能掌握这项技能。很多孩子可能在这一步就被“伤”到了——体会不到写字的乐趣,通过文字去表达的热情还没有诞生就被扼杀了。这种热情原本可以让他克服写字这种劳动本身包含的困难因素。


有人说过,我们晚饭后在花园里散步时,随随便便就能想到几十个奇妙的点子,如果写出来它们都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作品,但实际上能写下来的却少之又少。这是一种把头脑中的奇思妙想化为实践的能力。写作本来就是把字一个一个写下来的本事,至少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前提。就像唐僧取经必须一步步走到天竺去一样。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有了这样的实践,第一个要告诉她的就是:你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真是太好了!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讨论细节才是有建设性的。


妈妈哭了!一个学期孩子的作文退步惊人,因为教育者的无知和傲慢


当然啦,在细节上,这个小故事也有很多闪光之处。我们看到悠悠写了好几个角色:灰灰、小雪、孩子、玫瑰花和小黑猫。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在故事中承担着不同的推动情节的功能。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个小型舞台剧,也并不难。我最喜欢的角色当然是玫瑰花。谁能想到一只小猫的好朋友竟然是一株玫瑰花呢?但是在故事中它又是那么顺理成章,我们从灰灰与玫瑰花倾吐心声的过程中了解到小灰猫的心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王子》的影子,但也许这就是悠悠的原创,不管怎样,这个角色的设置浑然天成,我觉得圣埃克苏佩里应该也不会有任何异议。


最打动我的,当然还是悠悠小朋友想要表达的主题:一只其貌不扬的小猫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了从自卑到超越的过程。我隐隐觉得,这就是孩子最真实的生活经验。进入小学后,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社交生活,有了比较之心,有了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活动。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受欢迎,得到自己喜欢的人的青睐并与之建立友谊。有的孩子很幸运地能交到好朋友,与朋友互相欣赏,有的孩子则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落入小猫灰灰的困境——想和看上去很优秀的人做朋友,却难以获得回应。在友谊上得不到回应的孩子,在心理上会非常受挫,产生自卑感,或者形成防御机制,从此不愿意再去做社交上的尝试。很多在集体中调皮捣蛋的孩子,其实也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其他同学的关注。


悠悠的小故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不是自暴自弃,不是灰心失望,而是从行动开始,做最好的自己。这让我想起了韦伯著名的音乐剧《猫》。任何看过这部音乐剧的人都不会轻易说,这就是一部关于猫的音乐剧,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人生,是对待生命的态度。悠悠的这个小故事,表面上写的是小猫,其实写的是她自己的生活,很可能还是她真实的心路历程。但是她并不没有直接写自己,而是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某种普遍性,这不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吗?


这个小故事中还有一个力透纸背的细节,我甚至猜想,如果这不是悠悠的亲身体验,一定是神来之笔。就是小黑猫见到灰灰后,对灰灰说:我好喜欢你!灰灰的眼泪刷的就下来了。——这种经验我们成人都并不陌生。当你渴望一个回应、一个肯定而始终都得不到甚至陷入绝望之境时,某一日它不期而至,你的眼泪忽然如决堤之洪,在你来不及想明白到底发生什么之前使你泪如泉涌。那是长久的心理压力终于得到释放的信号,你甚至都察觉不到自己之前原来积累了那么多的情绪和压力。防御和对峙会让我们把内心的堡垒越筑越高,唯有爱和肯定能让这样的壁垒瞬间冰释。“我好喜欢你”是一句有魔力的话。小猫灰灰被“看见”了。这不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最本真的渴望吗?

妈妈哭了!一个学期孩子的作文退步惊人,因为教育者的无知和傲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写了这篇超牛作文的小悠悠,会认为它写得不好呢?她认为的好作文又是什么样子?


我们再来看看她学期末的另一篇作文《采摘》。大致讲的是:姐弟俩和妈妈一起去摘草莓,妈妈叮嘱一定要摘不大不小的,弟弟在认真听,而姐姐(也就是我)早就心不在焉,跑去挑又大又红的草莓摘了。结果呢,弟弟摘得草莓很匀称,而“我”摘得有大有小,还有不红的。幡然醒悟的我最后得出结论:“以后我会认真听大人的话的。”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觉得这两篇作文完全是两个孩子的手笔,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为什么开学时写出《我好喜欢你》的孩子到了学期末写出的是《采摘》?为什么悠悠小朋友不管妈妈怎么跟她讲第一篇写得好她就是不认?


症结出在她的语文老师身上。


因为悠悠小朋友写的《我好喜欢你》在老师那里通不过。老师对作文的要求是“一波三折”,最后要“悟出一个道理”。明白了这个要求,我们再去看《采摘》就能“看懂”了。按照我们常人的理解,摘草莓摘又红又大的总归没错,但是为了符合结尾“听大人的话”这个道理,作文里的“我”连摘了又红又大的草莓都是一种错误,需要上纲上线、好好反省。这个逻辑有多牵强我就不说了,重点是最后的这个道理,也许批改作文的老师或者某些父母看了后会舒心地一笑——这孩子终于懂事了,但我看着这个结尾却气不打一出来:这根本不是孩子悟出来的道理,这是大人想要孩子悟出的道理,而孩子猜到了这一点,于是为了满足老师的期待而“悟出”了这个道理。


两篇作文,一篇是孩子自发、自由的表达,是真正的创造;一篇是你让我怎么表达我就怎么表达,是为了满足外部的评价系统,是老师的要求和期待。


孩子为什么会选择第二种?这自然不能怪孩子。因为这就是她面对的现实。写第一种作文在老师那里通不过。不符合规范,她无法得到肯定。孩子身处评价体系之中,为了获得这种肯定,她甚至愿意不去摘“最大最红的草莓”,而是选择“听大人的话”,去摘那种平均大小的草莓。第二篇作文真是很好地隐喻了我们的教育到底是要干什么,就是培养“平均”的“听话”的人。


我非常理解悠悠的妈妈。我曾经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学生。高考就像一个巨大的跳板,把我从一个小山村弹射到了帝都北京,改变了我留在村里当农民或者变成农民工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我受益于高考,是顺利通过考试机器筛选的优胜者。但是,多年以来我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有那么优秀,不过是运气比别的孩子好一点罢了。这其中有许多偶然的因素,甚至那种成功事实上并不能说明什么。能够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带给我的自豪和不安一样多。也许是出于直觉,我隐隐地觉得通过考试而成为优胜者,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公平”的游戏。那些落榜的孩子呢?他们消失在何处?正如一些考上了名校的人一辈子都躺在光环里一样,高考失败又会怎样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呢?


而即便是作为“优胜者”,随着年岁渐长,自我的觉察增多,我渐渐地触摸到了曾经的教育模式在我内心打下的思想钢印。比如说,我一度在工作中极其害怕犯错。理智上我知道“创造也包括跳错的舞步”,但是心理上完全承受不了。我只想永远做对的事情,而这会让我裹足不前。我知道自己能力不差,但就是谨小慎微到令自己都感到不正常。我试图找到这种紧张又脆弱的心理来源。遍寻未果。


女儿上小学后,我发现她有了一个在我看来很奇怪的癖好——她热衷于用红笔在习题本上给自己打满对钩。看着她一脸迷醉的神情,我刚开始无法理解,后来明白了这是她的心理需求。也让我明白了我对于错误的恐惧所从何来——至少在长达12年的求学生涯中,只要你看到红叉叉一定会心惊肉跳。你所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不要犯错!不要犯错!不要犯错!


在一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评价系统中,怎样才能不犯错?显然只能按照对方的意思来。这个对方往远了说孩子们不知道是谁,但往近了说就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其实孩子们愿意听从老师,既是出于现实,更是出于天真。刚入学的孩子对老师充满了本能的信任。有一次女儿跟我谈到一件事令我大为惊讶。她说,某某班的班主任经常凶他们,但是他们班换班主任了,他们却很不开心。女儿的描述让我心里一动。我知道,有的小动物会有印随行为,比如小鸭,睁开眼睛如果看见一只鸡,它们也会认定那就是它们的妈妈而紧追不舍。我们通常觉得这种行为好笑,但细想一下这样的懵懂之中有一种天真未凿的信任,令人怜惜。孩子们离这样的天真是非常近的。所以老师说什么,最容易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老师站在讲台上的位置,天然地在孩子心目中享有权威。

妈妈哭了!一个学期孩子的作文退步惊人,因为教育者的无知和傲慢


可是,作为在独木桥上拼杀过来的妈妈,我和小悠悠的妈妈一样,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到标准化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知道自发性的可贵,知道专注地创造而不是去满足一个外在评价标准对一个人来说有何等重要的意义。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经过那道工序之后被剥夺掉的最可贵的品质。行至人生中途,我们发现,如果没有这样的自发性,没有这种发自内心想要创造的冲动和热情,接下来的人生将索然寡味。

而作为中年人,当我们千辛万苦想要解除束缚、重新找回那个遗失的生机勃勃的自我时,看到自己的孩子又要重蹈覆辙,其中的惊恐、无奈、愤怒可想而知。三十年了啊。古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进步在哪里?这还是在优势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北京!


短短一个学期,孩子的作文从开学时的惊若天人到学期末的平庸乏味,这个变化真是令人垂胸顿足而无可奈何。孩子依然在学校里上学,孩子需要得到老师“我好喜欢你”的肯定,但是老师却还没有准备好去“发现”去“看见”每个孩子的好,甚至孩子的好明晃晃地摆在眼前,老师脑子里却只装着他的“一波三折”和“道理”,凡是不符合标准的 都要改造一番。这样的老师真是越认真越误人子弟!这是教育者的无知和傲慢。


真希望小悠悠能明白她本来有多好。其实妈妈不需要她总是“听大人的话”,而是需要她在听大人的话时,慢慢地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任何人都会犯错,妈妈会犯错,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而这些都可以探讨,可以转化,可以变成通向新思想、新创造的契机。

但有一点是除外的,那就是,如果有人声称他掌握了百分之百的真理,那他一定是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