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直隸官府菜 國家級非遺

直隸官府菜 國家級非遺

古城保定作為當年直隸總督府所在地,城內食肆林立,天下美食薈萃一堂。直隸官府菜系是古城保定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國北方菜餚的主要代表之一,是河北菜餚的主要起源地和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能吃的博物館”的保定會館,作為河北省冀菜代表,專注冀菜研究,始終致力於打造河北飲食文化。直隸官府菜技藝更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次參加有關餐飲博覽會並獲獎。參與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入選“2022冬奧會崇禮菜單入選菜品”,2019年更榮獲“國家綠色餐飲企業稱號”。

直隸官府菜 國家級非遺

道道菜品滿含文化典故 舌尖“非遺”絕非一般家常菜可比

“說起直隸官府菜,人們總以為是貴族菜,其實,直隸官府菜來自於民間,形成於官府,昇華在宮廷。”保定會館中銀店負責人對記者說,比如,直隸官府菜中的“半蒸半煮”就源自漁民的傳統吃法“貼餅子燉雜魚”,李鴻章燴菜起源於保定老百姓愛吃的豬肉燉粉條,道道菜品都有典故,直隸官府菜就是滿含典故的冀菜精華。保定直隸官府菜前後歷經600多年,堪稱中國官菜的“活化石”。2011年,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到保定會館中銀店,你會被這裡濃重的“文化”口味所感動:裝修古樸典雅,大量應用了從民間收集的古老木雕、磚雕、石雕,讓餐廳的整體氛圍凝重而厚煉,同時,更巧妙地綴以印章、老照片、書法藝術,從而餐廳更顯靈動與充滿文化的韻味。別出心裁的菜單不繁雜,不涉奇,不招搖,不花哨。極普通的原料,口頭語般的菜名,卻處處體現出一種精心,以及對菜餚、對歷史、對文化的敬畏之情。幾乎每道菜,都積澱著直隸的歷史和文化。

每一道菜都蘊含著餐飲人深邃的靈魂,保定會館作為“冀菜發源地”在做好本源菜品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全國各地尋找新鮮食材,務求打造高質量美食。一道菜品好吃與否食材的選擇是首要關鍵,保定會館歷史悠久,其推出的每一道菜品都經得起吃貨老饕們的品評和推敲。保證客人吃的真!吃的新!吃的妙!並在當地請教名廚真實還原。觀品質、比價格,多方挑選、試做品嚐,務求做到味美價廉。試吃後,各店總、廚師長就原材料和菜品提出意見和建議,針對日常就餐、婚宴包桌、新年菜單進行歸類,滿足不同消費的需求。

直隸官府菜 國家級非遺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 直隸官府宴及多個菜品入選“崇禮菜單”

為了更好地提升保定冀字號菜品研究基地菜品質量,更好地完成2022年冬奧會“崇禮菜單”的研發任務,河北玉蘭香保定會館飲食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連起大力挖掘以河北本地食材為基礎的當地特色菜,並在原來基礎上對特色菜品進行了創新。如外形似虎抱頭的“抓炒魚”,在原來酸甜口兒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特製調料,酸甜香酥,老少皆宜。還實現了整條魚重量的突破,由過去的5斤變為現在的6斤,這無論對刀工還是烹飪技法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抓炒魚”的做法在刀工上講究裡七外八、片片帶皮;在烹飪技法上講究油溫、火候,只有各方面拿捏俱佳才能不斷、不連。除了精細的刀工和獨具匠心的烹飪技法之外,雅緻的擺盤也是頗有講究。為了讓直隸官府菜更能體現出中國官菜的特色,專門為參加“崇禮菜單”評選訂製了一套盛菜的器皿,這套器皿採用青花瓷色調,看起來充滿了古雅氣息和情調。

經過多個環節激烈角逐,保定會館的14道菜品入選“崇禮菜單”。它們是直隸味道、李鴻章燴菜、抓炒魚、鍋包肘子、總督豆腐、雞裡蹦、官府六味骨、菱角爆河蝦、鮮蝦荷葉卷、蓮籽鮮蝦丸、柿柿如意、烤包子、土豆包、直隸面果等。這些入選菜餚巧妙地將地域文化、冬奧色彩融入飲食之中,讓“冬奧”和“美食”的元素彰顯得更加充分。

李鴻章燴菜,以解直隸總督李鴻章思鄉之情的菜餚,感受官府菜當仁不讓的獨特魅力。用上等的海參、魚翅、鹿筋、牛鞭等配白菜、豆腐、寬粉,加上保定的槐茂甜麵醬燴制而成的。將乾貝球、各種原料和調料下入雞湯燒燴入味,裝碗蒸5分鐘,潷出原湯勾芡,澆在雜燴上即成。如此奢華大手筆的菜,味道自然是十分鮮美。

鍋包肘子,作為保定會館的必點菜品,其獨特的口感備受讚譽。肘子皮的膠質浸潤到瘦肉裡,炸酥的肘子外酥脆而內豐腴,選料精,製作細,入口酥,落口香。上桌時配荷葉餅、黃瓜條、蔥條、槐茂甜麵醬等配料,食時用荷葉餅將肘片、配料捲起,蘸甜麵醬吃,有特殊的醬香風味。2001年即被授予“中國名菜”的美譽。從1987年至今每天至少賣出幾百套。

官府六味骨,直隸總督李鴻章宴請外國公使的名菜,色澤金黃、外酥裡軟糯、幹香,風味獨特;總督豆腐,鮮鹹微酸,豆腐軟嫩,香氣濃郁;雞裡蹦,康熙皇帝喜歡並親自命名的菜餚,既有雞肉之鮮香,又有蝦仁之脆嫩,更覺醬味唇齒留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