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5岁–40岁的人最在乎什么?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

彭国放


35岁到40岁的人最在乎什么?我想应该是家庭和最爱的人。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估计是如何挣钱。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是你可以折磨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曾经在一部剧里看过这样一段话,是不是很扎心?却是社会的真实写照

35~40岁是一个标准的中年阶段,也普遍是生命中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是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位置,生活上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个连病都不敢生的年龄。怕自己一个人病倒,全家都跟着自己受罪

这个年龄的男人不敢再傲慢任性,不敢再肆意潇洒,因为他懂得自己身上沉沉的爱与责任,即使生活上遇到了再多的挫折和委屈,也会试着咬紧牙关,默默承受抵挡,为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心爱的家人,努力之外,别无选择

这个年龄的女人就更忙碌了,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洗衣做饭整理收拾,还有工作生活人情世故,孩子的学习教育,老人的健康照顾,无一不要细细的花费许多心思,生活会把懵懂浪漫的女孩慢慢打磨成贤惠能干的女人

中年其实也是个很好的年龄阶段,因为有了家这个最美的牵绊,所有的负担才变成了甜蜜,让我们更加坚定勇敢的前行

中年人要尽量保持工作上的稳定,保持家庭和睦,对家人多一些关心和陪伴,和爱人携手撑起家,共同打造一个稳定温暖的家庭,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到了这个年龄都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一切美好的前提,加油共勉


安安晚安说


一个35-40岁之间的80后中年女人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突然间怎么80后就成了老阿姨了?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小仙女呢啊!

坐标某二线省会城市,市中心房子一套,车两辆,孩子一个,今年九岁。

1.有自己的事业,虽然现在我不用上班也有工资(有两本有技术含量的证书在手),可是现在依旧上班,一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另外也不会每天无所事事的感觉有点闲。

2.每天下班回来接孩子,做饭,辅导功课。家务老公也会分担一些,所以我不会很累。

3.父母60多岁了,身体挺好,我们在市区,父母在郊区的村里,基本每个星期都回去,不回去也会打电话。现在因为疫情封村,我已经一个多月没见他们了。

4.虽然有孩子,但也不是时时刻刻围绕孩子转。每天回家收拾好了,我要练字,看书,画画,做运动,做瑜伽🧘。

5.周末休息的时候,给家人做做美食

6.每天运动,瑜伽🧘,保持身材,坚持每天护肤。

中年女人,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希望老公事业蒸蒸日上,希望娃快乐成长。

希望三十多岁的我永远都是小仙女,就算变老,也要优雅的变老[耶]。











竹影伴月


人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35 岁--40岁的人最在乎什么?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我想35岁--40岁的人最在乎的应该是家庭和孩子。每天想的最多的是怎样多挣钱养家,怎样教育好孩子。

35—40岁,大多人已成家立业。有了孩子。这个时候就最在乎家庭和孩子。每天既要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也要为孩子的成长学习费心。记得我那时候每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既要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忙着进修学习,还要照管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儿子的学习。那时候,虽然忙,但看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不断的进步,家庭和睦,儿子学习上进。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现在回想起来,正是由于那时候自己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35一40岁,正是人生关键时刻,正需要你为家庭,为孩子,为工作努力奋斗的时候,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走错了路,我们要以工作,家庭,孩子为重,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夏天的味道刘惠萍


我是个35-40岁之间的女人,每天都在想什么呢?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每天最在乎的是什么呢,想的又是什么呢?有时候,我想的是要实现自律,不熬夜,早睡觉,不要一把年纪了还每天有事没事都在刷头条。可是我做不到啊!我真的是做不到!!每晚当孩子睡着,我的夜生活才真正开始。刷微信,刷头条,刷头条极速版!临睡前我还要刷头条,看看我的优质回答通知到了没有。

有时候,我想的是我的三千烦恼丝。今天到底要不要洗头呢,哪天去理发店收拾一下好呢。是长发显年轻还是短发显脸小。可总是没想出来我到底适合什么发型。后来才发现,重要的是脸,而不是头发。

更多的时候,我想的是吃。不是我自己吃,是我那俩娃该吃什么,每天下午下班刷脸的那一刻,这个千古难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偶尔我还想中个彩票啥的,最好能一夜暴富。不过也就只是想想而已,想完就睡觉了,梦里什么都有。

说了这么多了做个总结:这个年龄的中年人,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了,上有老下有小,正值壮年,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每天想着怎么养家糊口,怎么培养孩子,想着老人不要生病,一家人健健康康,工作顺顺利利。


无敌北北


35到40岁的年龄,标准的中年,最在乎的当然是自己的家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那么大,想得最多的是怎么挣钱。

30多岁的人,大多数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看着自己一天天不再青春。想让父母老得慢一点,想让孩子慢慢成长,想让自己赚钱的速度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赶得上孩子成长的速度,赶得上自己青春远去的步伐。

30多岁的人,每每看到父母的白发增多,看到父母的手上又多了老年斑,看到父母走路开始蹒跚,不禁心里酸酸的。曾几何时,可以把我们高高举起的父母,已经比我们矮了,似乎还会矮下去。曾经给我们指引人生路的父母,开始小小心心的征询我们的意见。

父母老了,我们成了顶梁柱,需要充当父母遮风挡雨的屏障了。

30多岁的人,比20多岁的时候更忙。那时候忙工作,可以不顾一切,因为年轻,因为没有后顾之忧。现在呢?忙工作时,还会想着家里还需要我。男人想着回去晚了老婆会担心,女人想着加班太久孩子会哭闹。恨不得把自己忙得像个陀螺,仍然感觉分身乏术。

30多岁的人,觉得没有自己的空间。男人似乎只有在抽烟的时候才是自己彻底清净的世界,只有回家在停车场停车时才能享受片刻的偏安一隅。女人只有在孩子睡着后,才敢把那本看了几个月都看不完的书拿出来翻翻。

在单位,30多岁的人更是活得小心翼翼。即使爬上了高层,也怕稍有不慎就会跌落,每天都谨小慎微。不能失去工作,不能没有收入,是30多岁的人的信念。

30多岁的人,体力已经不能跟20多岁时候比了。单位的小年轻熬个通宵,第二天就精神抖擞的上班,你熬个夜,一周都萎靡不振。

30多岁的人,开始怂了。年轻时遇到不公平,桌子一拍:“老子不干了!”会因为小事据理力争,甚至动起手来。现在能忍则忍,常常告诉自己“算了吧!”

30多岁的人,开始接受不公平,变得麻木了。年轻时相信世界的美好,相信公平正义。30多岁,开始明白,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不公平是常态。

30多岁的人,更在乎健康。自己的,家人的。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我想这就是三十多岁的人最在乎也是想得最多的吧。


马夫人说


守一瓣心香是女性,又是过来人,懂得35岁-40岁的人,最在乎孩子和老人,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希望他们健康平安。

大多数传统的女人,都以家庭为重,35岁过后,爱情已经深化成为类似亲情的感觉,女神变成女汉子,以柔弱身躯帮衬先生托起整个家。

这个年纪,父母已老。

35岁-40岁的人正值壮年,他们的父母却已到迟暮之年,身体和精力已行下坡路。父母大半辈子辛勤工作,早已使身体透支,像一台提完折旧的精密机器,性能不再精良,配件无法更换,只等被生命淘汰。

身而为人,无法阻拦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身为子女,无法代替父母承受病痛之苦。35岁-40岁的人,牵挂着老人的健康平安,终日惶惶,宁愿花心思常回家看看,给父母打电话聊聊天,也不愿接到父母突然打来的电话,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唯恐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之憾。

这个年纪,孩子还小。

35岁-40岁的人正值壮年,他们的孩子大多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虽说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看管,一颗心早已挂在孩子身上,孩子有没有被老师苛待,有没有认真听讲,有没有吃饱穿暖……满心满脑都是孩子。

这个年纪,最怕接老师打来的电话,孩子闯祸了,孩子受欺负了,孩子跟同学打架了,孩子意外受伤了,恨不得随了信号传递,在手机里第一时间穿越到学校。心似长满了草,见到神兽安好的那一刻,才放下心来,和老师了解情况。

这个年纪,退休还早

35岁-40岁,事业发展已基本定型,升迁的早已升迁,担大任的早已被提拔,其余的人,不咸不淡地维持着一份工作,挣着不多不少的工资,谈理想好笑,谈退休还早,迫于经济压力,又不敢轻易辞职。

这个年纪,有多少人在夹缝中求生?在班上,接个电话慌里慌张请个假就跑,不是去医院看老人,就是被老师召见,都是急茬,哪一头都慢待不了。精力不放在工作上,又被领导不待见,在唯唯诺诺中夹缝求生。

35岁-40岁,只能苦熬,安慰自己说:等老人享尽福寿,等孩子考上大学,等尽完肩上责任,一定去游历四方,好好地为自己活一把,岂料那时人已老去。


守一瓣心香


35-40岁的人最在乎什么? 每天想的最多的是什么?

35-40岁的人,往前看10年有未知的中老年生活;往后看10年是快乐单纯的青春年代;看眼前有妻儿老小。

从时间人格的观点来解读一下。

未来时间观的人,此时应该已经开始为退休、养老做筹划了。45岁以后,职场会有压力,要准备PLAN B。20年以后,面临退休,常规养老金恐怕不够用,要准备养老年金、 养老保险、养老房产等等,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时间观的人,活在当下。 每天要考虑晚上全家的伙食、周末的朋友聚会、儿女上哪个学校、公司的升职加薪。 这段时间算是人生的黄金期。

过去时间观的人,会敏锐地察觉到青春已渐行渐远。 有时会回望青春,翻看过去的照片,和朋友们一起缅怀旧时光,感慨生活不易。

欢迎关注我I生活,分享40+的活法儿!


我I生活


说起这个话题,特别感同身受,前天下班打的滴滴,跟司机聊了几句。

司机说他是做木地板生意的,今年37岁了,现在经济不景气,但也还够活,在家发发货挺清闲。只是孩子十几岁刚刚到青春期,他怕孩子常见他在家闲呆着,会有想法,会觉得爸爸不努力为家庭做贡献,于是就出来兼职开网约车。

想起日本男人下了班也不回家,先去小酒馆喝会儿酒,给家人造成人面儿很广、应酬很多的样子。

想起那些失业后拿着公文包在地铁里转的男人。

其实我还蛮感动的,有的爸爸为了多陪陪孩子放弃业余爱好,有的爸爸为了孩子要佯装很多业余爱好。其实都想在家赖着躺着,生蛆长毛,天荒地老。可是从有了孩子那天起,“榜样”两个字就扛在肩上,烙在脸上了。

陪伴很重要,但作为中国传统家长,我甚至觉得,榜样比陪伴更重要。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依靠你,是件幸福的事。即使快乐少了,压力大了,即很多事情沉重宛转压在心里说不出口,又如何呢。

快乐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孤独也不是坏事。咬着牙苦苦熬着过日子,在任何时候用微笑来掩饰悲伤,即使失去了激情、目标,即使活得不甘心,即使感不到爱了,单纯的付出感,未必不能令人活得完满。

我喜欢看着我爱的人笑,我喜欢别人先幸福起来。最重要的是,既然人生做了选择,就不要矫情。觉得活得不爽,换个方式就好了,不要抱怨.








皮皮虾爱午安


这个年龄段的人啊最在乎的是自己呀!因为自己不在乎似乎别人都不在乎或者也都在乎,这不是绕口令,听我分析啊:[捂脸]

1、上有老,如果家里碰巧有像孩子一样的老人的话,他们是在乎你,但是更多的是让你更在乎他们。

2、下有小,不用说,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啊!!!她(他)肯定在乎你,但主要是需要你。

3、三十而立,立业了就坚持吧,因为不能倒下,很多人需要你啊!!没立的,更得拼啊,因为没有选择!

4、四十而不惑,别说,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是成熟了(一辈子也活不明白的除外啊)能想明白事了,也该继续努力承担家庭重担了,因为这是必须的。

所以说啊,还是努力在乎自己吧,提前养养生,还得拼啊!



郑华用心感悟


35—40岁最在乎什么?

最就是第一在乎吧,最在乎自己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够发展事业,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伺候父母,养育孩子,养家糊口。如果一个人正值壮年,身体抱恙,那不仅不能为家庭分忧,还会拖累整个家庭。

每天想的最多就是怎么怎么教育好孩子,毕竟中国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想法,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比我们这一代人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压力山大啊,不仅要维护一个家庭的和睦相处,还要努力奋斗给家人好的生活条件。不敢生病、不能抱怨、要撑得起一片天,自己负重前行,就是为了家人的幸福和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