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难道和“男左女右”有关……?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该由正文、落款和钤印组成。既然是书法作品的组成部分,落款、钤印和正文就同等重要。如何落款钤印又都有哪些讲究,爱好书法、国画的人不可不知。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元 王冕 《墨梅图》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是指在书画作品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缘由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格式变化纷繁。

落款种类

1、双款

双款是将赠予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

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

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较高,以示尊敬之意;下款应有谦词。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2、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

长款即写出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北宋 欧阳修 《致端明侍读尺牍》

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八大山人作品

如果余纸不多,或为了和谐构图,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八大山人作品

落款的字体,若是书法作品,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

雅存、珍存、惠存、清鉴

清品、清赏、清正、清玩

鉴可、鉴证、敲正、法正

博鉴、尊鉴、法鉴、博教

大雅、补壁、教之、正举

存念、粲正、一笑、笑存

属、鉴、玩、赏

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节临

书、录、题、笔、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唐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落款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贤兄(弟)、仁兄(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落款时间

1.纪年法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时间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六十年一个循环,俗称“六十年花甲子”。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天干地支

参照下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巳末 庚申 辛酉 壬戊 癸亥

​2.记季节

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农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季节还有一些别称,如春的别称有阳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三春、九春等。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夏的别称有朱夏、朱明、昊天、长嬴、三夏、九夏。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秋的别称有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素节,金天,高商、三秋,九秋。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冬的别称有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等。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3.记月份

旧历月的别称尤为复杂,而且有种种不同的来历。归纳起来,每个月的别称大略如下: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太月、十三月、春阳、初阳等。

二月

如月、杏月、令月、卯(mǎo)月等。

三月

蚕月、桃月、花月、嘉月、三春、暮春、晚春、辰月等。

四月

乏月、槐月、麦月、清和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巳月等。

五月

蒲月、榴月、恶月、仲夏、午月等。

六月

荷月、季月、暑月、伏月、三夏、暮夏、晚夏、等。

七月

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新秋、上秋、孟秋、申月等。

八月

桂月、获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吕、酉月等。

九月

玄月、菊月、咏月、暮秋、晚秋、穷秋、凉秋、暮商、季商、霜序、季白、戌月等。

十月

良月、吉月、露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孟冬、亥月等。

十一月

辜月、葭(jiā)月、寒月、雪月、龙潜月、一之日、仲冬、子月等。

十二月

冰月、腊月、嘉平月、严月、暮岁、暮冬、穷冬、严冬、残冬、末冬,二之日,腊冬、季冬、大吕、丑月等。

落款时,你注意这7点了吗?

1. 落款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

2. 印章不能比落款的字大。

3. 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个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写,不要转行另起一行写。

4.盖印章要慎重,不要盖得又多又杂,喧宾夺主。

5. 接正文下面落款的两排小字左边不要超过正文的宽度。

6. 落款中的年、月,公历农历不能混写。

7.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北宋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

钤印时,你注意这10点了吗?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不可以比字大。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3、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5、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6、盖二印,同形印、同大小、同章法、同刀法可匹配。

7、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8、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9、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0、上阴下阳。阳文呈红色,与火相契合,故火为阳;阴文呈白色,与水相契合,故水为阴。《易经》云“阴阳交感,刚柔相推。” 阴气如水,性凉,是向下压的。而阳气如火,性热,是上升的。如果把阳文(朱文)的印盖到上面,阴文盖到下面,则出现已是火热的阳文上升,而已属水凉之阴文下压的状况,这样就使二者对比悬殊,距离愈远,对立有余而统一不足,从而缺少阴阳交感,难以和谐了。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元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局部)

上阴下阳:书法落款钤印为何会有这个规则?

去掉乾隆的钤印和题跋后的《鹊华秋色图》(局部)

落款钤印可是一门大学问,你学会了吗?

如果还不会或为了方便下次查看就赶紧转发收藏起来吧~

还想知道那些关于书画篆刻的小知识,欢迎在评论中告诉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