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2018.08.30 星期四 阴

读经成员:一栩 妈妈

内容:易经13.14卦;

易经杂卦传。

黄帝内经的历史发展:

它成书较晚,由几个圣人完成的,成书于战国时期。从神农,到黄帝,黄帝对成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歧伯,伯高,少师跟黄帝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不断流传,到战国时期才整理成书。

它很宝贵,跟易经是同源的。金匮真言,比金子还珍贵,灵兰秘典,它是被珍藏在密室的。它曾有段时间是失传的。唐鉴真东渡,出使日本,带去先进的医学,日本跟我们的文化类似。宋朝时,黄帝内经失传了,灵枢找不到了,中国的附属国以此来提出一些条件予以交换黄帝内经。朝鲜跟中国交易,给了对方治国之策。

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自于易经的思维与文化,唐宋之前天子遵道化育天下,而后以人为中心,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化的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人类历史进程中,希腊,埃及,巴比伦文化都已消失,中医文化也起了了不起的作用,一次又一次抵御了自然灾害。

黄帝内经对人生命力的影响特别大。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最璀璨的时代。黄帝内难,难经成书于战国,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成书于东汉。黄帝内经素问81章,灵枢81章,共162章。素问:阴阳五行,脏象,脉象气血,俞穴针法,诊法,养生法;灵枢:脏腑,经络,生病的原因及原理,病症,诊治方法。以人为对象,讲人与生命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研究的是生命科学的问题。伤寒论讲六经辩证,十二经分六阳六阴。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内在生命的规律,人的内在精神有形的层面。五脏六腑内在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一阴一阳之谓道,不外求而是向内求。

人到中年,总经历过身体上的不适,比如人发烧要七天能好,总有一个规律。黄帝内经一共涉及了十三个药方,给到我们一种思维,方法,通过外在表象,以知自身的问题。闭目养神,通过内观,知道怎么调理脏腑,气血,排外邪,通过时辰,节气,五谷养生,养心,解决我们生病的问题,久病成医。它不只是中医经典,也是养生宝典。

它是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