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今天一早,聽到同事吐槽:

『連續一週的會務工作,我早出晚歸,沒有兼顧到孩子的日常作息。
有天忙完了回到家是晚上9點過10分,我想:“都幾天沒有陪著孩子一起摸書了,現在還不算太晚,親子閱讀半小時,還能保證孩子十點可以上床休息,完美!”

可是他說:“媽媽我不要看書。”

我不想輕易放棄這個建議,說:“那你不看書也可以,那就早點睡吧。”心想:“平時睡覺愛磨蹭的你,這下總沒得選擇了吧!”
結果?孩子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睡覺,一骨碌地鑽進了被子裡。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這孩子是有多抗拒讀書啊?我心裡一緊:“怎麼回事?”“可能他累了?”
昨天同樣是晚歸,回來一看孩子在看動漫頻道的動畫片,我有點不悅但又不好說什麼:自己忙起來忽略了他, 長輩幫忙著接送、照看他已經很不易。

我說:“來,媽媽帶你看一會書。”
結果,剛擺好睡前閱讀的陣勢,孩子就說他困了。

好吧,才幾天的時間,看電視看得對書提不起興趣了……』


01

怎麼辦?

那麼,首先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喜歡看電視吧。

電視集聲、光、影為一體,擁有不斷變化的畫面、豐富鮮豔的色彩、動聽好玩的聲音……這些刺激對孩子而言一定比書本具備更大的吸引力。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對孩子而言,相比看電視看書無疑是枯燥的。

有機會看動畫片的孩子會優先選擇這種不費力氣的形式,漸漸地,閱讀的分量在他們的心中會越來越少。


02

一項值得重視的研究

1986年,Tannis Williams和一些學者來到加拿大西北部,某個沒開通電視的小鎮。而這個小鎮即將要給居民開通電視節目。

Williams趁小鎮還沒開通電視節目前,給當地的孩子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其中包括閱讀發展水平的測試。

然後,在這個小鎮開通電視節目2年後,Tannis Williams又對這個小鎮的孩子進行相同的測試。

研究者們發現,這個小鎮孩子們的閱讀發展分數普遍下降了,不少孩子表現出懶於閱讀和討厭閱讀的情況。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03

看電視影響孩子未來閱讀,背後原因是什麼?

(1)孩子的詞彙量發展受到影響

美國大腦發育專家John Medina認為,孩子每天多看1小時電視節目,他們理解的詞彙就會比其他孩子少6-8個

尤其是2歲前處於學話敏感期的孩子,他們的視聽神經未發育成熟,不僅對電視的動態畫面和快速轉換的聲音無法正常接受,如果長時間坐在電視前,還會因為缺少在現實中與人互動而導致語言發育遲緩。

因為寶寶們在現實中,是需要通過聽大人緩慢、富有情感的語言學習說話和詞彙的,而電視是快速變化的聲音和圖像,不利於孩子學習語言。另外,寶寶的語言學習前提,是在辨別語音、識別詞與詞之間的區別,是要在現實中跟人互動,才能幫助寶寶把字詞和意義聯繫起來。

(2)孩子的注意力受到損害

也是來自John Medina的數據:3歲內孩子每看1小時電視,即使是益智類的,上一年級即6,7歲時注意力紊亂的概率增加10%;如果1天看3小時電視,這個概率會上升到30%。

注意力是大腦執行功能的組成部分,對兒童未來的閱讀執行力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沒了,父母想讓孩子建立閱讀習慣會比同齡孩子難很多。

(3)接收信息的方式被改變了

出生6個月後寶寶雙眼能對焦,會有視線的掃視。寶寶們通過眼睛的掃視實現信息的接收,從而促進大腦的成長。

學者們在研究中發現,孩子在看電視時不是採用這種模式,因為電視不能給視覺系統適當的刺激,孩子看電視時不僅瞳孔沒有放大,眼睛大部分時間一直盯著屏幕,沒有視線的移動,而視線移動是閱讀活動的關鍵。

這是學者們在研究中觀察到的孩子在看電視過程中的眼睛的樣子:

可以用呆若木雞來形容。

攝影師Donna Stevens拍了下面這組照片。Donna Stevens拍攝的是一些在漆黑房間裡直勾勾的看著電視機屏幕的孩子們。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04

怎麼科學地看電視呢?

然而,養育孩子是一個艱苦的工作:我們難免會遇上孩子哭鬧調皮、自己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讓孩子看會電視吧,電視確實能安撫孩子。


但是在這之前,家長應該瞭解電視對孩子的影響,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它帶給我們方便的一面而規避電視對孩子不利的影響。

那孩子應該怎麼科學地看電視呢?

0~2歲:以各種感官發展為主,不建議給孩子看電視

電視對不滿2歲的孩子來說沒有任何早教意義,反而減少了他們探索世界的時間。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外界感覺知覺的發展以觸覺為主導,喜歡用手、嘴巴來探索玩具或物品。在爸媽的引導下,孩子操作玩具、注視圖片,就是最好的發展方式。

2~3歲:在爸媽的陪伴下,孩子可以適當看會兒電視

隨著孩子視力和認知的發展,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會為了看電視而看電視,會跟大人說想看電視。

雖然有很多節奏較慢、語言簡單的兒童節目,但電視畢竟是一種單向傳播,孩子只是被動地接收信息。因此,爸媽最好陪孩子一起收看電視,每次時間不能太長,儘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3~4歲:孩子會為了延長看電視時間而耍賴,爸媽要堅持原則

都說2歲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其實,3歲的孩子才更讓人頭疼。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自己選擇節目,為了多看會兒電視,經常會耍賴、哭鬧,這時就考驗爸媽堅持原則的能力了哦~~

4~5歲:爸媽要多和孩子討論有關看電視的想法

一般來說,孩子都會接受爸媽的指令“看什麼節目”、“看多長時間”,但有時也會反對爸媽的選擇,這時可以跟孩子討論,瞭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生活經驗增加,語言發展也很快,同伴之間可能會一起談論看過的電視節目。爸媽也可以多和孩子聊聊,觀察孩子與同伴的想法,並從中引導。

5歲以上:孩子開始分辨電視畫面、內容的真假,開始理解電視手法,愛學劇中的人物,爸媽要多帶孩子做延伸活動,不要只守著電視

5歲以上的孩子已經開始明白電視中的布偶、卡通等畫面不是真的,也開始理解簡單的電視表達手法,如切換鏡頭、鏡頭由遠拉近等,會把自己想象成劇中人物,自己編故事,容易沉溺在想象中而放棄其他活動。

爸媽要了解孩子偏愛的電視內容,帶他做相關的延伸活動。

比如,孩子很喜歡看恐龍相關的節目,那就可以多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轉轉;喜歡太空,那就多去科技館,或者在家裡和孩子做相關手工、實驗都可以;喜歡魚,那就去花鳥市場看各種魚~~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從電視節目進入更系統和深入的學習中去。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看完這些照片,你還能接受讓孩子看電視嗎?

在孩子的教育中,看電視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

有人說看電視能豐富孩子的知識,電視也並非洪水猛獸,適當看一點也是可以的;有人說看電視百害而無一利。

你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