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天津书协秘书长冉繁英,在传承中创新,书作入展首届书法兰亭奖!


冉繁英,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评审委员,天津师范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冉繁英最初接触的不是书法,而是绘画,在田间地头坚持给当地农民画写生、素描。他的另一个爱好就是抄书。曾经,他用三个月的时间,抄了一本前苏联契斯恰科夫的《素描教学》。

1980年冉繁英先生开始上夜校,他报名参加了和平区文化宫的书法课,在范润华先生的班上学习了4年。四年后又考上了天津业余书画学院,接受了更系统的学习后,他对书法有了透彻的认识。

任何事情只要痴迷就没有学不好的!学习书法冉繁英不仅痴迷,而且还是那种非常痴迷,当时,家里住房条件不好,房子小,没有地方练习书法,为了习书他就在房子里搭了个3平米的阁楼,平常在阁楼里临帖。

据说,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他刚好有了孩子,白天他一边联系书法一边带孩子,为了能更好的练习书法,他用绳子一头拴在自己腰上,一头绑在孩子腰上。孩子在身边爬着玩,他好练字。

谁知道一天,他练习的痴迷,听到孩子哭声,才发现绳子的一头孩子不见了,孩子已经跌到阁楼下面了。医院的诊断是脑部顶骨三线型骨折。从医院回来之后,他把毛笔全撅折了、纸全都扔了、墨也全倒掉了。孩子慢慢恢复后,他又开始练习书法!

1984年,冉繁英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宁书伦和孙伯翔二位先生,既扎实了书法功底,又对书法有了新的理解。后来冉繁英在1997年到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帮忙,认识了唐云来先生和顾志新先生,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又使自己的书法技艺上升了一个台阶。


不继承古法何来创新,这是冉繁英老师一直坚守的,先继承一家的特点,由这一点放大、拓展,吸收其他名帖的精华,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书法之路走得远。

冉繁英的楷书在端庄整饬中,不断杂之以流丽,凛之以风神,在颜楷的基础上渐次出新。

冉繁英的行草书在颜真卿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二王”以及明清诸家的特点,作品里既有古朴雄厚之状,又有清秀隽美之意。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