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只是喜欢某些明星的作品,从未追捧过任何明星?与明星粉丝有何异同?

中云普茶业


多数较为理智的观众,只是欣赏某个明星在剧中的角色、形象,这个角色并非这个明星本人的做派而惹喜爱。至于追星,那就是小小年轻人的事了。


玫瑰手


很荣幸,我们一样。

我喜欢的明星,有很多,比如薛之谦、毛不易、杨超越等等一些。

薛之谦

要说起薛之谦,我应该是很早的就知道了。当初他那首 认真的雪 火遍大江南北,但是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歌。

很幸运,当然我已经知道了这个人但是当时根本听不懂唱的啥。这个是2006年的歌曲,当初还是很小。我特意搜了一下他的作品。虽然在他10至15年间,沉寂的时候,他的专辑确是每年都有发布。

最终15年的时候,因为 绅士 从而爆🔥。他也变成了最会讲段子的歌手。

18的时候看了 无限歌谣季 这个节目,发现他是一个专心音乐而且非常有才华的人。

并且薛之谦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免费的,自己买了版权的。

所以我就像题主一样,只喜欢作品。并没有吹捧。

毛不易

毛不易是通过 明日之子 这个节目以第一名出道的。

在他比赛的时候以一首 消愁,就已经霸占各种榜单了。当初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这首歌也承载了大学的回忆。

后来我就去看了第一季 明日之子 然后就喜欢上了这个腼腆的小伙子。他的歌非常的有魔力,听着他的歌你的脑子里会有极强的画面感。

杨超越

我当时是看,创造101认识的她。她是通过这个节目开始火起来的。

身为一个男生。当初看节目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想看美女,然后就发现了这里面有好多怀揣着梦想的女孩子。

但是杨超越可能是这里面的一个 怪咖 跳舞 不如人唱歌不如人。可是她是最幸运的一个,幸运的参加了这个节目,并且让大家认识了她。

喜欢的人,喜欢的人的是她的真实,不作做、以及她的平凡。

明星也是人,他们身上有我们值得学习的优点,作为粉丝不需要天天的在微博上骂来骂去,喜欢一个人,就要欣赏她的作品,而不是为了颜值。一味地吹捧。


古月大叔


其实我感觉很多人都和你有着一样的感觉包括我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办法能接触到明星的,所以并不能够了解到明星本人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我们了解他们喜欢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他们所表演的作品的,而每部作品的角色都是有人设的 ,通过作品里面的故事情节,我们往往就会带入进去,喜欢某个角色,而间接的喜欢出演某角色的明星艺人们。

就好比最近出演爱情公寓5学霸诸葛大力而爆红的 成果。爱情公寓这个系列是我们很多人的情怀 所以对于这一季刚开始听说有三位新人加入,很多人是抗拒的,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和诸葛大力角色人设的建立我们开始喜欢上这个角色,为什么另外两位新人并没有像成果一样爆红呢?我觉得还是角色并没有像诸葛大力一样讨喜。所以网上有句话你喜欢的是 成果还是诸葛大力?

当然,一个角色深刻形象的建立还是要归功与演员本身,并不是说其他两位新人就比成果演的要差,只能说他们的角色没有诸葛大力讨喜而已。而我们这类的粉丝比某些粉丝的区别,我感觉就是我们更理智一些,我们能够分的清楚角色是角色,艺人是艺人本身,当然你要问我喜欢的是成果还是诸葛大力,我想说的是小孩子才会选择,而我两个都喜欢[害羞][害羞],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失眠与梦与月亮


对于追星这个事儿,我一直不理解,我并非星对非理智追星不理解,而是理智追星行为不理解。在这个方面我缺乏同理之心。

非理智追星毕竟是少数,因明星结婚而悲愤跳楼的毕竟是个案。但是90、00后普通的理性追星行为让我大惑不解。他们大多多才多艺、开朗活泼、而且还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粉丝团各种活动需要经费的),这样的人在线下往往已经很出色的,为啥还追星呢?而且他们的恋爱对象往往跟所追的明星的人设也不相符。我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你追星吗?为什么会追星?”的高票回答: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遥远的人,他从来都不让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气和力量,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

也有其他比较高赞的回答,如通过追星让自己变的更优秀,通过追星治愈了自己的抑郁症等等。

我也问了一圈身边的人为什么追星?答案也都是非常正能量:追星很励志!我知道这绝对不是他们追星的内在原因,因为他要想励志,有所作为,有更多的途径更直接的方式获得。心理有病直接去看医生比通过追星更有效。

可能追星的人都不清楚自己追的内因是什么?但是,中国人的思维是往往发生任何行为都需要一个意义。什么根治抑郁症啦,什么让自己变的跟明星一样优秀啦,什么教会自己什么做人的道理啦...就都出现了,并且粉丝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认为自己的行为在道义上绝对正确。

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像我这样没追过星的人还是不能理解,感觉喝了一碗鸡汤。因为不符合逻辑。

第一,追星有意义,能引领自己向上,理性上来讲自己向上的途径肯定不是追星,目前还没听说追星的人群有多大的概率通过追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

第二,一旦明星人设崩塌,网上吵的不可开交,有为明星洗白的,有为明星无脑辩护的。还有各明星粉丝之间互相诋毁攻击谩骂的。表现的极其不理性。可是在现实中他们多才多艺,聪明机智而且不差钱,是属于优秀的那一批年轻人啊。

那么理性追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许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就都合理了。

哪个角度叫“需求”。通过追星获得某种情绪的需求!

像我们小时不可能追星的。没哪个时间精力。上学不吃力,凭天赋读书,没有补课,学习很轻松,不需要调节,各种情绪随时可以天然的释放。放学不是做农活,就是十几个伙伴结伴游玩,体力活动充沛,到晚上眼睛都睁不开,早早睡觉。琳琅满目的线下生活无需通过其他途径调节情绪。

但是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了,大多数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生活。但是通过追星能满足自己的一些情绪需求,比如社交的需求,社会参与的需求。这些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是人类共性的需求。

当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和00后他们也有这种需求,但现实中,社交是防范的、范围也是很小的。可这种需求放在网络上是却安全的。既然同一种需求有了更安全的选择,他们自然会选择在网上进行。

追星自然是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完全是放松的,感性的。凭借同学的安利、凭借颜值就让你对某个明星产生好感,加入他的粉丝团,与很多人很多人一起参与某个明星话题,即使明星人设坍塌也没关系,为明星洗白、无脑辩护更是满足了社会参与的情绪需求。而且还不需要负责。为了杠而杠不是说粉丝无脑,而是他们的行为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当然了在线下就会克制,他们还是那群优秀的年轻人。

随时阅历、知识不断的扩充,随着阶层的不断提高,年轻人会变的越来越理性,那么对感性的情绪就会越克制。随着他们的信息量和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价值体系更健全、理性,他们就不追星了。

一句话总结:自我感动罢了,只要不是发展到病态的,顺其自然吧




包袱斋


有啊,我就是这样,喜欢明星的某部作品是对他(她)这部作品里面人物塑造的肯定,至少里面的人物在某一瞬间打动到我,甚至感动到我了,说明他(她)这一人物塑造的很成功,深入人心,因此喜欢了他(她)的某部作品,除了这样我从来不追星,因为我觉得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去干,我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追星上,这就是我的回答。











六扇门人jgy


是的,我也是一样的!我喜欢的男明星只有成龙大哥,还有星爷!




吴老弟的美好生活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确实我也一样!只喜欢作品,比方说喜欢刘德华的歌,自己认为好听的就多听,也不认为说只要是刘德华的就全喜欢。梁朝伟电影好看也只有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觉得好看,不好看的也不会去看。现在一般比较喜欢国外的电影,谁拍的好看就看谁呗!

个人觉得算是没有追过星,更谈不上是谁的忠实粉丝。很不理解现在追星的人,大街上看到个明星像疯了一样。自己也曾想如果路上看到张学友,大概也就是多看一眼吧!也没想过什么拍照签名啥的,也就这样呗也是个普通人。

现在更是有时候喜欢一个作品一首歌,甚至都不会去看谁唱的,听歌看电影本就是娱乐而已何必太认真!


征途net


只喜欢明星作品这样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

这和那些追星族有很大差别,追星族喜欢的是明星本人,吃喝拉撒无条件喜欢,为追星浪费很多时间、金钱,有些人甚至丧失理智,做出疯狂的举动。

喜欢明星作品是一种理性、成熟的表现,明星的价值最终还是要拿作品来证明。


冬至73920733


英雄所见略同,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只单纯的喜欢某个明星的作品,更深入些无非也就是很欣赏某个明星的演技,人品等,然后多看看他的作品。而粉丝就不同了,他们好像专业粉丝,甚至还会干预到明星的生活,更有甚者还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所以我感觉对于明星我们还是理智些好。


千古莫相忘


有,我就不追星,纯粹只喜欢作品,我认为好的作业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比喻《微微一笑很倾城》,高甜剧情让人心情也跟着美丽,有的可以增加人对祖国的认识如:《红海行动》,《战狼》,有的教我们做人要守纪守法,不要存侥幸心理如《天不藏奸》,粉丝是单纯的喜欢某个明星,喜欢他的一切,说实话,我也粉,我粉的是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