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武汉市文联这名司机下沉青山123社区成“能人”

2003年非典期间曾在医疗一线做过服务,武汉市文联的一名司机、行政支部普通党员王艳君,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我想下沉社区做志愿者,帮帮他们。”他2月2日就发出了这样的请求,他是武汉市文联第一个深入社区服务的党员。


下沉青山钢都花园123社区后,王艳君成为单位下沉支部的“能人”。自创消毒脚垫,去发热楼栋送菜,拿垃圾,还给随时电话求助的居民买奶粉、卫生巾……有风险的活、累活、尴尬活,他都冲在前面。


王艳君曾是一名军人,在部队医疗机构服务过,学过医,懂得一些医学知识。退伍之后,他在武汉市文联司机班工作,曾给武汉市文联主席池莉开过车。截至2月29日,王艳君已经在社区一线服务1个月了,武汉市文联下沉党员干部也达到33人。


以下为记者采访王艳君的口述实录


我对自己有信心,毕竟曾学过医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想到要去做志愿者的?


王艳君:2月初的时候,看到武汉病人人数不断增长,那时候很多社区的病人还住不进医院,我意识到社区是防控的关键,便在微信上搜索,哪个社区需要志愿者,搜索到花桥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司机,专门运送发热病人,他们需要A2驾照的司机,我刚好有A2驾照。我打了电话联系,并填了报名表,准备第二天去“上班”。


但是第二天,我接到了武汉市文联通知,单位要组织行政支部党员下沉青山钢都花园123社区服务,于是我服从单位的安排,花桥社区的工作人员得知后跟我说,“没关系,你在哪里都是战斗”。


就这样,我在青山钢都花园123社区扎根了下来,一直到现在。


记者:2月初疫情还很严重,你不害怕吗?


王艳君:我对自己有信心。之所以迫切地想出去,一是对这个城市的热爱。我是东北人,来武汉当兵,工作,已经20多年了,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二是,觉得我毕竟是学过医的,我虽然不像专科医生那样,可以在一线救治病人,但至少在社区我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从帮不上忙到居民有事就找我


记者:下沉社区一开始顺利吗?


王艳君:一开始到了社区,跟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都不熟悉,站在那里很尴尬,看到他们在那里忙来忙去,帮不上忙。


我觉得社区工作人员很不容易,我想,我先从保护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吧。我教他们怎么做好个人防护,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包括电脑键盘、电话——一天要打数不清的电话,所以需要反复消毒。


我观察到,社区每天来来往往很多人,如果脚下踩了病人吐的痰,一样可以把病毒带进社区服务中心。于是,我在社区服务中心门口做了一个“消毒脚垫”。每个人进来,都必须站在一个84消毒液浸润的毛巾方盘里,进行脚底消毒。


后来,市里、区里几次来人检查,看到我们社区的脚垫,都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做法。


武汉市文联这名司机下沉青山123社区成“能人”


记者:后来展开了哪些工作?


王艳君:工作展开得非常艰辛,社区把我放在第4网格。第4网格原始的网格员年前回老家了,一直没回来上班。现在就是我和另外一个志愿者在支撑。


从开始熟悉人群,楼栋开始,还专门找了平面图来研究。排查发热情况,给居民送菜,给疑似病人去隔离点办手续……事情太多了,说不完。现在居民有事,都知道给我打电话。


(王艳君每天在朋友圈更新动态,2月28日,他记录:2月28日下午,走访了6户确诊出院居民,签居家隔离承诺书,并送上爱心菜,爬楼大汗淋漓,快要虚脱了。)


武汉市文联这名司机下沉青山123社区成“能人”


记者:看你发的朋友圈,有一位居民让你帮忙去她家看看他父母是否外出迷路了,是怎么回事?


王艳君:社区有一对老年夫妻,特别喜欢捡垃圾,他们住的是顶楼。他们的行为,遭到了居民屡次三番的举报,很多人都不愿意管他们。我说,不管他们也不行,那我去管他们吧。


他们的女儿很担心,知道平常就给社区添了不少麻烦,疫情爆发之后,更担心,总是问社区的人他们的情况。于是,我总是去他们家。


他们家老人前一天走丢了,不知道被哪个好心人送回来了。第二天,他们女儿担心他又出去了,就让我过去看看,嘱咐一下他们——因为这两位老人也没有电话和手机,只能上门。这个门栋是确诊门栋,但确诊病人已经送走了。


武汉市文联这名司机下沉青山123社区成“能人”


记者:你朋友圈里,还发了给居民买卫生巾的事,她们为什么要你买?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王艳君:这位居民是123社区旁边的一个小区,但归属于123社区管。那天,我回单位隔离间的路上,还是她的邻居帮忙给我打的电话,说家里两个女儿急需卫生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团购这些物资,可能没那么快到,急用吧。我说我已经下班回去了,只能明天来帮你解决了。


第二天,我去中百超市,自己也不太懂,就麻烦中百的女店员帮忙挑选。因为现在超市都是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代购,所以超市的售货员应该已经见多了,见怪不怪了。


武汉市文联这名司机下沉青山123社区成“能人”


正月十五就在自家楼下看了一眼小孩

记者:你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家里情况怎么样,家人支持吗?


王艳君:我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上初二,小的还不到2岁。我老婆是中部战区医院汉口院区妇产科的一名助产士,疫情期间也一直都在岗位上,工作也非常忙。两个小孩的照看任务就落在岳母的肩上,还好我岳母身体比较好,她们也没有反对我。


我既然出来“工作”了,就不能回家住,大家都知道这个风险很大。


正月十五那天,我忙忘了,后来听同事说是正月十五,我就回家看了一眼小孩。让岳母抱到窗户前,看了一眼,没上去。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伤感的。我发了个朋友圈,结果被我们同事写了一段感言。看了这段感言,我倒是眼泪直流。


武汉市文联这名司机下沉青山123社区成“能人”


一个月了,我一直没有休息,天天都在社区忙碌,同事也让我休息,我说我不能休,社区的工作人员非常需要我。


武汉市文联这名司机下沉青山123社区成“能人”


王艳君所在支部的支部书记陈峥嵘说:

这些天我一直和王艳君在青山钢都花园123社区工作,他的情况我很熟悉。2月3日,我们下的基层,2月6日,他不到两岁的小儿子发烧了,烧到38度多,他听家人说了之后非常担心,但又不能回去,失眠了一晚上。好在儿子吃药后第二天退烧了,他才安下心来。


123社区比较特殊,是一个老小区,老年人比较多。他是武汉市文联最早下社区的,2月2日,社区里还有很多没有确诊的疑似病人,医院没有床位收治。那个时候非常危险,他就冲在前面了。在他身上有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本色。


我们7个第一批下来社区的时候,真的有点害怕,当时没有防护物资,王艳君一边给大家买防护用品,一边协助社区开展工作。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些女同志,她们心里也害怕,王艳君在这里起到了稳固“军心”的作用。

END


出品: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媒体中心

监审:邓鼐 监制:吴晓君 编辑:张杰

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