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子彈飛出去的動力強大,甚至可以打穿厚鋼板,可是為什麼彈藥爆炸時炸不碎銅彈殼呢?

書城路4533


前面的幾位兄弟都答的是什麼玩意。先解釋一下,我國目前大部分子彈採用鋼質彈殼,也有少部分銅質彈殼。使用鋼質彈殼其實是無奈之舉,銅材質才是理想的彈殼材料,延展性好,能夠在膨脹時有更好的合膛性能,在抽殼時也不容易斷裂。但我國因為銅儲量較少,從成本的角度需要使用其他材質來替換銅質彈殼,我國從蘇聯引入兵工體系時也順帶引入了鋼質彈殼工藝。我國目前子彈彈殼材質主要是覆銅鋼和覆漆鋼。

▲蘇聯7.62教練彈材質示意圖

首先槍膛替彈殼承載了一部分壓力

書歸正傳,槍花正經解答一下題主的疑問。先從最簡單的角度來解釋,假如題主直接吹一個氣球,吹到一定程度超過氣球延展性極限之後氣球就會破裂。但是假如把氣球放在一個盒子當中吹呢。當氣球膨脹到把盒子充滿時,你就吹不動了,因為此時盒子限制了氣球的膨脹,你吹氣產生的壓力不需要通過氣球本身發生形變來平衡,直接靠盒子本身的強度就承載了。

子彈發射過程也是如此,槍花以AK47的發射過程為例。


▲AK47上趟過程

因為需要上膛與抽殼,子彈與槍膛是間隙配合(簡單來說就是之間有空隙),但是在發射過程中必須防止火藥氣體向後洩漏,在發射的瞬間,彈殼受熱膨脹加上火藥氣體的壓力,彈殼整體膨脹與槍膛緊密合攏,提供良好的合膛性能。

這個時候是彈殼形變最大的時刻,假如沒有槍膛的幫助,彈殼有很大概率會被炸裂,但是此時與彈殼緊密結合的槍膛壁幫助彈殼承載了極大的膛內壓力,防止彈殼破裂。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主要因素防止彈殼破裂。

  1. 彈殼材質良好的延展性。
  2. 槍膛壁替彈殼承載了膛內壓力。

合適拔彈力適時釋放了壓力


先看一個子彈被擊發的動圖。

▲子彈擊發過程

子彈被擊發後,膛內壓力迅速上升。如果壓力無法釋放,彈頭無法被正常推出,不僅彈殼會被炸裂,甚至還有炸膛的危險。

在子彈生產工序中,在彈殼與彈頭分別生產好之後,全彈裝配中有個擠入彈頭的工序。

▲擠入彈頭

這部分一個重要的工藝參數就是拔彈力,簡單來說就是全彈裝配好之後,將彈頭從彈殼中拔出所需要的力量。

拔彈力就直接影響最高膛壓。拔彈力越高,子彈越難拔出,最高膛壓也就越高。所以需要經過一個精密的設計計算,得出一個既能保證子彈最大初速,又在槍膛與彈殼承載範圍內的最高膛壓所對應的拔彈力。

在彈殼內部達到最高膛壓後,火藥氣體從彈殼口部釋放,推動子彈做工,膛內壓力也就迅速降低。




並非權威解答,歡迎批評指正。圖片來源於網絡,具體來源見圖片水印,若有侵權立即刪除。我是槍與火花,講述鋼鐵與火的傳奇故事。


槍與火花


彈頭和槍管粗細差不多 彈頭後邊的彈殼是有錐度的 槍膛裡面也有相同的錐度 整顆子彈塞進去與槍膛完全嵌合達到密封的作用 子彈發射藥的能量很大 完全可以炸碎彈殼 可是彈殼被鋼製槍管箍著 爆炸時產生的能量從彈殼轉移到槍管上 這點能量 不足以炸碎槍管 所以彈殼也不會炸碎 沒有管子箍著子彈 子彈肯定會炸碎 小時候玩過



戰列艦時代


子彈被擊發時,彈殼不會爆炸那是因為有槍膛的束縛,如果沒有槍膛的束縛,直接敲擊子彈的底火或者是把子彈扔進火裡,那麼這時的子彈就會跟炸彈一樣直接炸開,如下圖所示:
圖中是把燒紅的鐵條直接放到子彈上面,當裡面的發射藥被高溫引燃以後,子彈就直接炸開了,如果使用槍械發射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在上膛的的時候,子彈是緊緊貼合槍膛的,而當撞針撞擊底火,使彈殼裡面的無煙火藥爆炸時,產生的燃氣壓力其實是向四面八方擴展的,但是,彈殼的底部有閉鎖機構堵著,彈殼的四周又有槍膛包裹著,那麼壓力唯一的釋放方向就是前方彈頭的方向,高溫高壓的燃氣會推出彈頭,使其沿著槍膛運動!


而燃氣想要推出彈頭,那麼就涉及到子彈“拔彈力”的問題,拔彈力就是指:把彈頭從彈殼裡推出來所需要的力量。拔彈力越大,在子彈被擊發時,彈頭就越難與彈殼分離,產生的膛壓也就會越高,所以,槍械想要不炸膛,使用的子彈就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拔彈力,使燃氣產生的壓力能夠順利推出彈頭,以免出現炸膛的情況!

最後,再說一點題外話,就是關於彈殼形變的問題,因為子彈被擊發的時候,在高溫高壓燃氣的作用下,彈殼是會出現一定程度膨脹、變型的,但是由於有槍膛的包裹、束縛,這種膨脹、變型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過彈殼也會因為這種形變而緊緊地貼合槍膛,尤其是銅質的彈殼,因為其延展性要遠好於鋼質的,所以,銅質彈殼的合膛性也比鋼質彈殼的要優異,這也是為什麼槍彈彈殼基本上都是選擇銅來製造的原因(我國使用鋼質彈殼純粹是無奈之舉,因為銅儲量比較少)。

因為彈殼的膨脹會僅僅其緊緊貼合槍膛,那麼這時又要考慮到抽殼的問題,所以現在的步槍子彈彈殼基本上都是前窄後寬的梯形結構(步槍的膛壓要遠高於手槍),這種結構除了能聚能之外(聚集燃氣的壓力),也更加方便與抽殼!


哨兵ZH


子彈飛出去的動能是由彈殼內發射藥的高壓燃氣所賦予的,而彈殼之所以不被髮射藥炸碎,除了彈殼本身有一定的承壓能力,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壓力傳導至槍膛,被槍膛本身所吸收。而子彈從彈殼內飛出去所需要的膛壓有一個專用名詞叫做拔彈力。

在槍膛內除非炸膛,不然彈殼不可能炸碎

子彈發射的過程一般是擊針擊打底火,底火點燃彈殼內發射藥,發射藥爆炸產生高壓燃氣推動子彈脫殼向前運動。在這一過程中,直到彈頭脫殼洩壓為止,發射藥的壓力直接承受對象都是彈殼,而彈殼的材質一般都是薄薄一層銅皮、覆銅鋼或者塗漆鋼,他們能夠承受的壓力非常有限。而像我國的5.8毫米子彈膛壓較低都能夠達到280MPA以上,早就超出了彈殼的承壓極限,那子彈為什麼沒有炸開呢?因為外面有槍膛的包裹,壓力通過彈殼傳遞給槍膛後阻止了彈殼的進一步形變。

彈殼不爆炸不代表它沒有發生形變

彈頭與彈殼裝配的緊密度有一個專業名詞那就是拔彈力,拔彈力越大的槍彈,發射藥就需要在彈殼內累積更大的壓力才能讓彈頭與彈殼分離飛出去,所產生的膛壓也就越高,子彈的初速也就越高,射程也會更遠。現代子彈在製造中為了增加拔彈力,一般採用過盈結合的方式進行裝配,也就是彈頭底部裝配部分的直徑要略大於彈殼口部的內徑,這樣的話就能將彈頭牢牢卡在彈殼內,提高拔彈力。所以使用過的子彈即使沒有爆炸,其彈殼口部也被彈頭卡的向外擴張,加上發射藥爆炸,這種形變更加厲害,所以回收後的彈殼要二次回收,還要重新進行緊口才能使用。

什麼情況下彈殼會炸碎?

如果沒有槍膛的壓制和保護,彈殼肯定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爆炸,而這樣的事情只能有兩種情況。

第一、膛壓太高,槍膛都承受不了,直接炸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彈殼自然也要炸裂。

第二、單獨把子彈拿出來用東西擊打底火,這樣子彈也能擊發,發射藥也會爆燃,不過沒有槍膛的束縛彈殼肯定爆炸。


軍武吐槽君


現代槍械的子彈的構造分為彈頭、燃燒藥、底火、蛋殼等幾部分組成。隨著時代的進步槍械也發展出了步槍、狙擊槍、機槍、衝鋒槍,霰彈槍及手槍等極其繁多的種類,而槍械使用的子彈彈藥同樣也發展出了不同種類的子彈,有燃燒彈、破甲彈、霰彈等等各式各樣的種類,且子彈發射的威力極其巨大。



那麼為何子彈在發射時彈殼沒有受到損毀!

首先要了解子彈發射時處於在什麼環境之中。子彈的擊發過程是先由射擊者上膛將彈匣中的子彈推進至槍膛內,再由槍手扣動板機推動撞針激發槍膛中子彈的底火,從而燃燒彈體內的火藥從而實現子彈的發射!

▲(步槍擊發工作原理)

從這一張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子彈在槍膛內部的發射情況,子彈在擊發時整個彈體是緊緊的被槍膛所包圍,而子彈的底部也有槍機的閉鎖機構堵住。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子彈發射時彈殼內部火藥燃燒時所產生的爆發力,一部分能量用於推動彈頭的高速發射,而另一部分能量實則全部被槍膛與槍擊閉鎖機構所吸收,根本不會對發射時的彈殼造成太大影響。


但是,假設子彈如果在槍膛外部被擊發底火的話,依靠彈體內軍用火藥燃燒產生的瞬間巨大威力,子彈彈殼勢必會發生損傷,甚至整個子彈的彈體都會發生爆炸的情況!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子彈的穿透力並不完全來自於發射藥爆燃時產生的推力,而主要是槍管內壁的螺旋狀膛線。膛線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螺旋狀線槽使彈頭產生高速旋轉,從而使彈頭在水平直線的高速飛行狀態下,以800米~900米/秒(突擊步槍)的較高初速貫穿目標。子彈在槍膛中因彈殼底火被撞針擊發,從而引燃發射藥。發射藥在爆燃的瞬間會產生強大推力,將彈頭與彈殼分離。由於彈頭與彈殼之間並非一個同質整體,而是兩者相互組合連接後,從而構成的一個銜接體。於是,彈頭與彈殼的連接組合部分就很容易在發射藥被引燃的瞬間,由於高溫高壓氣體的急劇膨脹而產生強大推力,從而將彈頭推離彈殼,而彈殼則依然保持完好。由於高溫高壓氣體產生的物理反作用力將槍機後推,於是被槍機‘’咬住‘’的彈殼在經過與彈倉對應拋殼孔時,被彈倉下一發子彈在鋼片彈簧作用下將彈殼頂出拋殼孔,然後下一發子彈因槍機復位而自動上膛和自動擊發,於是再次重複之前的整個程序。


東驤神駿


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武器,而且五花八門的各種各樣的,在200多年前人們在戰爭中使用的是前堂槍,也就是槍發射子彈的火藥是從,槍口加入的,一次一發,有的還要用火點燃,非常原始,

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人們發明了,後堂槍,也就是,子彈頭,和子彈殼是一體的,在使用的時候,子彈裝入槍堂發射。使用的是黑火藥,隨著化學工業發展,人們開始使用硝化棉作為子彈的發射火藥,威力強,更容易工業化製造,

子彈分為三個部分,子彈頭,子彈殼,底火,槍在擊發底火引發子彈殼裡面的火藥燃燒,推動子彈飛出,這樣一個過程,

為什麼?子彈在發生爆炸時,沒有把子彈殼炸碎,子彈在生產過程中子彈殼裝藥,是有一定的規定的,經過計算,能夠子彈頭髮射出槍堂,像7,62突擊步槍,12,7高射機槍,是指槍的口徑,子彈在生產過程中有嚴格標準化,保證使用中不能出現問題,

為什麼?子彈殼是銅的,銅比其它金屬軟,在使用時不容易卡子彈殼,可以長期儲存,但是成本高,


子彈的發射火藥與炸藥威力不一樣,硝化棉的化學反應速率是每秒1000米,而TNT的化學反應速率是秒8000至10000米,對比一下它們兩個的威力可想而知了。。。。


dalalignkml


先舉個很普通的例子,大家應該對爆竹和起火比較熟悉。爆竹點燃後會將外殼炸得粉碎,起火點燃後燃氣從下口噴出。二者都是火藥爆炸生成高溫高壓的燃氣,都要急劇膨脹,但在爆竹中燃氣"走投無路",就有可能將殼體脹破。


而起火就不同了,上面通不過,周圍出不去,但下面不受阻礙,所以很快從下面噴出,也減小了對殼體的壓力,就不至於損壞殼體。

再看子彈殼是圓筒狀,裝好火藥後將子彈頭堵在圓筒口,雖然有子彈堵著,但阻力並不大,看電影電視上經常有人將子彈頭卸下來,也並不費勁。這樣當子彈殼內的火藥爆炸時,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在急劇膨脹時,將子彈頭推出要比將子彈殼壓破容易得多,於是將子彈頭推出,因為推出子彈頭時對子彈頭做功,燃氣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就更不會壓破彈殼。假如像爆竹一樣將子彈殼密封起來,然後再擊發,不將彈殼炸爛才怪。比子彈殼厚得多也堅硬的多的東西,比如手榴彈、手雷、炸彈等都會炸開,都是因為裡面的火藥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的燃氣無處排洩。

再說子彈擊穿厚鋼板,電影電視上經常有子彈擊穿鋼盔的鏡頭。子彈頭雖小,但從槍口出來時速度很大,動能較大,遇到物體會產生強大的作用力,加上子彈頭前端尖銳,與物體的接觸面積很小,根據公式p=F/S,子彈頭會對物體產生強大的壓強。這個壓強一旦超過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就會將物體壓破,包括厚鋼板。


甜甜向上314159




1、對比火箭發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大家都應該看過火箭發射時升空的狀態,當火箭飛出地球大氣層之外它有一個外殼就會實現分離從而墜落到大氣層中。常常聽到指揮中心說第幾節分離,其實炮彈也是這個原理。只是火箭飛行的過程中拍攝畫面被放慢了,炮彈放慢也可以看到它外殼的銅彈殼被分離。只是沒有人故意去研究罷了,所以你覺得炮彈是和彈殼一起爆炸的。其實在炮彈爆炸之前的很短的時間內,時間可能到很小小的微秒時刻。所以你看不見,而要看見彈殼和炮彈分離用高倍攝像機則可以完成。



2、子彈和炮彈是有區別的

炮彈相對於子彈來說,體積更大,發射裝置不同,炮彈風帽、彈丸、引信、彈帶、底火和藥筒。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炮彈的威力也不斷得到提升,現階段世界上主要的炮彈主要有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榴彈、炮射導彈等,他的各種性能在這裡我就不一一介紹了。而子彈相對於炮彈來說結構較為簡單得多,通常由彈殼、底火、發射藥、彈頭四部分構成。子彈在由槍的動力打出去以後,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由於子彈體積較小。所以空氣阻力對它的影響並不大,為什麼子彈會打穿厚厚的鋼板呢,前面說了由於體積小,飛行速度快。在子彈接觸到鋼板的時候,憑藉強大動力,橫截面積小得多。這就是子彈為什麼能打穿鋼板,而像炮彈這類就不能。因為炮彈必須要靠引信才能使得它在發射的過程中點燃裡面的火藥才能爆炸。



唐明皇之解說


子彈加速過程:力*槍管長度=動能

子彈減速過程:力*鋼板厚度=動能

假如:槍管長度=100*鋼板厚度,並且動能損失不大

那麼:擊穿力=100*擊發力

實際上,子彈接觸鋼板的瞬間,力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