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这次疫情对旅游业有什么影响?旅游业自身该如何做?

侠影客栈


一、行业承压:非同以往

1. 消极因素叠加

中美贸易战、美国取消中国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中国经济下行承压、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下降等因素叠加,使得此次疫情后的中国旅游业,很难像2003年非典疫情那样六个月后就“满血复活”。

2. 行业产能羸弱

中国旅游的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产业素质相对落后甚至下降。相对于需求市场高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旅游供给侧的产品结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近十年来变化不大。曾经巨大的旅游市场红利中,让很多旅游企业已经习惯在苟且中生存,靠“量”获利而非凭“质”取胜。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供给还没完全升级为商养学闲情奇的优质产能,融入新业态的旅游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

二、政府施救:保产业链蓄势待发

目前,中央、省、市已经针对疫情情况出台了针对企业的施救措施,并在积极有序地复工。对旅游企业来说,政府应该抓住旅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保障产业链的完整性。旅行社、OTA平台、航空公司、酒店、客运企业、旅游演艺公司、景区、度假区、民宿中有生命力的企业是纾困的主要对象。

纾困建议主要围绕一“保”一“减”展开:“保”是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证旅游企业的现金流不能断;“减”是用尽可能多的财政手段减轻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甚至经济纠纷等。

1. 政府减免类

(1)对企业税费的减免。具体建议包括:①在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方面适当减免;对因疫情原因导致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纳税确有困难的,依法予以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延长社保、税收等缴费周期并免除滞纳金。②对酒店、餐饮、娱乐、旅行社、交通等行业,临时减免42项国家行政性收费和15项政府基金。③临时减免企业的行政事业收费、工会经费、教育附加费等。

(2)对企业的财政补贴。具体建议包括:①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金,也可以发放稳岗补贴。②对过往经营良好、资金紧张的旅游企业,临时发放贴息贷款。

(3)政府性融资担保。建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加强与银行机构合作,对因疫情暂遇困难企业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必要时可履行代偿义务。

2. 行业政策临时调整类

(1)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尽快落实文化和旅游部明确发文暂退80%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政策,缓解旅游企业资金匮乏的困境。

(2)落实财政部和税务局8号公告。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2020年第8号公告,将旅游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3)疫情后暂停由政府组织的各类检查、验收、评比等活动。减轻旅游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之外的工作负担,尽快恢复旅游市场经营。

3. 政府倡导类

(1)倡导临时减免各类维保费用。鼓励旅游企业的协议单位临时减免如电梯、空调、消防、配电、设备租赁等维保费用,共渡难关。

(2)倡导金融机构减免各类费用。例如,企业财产保险费、合理采取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我省的优质重点旅游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降低其融资难度和成本,支持企业战胜疫情影响。

(3)允许短期发放部分工资。对确实困难的旅游企业,允许其按照本地最低工资水平的75%发放员工工资,其余25%可等生产经营好转后补发。

(4)倡导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旅游企业免费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和律师服务,帮助指导解决因疫情带来的各类法律纠纷。

(5)倡导降低租金成本。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生产经营用房的企业,1个月房租免收、2个月租金减半。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为租户减免租金,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

(6)倡导暂缓缴纳水电气费。对旅游企业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水、用气,可缓缴3个月费用,缓缴期间实行“欠费不停供”的措施。

三、行业自强:收获苟且红利

“苟且红利”是企业(人)只要比大量的苟且生存者再努力一些就能享受到的红利。过去的十年,人口红利+旅游需求红利让很多旅游企业在苟且中生存了很久。游客满意度、旅游者体验、旅游产品创新等行业成长的痛点没有被旅游企业实质上重视。新冠肺炎疫情让旅游业承受了痛苦,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腾挪出了一个新空间。

1. 重新重视入境旅游市场,借机找问题出方案

从2016年开始,中国入境旅游人次数增长开始同比下降,入境旅游人次增长从2016年的4.1%下降为2018年的0.8%。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自从2013年世界排名第3降为第4后至今一直徘徊不前,这一现象加剧了中国2000多亿美元旅游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态势。究其原因,入境便利化障碍和入境旅游产业链断裂是主因。

对境外旅游者来说,签证、国际支付和国际网络的便利化都存在问题,最有文化的中国却出现旅游景区同质化、商业化、媚俗化、套路化等严重问题。

疫情将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逼到了墙角,我们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微观问题,谋划宏观方向,形成新的兼容国内外市场的产业链,再次吸引外国人关注中国旅游的目光。

2. 用技术手段升级旅游治理体系

一方面,吸取疫情防控的经验和教训,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技术手段,构建中国文旅和卫生、工商、公安等监管部门的联动体系,文旅企业联防联控管理,居民和游客互动监督支持,智库及媒体科学研判的现代化旅游治理体系。

另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深挖旅游数据背后的秘密,追根溯源,找到旅游目的地高质量治理的路径。不以单一旅游功能的“旅游+”,而是以多功能的“+旅游”恢复和扩大产业融合规模,如此,旅游企业就能获得“苟且红利”。

3. 提前布局疫情后新营销活动

旅游交易互联网化、旅游推销过程变为顾问性过程、圈层化和社群化影响超越传统媒体、中国2亿多新中产愿意为美好生活买单等这些客观变化,要求旅游行业提前谋划符合新媒体特征销售渠道、营销模式。包括疫情结束后的五一、端午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节日的营销方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次疫情结束后,自然资源集中且地理空间尺度大的西北地区将首先获得国内旅游的青睐。人群聚集的游轮、室内演出、人群易聚集的人文类景区短期内将会受影响。西北旅游协作区可以尽早谋划,帮助区域中的旅游企业在产品品质、接待服务、对外营销等提方案出点子,让经受了疫情考验的旅游者在广袤的大西北放飞自我。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爆发时,我们没有力量阻止新冠肺炎让中国旅游跌入谷底;疫情防控中,我们有能力积极筹划并有所作为;疫情结束后,我们积极作为就能让中国旅游业再次站在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


汉唐方略


作为一名导游,疫情对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

2月4号在忐忑中送走马来西亚客人之后,到目前为止一直有上班,也就没有任何收入。

对于我们这样有房贷车贷甚至孩子的年轻人来说真的压力巨大。

去年我们掏空了所有积蓄买了房子,幸好还没有孩子,每个月房贷4800,车贷2000,加上生活开支,最起码8000,基本没有存款,2月份贷款东拼西凑还完了,3月份要靠信用卡度日了。

我相信有很多像我一样压力山大的导游,甚至比我们更难。40岁面对疫情和巨大的压力选择去送外卖。

旅游市场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新闻说完全恢复到疫情前至少需要一年,也有人说5月份旅游市场应该就可以回暖了。

但是我觉得今年一年旅游市场都势必很艰难,导游生活很艰难。

首先暑假取消,假期减少

其次疫情缘故,很多工作受影响,收入减少,钱包瘪了

再一个,很多人认识到存钱的重要性,会减少不必要的旅游开支

所以,2020年旅游业恢复之路漫长且艰难

但是,没有一个废墟,不会见到光明

作为导游,趁空闲时间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作为旅行社,也正好可以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但更多的是要做好对疫情后旅游市场的分析判断,线路的设计研究!



花大倩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对酒店、零售、餐饮、景区等服务业冲击是明显而致命的。携程一月份曾发布过一个关于2020春节“中国人旅游过年”趋势的预测报告,里面预计,春节长假将有4.5亿人次出游。

年前疫情的突然爆发,旅行团暂停、旅游景点关闭、大量订单退订,导致旅游业遭受巨大损失。很多本该进入旅游旺季的地区相关景点、企业等被迫歇业。

这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很大一部分的旅游从业人员就业环境无法得到保障,迫于生活压力,可能出现离职转行、另谋出路。要知道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超过6000万,2019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达6.5万亿元。如果处理不好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我国一定会出现很大的社会问题。

而且疫情对于我国的中小旅游企业影响更为明显。相比于大型旅游企业,线下旅行社、大众餐饮等传统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更为脆弱。疫情之下,不少中小旅行社要面对退团退款,甚至歇业之后的破产风险;各地旅游景区关闭,相关企业存在庞大的财务费用和人工成本问题,企业现金流普遍吃紧,有些实力不足的倒闭都是正常的。


如何复兴旅游业?

首先要在政府主导下为行业纾困解难

通过政策的制订落实、强化资金支持、优化政务服务、补贴在线服务等不同层面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针对行业发展的现实困难,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更加完善的旅游产业振兴政策,特别是发布和落地文旅产业专项扶持的财政政策、税务政策、信贷政策、社保政策等,减少企业因负担过重加大裁员的现象,帮助困境中的企业渡过难关。

旅游业自身的自救

要树立一种观念:疫情带来的行业被动性,属于短期外部冲击,对旅游业中长期发展趋势影响不大。面对疫情,需要加强行业协会指导和监督作用,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履行社会责任:监督广大旅游企业遵守相关决定和安排,并对员工进行薪酬保障。

增加从业人员行业信心与抗压能力

一方面,疫情期间建立针对从业人员的关怀机制,保障员工基本薪酬待遇,强化心理疏导,聚人心、鼓士气。另一方面,练好内功、优化存量,迎接市场回暖。疫情过后,游客市场对服务的要求将不断提升,企业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标准和员工岗位要求。对于疫情期间无法到岗的员工,鼓励其自我学习、提升素质,为复工返岗作好准备。


L贤森


首先:2020年开年,武汉”新冠肺炎” 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

其次对旅游业影响的有哪些:因旅游业发展有很强的外部环境依赖性,旅游活动所发生的空间异地性和时间暂时性等综合特点,导致了旅游业的行业风险系数高,凡是能影响到客源地、接待地、途径地等的外力因素(诸如战争、动乱、金融危机、疾病瘟疫、自然灾害等),都可直接影响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

入境旅游人数下降,入境旅游收入同比下降;

出境旅游组织人次下降,出境旅游收入下降;

国内出游的客流量同比骤减,旅游业总收入增速降低;

今年的“春节”可以说是取消!

最后旅游业该如何做:

(1)建立了健全危机管理机制

(2)优化了旅游环境,采取了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措施

(3)旅游企业开始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旅游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总体竞争力。

(4)开始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加快旅游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5)改革了长假制度、着力推行“带薪休假”,改善旅游高度集中消费模式

因为不专业所以个人见解、认知有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朋友关注留言评论,相互探讨让我有进步和提升,谢谢!


军嫂在乡村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疫情对于当前的旅游业也是当头一棒,和冬天般样寒冷,疫情的传播是人传人,尤其是人员密集区,而旅游业正是靠人流量带来收入的。由旅游带起来的餐饮和住宿同样会重创。导游肯定被影响得很厉害,大多数导游都没底薪,收入主要靠带团服务费。旅游市场一旦停摆,不少人都没收入了。对于如何来解决或者疫情中疫情后的自救: 1. 抓住新生活方式机遇。在生态文旅时代,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爱护公共环境,守护家园。推广绿色旅游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文旅消费模式绿色升级,实现更有创新活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形成更健康安全的旅游公共环境。 2: 通过VR、高清视频及图文资料的形式充分展示自身的旅游形象和资源优势,一方面可为疫情期间长时间居家的人们提供丰富的文旅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旅游目的地为疫情过后的旅游业恢复发展做好准备。


啷个哩个啷影视


这次疫情对旅游业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是这种打击只是一时的,我自己在丽江古城开了一个铺面,每年租金十几万,目前已经一个半月没有开门营业了,还损失了一个春节旺季,每个月铺租,压的货,员工工资,这些都是钱,可我这还不算什么,朋友在丽江大理贵州加起来有8个民宿,这次全关,他比我损失的更多,丽江古城平均每天游客最少的时间段10万人次,现在古镇街上行人寥寥无几,疫情没有结束,大家不敢出门,除了那些要工作没有办法,必须出门的,旅游嘛,什么时候不能去,个人目测旅游业要5月份以后才会慢慢回暖,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还有2个月的寒冬,那么在这两个月除了等死,我们还可以做,比如员工培训,丰富自身产品的多样性,如何能给客人提供一些增值服务?研究那些做得好的同行,人家为什么做的好?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谢谢!


爸爸的民宿旅行日记


这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疫情从春节前开始,一直到现在,各地区都还未完全开放,对于整个春节期间的旅游业产生巨大冲击。整个旅游市场几乎颗粒无收,就目前的形势,第一季度旅游业会持续现在的情况,不会有变动。那么作为旅游业自身而言,我个人觉得,可以抓住这个时间,对自身的硬件设施,服务管理,包括特色项目等做一个全面的整改和升级,提升自身的品质和规格。预计在第二季度下旬,旅游业会全面复苏,并且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所以旅游行业要做好充分准备。





晴天游记


就像应对疫情一样,用宽广积极的态度迎接明天是最重要的...很多酒店都做了许多力所能及并且温暖的自救举措,可以参考...还有就是通过疫情,我们还学到了真诚是打开客人心锁的一把金钥匙...






问三的石码头


控制好公司 给员工工资照发 一定要坚持到疫情过去 再开工 旅游行业永远少不了 只是暂时性 稳住了以后是大好河山


跳过两天后


疫情期间啊,我们一定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千万不能去人多的地方去进行旅游,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活动,但是我们应该可在网络上,或者是某直播平台上看旅游景点,在旅游景点的管理人员应该利用好疫情期间这一段特殊的时期嗯,比如说做一些直播呀,做一些3d的场景模拟啊,或者是嗯,在网络平台录制一些视频啊,都可以给观众,就是互联网上的游客,只需要提供一点点的费用,就可以游览啊,视觉上的享受,这也是疫情期间,旅游业可以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