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線城市的房價未來十年會漲到多少錢一平方?

淮安儒商


“忽如一夜春風來”,去年各地三線城市的一波毫無預兆的大漲,讓許多剛需族措手不及。

其實三線城市的這波漲價潮,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入乎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由於三線城市人口流入量不大,經濟不太發達,收入水平也不高,沒有任何一項指標能夠支撐房價快速上漲,所以原來的房產庫存量一直偏高。


情理之中,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因為一二線城市房價飆升實行限購,不少投資資金轉移陣地,把目光投向三線城市;

二是同樣的原因,使得不少人選擇返回家鄉的三線城市購房;

三是恰逢三線城市這些年大力推進棚改、拆遷,無形之中增加了許多購房者。

四是知名開發商紛紛搶灘三線城市,進一步助推房價上漲。

上述幾種原因,短時間內造成成交量猛增,價格上揚。

而房價的攀升,讓更多本已有房的人看見輕鬆套利的機會,躺著都能賺錢,可比上班來錢快多了,於是跟著投身買房大軍。


這種不理性的購房行為,就形成了越漲越買,越買越漲的局面。

那麼,三線城市未來十年房價會漲到多少錢一平米?

每個三線城市的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投資需求造成的高房價,如果沒有剛需族接盤,最終還是水中月鏡中花。

如果某個三線城市經濟發展很快,吸引大量的人員流入,那麼它有可能躋身二線城市,加上貨幣貶值的因素,十年後房價三五萬一平都很正常。

如果這個三線城市十年如一日,得不到長足發展,那麼房價自然會迴歸理性。


時光倒流20年的剪報


我個人認為,也許會漲到兩萬到三萬一平。

首先,從我所處的三線城市來看,2008年那年,我們市的房價大概在3000到4000多一平,如今基本已經到了8000到10000了,好地段甚至更高。這充分說明,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價還是在快速上漲的。雖然未來的房價不可能發展暴漲,但穩步上漲每年也應該會維持在百分之五以上的回報率。否則房地產商們會覺得這行利潤太低,不值得幹了,開發的房子會更少。


其次,從工資水平來看,2008年我們這裡的工資水平在600到1000左右。如今2018年,工資水平漲到了3000到5000左右。總體來說工資水平漲幅是超過房價漲幅的,但由於房價的基數大,漲幅過大意味著購房款需要更多,所以許多人仍然抱怨房價過高。其實現階段的房價收入比與過去相比是不高的。

最後,房地產的供給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稀缺房時代,轉變為現在的存量房時代,人們對房子的要去也越來越高了。未來房價大漲的可能性不會太大,房價收入比會越來越低。就像馬雲所說,未來房價可能如蔥。即使十年後三線城市房價真的三萬左右,我們的收入可能會每月四萬。那麼買房自然也不用發愁了。

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房子問題都會解決的。


聽奶奶講故事


三線城市分兩種,一種是環長三角形、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的三線城市;一種是相對獨立的三線城市,兩種城市,地理位置不一樣,經濟也會發展不一樣,房市發展自然也不一樣。下面來說說兩種城市的未來房價:


一是環三大都市圈的三線城市。這類城市一般經濟較發達,大多城市會承接都市圈內核心產業和人口的轉移,所以經濟會有更大的增長後勁,人口的流入,又增加了住房的長期需求,所以這類三線城市房價隨著核心城市房價增長而上漲,價格應達到核心城市房價的1/3到1/4的比例。

二是相對獨立的三線城市。這類城市一般分佈在經濟一般地區或地級市,下轄3-5個縣,自成一體,競爭力較弱,有能力的人一般也大都跑到省會城市或三大城市群,能對他們產生吸引力也主要是地緣人口,對重大產業吸引力不足、長期人口吸引力弱是這類城市的掣肘。所以這類城市的房價只能跟隨貨幣增長、全國經濟增長的大勢,跑贏全國平均水平已自然不錯。


綜上,筆者堅信,只有大城市才有真正房地產,自住除外,投一處房產,就是投資一個城市的未來!


專聊房君


不同檔次的三線城市,在未來十年的房價會有不同的表現情況。

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籠統,因為三線城市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而不同的三線城市,其未來房價的表現肯定不同。至於具體到多少錢一平米,則需要看今後貨幣發行的量以及通脹程度,還有政策的力度。所以,我只能說,不同檔次的三線城市,未來房價會有不同的表現。

第一種,具有區位優勢的三線城市。

這樣的城市也有不同的劃分。

比如,大城市周圍的衛星城;比如,與大城市有非常方便快捷交通軌道的城市;比如,物流交通方面具有戰略意義的城市。

這些城市,在未來十年內,它的房價會和其依附的大城市以及區域緊密掛鉤。或者說,用水漲船高來形容不為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南方的粵港澳灣區,比如北京周圍,比如某個自貿區周圍。

第二,在經濟人文旅遊方面具有獨特發展的城市。

這樣的城市,大多經濟發達。比如南方江浙廣東一帶的某些城市。

這樣的三線城市,由於經濟等原因的獨特屬性,房價大概率會上升。

第三,資源枯竭、經濟發展沒有特色、人口流失率高的三線城市,除了因為通脹原因而造成的物價上漲外,房價上升空間不是太大。

以上是我對未來三線城市房價的判斷。

我想題主問這個問題的原因,無非是想判斷三線城市房產投資的可行性。其實,為居住考慮,三線城市是居住的好選擇;為投資考慮,保值可行性大。但關鍵,別選錯了城市。


靜觀財經


我看還有回答說會漲到2~3萬,真是無知無畏;


三線城市既然稱之為三線,那麼說明人口,經濟,醫療,教育都是三線的標準。那麼思考,三線城市的吸引力有多少?


過去30年,房價確實是天天漲,但是不要忘記漲的根源是經濟在飛速發展,貨幣在超發,城市化進程在加快;如果沒有以上三條,樓市漲的概率很低很低,更別說大漲了。


那麼回顧下,過去30年。GDP增速是兩位數的增長,M2是增速也是2位數。未來的十年,GDP還會是兩位數嗎?2018是6.7%的增速;未來經濟會增長,但是速度不可能跟之前一樣快,這是經濟規律;


一二線城市可能樓市還有增長的空間,而三四線城市不跌就很好了。


歡迎點評,加關注!


螞蟻聊股市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這個問題。


房產流動性差已經不適合投資

樓價在過去三年走了非常劇烈的一個上漲行情,並且是在中國不同層次的城市一波接著一波瘋漲。這種房價暴漲之後必然會經過一個漲勢放緩然後分化的趨勢,個別中心城市有可能由於政策極其積極而會繼續上漲,但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可能都會迴避,因為它的風險過大。

房產相較於股票而言具備更大的風險集聚效應,主要體現在它的流動性較弱。就算我們意識到現在在房價的高點,但受制於嚴格的房產政策,我們也不能快速的從高點上迅速脫身。從這一點講目前房地產市場具有較大的風險。


未來消費將逐漸超過投資

與三四線城市房價瘋漲幾乎同步,一二線城市開始了消費升級之路。除了消費升級之外,今年在決策層的重要會議中都多次提及新經濟這一名詞。而新經濟往往是指帶來經濟產業結構和增長質量提高的那部分經濟活動,除了向目前互聯網新興服務業態之外還包括大消費以及製造業升級等。對於將來的趨勢而言,消費可能會超過投資成為主導,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而從2017年私人財富報告也可以看到,大批高淨值人群已經逐漸將房地產投資移出自己的投資項目,而逐漸在新興的實體經濟中尋找獨角獸機會,缺少這一部分人群在房地產的資金力量後,房地產是否會繼續暴漲就很難說了。

房地產繼續上漲的空間較小

無論是剛需還是投資性需求都為房產的購買提供了上漲的空間。只有當需求強勁的時候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房產的價值才會一天比一天更高。但當大批投資者退出房地產市場就有大量需求被擠出,房地產上的供需可能就會發生微妙的關係。

當然了,房產也不會突然暴跌,房價的迴歸理性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因此現在購買房產是極不理智的,但對於大部分來北上廣奮鬥的人群而言,租房卻是必不可少的。租好房就要選擇好的平臺,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我家鞍山,三線城市,17年前(2002年)買的市中心房子4000多一平,那時工資2000多,現在同一地段相距200米,5000多一平,工資8000多,你說房價是漲了還是跌了


wx


這個不好說,雖然都是三線城市,不同的三線不一樣,即時同一個三線,不同的地段,不同的經銷商,價格也不一樣。我是三線城市,我這裡此時,從兩千到一萬二不等的房價。未來更是未知的,不過,我敢肯定,我們這裡,未來十年,還是兩千到一萬之間。不會有大的波動,沒有人才,沒有企業,沒有發展方向,只是吃喝穿,內部消耗品,工資少,有錢的人少,需要房子的即時多,沒錢也白搭啊!


清醒之魂


房價如果還要繼續大漲就有幾個原因,一國家大量鈔票投入市場,二世界金觸危機到來,錢不值錢。三實體經濟縮水,只有靠高價賣地價,提高房產稅收,四政府已失去房控能力,由房產開發商資本持有人控制了市場。五,控制了農村修房,全部集中城裡。天天叫喊房價還要漲,現在中國人都有房居住,除了貧困地區農村房子孬些,另外房子空置的很多,是大量農民工在城裡打工,看視人多,其實這些人農村住房都寬,太貴了就觀望,便宜就買來上班和小兩口居住。房價通過這次上漲,人們已清醒,如果在高房價下當房奴就是找死,一但失業生活都成問題,拿什麼還貨。真正有上百萬現金的家庭須買剛需房的有多少。銀行現在已吸取教訓,原來的合作基金會有些人貸的款現在都沒還,已是多少年了。如果一個城市沒有真正的實體工業作後盾,給城裡人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就是修了一座貧困人的城市。


用戶6959947596821


三線城市有兩種,有朋友已經答過了,我覺得對,除了三大經濟圈之外的三線城市,根本沒有投資價值,只有居住價值



如果您的房子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角區,這個圈裡的三線城市,就有投資價值

比如,雄安新區旁邊的保定,

房價漲跌最主要的三個要素是,位置,人口流入狀態,貨幣貶值速度,位置好,人口淨流入多,就漲得快,政策短期影響很大,長期看,還是由市場定價格通脹大概是20%,也就是說,10年後,你的1萬隻相當於現在的2000元,反過來說,你現在的2000元的購買力,相當於10年後的1萬元,再加上好位置,人口淨流入的買房剛需,還有烏雞白鳳國對房地產的偏愛,漲8-10倍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