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圓通是不是快倒閉了?

用戶3627396900




圓通快遞倒閉?呵呵咱們這一代人估計是看不到了,圓通快遞畢竟上市才1年多,只要圓通快遞總部的那些領導不是腦袋抽筋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近期應該是不會倒閉!最近你還弄的挺火嗎?又買飛機又買車的!

圓通快遞上市



圓通快遞畢竟也是快遞行業第一股,2016年10月份做價175億借殼“大楊創世”上市的!而且看2017財務報告盈利也不錯,盈利10多個億那怎麼能說倒閉就倒閉?

2017圓通快遞“被倒閉”



去年的一年圓通快遞確實傳出了不少罷工、老闆跑路,大量貨物積壓的新聞,但是這些都是局部地區的個別站點,也不是全國範圍內的,不會影響公司的整體運營,整體業績還是有所提高的,利潤也是比前年高!

圓通快遞的客戶體驗度



客戶體驗度?也沒啥體驗度!就和四通一達其他快遞一樣,就是一個快遞而已,時效、服務啥的基本都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名字不同,但是可能各個地區的服務不同,所以導致各地區體驗不同,有的地區這個快遞好一點,有的地區那個快遞好一點,就看當地的經營者怎麼運營而已!

總結



圓通沒有倒閉!像你描述的情況,我建議直接12305吧!這樣可以解決的快一點,解決後在撤訴就可以了!

各位看官好看點個贊加個關注!其他補充直接評論!


老王談看法


“快遞第一股”圓通速遞業務量恢復正常增長水準,卻又陷入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增長不匹配的尷尬局面。

根據圓通速遞發佈的財報,2018年圓通速遞快遞業務量為66.64億件同比增長31.61%,恢復正常增長水準。不過代價為單票收入由3.68元降至3.44元,導致毛利率、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增速不及預期。

作為最早“站隊”阿里的圓通,近年與阿里的關係也十分微妙。

圓通失寵很正常?

年6月,圓通收到股東上海雲鋒新創股權投資中心通知,雲鋒新創出於自身資金需要擬減持圓通股份不超過5600萬股,即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98%。

而就在此次減持計劃公佈前,阿里巴巴聯手菜鳥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該舉動讓投資者高呼“圓通失寵”。

減持的同時,阿里系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潘水苗出任圓通速遞總裁。

就此,《長江商報》記者江楚雅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阿里的這波操作,一來有套現的可能,二來則是在於自信。

即阿里和圓通的關係處在上下游狀態,圓通非有阿里不可,而阿里在物流佈局和“融合”三通一達後,圓通並未唯一選項。

加上阿里創投也有注資,沒必要讓阿里系在佔據二股東的同時,又多佔一個三股東的細微。

因此,才能在注資之後,一方面減持,一方面派駐“代表”,掌控力不降反升。

資本的力量也就顯示出了強悍的操作能力。

增速放緩很正常?

同時,根據財報,圓通本身在盈利能力上,業績都是在上游。整體運作狀態均是正向的,且佈局如跨境、航空等均在展開中,

作為人力密集型的快遞業務,其本身增速放緩是必然的。

畢竟天花板已經觸達,很難有早期指數級增速的爆發力。增速放緩同時也說明了該行業進入穩定增長期。

相關財報顯示2018年,圓通速遞營業收入為274.65億元、淨利潤為19.04億元,中通快遞營業收入為176.04億元、淨利潤為43.88億元,申通快遞營業收入為170.13億元、淨利潤為20.49億元,韻達股份營業收入為138.60億元、淨利潤為26.98億元。

作為曾經的行業老大,圓通淨利潤在三通一達中墊底。

其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為打破天花板而進行更多快遞垂直細分領域的佈局,都會攤薄淨利潤。

長線試錯很正常

但從長遠看,這種“付出”是必須的試錯成本。

如“圓通速遞“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為34.83億元,較2017年飆升103%。其資產負債率也顯著增加至40.94%,較2017年增加了7.14個百分點。

購建就是搭建,負債增加了也是轉型的一種必然趨勢,投入的目的是將來,降負債的可能也在於這些試錯的投入最後能變成持續性輸出的回報。

此外,如圓通在2013年就推出了轉型計劃,推行與順豐類似的直營模式,開始建立自己的機隊,不斷購買飛機,並計劃到2020年擁有30架全貨機,成為僅次於順豐的私營快遞公司。

也是同理,即持續購買飛機必然在短期業績裡造成拖累,但快遞業的速度要求、快遞件指數級增量,以及未來在生鮮、當日達等垂直領域的拓展,都必然要求有一個“機群”的戰備保障。


張書樂


我十分理解樓主的心情,抱怨圓通服務質量差,所以帶著怨氣才提出“圓通是不是快倒閉”這種問題。其實,樓主不過是發發牢騷,自己也知道圓通肯定沒有倒閉,只不過是心裡氣不過而已。


圓通成立於2000年,是我國快遞業舉足輕重的玩家,躋身“三通一達”行列,於2016年10月正式登陸A股,成為“快遞第一股”。財報顯示,2018年圓通營業收入274.65億元,同比增長37.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04億元,同比增長31.97%。


截至2018年底,圓通加盟商數量3604家,末端網點29991個,終端門店超40000個;公司在全國範圍擁有自營樞紐轉運中心67個,自營城配中心5個;全網幹線運輸車輛超5100輛,其中自有幹線運輸車輛1199輛;公司自有航空機隊數量達12架。


不得不說,圓通實力果然不是蓋的,倒閉不存在的,更何況它還有阿里這個靠山。2015年5月,阿里聯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持股約11%。在我看來,樓主一氣之下詛咒圓通倒閉可以理解,但現實是圓通不僅活得好好的,而且事業蒸蒸日上,希望樓主與圓通客服多多溝通,化解誤會,不要再說這種違反常識的氣話。


龔進輝


圓通倒閉的事暫時不會發生,但是有一個問題圓通解決不了,順豐包括其他快遞公司也解決不了,那就是招人難,找不到人,客戶電話沒人接就太正常不過了,這也不是快遞公司面臨的問題,整個社會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誰都願意自己去單幹而不是選擇去打工,和待遇無關。所以快遞物流行業必將發生比較大的變革,這個變革就是轉變為平臺➕個人。

很多人不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公司大就不會倒閉,只要不跟著趨勢走都會倒閉,當年的摩托諾拉,諾基亞不大嗎?柯達不大嗎?圓通也好順豐也好他們的迅速成長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這些年在網絡購物的快速發展下他們起來了,但是目前的快遞物流模式根本就做不到社會的要求。價格低,速度快,無破損。一個直線距離25公里的快遞硬是要跑到省會城市去中轉,距離增加了五倍以上,這難道不該變革嗎?看一個平臺➕個人的模式。



發貨寄快遞信息輸入手機形成電子發貨單,接單人根據發貨單報價,發貨人根據報價查看接單人的資質評價以及是否有保證金,將運費支付平臺到貨點確認件接單人秒收運費。這就是近段時間剛一上線就火起來的配貨軟件—-快遞物流第三方平臺51快配app。競價接單,零中轉的專線最具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專線貨物越來越多,快遞物流零中轉直達公交化物流形成,目前的快遞物流模式將受到嚴重衝擊,運輸成本大降,運輸時間成倍降低,破損成倍減少,快遞物流合二為一,超大的物流分揀中心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平臺➕個人物流模式形成。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圓通公司就是快倒閉了。沒有良心的公司。這就是快遞公司發來的快遞。東西損壞他們相互推辭。狗日的。16號發過來快遞。快遞小哥不經過客戶同意。私自簽收。東西破碎無人問津。






老王168168


圓通2019年太難了,承諾達關門大吉,全A網駕駛員需要從籤合同,A網車輛實行承包制,下架駕駛員等等……


芣莣初杺602


目前四通一達圓通最差,這是不爭的事實,從排件客戶信息反饋來看圓通的快遞員服務最差,其次韻達,申通,後面是中通,目前中通憑藉自身強大的車隊,已經走在四通一達的最前面,還是申通董事長看的透徹,直接買給阿里,不管未來如何,其他的通,達都是給阿里送快遞員,變成一個快遞員公司,利潤都將被壓榨,如果拼多多被阿里徹底打敗,他們幾本只能戰隊阿里,拼多多以後強大了,她們就可以選擇擺脫阿里的控制,有的選,2選一支籤,現在還沒得選,阿里也不好一下打死,否則別人會告它壟斷。


天機老人徒弟


1在電商剛剛崛起的那幾年,物流也發展的越來越好,依託電商帶來的紅利,成為電商和用戶之間交易的一環,各種物流紛紛崛起,一時間各種物流公司組團上市,一片大好,隨著電商紅利退去,優化用戶線下線上體驗的到來,各大電商平臺開始自建物流體系或者建立各種驛站,在用戶交易最後一環,提升用戶體驗。各大物流公司雖然也跟風成立各種自家驛站,可是由於只是電商交易的一環,沒有形成自身的商業模式,脫離了電商平臺,就很難再獲取大的利潤和形成一個穩定的業務模式。

2移動互聯網是一個經濟體,電商平臺是互聯網經濟體下的一個面,淘寶店家和物流公司是延伸產業線上的一個點,他需要依託平臺去生存發展或者成為平臺商業模式的的一個閉環鏈接。沒法完全獨立存在。順豐和京東耗費巨資建立了完整的物流體系,而且業務模式越發城市穩定,京東有電商平臺做依託,體系跟完善,順豐還需要繼續生態體系的建立才能保持不掉隊,而三通一達趁著電商紅利短期崛起上市的,未來如果不依託電商平臺,很難獨立發展,因為沒有一個商業模式和生態平臺,走不遠的


鑫財經


在我們山東圓通是最差的快遞:速度最慢、差錯最多;我現在就有一個件,濟南轉泰安,竟然給發東營去了,從濟南到泰安70公里就一站,七天了還沒到。


天天天藍3127


三通一達圓通最垃圾。最近還有脅迫跪以後再也不敢用,丟了見不能找小心有人跪你。這幾年圓通丟過四五個件找回來兩個,丟文件幾張紙說的輕鬆你再補文件可就難了!去年起再也不發,以後再也不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