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砌體

1、砌築質量(主控)

① 砌築工藝須符合規範要求;

② 嚴禁碎磚上牆、灰縫不飽滿、通縫等;

2、二次結構質量(主控)

拉結筋、圈樑、過樑、構造柱、砼反坎等符合設計及規範要求

3、頂磚間歇時間(一般)

符合新規範要求是14d。

4、檢查覆蓋率

每棟(別墅組團)檢查不少於20%樓層,每層不少於5個檢查點

砌體施工流程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新規範14d才能上頂磚,此圖片配圖是一年前的(哭)

砌體牆、構造柱植筋

控制要點:

1、砌體與柱或剪力牆間的拉結筋,過樑、圈樑、現澆板帶鋼筋與結構連接及構造柱立筋與上下層連接採用植筋方法應由專業施工隊伍進行施工。

2、根據磚牆測量定位線精確鑽孔,確保柱筋不偏位,牆體拉結筋與磚縫模數一致,間距≤500mm。

3、結構膠採用合格的結構膠,植筋深度一般不小於100mm。

4、鑽孔應用吹風機清理乾淨,保證鑽孔深度,植筋必須經過拉拔試驗,合格後方可進行後續施工,所需的植筋膠要提前選好廠家,保證性能合格。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鑽孔深度>8cm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吹灰、打膠植筋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抗拉拔試驗合格後進行後續大面施工

砌體構造柱設置

控制要點:

1、構造柱立筋植筋前按總工室下發的專業施工圖紙提前向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由專業隊伍進行施工,抗拉拔試驗符合規範要求。

2、砌體填充牆端部無結構牆、柱時,應設置構造柱;當牆長超過5m(牆厚不大於120為4m)而無中間橫牆或立柱拉結時,應在牆長中間部位設置混凝土構造柱。

3、鋼筋安裝符合圖紙設計要求,箍筋起步筋≤50mm,搭接加密區箍筋間距≤ 100mm,非加密區≤ 200mm.

4、構造柱兩側的牆體設馬牙槎,採用先退後進方式,馬牙槎邊口應吊線砌築構造柱邊貼雙面泡沫膠條,厚度不小於5mm,構造柱所用砼的強度等級C20,砌體模板要有可靠的加固及支撐措施,支模前預留下料口。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構造柱鋼筋

磚牆砌築

控制要點:

1、砌筑前須按圖紙設計要求對廚房、衛生間及外露陽臺磚牆底部混凝土反檻進行施工。

2、砌塊填充牆砌築時,牆底部應砌3皮標準磚, 24牆高大於4米時應設圈樑。

(反檻、灰砂磚做底為防水防潮之用)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衛生間、陽臺、露臺反檻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內牆底部三皮灰砂磚壓底

3、 加氣混凝土砌塊的上下皮豎向縫應相互錯開,錯開寬度應不小於200mm;採用水泥砂漿時,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5mm,豎向灰縫厚度宜為20mm,採用混合砂漿時,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均可控制在10mm左右。

4、填充牆砌築時應預選、預排砌塊,並清除砌塊表面汙物,剔除外觀質量不合格砌塊,嚴禁碎磚上牆。牆體砌築時應掛線,砌體的平整度、垂直度要隨時用靠尺校正。

5、填充牆砌體的水平灰縫應平直,按淨面積計算的砂漿飽滿度不應小於80%。豎向灰縫應採用加漿方法,使砌砂漿飽滿,嚴禁用水衝漿灌縫,不得出現假縫、瞎縫、透明縫。豎縫的飽滿度不應低於80%。在砌築砂漿終凝前後時間內,應將灰縫刮平。

6、填充牆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以45°~60 °角頂緊;補砌時,對雙側豎縫用高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嵌填密實。

7、抗震烈度大於7度地區,填充牆砌體與結構的連接,每≤500間距設置ф6後植的拉結筋(根據砌磚模數與水平灰縫平齊),通長設置;拉結筋根數設置根據牆厚,每120mm寬時設置一根,120~240時設置2根,<120時設置一根,>240時設置3根。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植筋間距要符合要求(<500mm)

門洞過樑

控制要點:

1、寬度大於300mm的預留洞口應設鋼筋混凝土過樑,並且伸入每邊牆體的長度應不小於250mm。

2、門洞過樑施工前工程部須對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根據門洞預留寬度控制過樑高度及配筋,施工過程全數檢查。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過樑厚度、錨固長度符合要求

工程學習之砌體工程

過樑厚度、錨入長度對應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