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除了西安,陕西还有哪些值得去逛的城市或者景点?

大西安


上图为周原新馆

春节前刚刚去过陕西,把我去过的地方说一说。这一次去陕西首先要目的地是周原。先在西安停留两天,去了陕历博,半坡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四个博物馆都很好,各有风格。

然后在咸阳住了两天。不说别的,就是油饼都很好吃。这几天去了乾陵、及乾陵周边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等;还去了茂陵,以及卫青墓、霍去病墓。

但是以上的地方都不是想去的地方。陕西之行的原因很简单,读许倬云《西周史》算是一个触发的诱因。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诗经》里那些歌颂先周时期的壮丽诗篇是最关键因素。确实现在遗址在田野看不到什么遗存建筑,但是就算站在这片田野上,想到这是周原,心里再回忆那些诗篇,就已经觉得心潮澎湃。《诗经*大雅*绵》描写了先周时期周人的祖先太王古公亶父率领周族千居岐山,选定周原为定居地,然后在此规划城邑、建宫室、宗庙、民居、作坊,划分田地,并且详细描写了建造时的场景。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就会对周原有不一样的感觉。另外现在周原的新馆也开放了,再也不是从前小小的展室,新馆复建了周代明堂,在田野里十分醒目。馆藏文物丰富,有陶器、青铜器、骨器、蚌器,并且布展及文字说明也都很到位。个人感觉这个地方很值得一去。

还有一个地方是久负盛名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在宝鸡市区,旁边有座并不十分起眼的小山。这座小山就是著名的陈仓石鼓出土地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个十分有家底的博物馆,以青铜器为收藏专项。宝鸡作为著名的青铜器之乡,用博物馆自己的话说,他们的馆藏数量多、历史久、铭文精。这确实是了解周代历史的好地方。大名鼎鼎的“何尊”就是这个博物馆的藏品。

另外去乾县除了玩儿还可以吃。乾县豆腐脑儿相当好吃。

下图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沅汰


重点介绍如下:

榆林:镇北台,红石峡,红碱淖,波浪谷,神木二郎山,米脂李自城行宫。

延安:清凉山,宝塔山,壶口,黄帝陵。

铜川:药王山,薜家寨,陈炉古镇,

宝鸡:通天河,大散关,青铜器博,法门寺,太白山,周公庙,九成宫。

咸阳:咸阳湖,咸博,唐顺陵,秦咸阳宫遗址博,汉茂陵,汉阳陵,唐昭陵,唐乾陵,彬县大佛寺,花果山,泾阳崇文宝塔,大地原点。

渭南:文庙,白水苍颉庙,蒲城文庙,唐桥陵,

韩城文庙,司马迁祠,党家村,西岳庙,华山,潼关十里画廊,黄河码头,少华山,赤水镇桥上桥。

商洛:仙娥湖,平凹故里,桃花谷,商南金丝峡,丹江漂流,镇安塔云山。

汉中:洋县油菜花,华阳景区,留坝张良庙,勉县武候祠,诸葛亮墓,城固张骞纪念馆,南郑南湖。

安康:香溪洞,瀛湖,南宫山。

西安:秦兵马俑,始皇帝陵,蓝田蔡文姬纪念馆,西周车马坑,大唐英蓉园,大清真寺,汉未央宫遗址,大明宫遗址,陕历博。


龙井茶叶虎跑水


陕西可以划分为陕北、陕南、关中三大区域,南北跨度极大。因此去陕西旅游,除了西安之外还有陕南的商洛、安康、汉中、陕北的延安榆林。


陕西汉中是一大旅游热门城市。

南湖:汉中最有名的景点就是南湖,位于汉中市南郑县汉山脚下,南湖的湖面迂回与七山八沟之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亭台楼阁为一处优美的旅游胜地。

汉江:近几年汉中市对汉江进行了整改,重修汉江大桥绿化汉江周边环境,提高汉江汉中段的水位,使得从彩虹桥到汉江大桥之间拥有了优美的环境,白天漫步在汉江边可健身,可乘快艇、可喝茶休闲。傍晚可观看音乐喷泉以及汉江周边夜景。


石门栈道:楚汉战争时期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造就了今天的汉中石门栈道,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交通隧道,景区是在石门水库的基础上以山而建的木质道路,风景秀丽,古迹荟萃,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值得游客一去。

大佛洞:大佛洞在汉中市南郑县,宽约17米,高约20米。大佛洞内有人工安装的吊灯也可自备照明工具,建议大家在门口请个当地的人做导游,进入洞内导游会给详细的做讲解可以进一步了解洞内秘密,小河流淌尽头会看见不同形状的石钟乳。


小南海:小南海紧邻大佛洞,在小南海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海,小南海中有个神秘奇绝的观音洞,洞中水深十几米,乘坐小船可进入观音洞最内部,无数个形状、大小、色彩各异的石柱、石笋垂悬与空中,排列与地面,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的神秘而辉煌。

其他景点:汉中市还有大大小小的景点如:拜将台、天台山、城固县的桔园、勉县的武侯祠、西乡县的樱桃沟等,这些景点交通便利在市中心坐车都可到达。


独小孤


看题主的问题对陕西的概念不是很清晰,这里先介绍一下陕西的整体概况,再说游玩更便于理解。

陕西共分为三部分,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关中平原),陕南(山地),这样的地貌集一身的省份全国似乎独一份。


这样的地貌决定了陕西的旅游资源的类型非常的多,大家熟知的西安由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气自然不用说,景点也是响当当的,今天不多介绍,网上搜一下一大把,攻略也很多,今天小答所介绍的就是一些大家很少知道的景点,绝对是陕西的另一面代表。废话不说直奔主题。


陕北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陕北黄土高坡就是黄茫茫一片,如果还这样想的话你可仔细往下看,以下推荐都是小答走过的地方,绝对让你有另外一个改观。

黄帝陵,壶口瀑布:这两个大家都熟知的景区,到了陕北必去,都是很有代表性。



黄河乾坤湾: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湾,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观带。这里距离延安市区60公里,车程1.5小时,可以一天往返,中途经过文安驿古镇。


波浪谷,神树涧:两个景点均在靖边县,交通还可以,波浪谷近几年很多游客前往,名气也相对大了,为人熟知,而神树涧很少有人知道,导航的话搜索德尔井村就可以到,千年砍头柳成片,绝对壮观,还可以顺路去统万城。



甘泉雨岔大峡谷:位于甘泉县,具体位置不详,因为是刚发现的,据听说很美,小答还未曾去过,不过近期会去一次,请期待专题报道。先上几个图大家看看 。





关中篇:

各位从全国各地来陕西,无论飞机,高铁都会先到西安,这里交通很发达。

西安景点:兵马俑,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明城墙,钟鼓楼,回民街等都是大家知道的,列出来就行了。法门寺,华山,乾陵等不在西安,但是一般来都会去到,这都是成熟线路。

第一推荐:宝鸡

作为陕西第二大城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无论人文和自然风光都有,而且都是能叫上号的。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这两个景点代表了宝鸡的人文景点。




太白山,鳌太线,黄柏塬,凤县这些是宝鸡自然风光的代表。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自然风光优美,有四季不化的积雪,与其延伸的鳌太线穿越是国内外发烧友的梦想,小答温馨提示慎重,慎重,再慎重考虑后再穿越,这不是开玩笑的玩。

黄柏塬:一个去了用啥相机拍都是画的地方,小答去了2次都意犹未尽,夏季避暑,秋季最佳,红叶很美。




凤县:白天就是一个县城,晚上像小香港,夜景超美,很值得去,还记得夜走灵官峡的文章吗,就是这里。

第二推荐:渭南

渭南不止有华山,华山是知名景区,今天来点其他的。

韩城: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司马迁祠,党家村都是来的就让你不想走。



陕南篇:

这里的很多城市名字很多人也许没听过,但是这里的风景绝对让你驻足,由于陕南地处秦岭和巴山交汇处,从文化上和关中地区不一样,景点上自然景观为主。

第一推荐:安康

安宁康泰之意的城市名称听着就吉祥,地处秦巴山区,原来交通不便,美景很少为人所知。

瀛湖:陕南明珠,陕西千岛湖



南宫山,天书峡:秦巴山景色中的代表。



第二推荐:商洛

这里地处秦岭复地,自然景色绝伦。

金丝大峡谷


天竺山

第三推荐:汉中

两汉三国文化之地,自然风光迷人

武侯祠


古汉台
以上景点都是小答自己去过的景点,还有很多,望指正。


辉太郎的长安故事


西安旅游如果想走完需要两月,我随便给你推荐周边两个必去的地方:

1、壶口瀑布!

黄河在壶口一带看不见了,整个河道藏在一个深沟里,悬崖,上游的水突然降落下来,而且是浑水知道吧……直接上图,陕西和山西两边都可以看得到,你自己看。







注意⚠️,看壶口瀑布一定要近距离感受,扑面而来的水,和南方瀑布完全不同。

2、太白山(顺道黄柏塬);

到终南山秦岭的主峰去访下神仙、这种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你想想,在云层之上看世界,你突然发现你的格局会悄悄地变化。

同样,直接上图:




自己看图,3500米以上的神仙生活,犹如置身于网游的世界,玩过网游的朋友一定要去,完全和城市不一样。

3、白塔寺(又叫三阶教),因为是宗教场所,我不做特别评价,只描述非去不可的理由(无门票、香火免费):

白塔寺有一颗银杏树,1700岁,树上白果四季落不完。据传,捡几片叶子🍃放床头能治噩梦(也许是心里作用)。

白塔寺规模最大的时候富可敌国,信徒数十万人,整个山坡下一眼望去尽是寺庙,后备皇家解散。

银杏树太大,没有图片,网友可以自己去拍。


终南高扬


寻找黄河最美丽蛇曲自驾游之一-----黄土高原深处的面孔

悠悠黄河奔腾不息流淌了几千年,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纵横,不只是壮丽的自然画卷,更是承载着中华大地的活的史书。对于这样一条充满着神奇的华丽锦带,我一直心生敬畏之情,终于在今年的清明节达成了夙愿,完成了一次从北京出发,沿途经碛口、佳县、延川黄河蛇曲、壶口瀑布、平遥古城、回到北京的2500多公里长途自驾旅行。这一路,我追寻到了藏在高原深处最美的蛇曲和古城,看到了黄土高原上桃花,和那里最质朴的人们。沿途所见所闻,令我澎湃激荡,夜夜梦回那多姿多彩的苍茫大地……

本次旅行,将分三部分进行记录:概述及黄土高原深处的人们、延川黄河蛇曲和壶口瀑布、古镇风韵。

第一部分:旅行概述及黄土高原深处的心声

本次自驾历时8天:

DAY1:4月1日下午

北京-太原 G5京昆高速 520公里

DAY2:4月2日

早晨出发,上午到达碛口,开始游览碛口,李家山,行程240km

DAY3:4月3日

早晨继续游览碛口,上午出发去佳县,沿途可以看黄河壁画,下午到佳县,拍摄香炉晚照,了解白云寺路线,行程120km

DAY4:4月4日

上午在佳县白云寺拍日出和游览。11点出发去延川,拍摄乾坤湾蛇曲,晚上住延川小程村,行程300km

DAY5:4月5日

清晨拍摄乾坤湾蛇曲日出,上午去延水关方向的伏寺湾,寻找第二个黄河大转弯,傍晚去苏亚村寻找日落,住伏寺湾。

DAY6:4月6日

拍摄伏寺湾日出,8点半启程前往陕西境内的壶口瀑布,拍摄完毕后赴山西晋中市平遥古城,住平遥古城

DAY7:4月7日

平遥古城游览

DAY8:4月8日

平遥-北京,行程 700公里

有故事的人-母亲河孕育下的陕北人

以往,我拍摄的主题多是自然风光,也走过了中国最美的雪山、草原,不知是年龄的增长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还是其他,现在越来越被人文摄影所吸引。我常说,风光摄影是记录自己的悲喜哀愁,人文片子则是描绘别人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想法在此次的旅行中得到了很大的展现。

碛口、李家山

再次回到这里,周围的一切还是那样的熟悉,却有透着几分陌生。我想念那个曾经卖我大枣的大爷,质朴爽朗的笑声、健步如飞的身姿;我想念那位与我长谈的阿婆,和蔼亲切的面庞、步履蹒跚的背影……我努力的,在这里寻找着,那些我时常想起的老人们。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李家山村的时候,这位李来宝大爷,就站在崎岖的岔路口,端着这样一个硕大的瓷碗,吃着他的早饭。他身上的衣服,大圈套着小圈,都是别人救济给他的,套在他那瘦弱的身体上。布满老茧的双手上,是许久不曾清洗的泥土,或许当你看过这样的一双手,都不会对他碗中的食物产生任何的兴趣。而那里面的,也不过是一碗碎粉条加了几片白菜梆。虽然他有着这样一个必然要发财的名字,然而岁月却并没有眷顾他,66岁的光景已是没有了老伴,孩子如同他一样的羸弱,常年在外打小工糊口,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住在那个终年不见日光的窑洞里。昏暗的灯光下,是发黑的被褥和久积的陈腐气味,旁边的邻居说的对,即便是猪,都不会住在这样的地方里。

谈话中,我了解到,我曾经记录的那两位老者,都已驾鹤西游了。在这样一个充满了贫困的小山村里,人们拿不到那些本属于他们的政府补助,层层的截留使得他们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生活的提高。用来供水的变电器也是丢了一次又一次,本来已经改善的饮水条件却因为少数人的贪婪而再次失去了。陡然间,心底涌出一丝辛酸,我不知道下一次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还能否见到眼前这位善良慈祥的老人,看到他如孩童般纯净的笑容。

这位大爷大娘,是我在李家山拍摄的第二户人家。老人热心的向我介绍他家的大枣,我尝了 一个,真甜。大枣不贵,最好的8块钱一斤,我买了2斤,大爷开心的笑了,并邀请我去他家屋里看看。

这是一户朝阳的窑洞,采光不错,屋里堆满了收下来的山货。炕上坐着的,是他老伴,脑血栓患病已经1年多了,一直不能下床。老人精神不错,普通话说的也好,想必当初也是一个爽快麻利的持家好手。他们今天的早饭,是每人一碗白水面条,大娘现在吃的不多,只有小半碗,大爷胃口不错,满满的一大碗。我请大爷上炕,搂着大娘,给他们俩人拍了一张情侣照。大爷跟我说,要把照片寄给他,还不断的叮嘱我,做人要讲信用。我说没问题,我把你的,和李来宝大爷的,都一起寄过来。最后,大爷才放心的送我离开。

延川小程村

陕北的黄土文化中,遒劲中总是透着几许苍凉,或许这同她的自然地貌和饱经风霜的历史有着些许的联系吧。当眼前的这位民间艺人用陕北特色剪纸描绘了这里的生活,我对此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贺彩虹大姐,是当地的名人,不光剪纸剪的好,得过奖,更因为民歌唱的好,可以把每一副剪纸用民歌唱出来而被称为一绝,还因此上过中央台的电视。

她家农家乐的门口,是她和众多名人的合影,还有各色得奖的证书。她喜欢唱,也能唱,随便一件小事,身边的生活,她都能用动人高亢的声音给你描绘出来。大姐说的好,民歌是艺术,更是生活,我没读过书,但我可以用我的方式来记录我的生活。当地特色的农耕生活,爱情故事小钢炮,结婚迎娶,都成了她手中栩栩如生的作品。或许在专业的角度,这些剪纸不够精湛,但却富有朝气,也正是因为这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就她今天幸福的生活。她家在当地算富裕的,一方面因为乾坤湾旅游带来了不少农家乐资源,更因为她的手艺使得生活锦上添花。她是村里最早使用上水窖的人家,我在这里,平生第一次吃了一顿用雨水做出来的饺子。

延水关苏亚村

延川当地虽然新修了路,但是路标指示非常不清楚,我也是误打误撞的沿着黄河,一直寻找延川黄河蛇曲四个大拐弯的时候,来到了这个小村子。这里与伏寺湾相连,公路的尽头是土路,一骑绝尘之后便来到了这里。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这位大姐家的孙女,和我女儿年龄差不多,我便把从北京带来的孩子的衣服和鞋子送给了她。大姐操着我很难听懂的方言,我只听得她在不断的说着谢谢。等到我拍离开的时候,已经过去1个多小时了,大姐站在来时的路旁,拎着一袋子大枣和地瓜,一直等着我,说让我带回北京吃。然后她问我,能不能在北京照顾她的孩子,一个在餐馆工作,一个在工地打工,和我一起赚钱……我回答她说,我们做的事情,差别太大了。大姐想了想,笑了笑,对我挥了挥手,道了再见。

延川清水湾

清水湾位于延川黄河蛇曲的最下游,也是最初为人所知的地方,只是由于近几年乾坤湾的开发,才使这里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熙熙攘攘。我在清水湾拍摄完毕后,驱车准备离开,就在路旁,看到这祖孙俩。拿着不少吃的,我走进了枣树林,和大爷话起家常来。

这个小男孩,5岁了,先天眼睛有问题,他妈妈在生下他之后就离开了,爸爸出去打工赚钱,孩子就一直和爷爷生活在一起。他虽然小,却已知道为大人分忧解难,挥舞自己的小锄头,跟着爷爷一起干活。或许,这不仅是他的工具,更是他仅有的玩具吧。大爷说,全家的经济来源,就是这片枣树林,年景好的时候,一年可以收入1万多元,去年赶上收获的时候大雨,就收了2000多元,这便是一个六口之家全部的活命钱。国家给了好政策,给他们补贴,但那些钱不知所踪,他们到现在都没有见过一分钱。

我也顺势拿起了锄头,比划了两下,眼前泛起了一阵阵黄土,脚下还是坚硬的一块石板。这便是养育着千百万陕北人们的土壤,贫瘠而干涸,真是想象不出,人们怎么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了祖祖辈辈。

村口晒太阳的这位大爷,是我本次延川蛇曲之行最后一位记录的老者。我夸老人普通话说的不错,老人说自己当年读过书,念了6年的小学,家里有一个唯一的儿子,因为要照顾家里,没出去打工。全家一年收入6000多块钱,在他们村里,算过的还可以的。

这次自驾,我深深的被这些老人孩子的质朴感染着,打动着……感慨着他们生活的艰辛,感叹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那五味陈杂的心绪,不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究竟是人创造和改变了人,还是环境塑造了人?在黄土高原,有多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从未走出这片田园,祖祖辈辈艰辛地生活,却一直在经营自己的理念。他们渴望苍天的祈福,眷恋多彩的人生。对于面临失学的学生,可能几角钱的一支铅笔、一个笔记本,就会让他们乐不可支,影响他们的一生。离开的时候,我想起诗人艾青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在这岁月的年轮划下的黄土高原上,有着这样的一群人,如同期待一场春雨一样,等待着明天幸福生活的来临。


佳图视觉


来陕西旅游,自然是先到西安,从西安可以了解到周秦汉唐的辉煌成就。西安之行,要了解人文历史,推荐以下几个地方:1、碑林博物馆,从这里可以了解文字方面的变迁;2、陕西历史博物馆,比较系统的介绍华夏文化;3、大雁塔,玄奘法师取经归来地;4、大明宫遗址公园,了解唐皇宫的恢弘气势。5、城墙,保存最为完整最大的一个城墙。

除此之外,人文之旅还有这几个地方值得一去:1、临潼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可不看;2、骊山华清池,不管是杨贵妃洗澡还是蒋介石被抓,这个地方有太多的故事在里面;3、扶风法门寺,藏有佛骨舍利,被誉为佛骨圣地。其地宫可值得一游;4、乾县乾陵,古代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也是唐朝皇帝保留最完整的陵墓。5、黄陵县的黄帝陵,中华始祖轩辕黄帝墓,每年清明都会举行国家公祭活动。

此外,来陕西还有自然之旅值得观光。1、华山,位于华阴市,有名的五岳之一,以险著称,有东南西北四峰,已开通北峰和西峰缆车。2、太白山,秦岭的主峰,海拔高素有“太白积雪六月天”之说,是很多户外驴友挑战的地方。可从眉县登山。3、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境内,从山西吉县也可观赏,可领略黄河的汹涌壮丽景色。

以上这些地方是必到之处,游后不会后悔,其他景点就随意了。


长安那片月


看题主的意思,应该是想去陕西吧。

陕西除了西安,还可以去咸阳呢~

如果你对历史之类的感兴趣的话,个人认为咸阳也是不错的。主要的还是几座帝王陵墓,相应的博物馆也是挺有意思的,小编就介绍一下较有名的几座陵墓吧~

乾陵


乾陵可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墓,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号乾陵。实际上是一帝、一后的合葬墓,因为武则天是以皇后的身份下葬的哦~

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是不是hin厉害呢~


茂陵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现有文物陈列室2座,汉武帝故事造像艺术展一座,石刻廊房6座。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博物馆环境优美,景观迷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杨贵妃墓


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市兴平县马崽镇西500米处,其实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历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使杨贵妃墓闻名于世,墓冢周围雕刻有历代文人骚客的题咏。

另外还有周陵,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等。


小鱼科普时间


到陕西旅游,除了西安还有汉中、宝鸡、延安、安康等地值得一去。这几个城市虽然没有西安的名气大,但是它们当地的旅游景点一点也不比西安的景点逊色。下面我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一、汉中

汉中有山有水,自然景观非常的秀美,而且汉中历史也比较悠久,有着许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诸葛古镇


诸葛古镇虽然是一个新修建的古镇,但是它完整的还原了古镇的气息,而且十分完整的还原了古镇的历史。这基本上与武侯祠是在一块的,可以一块参观。这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而建造的,有一些建筑和雕塑,如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之类的,还是挺不错的。

二、宝鸡

宝鸡可以说是除西安之外,陕西的第二大城市了,这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非常不错的。有法门寺、太白山、嘉陵江源头风景区、金台观等景区,都是挺不错的

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秋季到法门寺旅游还是挺适宜的。这里的香火十分旺盛,众多佛脚信徒来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除去宗教信仰,法门寺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文景观。里面有珍宝馆、舍利塔以及寺庙本身,这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特别有文化研究价值。

延安是红色旅游基地,景点也挺多的。所以除了西安你还有这些城市可以选择。


东篱采菊不见花


陕西黄帝陵

刚到黄帝陵,我就被桥山的风水宝地招引住了。映入我视线的是突如其来的绿色海洋、满山古柏、生气勃勃。据导游小姐说此山上成长着八万多株古柏,其间,千岁以上的占五分之一。黄帝陵古柏是我国成长最早、面积最大、环保最好的天然人造林之一。

 历经前史沧桑数千年的黄帝陵座落在陕西黄陵县的桥山。桥山因山像桥而得名,桥山风光秀丽,古柏参天,山水吸人,风光诱人,世人均称桥山为风水宝地。听说黄帝陵就是从汉代开端建筑的。前史上各朝帝王对黄陵帝都进行过扩建与重修,来黄帝陵祭祀的帝王也不少,表现着前史后人对人文鼻祖的敬重。面积333公顷的桥山,让中华民族的鼻祖黄帝静静地躺在了这儿,陪伴着他的就是6万多株参天古柏,绿树常青,标志着黄帝永存的精力。

总算穿过厚厚的柏林,走进轩辕庙山门,一棵粗大健壮的柏树猛然扑进眼皮,好多人都在那里摆姿照相,有人惊呼这就是华夏榜首柏了。我注意到那株从地上伸向天空的树干,粗粗的,壮壮的,布满了鱼鳞样的长条皱折,七人扑上去想合抱,却添了一人才握手合围。那树冠伸出的枝叶与周围的枝叶在极力相接,一条条粗粗细细的枝杈像一条条虬龙回旋扭转着,恰如一条巨龙携着很多小龙欲拔地而起,简直把所有人都震慑了。相传这是黄帝亲为的“手植柏”,是黄帝在桥山种下的榜首棵柏木。周围还有一棵“挂甲柏”,传为帝王挂甲之处,树干上布满密密的针眼,数千年而不愈,透露着帝王力气的奇特,想想竟然能有四千多年的树木存于世上,难免让人啧啧惊诧。

跟着导游的点拨,从盘龙庙往南瞭望,见桥山主脊与对面的印台山之间构成一条“风水”轴线。黄帝陵坐桥山之巅,负阴抱阳,沮水如带,三面盘绕,四周众山肃立,左右护卫,那些庙台楼阁和各种建筑物都在风水线上。盘龙岗是龙头,两头空位似龙睛,龙口大张,龙舌弯曲,我们拜谒的黄帝陵巧处在舌中心方位,如龙口所含珍珠。而桥山两头的龙湾,风岭构成龙的前爪向东西扩展。最奇特的是,在“龙头”两头对称的方位上,也就是陵的前面左右方,矗立着两棵无叶古柏,右边一棵高约7米,左面一棵高约9米,其纹络呈麻花状旋至末梢,虽历千年而永存,用手接触,感觉冰凉。人们说这是一对“龙角柏”。

 手植柏后边是一片碑林,皇宗好汉达官骚人都在此留有墨迹,当然都是赞颂黄帝为中华民族带来的恩惠,连绵数千年呈现出大一统的国度。 出那轩辕庙不久,就会见到山背上冒出一座突兀的山峁,竟是汉武帝当年祭拜的遗址。其时汉武帝北巡朔方之后率十八万戎马赶到这儿,仰视桥山,心潮澎湃,命令在黄帝陵对面建起一座高达五十米的“祈仙台”,要举办大张旗鼓的祭陵活动。 沿中轴线,有诚意亭、碑亭。诚意亭是供前来祭祀的人们在此都要收拾衣冠,安静心静,深怀诚恳,缓步前行,直至“人文初祖”祭祀大殿前。祭祀大殿建于方形渠道之上,大殿中心上悬匾额“人文初祖”四个大字, 此殿尽管狭小,但从屋檐下的斗拱和斑斓的漆皮能够断定是清代的遗存,几百年来人们就是在这儿祭祀黄帝的。

 沿着祭祀大路往上走,心境益发静穆,当来到黄帝陵祭祀广场看到黄帝的封土,就有想跪下的冲动了,崇高两字也在头上环绕起来。那拱起的冢丘有四五米高,方圆三四十步,上面长有稀少的青草。记住有一年,我曾见一位领导人在这儿焚香一炷,然后鞠躬问候,绕陵一周,局面庄严,今后再到黄帝陵祭祀总会叠印出那一幕来。 若我们走进周围的碑林里徜徉,就会容易发现,形制各异的石刻记载了旧日年月的祭典印迹,有唐代宗把祭祀黄帝陵列为国典的昭告,有宋太祖三年一祭的碑记,有元泰定帝维护黄帝陵的圣旨,有明太祖遣官拜祀黄帝陵的祭文,有清康熙亲撰的满汉碑碣。那近代以来的首领来陵上祭拜的记载就更是不乏其人了,由此可知祭祀黄帝陵早已成为中国历代的规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