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那年,我們二十一歲

青春是一場大雨,即使感冒了,還盼望著回頭再淋一次……

21歲,一個正值築夢的年紀,也許初嘗艱辛與挫折;

21歲,一個開始成熟的年紀,也許常常流下淚水;

21歲,一個懵懵懂懂的年紀,也許慢慢懂得堅持的意義;

21歲,一個自我為重的年紀,也許懂得了人間大愛。

那年,我們二十一歲

2010年在大興安嶺撲火時的我們

那年,我們二十一歲

21歲,戰勝自己

考入了國防科技大學那年。我21歲,那正是人生中難忘的奮鬥期。大三開學後,前期文化課得心應手的我,開始對新增的軍事課目無比煩惱。400米障礙、地圖使用、戰術想定作業等課目紛紛向我亮起了紅燈,幾番考核我都在不合格的名單中,曾經文化課名列前茅的我,再次成為了全隊的“焦點”,面對多次的失利,我曾無數次問自己,“為什麼技術類學員要完成如此多軍事課目”、“是不是自己不適合當一名軍官”……對於在軍事技能上沒有天賦的我來說,感到自己選錯了路,那段時間是黑暗的。但困難總是要解決的,面對我複雜的心結,在戰友的關心下,我正視了問題差距。開始“白加黑”,反覆練,不懈努力,終於,21歲的我戰勝了自己。

那年,我們二十一歲

大三武器保養後,興奮的與步槍合影

21歲,我的戰場成了後廚

參軍入伍的後我一名鐵桿軍謎,嚮往戰場上指揮作戰、奮力殺敵的英姿與嘶吼。21歲,我終於經過不懈努力,通過教導隊培訓,成為了一名指揮士官。但事與願違,選取士官後的我沒有成為戰鬥班長,卻被連隊安排到炊事班工作,成為了一名炊事員。那崗位落空的滋味,真是難以言表,我的戰場成了後廚,我的武器變為刀鏟,終日柴米油鹽為伴,鍋碗瓢盆相隨。剛開始自己的內心真是無法接受,感覺那段日子,每天都是黑暗的。但自己轉念一想,是金子在那不發光?於是工作不到半年,我的炊事技能大有長進,當聽到戰友稱讚飯菜可口時,內心喜悅不亞於戰場打贏。那一年,我感觸頗多,軍營有一崗當有一崗之責,在其位就要謀其職。其實軍人的任何一個崗位都是偉大而光榮的。

那年,我們二十一歲

灶臺上得心應手的制炊

21歲,堅持到底的勝利

“堅持不一定勝利,但堅持到底一定勝利”,21歲整整一年,我用這句話激勵自己。我來自一個城市幹部家庭,自小過著較為舒適的生活,從沒出門打過工,幹過重體力活,順理成章的也就變成了一個小“胖子”,21歲那年,響應市裡號召,本著鍛鍊自己,開開眼界的想法,應徵入伍。軍營是一座大熔爐,從各個方面都是很大的鍛鍊。對我來說,一個5000米,成了我“忘不了的傷”,讓我對舉步維艱的理解更加深刻。別人輕裝五公里,對我來說可就是“武裝”啊,起初的疲勞、傷痛,一次次挑戰我的自信心,雖然很努力,但是成績卻見效甚微。失落的我獨自在跑道上訓練,李副旅長恰巧經過,看到偏胖的我,面帶笑容的對我說,“小夥子,不錯,只要堅持到底一定勝利”,對於普通一兵的我,受到首長的表揚,心情真是激動澎湃,從那時起,我咬牙堅持,用精神帶動身體,終於甩掉了自己的肥肉,步入及格行列。5000米,讓我第一次收穫了,堅持到底的勝利。

那年,我們二十一歲

堅持!堅持!再堅持

21歲,母親告訴我該如何堅強

“你若流淚,沒人替你堅強”,這也許是母親最後的教誨。21歲那年,母親被癌症病痛折磨了整整一年,最終離開了我。不知是母子之間特殊的情感,還是軍營中的我仍不夠堅強,這一年,淚水是我表達內心感受唯一的方式。在休假陪伴母親的日子裡,看著母親被化療無情的折磨,和容顏日漸的衰老,心中真有一種說不出的痛。每當我不在的時候,母親才敢把化療帶來的劇痛表現出來,可我回到她身邊,她就一直堅強的面帶微笑,也許,她想用最後的日子告訴我,“人,要變得堅強,沒有人能照顧你一輩子”。她也不想讓我記住,她的母親在最後的日子是那麼痛苦。也正是從那一刻起,我真正懂得了堅強的涵義,以更加堅強的自我面對軍營中的苦累,讓自己變得強大。

那年,我們二十一歲

曾幾何時,或許你在生活中嚐盡了心酸,或許你在訓練中遭遇過挫折,但請相信,奮鬥的青春,終會在以後的歲月裡開花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