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教育不落一人課件量身定做 永康市上線“空中希望課堂”

教育不落一人課件量身定做 永康市上線“空中希望課堂”

1日9時,永康市堰頭小學學生龍潤東(苗族)準時坐在電視機前,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開學第一課》。龍潤東說:“我們春節在老家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臘爾山鎮板拉村,既搜不到永康市電視臺,網絡信號又不穩定,用不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學習設備,知道同學們都已經開始上課了,心裡很著急。父母也擔心我趕不上學習進度,想留在老家務工,讓我在老家上學。後來老師給我們打電話,說專門針對我們這批學生開了‘空中希望課堂’,很驚喜,第一時間趕了回來。”

據瞭解,永康市“空中課堂”於2月10日正式開課,通過廣播電視臺、電信、移動等平臺深入千家萬戶,讓學生離開永康、離開教室同樣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

由於新永康人眾多,該市14多萬學生中新永康人子女佔比超過1/4,從掌握的情況看,今年返鄉過年的新永康人子女有31545人,其中少數民工子弟學校不具備開課條件,還有部分學生遠在外省偏遠山村,“空中課堂”難以開展。如果不能解決這批學生的學習問題,甚至有可能讓家長決定留在老家務工,影響永康企業復工復產。

“只要孩子們願意學,哪怕只有幾個學生,我們也要為他們提供科學、豐富、營養的‘自助學習大餐’。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一個都不能少。”永康市教育局局長謝滔說,隨著永康市政府出資包車、包專列接新永康人回家,已有1.2萬新永康人子女陸續返永。考慮到這批學生基礎薄弱,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永康市教育局結合國家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規定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生實際學情等進行綜合分析,組織全市207人的精幹力量專門為新永康人子女量身定做課件,打造“空中希望課堂”。

為保證教學質量,參與課程製作的都是近年來在教育界嶄露頭角的各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名師。課程涵蓋三至八年級的各個學科,課程內容低起點、緩坡度,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小學段為20分鐘,中學段為30分鐘,每個課程都設有2-3個學習任務。除課本知識外,還有新聞聯播、體育鍛煉、勞動實踐、眼保健操、心理輔導等課程。3月2日起,每週一至週五進行直播。為方便學生溫故而知新,每個課程都可以進行重複點播。正式開學後,“空中希望課堂”授課團隊還會到薄弱學校對新永康人子女進行面對面幫扶。

為了確保教學不漏一人,永康市利用疫情防控信息系統對未返永的學生進行精準排摸,掌握每一名學生的返永動態,讓各校教師與返永學生無縫對接,幫助學生儘快投入“空中希望課堂”學習。考慮到家長上班後學生可能沒有學習設備,該市還鼓勵各大企業開放黨員活動室,組織企業裡的員工子女統一觀看“空中希望課堂”,一方面營造更濃厚的學習氛圍,一方面讓員工更安心工作。為避免家庭出現親子矛盾、學生心理負擔加重等問題,該市教育局還開通了心理諮詢熱線,讓心理教師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新永康人子女的心理疏導,幫助解決家庭矛盾,指導家長引導孩子完成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