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睁着眼说物质与幸福关系并不大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睁着眼说物质与幸福关系并不大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爱是占有,还是成全。

这个还真不好说,如果从自私的角度出发,那么爱情肯定是一种占有,付出肯定是为了回报。但是,如果从无私的角度出发,那么爱情也可能是一种成全,为了对方愿意付出所有。

曾经读过一篇美文,题目忘了,只记得大意是说“为了对方,再美丽的相遇也不会相爱”。换而言之,这就是爱情另一种面目:成全之美,为了对方的幸福,甘愿牺牲掉自身的幸福。

在这点上,古龙先生的《小李飞刀》里的李寻欢与林诗音的爱情,就是如此。李探欢为了表妹的日子安康,也为了兄弟情义,甘愿丢弃自己的爱情,成全龙啸云与林诗音的婚姻。

由此看来,一惯坚持说什么爱情是不可以勉强的观点的家伙,都不过是自私之徒罢了。

当然,在咱们这个传统的文化土壤里,爱的自私是常有之事,一句“人为为己,天殊地灭”把劣根性表露得一览无余。

不少的影视作品,在演绎人间爱情之时,往往奔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花好月圆式结局,甚至连死去的人,也非要弄一个《人鬼情未了》不可。

现在不少的文艺人士,不顾现实的真实情况,只图为了畅销或者有看头而胡乱编造一些离奇或者搞笑的婚恋故事。

比如有部家庭剧叫《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为了表明独生子女一代的压力与苦恼,不惜营造一些无巧不成书的桥段。

睁着眼说物质与幸福关系并不大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男主角舒一乐是家中的独生子,而父亲与母亲,也正好是独生子女,加上在农村的爷爷奶奶,他一个人未来要养活六个老人。

正因为如此,他二十多岁了一直找不到对象。碰巧遇到一个爱自己的姑娘叫艾语,人家不嫌弃他没车没房,彼此也有好感。可当双方准备订下这亲事时,老家的爷奶却生出事端来,去法院靠他及爸妈不赡养老人。

刚谈的对象艾语在他家知道了这事,二人的关系就此告吹,因为艾语也是独生子女,巧得是她的爸妈还是独生子女,也就是说,这个姑娘本家亦需要养活六个老人。

这还了得!倘若二人结果,未来就得赡养十二个老人。这么大的压力,换成谁谁都会怵的。

可我们的编剧、导演,为了拔高男主角的伟大、高尚,一门心思认死理,说什么义务,说什么老人怎么着怎么着。他也不想想,就他一月三千来块钱,能养活老婆孩子吗?更甭提未来的十二个老人了。

艾语打了退堂鼓,转身与一个富豪好上了。而舒一乐,转身与艾语的一个朋友李小曼记者好上了。别看编导把舒一乐后来的女朋友拔高得那么好,看似二人价值观一样,都喜欢老人,但是,他们也不看看自己的能力,就他们工薪阶层的样,能扛起未来那么多老人的赡养义务吗?

别看最终结局是一曼为一乐生了孩子,面临离婚又复合到了一起,可生活的问题与矛盾是接二连三的,他们就那么点收入,未来还要养活那么多老人,可想而知生活要过得多么拧巴了。

再看人家艾语,与富豪结合,并得到了梦想的股份,导演却说什么她不快乐,需要的是真情。然后再借一旁小曼的嘴告诉大众,物质与幸福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说得好轻巧啊!日子是残酷的,柴米油盐需要钱,教育、养老需要钱,没有钱,难不成喝西北风吗?

睁着眼说物质与幸福关系并不大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编剧、导演为了所谓的正能量,为了所谓的团圆,安排这样的故事,是不符合常理的。其实想想,在生活里像艾语那样为了爱情不在乎房子不在乎车子的姑娘,已经实属难得了,干嘛非要还要极端地弄一些障碍阻止人家的爱情呢?

他们应该是八零后一代,是独生子女没啥,可他们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就有点说不过了。非要强硬弄一些这样人力无法改变的阻力,只能证明编剧的缺心眼与无知。

有专家曾说:磕磕碰碰是夫妻,恩恩爱爱是情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希望文艺作品在呈现当下人们的情感与生活时,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客观,不要人为地去臆造,去拔高。

就像我们耳闻能详的刘金锭、穆桂英一样,在文艺作品里她们一直是女中豪杰,却很少有人知道她们最终是结局,竟然是惨死在战场上。

过日子也是这样,别看有情人终成眷属了,这仅仅是生活的开始,未来的路还远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