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我要的安全感,你給得了嗎?

我要的安全感,你給得了嗎?

情侶分手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你給不了我想要的安全感”。

有的人,好像天生自帶安全感;有的人,卻難以從戀人那裡獲得安全感,要通過一次次的懷疑、試探來驗證對方對自己的愛,為什麼呢?

其實,這和依戀類型有很大的關係。

1969年,艾斯沃斯等人做了一個實驗,他們首先安排母嬰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然後讓嬰兒分別經歷母親離開、陌生人進入等情境。觀察嬰兒在與母親分離和相聚的過程中,以及面對陌生人的過程中的表現,從而對嬰兒的依戀類型進行判斷。

我要的安全感,你給得了嗎?

經過長期的實驗觀察,他們將嬰兒依戀劃分為三種類型:

1. 安全型依戀

嬰兒哭喊時,慈愛的撫育者總是如約而至。得到呵護的嬰兒能舒心地依賴他人,認為他人可以信任,能從別人那裡獲得安全和友善。

2. 焦慮-矛盾型依戀

如果撫育者對嬰兒的關愛無法預測而且並不持續,時而熱情關注,時而心不在焉、焦慮煩躁,有時根本就不出現,嬰兒就會對他人產生焦慮、複雜的情感,因為他們無法確定撫育者是否以及何時會回來關愛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就會變得緊張和過分依賴,表現出對他人的過分貪求。

3. 迴避型依戀

撫育者在關愛孩子時,帶著拒絕或敵對的態度勉強為之時,孩子就會認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在與他人的關係上畏縮不前,經常懷疑和遷怒他人,很難形成信任和親密的人際關係。

我要的安全感,你給得了嗎?

後來,Hazan & Shaver通過問卷調查提出:嬰兒依戀中的三種主要的依戀類型(安全型、迴避型、矛盾型)會影響個體後來人際關係發展軌跡,比如在成人的戀情中也有所體現。

在此基礎上,巴塞洛繆和霍羅威茨又對嬰兒依戀中的三種主要的依戀在成人身上的表現進行研究發現,迴避型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

,他們認為人們之所以要避免和他人親密接觸,是因為存在兩種不同的原因。

l 一是人們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對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絕和欺騙。

l 二是人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歡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願意與他人發生緊密的依戀關係。

所以,巴塞洛繆等人認為依戀可以分為四類而不是三類,同時,他們用維度法來考察依戀風格,認為依戀類型可以被概括為迴避親密和憂慮被棄兩個維度,最終總結出一個兩維度四分類的象限圖來詳細描述成人依賴的類型、特徵和表現。

我要的安全感,你給得了嗎?

1. 安全型依賴

和兒童的安全型依戀完全相同,是一種穩定、積極的情緒

特徵:低迴避、低焦慮

表現:

l 認為自己和他人都值得愛和信任,都是友好、善良和可愛的人。

l 容易與其他人接近,總是放心地依賴和被依賴。

l 不會擔心被拋棄,也不怕別人跟親近。

2. 痴迷型依賴

這是巴塞洛繆給焦慮-矛盾性依戀的新名詞,這種類型的人總是支持消極的自我形象

特徵:低迴避,高焦慮

表現:

l 認為自己不值得愛,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

l 總覺得被誤解和不受賞識,認為自己的情人和朋友都不可靠,不願意與自己建立持久的關係。

l 總是擔心戀人不愛或離開自己。因此,他們一方面希望能與戀人親近,另一方面又對戀人滿腹猜疑。

下面這2種類型是 “迴避型”的兩種不同的反映。

3. 恐懼型依賴

“迴避型”的一種,對自己和他人的態度都很消極

特徵:高迴避、高焦慮

表現:

l 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避免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

l 希望有人喜歡自己,但更擔心自己因此離不開別人。

l 一旦建立了親密關係,又會過度擔心伴侶的離開,想到與伴侶親密相處,就會感到恐懼。

4.疏離型依賴

“迴避型”的另一種,對個人的看法相對積極(自己是有價值的),但是認為他人會拒絕自己,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得不償失。

特徵:高迴避、高焦慮

表現:

l 通過避免與他人發生聯繫來保護自己。

l

更加相信自己能自力更生,拒絕和他人相互依賴。

l 更關注替代選擇,會留心任何可能的其他愛情選擇,並且更容易被新結識的人所吸引。

l 不希望伴侶提供幫助,因為他們不想做任何報答。

我要的安全感,你給得了嗎?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在戀愛中總是企圖從伴侶哪裡得到安全感,因為他們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們變成恐懼型依賴的人,患得患失。

不過,無論哪種類型,如果伴侶雙方能夠共同理解自己的依戀特徵及其形成的原因,並進行良好的溝通,相信伴侶間的親密關係質量會得到很好地改善。

我要的安全感,你給得了嗎?

——END——

From 思酷內容部

思酷:專注於一體化移動學習 官網

http://www.scho.com/index.ph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