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盒马鲜生CEO侯毅称「京东的物流体系已跟不上时代」,如何评价这番言论?

爱因爱生


京东也好,阿里也好都是先把商品集中在某一个中转仓库,貌似从中转仓库出去很快,这个确实不错,消费者的体验不错。但是在仓库之前的物流呢?仓库本身的仓储费用呢?全国这么多地区需要设置多少仓库?这样的模式只会大大增加物流成本。河马的这个模式其实已经有第三方平台在开始运行了,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模式。快递物流第三方平台51快配app。基本上可以做到零中转零库存。


他的模式是这样的,货主发货寄快递只需要发布一个订单就可以了,理论上我回家顺路都可以捎一件。接单人根据发货单报价,发货人根据报价查看接单人的资质评价以及是否有保证金,将运费支付平台到货点确认键司机秒收运费。任何人都可以一个手机号就发单,任何人也都可以接单,任何小包裹都可以做到从卖家直接到买家,那货物的安全如何保证?平台从六个方面来保障货物的安全:1接人人实名认证;二接单人保证金认证;第三平台可以链接各个保险公司;四到货再付运费;五评价是制约接单方的杀手锏;六出现纠纷由货主方根据法律规定指定人民法院管辖。

现在的物流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转过多,比如信阳发南阳150公里的距离,需要到郑州中转,距离增加到了900公里、成本自然会增加很多倍,破损也增加了。用51快配的模式零担快递包裹都可以像整货一样做到直达,这个模式和河马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无非是他的范围更大了,把物流市场所有的模式全部解决了,不仅包括市内,跨地区,甚至跨境都包括了。这将是未来主流的物流模式。平台➕个人(专线)。目前平台运行几个月长途整货最多,动辄一单货就是几十吨上百吨的单子,说明长途整货的需求更强。


找顺风车返空车51快配


京东运费涨了,对于我这种经常在京东上购物的人来说,的确不能算是一件好事。不过也在情理之中,并非意料之外。因为京东的物流的成本确实比较高昂。


相比于圆通(2000)、申通(1993)、百世汇通(2003)、中通(2002)、韵达(1999)还有顺丰(1993),京东物流(2007)可以说是成立最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一家。



那么京东物流为什么能够发展这么快呢?那是因为在快递这个行业中分为加盟制快递和直营制快递。而四通一达便是加盟制快递,顺丰与京东物流则是属于直营制快递。


加盟制快递的优点是成本低,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扩大经营的范围。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对于很多问题快递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这对于客户的维持与品牌的维护等多方面问题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这一点从大家从四通一达与京东顺丰的口碑中就能看出。


而像是京东物流与顺丰这样的直营制快递虽然在早期投入比较大,发展会比较慢。但是却有利于品牌的建设,可以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经营战略,统一开发和运用整体性事业。并且在快递人员的筛选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更加有易于发挥整体的优势。直白来讲就是更加适合长远的发展。



所以以此来看,属于重模式的京东物流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增加运费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很符合现在电商行业的主流。那就是用户们越来越看重体验度而不是低廉的价格。


其次再来看盒马鲜生CEO侯毅的这一番评论,颇有几分耐人寻味。如果是四通一达说京东的运费高我倒也还能理解,因为毕竟模式不同,各有各的优势。但是盒马鲜生的成本似乎并不低。



或许很多人都在声称生鲜超市成本低、效率高,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件“看起来而已”的事情罢了。要知道,仓储和配送会加重成本以及降低效率。无论相对于线上还是线下来说,生鲜超市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重模式”。那么这样说的话,你还认为其成本低吗?要知道开一家盒马鲜生的成本便会高达几千万。


因此就目前我们也只能在一线城市看到盒马鲜生的身影,究其根本,其成本根本无法在三四线城市达到覆盖的效果,哪怕是阿里不差银子,也是负担不起的。假若盒马鲜生的资金的耗尽,泡沫就会被现实戳破,展现出不堪的一面...


monkeyflowers


两者是不一样的。盒马主要是宅配物流,京东主要是干线物流。你让盒马去跨省送,他肯定送不了,京东则可以全国送,这就是两者的差异。

在未来的新零售发展中,盒马的宅配物流将更吃香。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加物流,线上下单,线下就近取货配送到家,这就是宅配物流。而京东呢?这一过程就变成了:线上下单,京东从就近的物流中心配货,运送到网点,快递员取货去配送。宅配物流就更快一点。

宅配物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大规模投资建设仓储中心,货物就在零售店里。而京东要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物流中心,还要建设物流网点。


GRIDMAN


首先来解释一下河马所谓的去中心化的理论,去中心化的配送物流,主要就是,大家把所有的SKU放在不同的门店里面,现在盒马鲜生服务的就是周围三公里的居民,所以作为山谷里的居民,在点餐或者说订单的时候,都是来自这一家门店,这一家门店的配送就覆盖到这三公里的人群,但是我想说在京东这个电商平台,他的选品会更加多一点,电子类的产品非常非常多,所以对于京东来说,在市区建立三公里辐射范围之内的操作非常困难,并且这样的布点也会非常多,要知道京东覆盖的范围可是整个城市甚至全中国,而河马先生只是覆盖了某几个城市的某些点位并不全面,其实只是覆盖了某几个城市的某几个区域而已,这些区域也只是周围三公里范围之内的居民,并不能够完全 touch 到整个城市。

所以京东还是有京东的优势了,两者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好吧,盒马鲜生主要做的是生鲜类的食品以及外卖,而京东主要做的是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全品是非常多的,如果要是在三公里之内建立仓储的话,是非常不合理的,这种去中心化的仓储对于京东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盒马鲜生把运费,平均到每一家门店营收里面,乍一看感觉是小了很多,但是算上具体的人工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它的运费比京东还是要贵很多的。所以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河马来说,现在也是开创阶段,并不一定这种方式就是最好的,这样的快递模式是否省钱,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变革家


盒马今年从舍命狂奔,到保命狂奔了,整体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平均每单成本在10左右,按照毛利率25%计算,至少要保证线上每笔单价在40以上才不亏钱,目前盒马线上的笔单在60左右,除掉物流成本,目前只能说线上无门槛给送货不亏损,但是线下由于不断给线上导流,导致线下的客流减少,线下门店运营是亏损的,所以盒马如果要实现盈利,必须实现线上线下双增长,这就需要周边3公里范围内有足够的交易用户,但目前盒马选址来看很多店没有足够多的淘系用户数来支撑!

好在盒马目前云超得益于前期盒马门店的用户积累,整体开始实现盈利,加上目前也学习每日优鲜做前置仓,扩大整体市场覆盖,同时降低运营成本,这也是一个机会点,所以盒马必须实现几年内的规模化效益,降低总体成本才能生存下来!

不过盒马的定位只是新零售的一个实验品,相比于中国十万亿的生鲜市场,阿里接下来要all in,来实现下个十年的持续增长!


周子恒233


盒马侯毅近期再次发言

盒马CEO侯毅最近频频炮轰,小编前天刚在问题“盒马鲜生CEO称要把美团估值打掉一半,你认为盒马会怎么玩外卖?”中讨论过侯老板叫板美团外卖负责人王慧文事件,然而两天不到,他又讨论起了京东运费问题。咱先不说盒马去中心化的物流是否就优于京东物流,近期频繁叫板不得不让人怀疑造势之意。



京东运费上涨遭到用户不满,侯毅认为新零售时代应当去中心化

春节期间,国内最大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对旗下自营商品配送费标准进行了调整。新的运费标准中增加了不满49元收取基础运费15元的规则。

京东方面的解释是,目前PLUS会员运费方面的问题还在调试优化,等到调试完毕,用户订单的金额凡是低于49元的,运费依然是原来的6元,以及之后会对调试期间多付运费的用户发放相应的补贴。由于京东方面并没有与消费者沟通就擅自修改会员权益条例,这一规定遭到了很多用户的不满。

“未来新零售的物流一定是去中心化的,盒马为什么唯一能做活鲜电商,而且是30分钟送达,基础就是盒马建设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物流模式,盒马所有的门店都是仓库,面积更多,离消费者更近,物流作业更简洁高效。时代发展太快,新零售的物流时代已经来了。”

从言论上看,侯毅的说辞绝对是有道理的,小编认为其实相比于规模经济,侯毅的重点应该在于京东不该把生鲜超市这块的运作模式同之前做3C品一概而论,新零售运行方式应当去中心化的物流体系,用京东老一套的方式去运作后期会出问题的。




苏宁姚凯强调顾客至上

除了盒马CEO发表了观点外,苏宁方也发表了看法。姚凯强调作为平台,应当本着用户第一的理念,不可为了盈利损害用户利益,私自篡改服务规则。


华尔街见闻


前几天,盒马鲜生CEO侯毅在微头条怼京东的物流系统,他谈到,京东的运费为什么一涨再涨?根子在于成本问题。京东是PC时代中心化的物流体系,初期成本高一些,但是体验好,而且随着规模扩大单位成本自然降下来,但是超过临界点之后效率就会降低,成本不减反增。并认为盒马去中心化的物流要优于京东的物流。

独角兽工场认为,盒马的所有门店都是仓库,不仅离消费者近,而且物流配送又比较简洁高效,这是盒马的一个最大的优势。我们都知道盒马的最大特点是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消费方式,可以到线下门店购买也支持线上app下单,另外它的三公里半小时送达也是其物流的一大亮点。

京东前段时间运费加价的问题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也遭到了京东plus会员的集体投诉。如果这样下去京东也必定失去口碑,失去更多的客户,好在京东给了消费者一个不错的交代,发声明说订单金额低于49元的订单可以继续享受6元的基础运费,在此之前多付运费的消费者京东发放用户补差额运费券,这次事件才得以平息。

京东与盒马不同,京东是靠3C销售起家的,而且京东有它自己的自建物流系统,就消费者的体验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现在的盒马主要经营的是生鲜类的产品,体量小。而京东则不同,京东是一个综合的电商平台,不仅经营3C类产品,而且经营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用品、图书、食品等,体量要比盒马大,自然它的物流成本要比盒马高。

再来说说盒马CEO侯毅,他的老东家可是京东,他也是原京东物流负责人,这就比较有意思了,侯毅自京东辞职后投入了京东的老对手阿里的麾下并一手创办了盒马鲜生,现如今他又把盒马开到了老东家的家门口,这样听起来还真有些讽刺的意味啊。

京东最近比较招黑,不仅盒马怼,苏宁也怼。苏宁怎么能错过抨击友商的机会呢?苏宁物流常务副总裁、天天快递总裁姚凯也就京东涨运费的事情在微头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客户第一,不能为了赢利而去损害客户的利益,更不能随意更改服务规则。


独角兽工场


作为盒马鲜生CEO当然也是原来京东的物流负责人侯毅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刘强东应该感谢侯毅,离开了京东,这么多年在刘强东身边算是没有学到刘强东关于物流的精髓,抛开工作不说,刘强东在美国惹上了性侵案件,而侯毅离开京东以后一个劲的黑自己的老东家,别的没学好,刘强东的小九九倒是学得蛮好!

阿里巴巴任命侯毅为盒马鲜生CEO,算是阿里史上几次重大人事失误之一

阿里巴巴至今在于高管任命上,最为失败的几次任命。第一是任命陆兆禧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直接导致了阿里巴巴至少三年的停滞发展;任命俞永福伟阿里大文娱负责人,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阿里大文娱在俞永福的带领下不进反退;任命高晓松为阿里音乐董事长,一把好牌打烂,最终天天动听死掉,虾米音乐半死不活。

  • 而今天要说的侯毅,就是阿里巴巴史上第四次人事任命失误

记得在五年前的时候菜鸟网络成立,逐渐在全国各地发展菜;菜鸟驿站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那就是菜鸟驿站未来从城市到农村,应该肩负起未来移动银行终端、微型物流仓储、以及物流接收、配送双中心的作用。

但要更好的补充这一点,单凭发展一些小的超市是不行的,必须发挥拥有一定配送实力的综合性连锁门店,比如肯德基、苏宁、麦当劳、当然也有传统的如沃尔玛等超市,盒马鲜生则是做了其中的一环。

  • 生鲜电商是被逼得要做去中心化

生鲜电商的商业模式是没办法做区域性大仓储,生鲜电商对于时效性要求太高了,主要原因还是生鲜的特殊性,水果能放几天?海鲜能放几天?肉能放几天?蔬菜又能放几天?如果大规模的集中性管理在分散性分发会极大的影响效率,那么生鲜的品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生鲜电商基本上都是由产区直接高准确度的配送到某个城市特定的片区,甚至可以精确到特定的门店,而盒马鲜生就是这样的模式。不然你怎么办?集中管理,举个例子,从广西拉一车海鲜到成都,你难道还在武汉或者重庆先建立一个“盒马一号”大型仓储,然后等后面的都运到了以后再派一个车队配送到成都?鱼都死了,你还配送个毛!而且你得有多大一个冷库?

  • 传统电商还是应该结合“生鲜小物流+传统大物流”双模式,只是京东目前在小物流方面布局还不够

为什么这样说,传统电商大型仓储是很有必要的,区域性配送能减少成本,但是如果很多商品储存周期够长,进行统一性的配送,又可以减少物流之中的空间浪费,而京东目前做的就是这样,物流成本的增长主要还是竞争更激烈,成本更高,其他物流企业价格都上涨了,而且整个电商成本都在上升,怪不得京东。

对于服装、书籍等等允许比较长的存储周期的商品自然还是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只是目前京东在小物流方面的布局还不够,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京东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京东早早的和永辉超市等连锁超市合作,人家早早的意识到了这点。

从成绩上看说实话,侯毅真的没资格吐槽京东了,而且侯毅站着说话不腰疼

侯毅作为盒马鲜生的CEO,成绩单不能说丑陋,但是说实话这几年盒马鲜生的成绩单真的不好看,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勇气吐槽京东。京东下滑是事实,京东不如阿里是事实,刘强东不如马云也是事实,但是刘强东还是比侯毅高明不止一星半点。

盒马所谓的成本低,都吸阿里巴巴的血,所谓的成本低,都是阿里、菜鸟的血,而阿里的血从哪里来?物流企业!只是阿里的体量足够大,人家可以一单少赚点钱,但是可以多做几单,所以这个成本不用盒马自己买单,当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另一个就是盒马鲜生的发展,当然你可以说盒马是“生活广场+生鲜电商”,所以盒马不在乎生鲜电商的发展,但回过头来说盒马终究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但是成长真的不算好,被多点、每日优鲜等远远甩开不说,京东生鲜也是压在盒马的头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侯毅真没资格吐槽京东。

遥想盒马刚刚成立的时候,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CEO张勇都为盒马站台,不过几年过去了,盒马的表现略显尴尬,战略地位还不如饿了么,侯毅还能在盒马CEO的位置上待多久?我觉得还是少吐槽别人靠谱!

本文系字节跳动签约作者-悟空问答专稿,未经允许转载必究!

EmacserVimer



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的急先锋,盒马鲜生得到了阿里巴巴的大力扶持和强势推广。侯毅先生身为盒马鲜生的掌舵人曝光度也大大增加。但是盒马鲜生只是新零售的一种尝试和摸索,不是新零售的全部。侯毅先生以阿里的一员夸赞自家业务,揶揄竞争对手京东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侯毅先生的这个言论出现在今年年初京东因为物流涨价事件遭到广泛批评的时候,侯毅先生在某位自媒体作者的一篇文章底下点评了京东物流模式的“落后”。考虑到侯毅发表这个言论的场合,这不是深思熟虑的结论而只是随意点评,没必要过分解读。

在侯毅的点评中比较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去中心化”这个当时极为火热的概念,伴随着比特币声名鹊起,去中心化和区块链等概念也流行了起来。在一段时间内,“去中心化”成了互联网行业最时髦的词汇之一,与此同时是各种虚拟货币充斥着整个市场,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争相布局区块链技术。在那个背景之下,互联网大佬说话不带上“去中心化”或者“区块链”都显得不够潮流了。侯毅先生说盒马鲜生是“去中心化”的物流体系前途无量,顺带揶揄京东“中心化”的物流体系存在明显天花板也就很好理解了。但是事实上,侯毅先生的这个言论未必站得住脚。

京东物流是传统的中心化(Centralized)体系,但是盒马鲜生也不是去中心化(Distributed)体系而更像分权(Decentralized)体系。当然事实上京东物流也不是完全中心化的,也有权力下放,并不是只有一个中心,而是多中心的,也属于分权模式,但是中心化程度非常高。相比之下,盒马生鲜的物流配送中心则要分散得多,分权的特点非常明显。但是说盒马鲜生是去中心化的物流体系,则有点勉强了。毕竟盒马鲜生依然是以门店这种小单元为中心的,并没有去中心化。而且中心调度的作用依然非常明显。只不过说权力下放比起京东要彻底很多,中心化程度很低,典型的分权模式。

毫无疑问的是盒马鲜生的物流体系有着自己的一些优势,而且理念比较时髦。但是,这不意味着盒马鲜生的模式就真的前途无量,远远胜过京东物流。事实上京东物流也是非常强大的,只不过盒马鲜生的物流体系在生鲜行业非常适合,但是让阿里巴巴采用盒马鲜生的物流体系改造淘宝天猫,短期之内都是不现实的事情。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征,适合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最佳效率。至于侯毅先生的言论,不过是对京东物流的某些不足有感而发罢了,不见得就很准确甚至不见得就是正确的。


镁客网


在传统零售时代,京东和阿里,两个物流模式的不同,就像是苹果和安卓一样。 苹果强调端到端闭环,安卓则是开放式生态。苹果的体验会好一些,不过成本却不可能比安卓有优势。 不过,到了新零售时代,当有更多的终端被布放到消费者身边后,社会化物流,去中心化物流的优势更加明显。不只是成本优势,还有体验优势(主要是速度)。这种情况在新零售的物流上是真的发生了。在成本方面,侯毅说盒马的成本只有京东生鲜的1/3;而在速度上,盒马鲜生已经可以实现30分钟送货,就是因为它的门店就是仓库,定位于三公里生活圈,可以像外卖一样实现分钟级送货。相比较来说,京东则是传统的仓配模式,大仓大配的中心化运营,最快只能当日达(少部分场景可以半日达),正是因为此京东开始做便利店,本质是在消费者身边放终端。除了盒马,阿里还有天猫超市的一小时送达、旗舰店门店发货2小时达等,同样是因为其整合了距离消费者很近的门店。 我想新零售下的新物流,已不再是传统的仓储-发货点-快递员的结构,而是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扁平结构,通过大数据进行智能调度和精细规划,货物就从消费者的身边发出,更加快速,同时将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说白了:谁距离消费者越近,谁就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