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同一个厂家1.5T和2.0T发动机生产成本究竟相差多少呢?

小青枝枝


用一系列1.5T和2.0T发动机技术是一样的,成本肯定是有差异的,但是绝对不会相售价差异那么大。查询了一下本田1.5T和2.0T发动机的售价(配件商),通过终端售价可以看出一些倪端。


1.5T报价16000元,2.0T报价26800元。终端零售价差万元左右,可以看出成本差异也就几千块上下。而且发动机制造中材料费不是最贵的,而是技术!


那本田冠道来说,1.5t和2.0t差价接近五万元,但是不仅是发动机有差别,其他方面差别也是很大的。所以贵出的5万不仅仅是发动机的差价。
动力上有差别之外,变速箱也不一样。2.0t匹配9AT变速箱(ZF),而1.5t匹配的是cvt变速箱。外购的的9AT要比cvt变速箱贵不少。内饰配置上也有一些不同。2.0t主打按键式换挡,而1.5t仍然是传统的直排换挡方式。也是厂家特意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拉开区间售价,也促使消费者买更高级别的车辆。


水墨丹青一世情


我真不知道,诸位答主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想象出来的?就是因为零配件差不多?您是单买发动的?想过研发成本没有?不要信口开河好么.....

首先,不是主机厂就一款发动机,比如:

大众有EA211系列、EA888系列、EA390系列;

丰田有KR系列、NZ系列、U系列、GR系列、 GZ系列

宝马也有N、B、S系列

在不同系列中的1.5\\2.0的研发成本和同系列中的研发成本一样吗?销售成本是一样吗?并不一样。以下,就稍微谈谈具体的区别。

首先,发动机看似成本不大,反正就是那么些东西-----但量体裁衣这个词儿大家应该是知道吧?很简单的道理,排量变大了,是不是需要的零件强度也不同?当然,这里我们还得分很多情况来看,比如:

1.同系列不同缸体的成本差异更大。

目前的发动机都是向着模块化方向进行,其作用为了使同厂的发动机部件通用性更高、尺寸更标准化,并以此降低生产成本--------但研发成本一样?不一样。

举个例子,一直被人喷的宝马三缸发动机和L4直列四缸的2.0T的成本差异很大。

大家估计会觉得B38的三缸发动机成本更低吧?其实三缸发动机成本更高,为什么?因为它的成本更多的用在油耗、动力的调教、以及更强的防抖动防噪音的NVH调校上面,为此,宝马的三缸的发动机研发成本要比L4高了百分之18!

这还是在模块化的基础上,还有这么大的成本差异,那些非模块化的主机成本又该是如何?

2.周边零件成本不高,但调校成本高。

还是调教成本的问题,发动机得考虑不同排量下的各种零部件的强度是否合适,如何在最低成本下满足最刚性的需求?这些不用测试的么?甚至缸体容积不同,带来的压缩比不同还得调试气门正时等等配套的零件、配套的技术都得从新调测-------莫不是以为跟批发市场的劣质衣服一样大大小小随便弄弄就够了?

3.同系列的1.5\\2.0确实成本差别不大

比如大众EA211系列中1.5T和2.0T的成本就差不多,可能只是曲轴等零部件不同、正时系统调教、ECU调教不同罢了,这么一来,成本自然相差不大了。

以上,虽然发动机看起来“单卖”的成本好似差不多,但很多研发成本是摊派在整车之上的,其次诸如进口\\国产的税率也有所影响。

最后还想再提一点,其实我觉得正常车主研究这种问题意义不大,大家只需要去了解发动机的性能、经济性就可以了-----说句难听点的,就算您知道其中有猫腻您还能怎么样?靠着这个去压车价?不现实的.....


无聊到巅峰


如果是同系列发动机,只是排量不同的话,成本是不会差很多的,因为技术、材料、加工方法基本上差不多。

但是,排量相差了有0.5L通常是属于不同系列的发动机了,比如大众1.4T是EA211,1.8T和2.0T则是EA888。这种情况,成本差异还是蛮大的,毕竟技术不一样,加工要求不一样,材料可能也不一样。




但是,具体到车型的话,差价并不仅仅是发动机的差价,还有变速箱的差价。比如冠道1.5T用的是CVT,2.0T用的是9AT,这两者差价不少,再比如大众1.4T用干式双离合,2.0T用湿式双离合,这两个的差价也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头,那就是汽车消费税,这个税是厂家缴纳的,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也反应在售价上。

也叫排量税,因为不同排量征收比例不同,1.5T收3%,2.0T收5%,差了2%,如果车价20万,也就差了4000了。


谈车轮道


同一个厂家生产的1.5T和 2.0T,研发成本其实差不多,而且,后研发的成本还比先研发的成本低很多。一般来说,发动机的研发,都是从现有的自吸发动机再升级为涡轮增压的,一般都是先搞容易搞的,当然是小的容易搞!所以,一般来说,研发成本,肯定是2.0T的成本要低很多,因为它是小的增加条件放大的,省去了很多研究。

本文问题问的是研发成本,其实是想问生产成本吧?研发成本,对于已经研发出来以后,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除非你不使用你的研究成果!研究出来就是为了大量生产。一般国际性大车企,庞大产量分摊的研发成本,在每辆车上微乎其微了。

这里说生产成本,大的发动机,功率大,扭矩大,自然发动机各个部件(汽缸,活塞,曲轴,连杆,汽缸盖总成,正时链条,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不单是尺寸的放大,更主要的是强度的增加,这个占生产成本的大头。所以,2.0 T 比1.5 T的生产成本高得多!


用户6551728892


从起初设计出发点来说,大排量是从小排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肯定是有差异的。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共用零部件开始增多,以取得更好的经济采购批量,降低制造成本。但因大排量技术上更复杂和先进,一般用作同系列高端车型,定位不同,所以价格要体现车差异。一句话,汽车售价基于功率和扭矩,车辆整体豪华型,非成本。


用户23679982205


差几千块钱吧,低排量不仅减的是排量还有配置,厂家交的税也会少点,所以整车上会有几万的差距,是为了拉低车型起售价和应付国家排放标准的产物。任何车系的精髓都在高排量。相同车型相同配置你可以参考下帕萨特1.4和1.8,终端差价差不多在一万


江宁奥特曼


发动机硬件几乎相同,成本几乎相同。例如,大众1.8t和2.0t的,丰田锐志2.5和3.0自吸。

还有一种就是成本有差距的,大众国内的1.4t和1.8t,缸体材料不一样,技术先进性也没法比,具体差多少钱,就说不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