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吕雉的尸体200年都没腐烂?

李进


吕雉的尸体经过200年的时间实际上是已经腐烂的了,没有腐烂的可能非常小,所以关于吕雉尸身不腐烂的传闻应当是假的,我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就是因为汉朝尸身的防腐技术是不科学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尸身防腐方法主要是用水银浸泡尸身,这样确实能减缓尸身的腐烂速度,但并不能完全地阻止尸体的腐烂,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很大规模腐烂的,但却并不至于像没有做过措施的尸体一样腐烂得骨骼都已经脆化、看不出丝毫人形。

在汉朝的皇公贵族中流行着一种尸身防腐方法,那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金缕玉衣”法。

汉朝时期人们对玉和金缕玉衣的美丽误解

在汉朝人们相信玉是一种神奇的天地至宝,他们将玉当成了山峰的精华、当作了世间最神奇的物质,他们觉得玉是有着特殊作用的,所以他们就将玉磨成一片片的玉片,然后用金丝、银丝、铜丝将这些玉片穿成铠甲模样的尸衣包裹住死去的身体。

他们觉得用玉包住了尸体,就可以阻止灵魂的消散、阻止尸体上的精气消失在世间,这样就能让他们亲人高贵的灵魂继续生活在活人为他们打造的地下宫殿中,让他们的尸身继续保持着刚死没多久的模样。

这就是汉朝皇宫贵族们的防腐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耗资巨大、有着很非同凡响的意义,但是经受过现代科学知识洗礼过的我们可以一眼就分辨出这种方法有没有效。

说实话,金缕玉衣就是那个年代皇亲贵族们对死去亲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而已,实际上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在吕雉太后去世后,她就是用这种方法下葬的。

关于金缕玉衣不实的传闻和吕雉尸身不腐的记载

在后汉书中就有记载,说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赤眉起义军开始挖掘起了西汉各代君王、妃嫔的陵墓,起义军挖开的所有陵墓,凡是身上有玉匣包裹住的尸体都有着栩栩如生的样貌,并没有在陵墓中腐烂,所以帝陵中的一些妃嫔尸体就遭受到了赤眉军的沾污,其中吕雉太后的尸体同样没有免俗。

在这段记载中所说的玉匣就是我们所说的金缕玉衣,记载中所说的主要内容就是所有穿着金缕玉衣的尸体并没有腐烂,相信大家一眼就能判别这种记载的真假程度了吧?

金缕玉衣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真的能让穿着它们的人尸身不会发生腐烂吗?

实际上是不能的,但是不管金缕玉衣有没有这种功效,关键是那个年代的人相信啊。

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什么考古学家,和平年代挖掘人的陵墓基本上就是死刑,人们也因为秉承着死者为大的观念,后人根本不可能会去观察自己的祖先在金缕玉衣中有没有腐烂掉,所以关于金缕玉衣能保持尸身不腐的传闻一直被人们深信不疑着。

而起义军发掘帝皇陵墓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天下大乱时期,他们的眼中只有埋葬在坟墓中的珍宝,根本无暇去观察什么尸体不尸体的,所以唯一亲历过赤眉军也根本不可能有闲情出来打破这个传闻。


所以后来东汉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史官们仍旧深信着金缕玉衣能保存尸身的传闻,在后来的史书中才出现了赤眉军淫辱吕太后和众妃尸身的不实记载。

打破传闻,以及传闻出现的原因

吕雉去世的时候年龄已经有60多岁了,就算她还活着,也是一个皮肤干燥万分的老太,面对这样的老人常人是根本不可能会产生邪心的,更何况在经历200年后,吕雉的尸体早已经腐烂成只剩下烂骨烂肉了呢?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再变态的人也不可能会做出什么事情。

我觉得会造成这种传闻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赤眉军在搜刮陵墓的时候难免会将心思打到尸体身上。

西汉皇帝和自己的亲眷身上所穿的金缕玉衣基本上用的都是金线,虽然金丝分量小,但再少对这些贫苦的起义军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所以他们就扒下了尸体身上的金缕玉衣,将金缕玉衣上的金丝抽取了下来,准备重新熔成金子使用。

而玉片则因为上层人士看不起这种已经有死人用过的玉,而普通的百姓又不能拥有玉,所以就被丢掉了。

赤眉军扒金缕玉衣这个动作很有可能流传了出来,最后再加上金缕玉衣有着尸身不腐的传闻,在人们的以讹传讹下,关于赤眉军淫辱吕雉太后的传闻就出现了。

流言可畏

流言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很可怕的,就比如在我们现代都有着很大的市场,在人们的传言中,甚至还时不时出现慈禧太后的尸体被孙殿英手下淫辱的传闻,实际上这种传闻的出现跟吕雉太后的传闻是差不多。

当时孙殿英的手下为了搜刮慈禧身上的珍宝,就将她身上的衣服扒了下来,然后取出了塞在她尸体七窍中的玉件,正是这种举动导致了传闻的出现,这才是这种不可靠流言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说关于吕雉太后死后200年尸体没有腐烂的记载是一种以讹传讹的产物,古代除了乱世中的士兵和生前的仇人外,人们对死去的人都是很尊重的,这是一种深植在人们思想中的观念,记载史书的史官们绝对不可能专门前去求证吕雉尸体有没有腐烂的事实,所以在金缕玉衣这种不实防腐方法的传闻影响下,没有事实依据的流言就开始在所有人的脑中有了市场,在观察历史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怀着辩证的思想去看待,而不是人云亦云。


孤客生


吕雉尸体两百年不“腐烂”是因为她的尸体泡在水银之中,墓室完全封闭,无空气流通,形成了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水银有毒,可以杀灭人体内的细菌,类似真空环境可以有效延缓氧化作用,因此吕雉尸身保存较好,虽远远不及活人鲜亮,但也五官俱全,容貌可辩!

吕雉,字娥驹,西汉第一任皇后,我国第一位皇太后,汉高祖之后的实际执政者。吕雉起于细微,没有显贵时也在田地里劳作,养活刘邦一大家人。楚汉相争时,吕雉被项羽羁押,做了两年的苦役。正因吕雉的苦难经历,使她深知民间疾苦,尽管她在皇宫内大肆屠杀功勋显贵,但是为政理民还是很有一套,深得民心!



吕雉作为一介女流,颇有宣太后芈月之风,杀伐果断,执政强势,西汉在她的努力下,得以稳固。一代兵仙韩信被吕后诛杀,悍匪彭越被吕后砍成肉酱,戚夫人被吕后制作成人彘,刘氏子孙也多被吕后毒杀。吕后崩后,与高祖合葬于茂陵!


两百年后赤眉军攻入长安,发掘汉陵以掠夺财宝。吕后死后多有陪葬品,奇珍异宝较多,赤眉军将吕后尸体抛出,多有践踏。由于吕后杀了不少西汉开国功臣与刘氏宗亲,从汉文帝开始的所有汉朝皇帝都不是吕雉之后,因此文人骚客编造了赤眉军奸污吕雉尸体一事,用来污辱吕雉!

试想一个年约六十的贵妇卧于土中两百余年,尸身虽然保存较好,但也有腐烂,任何正常男子都不会对这样一具尸体有性欲,更何况这具尸体是曾经的国母太后!古代人等级观念重,对亡者也尊重,因此毁尸劫财可也,奸污尸体是绝对没有的事!




大秦铁鹰剑士


吕后的尸体200年没腐烂,这个记载本人认为是要存疑的。首先我们找到史料出处,这是《后汉书》记载的,大概说的是赤眉军攻入长安,挖掘出了吕后和其他后妃尸体,其中用金缕玉衣裹着的都栩栩如生。所以丧心病狂的赤眉军对其进行了兽行。但是这个记载, 可信度应该是不高的。

首先,古人认为玉衣能够使尸体防腐,所以贵族有资格穿戴金缕玉衣、银缕玉衣下葬,但实际上从今天出土的情况来看,金缕玉衣裹着的尸体都腐烂了。我们发现的,马王堆女尸辛追、荆州男尸、连云港女尸凌惠平这三具保存完好的汉代湿尸,都是因为裹尸布裹得密,防腐水也用得好,和玉衣没有关系。

其次,都过了200年了,就算没有腐烂,那肯定也很不好看,特别是吕后去世的时候年龄也不小了。赤眉军这辈子是没见过女人吗,后宫里活着的妃子这么多,非要向死去两百年的尸体下手?而且是大庭广众公共场合?结合赤眉军是失败者的角度看,很可能是东汉王朝进行的丑化。


林屋公子


200年不腐,有可能

尸体不要说200年不腐,就算是2000年,也是有可能的不腐的,例如湖南马王堆的辛追夫人和湖北荆州的遂先生,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活生生”的例子,但是能保证尸体历经2000余年,而不腐朽,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发现辛追夫人的是马王堆1号墓,是一座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在坑北有一条墓道,墓口长20余米,往下有四层台阶,逐层向内收缩,从墓口到墓底深有16米。辛追的棺椁在墓室中央,为一椁四棺的形制,棺室外面的墓室里还填满了大量的木炭和白膏泥。这种深埋密封的墓葬形制,为尸体的保存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条件。

尸体的深埋,墓室的结构的严谨,多层棺椁的保护,以及木炭和白膏泥的密封性使得棺材内一直处于低温缺氧的状态,所以尸体可以保存2000余年不腐。

吕雉在刘邦死后挟幼帝执掌朝政,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临朝称制”,权倾天下,从她的身份地位来看,她的墓葬规模应该要远超于軚侯夫人辛追,200年不腐是有可能的,只是说有可能,并不一定。


史书记载是否靠谱——不一定

那么吕雉尸体200多年不腐,到底是谁披露的呢?《后汉书·刘盆子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痛斥赤眉军烧杀抢掠的罪行:

“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彻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遂入安定、北地。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这里说的是西汉末年,赤眉军在各地起义,烧杀抢掠,大肆盗掘西汉帝王陵墓,他们在盗掘刘邦和吕雉的陵墓时,发现吕雉的身体经然保存的非常完好,然后兽性大发,对吕雉的尸体进行奸污。不仅如此,对用玉匣装裹的没有腐朽的嫔妃们的尸体,这写盗墓贼也没有放过。那么来分析一下这段话的真实性。

首先,《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有很多记载都不符合史实,范晔本人在书中也多有一些个人观点的表达,所以这里的记载,赤眉军奸污吕雉的尸体,存疑。

其次,书中记载吕雉的尸体不朽,是因为玉匣。这里所说的玉匣,就是我们常说的玉衣,是两汉时期贵族死后所使用的一种葬具,相传人死后用玉衣殓葬可以保证尸身不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玉是集天地之灵气的神石,可以庇佑死者的失身。现在我们发现的所有玉衣里,没有一句保存完好的尸体。

第三,奸污身体这种重口味的事,不是没有过,也有恋尸癖的人,但是吕雉去世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而且尸体已经过去了200多年,这得有多重的口味,才会对这样的尸体感兴趣。另外,赤眉军盗墓,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就是为了盗取墓葬中的珍宝,用于起义,怎么会有功夫顾及尸体,更何况在大庭广众之下,奸污尸体,这可能就更小了。

综上所述,吕雉尸体200年不腐,并被赤眉军奸污,只是以讹传讹。尸体可能没有腐朽,但绝对不会被奸污,更大的可能性是被赤眉军侮辱,发泄私愤。范晔这样记载,可能有其自己的目的,一是为了表达对吕雉干涉朝政的不满,二是揭露赤眉军的罪行。


公子想


首先我们可以先确定的一点是史书记载吕雉的尸体200年都没有腐烂是可信的。对于吕雉的尸体没腐烂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其中记载当时赤眉军进入关中后“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当然我们只是说尸体不腐烂这件事情是可信的,并没有说史书中记载的内容是可信的。一直秉承马未都先生的一句名言“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尸体不腐可信,是因为1974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其一号墓就出土了一具没有腐烂的尸体。其墓主人之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妻子辛追夫人,其刚出土是,皮肤都还有弹性,关节可以活动,经过解剖之后身体各个器官完好,只是脑组织有些缩小,一些都想刚刚去世几天的样子。

我们可以参考马王堆女尸不腐的原因来解释吕雉尸体不腐的原因。对于长沙马王堆汉墓能保持尸体不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深埋,一个是密封,还有一个是棺液。



首先是深埋,这就使墓室处在一个比较独立环境之内,不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其填土都经过夯打,质地坚硬,不容易遭到破坏。再次使密封,在填土之下,还有白膏泥和木炭,椁室之内又是四具套棺,身上有裹有二十几层衣服,这些东西保证了墓室空间的密封和缺氧状态,抑制细菌的繁殖。最后就是棺液,像凤凰山汉墓的汉代湿尸保存同样也算是有一样的棺液,棺液的存在是其能千年不腐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现在确实还无法真正破解其不腐的原因,也无法复制古代人的做法,但是我们不要怀疑祖先的智慧。


考古流帆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问题额,尸体都会有些腐烂的,何况是已经两百多年的尸体。当然极端条件是不会腐烂的,因为那些条件细菌都生活不下来,比如欧洲阿尔卑斯山上曾经发现过一具几千年的尸体,是个男性猎人,尸体没有腐烂,甚至随身携带的各种物体都保存的比较完好。
吕雉的尸体没腐烂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当时赤眉军进入关中后“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这个记载本身就不太真实,各位想想,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就是一具湿尸,据研究是在下葬之后,由于白膏泥的作用,墓室密封性特别好,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在开始细菌开始腐烂尸体时,氧气很快消耗完了,所以尸体就停止腐烂,而且里面的藕汤经过几千年还保存较好呢。但是见过辛追夫人的也知道,她的尸体已经不忍直视了,所以吕雉的尸体保存也不会好到哪里。





小黑侃大山


吕后作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她的地位有多尊贵,别人恐怕是难以想象到的。更何况到了刘邦死后,吕后直接掌管了政权,这段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含汉惠帝执政期间)。

这时候的吕后在朝中是说一不二的,就是在她执政的这段期间,她肯定会为自己死后的事,做过长久的安排,比如,她下葬的时候有穿金缕玉衣(就是用黄金线,做成的衣服),在加上其它的先进的保护措施,到了东汉的时候,吕后的尸体没有腐烂,保存完好,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件事。

当东汉初年,刘盆子的军队打开吕后的皇陵后,这时候距离吕后那个时间已经有两百年的时间了,吕后是六十多岁死去的。

即使吕后的尸体保存的完好,你说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太能美到哪里去,要说赤眉军奸污吕后的尸体,这真还有点过。但是,后汉书上确实是这么记录的。

要知道当时的赤眉军是无恶不作的,长安街上有的是美女,他们不去抢美女,却去强奸一个死了两百年的吕后,原因何在?

我觉得这应该是赤眉军在发泄自己的愤怒,大家不知是否知道,刘盆子也就是赤眉军的领导人,是刘肥的儿子刘章的后代。

吕后在生前的时候,是经常欺负刘肥以及刘肥的几个儿子的。当年刘肥为什么要认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干妈呀。还不是惧怕吕后的权威,可见吕后把他们欺负成了什么歌样子。

可以说刘肥的这一家人,没有一个不是恨死吕后的。刘盆子作为朱虚侯刘章的后代,在他挖开吕后的坟墓之后,肯定是会对吕后的尸体,做一番凌辱的。

估计把吕后的尸体给鞭打一番还是有可能的,至于说强奸吕后的尸体,大概也就是在领导前邀功的一种说辞吧。


史学达人




每当看到这条史料,我都在想污辱吕后尸是几个意思,难道真的是传闻中的奸尸吗?果真如此的话,赤眉军也太特么疯狂变态了!但反过来再想想,吕后死时61岁,赤眉军就是再变态,再饥不择食,一个人老珠黄且死去200多年的老太婆,会激起他们的雄性荷尔蒙?

就算吕后当时的尸体保存的完好无损,甚至肌肤吹弹可破,因为毕竟有马王堆汉墓横空出世的千年古尸作为案例,所以姑且也认为存在这种可能。可别忘了,那也只是一具尸体,我认为污辱吕后尸应该意指尸体遭到破坏,尸体身上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绝不等同于奸尸。



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意思是说,赤眉军挖掘出的用金缕玉衣装殓的死者大都还像活人一般栩栩如生,因此他们对这些尸体干了许多淫秽的事情。这个并没多少歧义,意指赤裸裸的奸尸,可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吕后贵为大汉太后,入殓时享受到先进的尸体保存技术,故而尸体保存完好,似乎勉强说的过去。可陪葬的宫女也能享受如此殊荣,这就令人大惑不解,这样做一来和她们的身份不匹配,二来花费的成本未免太高,所以根本不足为信。

事实上,我很怀疑吕后的尸体经过200年是否真的没有腐烂?这条史料似乎别有用心,达到了双重丑化抹黑的效果,第一侮辱了吕后,表达了作者对西汉之初吕后干政的诸多不满和愤恨;第二揭露赤眉军的暴行,反映了赤眉军的残忍不堪。



《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此人生性孤傲,一生放荡不羁,不拘小节,这种鲜明的个性也使《后汉书》成为一部另类的史书。它没有《史记》那样大书特书春秋笔法,行文隐晦暗喻,而是措辞大胆激进,有时甚至直言不讳,或褒或贬一目了然,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意志。

《后汉书》有肯定王权秩序、颂扬忠贞名节等儒家正统思想,亦有褒扬避世隐逸、狂狷放达的道家玄学思想,还有或多或少的对佛教思想进行了批判。

了解了这一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关于赤眉军污辱吕后尸体的史料记载,不难发现,范晔对二者俱都深恶痛绝,所以极有可能是他夸大其辞所致。总而言之,我认为吕后的尸体200年没有腐烂,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历史上吕雉在刘邦死后,君临天下,可以说实际上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大肆诛杀刘氏子弟,扶植自己娘家的吕氏家族掌权,但最终她还是没有斗过老天爷,还没有完成布局,就撒手人寰。但吕雉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据《后汉书》记载吕雉的尸体200多年都没有腐烂,栩栩如生,甚至赤眉军还心生歹念。那么,吕雉的尸体经过200年真的没就有腐烂吗,还有就是赤眉军到底有没有做出什么龌蹉的事情呢?



公元前180年8月1日,吕雉病死,终年62岁。在她死后,她被葬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的吕后陵,在汉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虽然她被葬入了豪华的陵墓,但是她并没有就此入土为安。公元25年,占领长安的赤眉军,一为了西汉皇陵的财宝,二是为了泄恨,他们将西汉皇陵给挖了个遍。刘邦和吕后的陵墓也没有幸免,据史书记载当时打开吕后的陵墓后,发生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情。

据《后汉书》记载:“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件事,一是吕后当时身穿“玉匣”,也就是金缕玉衣,尸体200多年不腐,栩栩如生;二是赤眉军对吕后的尸体心生邪念,做了龌龊之事。那么,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首先说吕后尸体不腐之事,在西汉的时候,人们迷信人死后,身穿玉衣可以尸体不腐,甚至羽化成仙,但是这个说法早已经被专家证明单纯靠玉衣保证尸体不腐纯属扯淡。但有西汉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的实物为证,不排除吕后尸体在死后也经过了特殊的防腐处理,真的就200年不腐。



再说赤眉军对吕后的尸体行龌龊之事,这个说法有点太骇人听闻了。吕后病逝的时候,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太婆,即使她死后尸体不腐,但也看起来很恐怖的。赤眉军在古墓,面对诡异的场景,还心生邪念,应该不太可能。《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人,距离此事件年代久远,他在编写史书时,也有道听途书的嫌疑,难免听了谣言而记录在书。各位,你们认为呢?


密探零零发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同时也是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司马迁也因此将其单独列入了帝王本纪之中。



吕雉的一生饱受争议,作为刘邦的夫人,她长期生活在动乱之中,因此见惯了刀光剑影,养成了果敢坚毅的性格。作为后宫的主宰,她心狠手辣,将人彘这一残忍的酷刑用在了情敌戚夫人身上。但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司马迁也肯定了她的历史功绩。所以在后世人们的眼中吕雉也成为了天使与魔鬼的结合。

吕雉死后200多年,赤眉军攻入关中,并且占领了长安城。之后赤眉军为了泄愤开始焚烧宫室、盗掘西汉皇陵。《后汉书》记载了赤眉军盗墓的过程和手段;

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城中粮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从这段话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赤眉军因为贪图财宝,所以对长安城进行了洗劫。之后开始盗掘皇陵,取走了皇陵中的财宝,捎带还对吕后的尸体进行了侮辱。除了吕后之外,凡是有金缕玉衣的皇妃都栩栩如生,所以都遭到了侮辱。

在《后汉书》中认为,吕后和一些去世的皇妃之所以被辱尸是因为身上的金缕玉衣保护,所以当赤眉军掘墓之后,这些皇妃还保持着生前的容貌。而这时的赤眉军一来为了泄愤,二来贪图女尸的美貌,所以才会行无耻之事。



这件事实际上纯属谣言娱乐而已

汉朝的皇族认为“玉能寒尸”,可以保持尸骨不朽。在加上“玉塞九窍”可以保证精气无法外泄。如此便用金线玉片织造了形如铠甲的殓服,这样就可以达到尸骨长存的效果。但实际上我们也知道,金和玉根本不具备任何防腐的功效,而且所有金缕玉衣出土之时,他们的主人已经化作了一捧泥土。

另外贪图吕雉的美貌这件事就更说不通了。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妻子,生于公元前241年,死于公元前180年。也就是说吕雉去世的时候已经是61岁的老太太了,根本不可能具备绝代风华的容貌,如此怎么可能会引起赤眉军的兴趣。



最后再说一下,《后汉书》作者是范晔,他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史学家。此时距离赤眉军事件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所以关于吕雉被辱尸这件事也只是传闻被范晔收录而已,根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