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iPhone不生產4G運行內存的手機?

北方浪子8500305


相比於大部分安卓手機,蘋果手機的購物頁面和蘋果官網都沒有提到手機的運行內存量,消費者如果想去了解只能通過搜索引擎去搜索答案。不過我相信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iPhone的時候應該也不會特別去了解iPhone的運行內存量吧?畢竟iPhone可是一直被大家成為運行流暢、使用上兩三年都不卡的手機。

安卓手機因為系統工作機制跟iPhone不同,系統運行時會盡量把內存用完,讓手機應用的數據存進運行內存中,讓用戶在使用手機時能夠更快地調用,不過也因此在頻繁切換的過程中易造成手機卡頓,再加上手機應用所需的運行內存越來越大,用戶想要手機運行得流暢的話就要儘量買運存大一點的手機。

而iPhone的系統對內存有嚴格的管控,運行優先級上也以屏幕反應為最高,確保用戶擁有流暢的體驗。

系統沒提供運存可用量欄給用戶看,只有iPhone存儲空間和後臺應用刷新功能。

得益於蘋果對系統內存的用戶使得iPhone內並沒有像安卓一樣,提供清理緩存的工具;在設置界面中也並沒提供運行內存可用量的欄目給用戶看。



超能網


這個問題如果想理解透徹,需要理解一些有關係統的知識。


各大系統來源

學過計算機的都知道,其實我們現在主流的一些系統,比如:windows、Android、iOS,都是有著同一個始祖,那就是:Linux. 而windows、Android以及iOS都是在Linux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為什麼Android比iOS給人感覺要卡?

我們剛剛說到,這兩個系統都是根據Linux發展而來。使用過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的人可能都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安卓手機使用一段時間後,感覺就變卡了。相較而言,蘋果要好很多。

我知道的有三個原因:

1.Android和iOS本質上有區別

雖然這兩個系統都是在Linux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是在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從根本上說,Android算不上是一個系統,而是一個最大的基礎應用。Android本身並沒有涉及到Linux的內核部分,只是根據Linux做了一些優化,所以Android在和硬件部分,比如:cpu.做數據交換通信時,還必須要透過Linux這一層,因為Linux是和硬件最近的。這就註定Android在先天有一定缺陷。

相對的,iOS雖然也是根據Linux發展,但是iOS卻是對Linux的內核部分做了改動,可以說iOS有自己的內核。所以,它在和硬件部分做數據交換時就不需要透過Linux這一層。可想而知,iOS比Android在和硬件數據通信時是有一定優勢的。


2.Android和iOS的垃圾處理機制

我們知道,系統在使用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垃圾。那麼如何清理是操作系統必須要考慮的。Android其實在垃圾處理上沒有做多少工作,不知道當時的工程師是故意忽略這一點還是什麼其他的因素?所以我們使用各種Android手機的時候,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文件夾,大部分用戶都不知道這些文件夾是幹什麼用的。非常繁瑣,而且有些時候還不得不用一些第三方的清理工具幫助清理應用垃圾。

iOS在垃圾處理機制上就不是這樣,它處理垃圾的時候會非常乾淨,不會殘留很多數據碎片。而且也沒有那些無窮盡的文件夾...總而言之,可以理解為iOS掃地很乾淨。


3.開放與封閉

眾所周知,安卓系統是完全開源的,我們國內絕大多數手機廠商都是使用的安卓系統做的二次開發。我們熟知的有:MIUI.這讓安卓系統的市場份額迅速飆升,現在已經佔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正因為這樣,安卓必須開放很多權限,這導致安卓系統在後天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問題。卡頓是無法避免的。

而iOS系統是封閉的,只有蘋果自己的設備才可以使用。這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系統的純淨,而且開發者還必須按照蘋果的規定開發應用。所以,iOS系統在後天管理又非常到位,系統經久耐用還不卡頓。


蘋果為什麼不強調運行內存?

好了,我們知道上面那些有關係統的知識之後,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


Android系統由於先天和後天的各種原因,系統卡頓很難避免,並且隨著各種APP對於系統的調度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安卓則必須要提高運行內存的空間,這樣才能夠保證系統在一段時間內流暢。當然近年來安卓系統也做得很好了,使用2年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iOS系統,由於先天和後天的優勢,使得它對於運行內存的要求並沒有安卓來的那麼激烈。蘋果沒有必要做這樣的動作。那為什麼蘋果的運行內存又從512M提升到了現在了3G呢?


這個問題其實和蘋果系統生態的發展息息相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還請指教,謝謝。


小強Talk


隨著 iOS 系統的升級,iPhone 未來會上 4G 運行內存的,但目前來看,iPhone 的運行內存是足夠的。

和安卓不同,國內安卓廠商現在配備高通 835 的高端機型,差不多都已經在用 6G 運行內存了,甚至今年已經出現了 8GB 運行內存的安卓手機——我在參加今年CES大會的時候 ,看到了一款華碩出的安卓手機,主打AR功能,運行起來非常流暢▼


其他安卓手機廠商,也都在陸續追上這個標準,比如最近大熱的小米MIX2,就會發售 8GB 運行內存的版本。

安卓手機的內存,普遍比 iPhone 高很多,是不是安卓就更流暢呢?

實際使用情況是:6GB 的安卓手機流暢度,勉強和3GB運行內存的iPhone打個平手。這要從安卓的內存機制說起,請看下圖▼


正如上圖所示,我們常常會發現 4GB 運行內存的安卓手機,剩餘可用內存為 800MB;同時期的 6GB 安卓手機,剩餘可用的內存也是 800MB,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由安卓內存管理上的兩個特性所決定的。

1. 安卓系統下 App 的關聯啟動

比如像某互聯網巨頭旗下的App,只要啟動其中一個 App,這個 App 就會在後臺偷偷關聯啟動其他 App。這種情況在安卓上不在少數。


2. 安卓的真後臺機制

在安卓系統上,當我們從app界面切換回桌面,進入下一個app時,之前的App 並沒有完全退出,而是依然駐存在後臺佔用內存。這種機制的好處是,當我們想切換回駐留後臺的App時,就會非常迅速,而不需要等待這個 App 重新啟動。

如果安卓手機的內存太小,後臺駐留內存的app太多,怎麼辦?這時候,系統就會自動關閉權重低的app,回收內存。


用類比的例子來說明,假設安卓和 iOS 的內存都是衣櫃,App 類比成衣服:

如果我們把衣服直接掛在衣櫃裡,拿出來穿就比較方便,但這樣不節省空間,因此需要更大的空間,這就是安卓的內存機制;

如果我們把衣服都疊得整整齊齊,拿出來穿就要多費一點功夫,但是這樣只需要較小的空間就足夠了,這就是 iOS 的內存機制。


因此,目前的 iOS 只需要 2GB 或者 3GB 就足夠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升級的iOS 系統也會越來越吃內存,到時候,蘋果自然也要生產 4GB 運行內存的 iPhone。


陸家嘴文青


前言1:您的提問有問題,應該問“為什麼蘋果不生產4GB運行內存的iPhone?”或者“為什麼蘋果不生產4GB運行內存的iOS設備?”前言2:運行內存的說法是錯誤的,應該叫做內存(RAM),不少的國內手機廠商把內存叫做運存或者運行內存。

蘋果其實現在發佈的 iOS 設備中已經有三款設備搭載了4GB內存的 iPad ,三部搭載了3GB內存的 iPhone(2017年9月前為一部),五部搭載2GB內存的 iPhone(2017年九月前為四部)和三部搭載2GB內存的 iPad ,還有一部搭載了2GB內存的 iPad Pro 。

4GB內存的iPad分別是 (第一代)12.9英寸 iPad Pro , (第二代)12.9英寸 iPad Pro 和10.5英寸 iPad Pro 。

3GB內存的 iPhone 7 Plus,(2017年9月新品發佈會後有了 iPhone 8 Plus 和 iPhone X 。

2GB的 iPhone 6s / 6s Plus , iPhone 7 , iPhone SE , iPad Air 2 , iPad mini 4 , iPad(第五代)(或稱iPad 2017) , iPad Pro 9.7 。

我認為從蘋果的行為上來看,蘋果並不是明擺著一味的堆配置的(偷偷的堆配置,而且很恐怖的堆配置,我會在後面說的)

一般都是蘋果在某項更新需要更大的內存得以流暢運行的時候,便會加大內存。

  1. 第一次從1GB加大內存是 iPad Air 2 ,這個僅是一個小幅升級。
  2. 第二次升級配置總共有三部設備按照時間升級,分別是 iPhone 6s/6s Plus 和 (第一代)iPad Pro 12.9 。原因其一是因為 iPhone 6 Plus 因為 1GB 內存推不動 1080P 屏幕,導致 iPhone 6 Plus 有時候比 5s 還卡,其二是 iPhone 加入了 3D Touch ,並且該功能可以配合遊戲達到更好的體驗(詳見戰錘40K自由之刃,超高畫質加上 3D Touch 真的很爽,但是非常吃配置!), iPad Pro 是因為接近4K畫質。
  3. 第三次升級時 iPhone 7 Plus ,因為雙攝像頭的處理,加了內存(勉強的說。)

所以說蘋果一般在需要加強配置的時候才會升級。

為什麼說蘋果是偷偷堆配置的狂魔?

  1. 蘋果在2014年的搭載20nm工藝的 A8X ,2015年搭載16nm工藝的 A9X 和今年的 A10X ,每年工藝都在縮小,性能都在猛增,通過X光照射結果來看,GPU(圖形處理器)大小反而佔總面積大小更大了。
  2. 大家都在吐槽2015年的 iPhone 6s/6s Plus 炒冷飯,但是在今天認真看,其實這部手機一點都不炒冷飯!1:蘋果是唯一一個從2015年開始搭載壓感屏,並且實現功能,到現在都沒有棄用的廠家(看看華為,搶佔第一個壓感屏,結果沒功能,放棄了,魅族,中興,小米都因為沒功能棄了。),2: A9 性能不多說了,恐怖。3:蘋果獨家研製的震動單元,可以實現局部短促的震感,實現 3D Touch 的時候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現在的非蘋果任何手機都比不了。4:第一部搭載了NVMe SSD(NVMe固態硬盤)的手機,並且定製了傳輸速度接近PCI-E的接口,達到了速度接近800MB/s的順序讀入,除了搭載UFS2.1的手機儲存以外,根本比不了。
  3. iPhone7 的屏幕是現在在售的2016年發佈的手機裡面屏幕素質最好的,即使是召回了的三星Boom8也比不了,黃屏是 DCI-P3 廣色域不習慣的鍋,問題是你看久了sRGB色域,自然覺得 DCI-P3 色域偏黃,我買來2017款 iMac 的時候,就一直感覺屏幕顏色偏黃,把 DCI-P3 改成sRGB就不偏了, iPhone 不可以調試色域,但是用一陣子就會習慣的。(話說 iPhone7 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數碼方面現在一說 DCI-P3 ,就是又一個屎黃屏,那真的不是蘋果和那些手機廠商的鍋!那是人眼不習慣!)

其實蘋果並不是不堆配置,而是蘋果現在認為不必要堆配置。


有關為什麼安卓,Android需要4GB,6GB甚至8GB,而蘋果2GB,就夠了的話題,做一下我的見解:

其實蘋果早就在 iOS9 開始便不再使用墓碑機制(關閉應用即關閉進程)了,因為性能和內存足夠了,加入了一個新功能,叫做後臺應用刷新,介紹如下:

使用無線局域網時,允許應用在後臺刷新內容,關閉應用有助於節省電量。(來自 iPad Pro iOS11,WiFi版)

蘋果現在允許應用在後臺適當運行以及自動刷新(所以你在網易雲音樂下音樂和在百度雲盤上面下東西可以在後臺下載),但是蘋果管的嚴,不過出現濫用後臺的問題。

一般蘋果會關閉應用的大部分進程,保持用戶需要的進程或者需要長期使用的進程,例如下載和通知。

個人的一些見解:2018 年後期的新 iPhone X 大屏幕版本可能會有 4GB 內存,因為屆時採用 OLED 屏幕的話,Apple 會直接把邏輯分辨率 414直接3倍顯示(現階段的 iPhone Plus 是414*3壓縮到1080),屏幕分辨率一邊就是1242,如果破天荒的採用了4倍顯示,那麼就會是 1656 了,一旦新 iPhone X 因為內存吃不消,就是下一個 iPhone 6 Plus。

安卓因為某些原因,在中國缺少像是 App Store 那樣的監管級別市場,所以會出現濫用內存,自動刷新,現象,最大的例子就是QQ和IT之家在安卓N系統中令人髮指的後臺保留事情:

安卓N採用了新的後臺運行機制,即使不是在Play商店下載的規範軟件,也可以對後臺運行進行控制,但為了不濫殺無辜,把用戶聽歌的軟件關閉,便有一個設計,就是軟件如果使用了音樂播放器通知欄,便不會殺掉內存,然後QQ和IT之家便佔用了音樂通知欄(現已全部糾正,IT之家屬於bug,QQ是為安卓N“定製”的“貼心功能”),防止後臺被殺掉,結果遭到大部分安卓N用戶的唾棄與辱罵。在現在,唱吧還在使用這種設計。

而HMD的一個高層人員和谷歌的高層人員表示:

在Android手機中,4GB內存已經足夠了,Play商店的軟件也針對4GB內存做了足夠的優化了,不必擔心卡頓。不過,中國大陸地區是個例外。

一些網友表示:

即使是在國外,4GB和6GB內存還是有明顯差異的,但是對於8GB和6GB來比,8GB的必要性就不高了。

對於中國地區來說,安卓手機採用6GB內存來說,夠用了,但在近幾年不是止步於此,甚至某些國外廠家或為中國市場做出更大內存的設備(例如諾基亞8,在海外僅有4GB版本,而據說中國市場將有6GB版本)。

總結:蘋果因為自己的管理能力,所以可以2GB足夠,安卓有國情。。。所以忍忍吧!

製作者僅為今日頭條用戶,與今日頭條無關。本回答允許評論,收藏,允許轉發悟空問答連接。請勿複製文件及圖片等盜版傳輸問題,如因此產生法律問題,製作者“揹負永恆疾風命運皇子”(暱稱)及製作者真人不負擔任何責任。

揹負永恆疾風命運皇子


大家都知道手機除了內存之外還有運存,一臺蘋果手機其實運存很小,但是為什麼相比安卓的大運存卻顯得更流暢呢?

跟電腦的內存一樣,手機的程序也是在RAM中運行的,所以RAM的讀寫速度與容量直接影響著手機的性能。

為什麼追求RAM的往往是安卓系統手機?為什麼蘋果iPhone很少提及這些,甚至在今年新出的iPhone7 plus也只是配備了3GB的RAM。而安卓手機都達到了8G。

這就與安卓系統以及iOS系統的運行機制有關。簡單的來說,安卓系統是當你程序退出時,它仍有部分緩殘留,這樣就會增加RAM負擔。iOS系統則是當你結束程序時,內存得到了全部的釋放。而且安卓系統關不完的後臺程序也加重的RAM的負擔。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iphone優化好,也確實是這樣,我的ipad air1,玩手遊毫無壓力,他們買的安卓機玩(兩千到三千元的某旗艦),還時不時的會卡,要知道air1可是2013年的產品。而且蘋果機也不需要那麼大的內存,如果你資金較為緊張,買了個16g的機器,你會發現一個現象,ipad會老是提醒你硬盤空間將滿叫你刪除多餘的應用,但速度並不會有明顯的降低。而安卓的機器,只有200——300m的容量時,你會知道什麼叫卡到爆。

7plus 3g 運存足夠了,至少我現在用自帶瀏覽器開10多個網頁不會卡,後臺幾個單機遊戲,社交軟件也全部打開,128g(實際只有118g)的內存同步到只有28g,顯示只剩下300m的運行內存,仍然不卡。另外一個原因就是iPhone的執行效率非常的高。無論是ios的專門開發語言OC或者是swift,還是系統的執行效率。

最後,我想說的是決定手機流暢度的因素很多,運存大小隻是其中之一,ios對系統不遺餘力的優化,是安卓無法超越的。但現如今安卓與ios在流暢度方面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尤其是5.0以後的安卓系統,由於虛擬機從dalvik變成了art所以流暢度已經提升很多,而最近的安卓7.x已經基本告別卡頓。但國內混亂的app亂象,仍然是阻礙安卓流暢運行最大的毒瘤。

所以說,如果安卓能在硬件加強的前提下,改善系統的效率,那麼用戶體驗一定會大大增加!


千機問問


不是不生產,而是目前不需要,以後會生產!

IOS不像安卓一樣吃內存

其實為什麼會問出這個問題來,就是因為採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已經大量普及4G運行內存的手機了,而且6GB運行內存也即將普及,8GB運行內存也在路上了,目前也有手機量產出來了,比如一加5、努比亞Z17。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為什麼安卓手機都上到了8GB運行內存,為啥iPhone最高才3GB內存呢?其實最簡單的原因就是IOS的優化比安卓更給力,佔用內存更小。

安卓程序偷跑

其實同一個軟件在IOS和安卓的運行情況下IOS是佔用內存更小的,而IOS和安卓不一樣,蘋果基本可以說沒有後臺偷跑的概念,退出了基本就等於關閉了,軟件更不會在後臺自己啟動,而安卓就不一樣,由於安卓系統是開源的對開發者開發者管控不嚴,開發者想讓自己開發的軟件在後臺自啟就自啟,是很難管控的,由於IOS是封閉的,管控比較嚴,開發者必須要按照我的要求來才行,所以本質上安卓和IOS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未來iPhone也會有4G運行內存

隨便軟件的發展,未來肯定軟件對於硬件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iPhone現在有了3GB運行內存的手機了,保不齊明年就會有4GB內存的手機的,iPhone7Plus因為雙攝像頭的運算加上了3GB運行內存,未來就有可能會為AR技術、各種生物傳感器、更豐富的操作系統等等原因搭載上4GB運行內存的,那時候安卓估計就是標配6GB運行內存的。

硬件和軟件都會越來越豐富和高配,這就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只不過IOS漲的比安卓慢罷了。


水哥愛搞機


蘋果會生產4G內存的手機,這是毫無疑問,只是在當前的情況,時機不到而已。

眾所周知,蘋果的iOS系統和安卓機的系統是不一樣的,而且熟悉手機的人都知道,iOS系統用起來有著行雲流水般的流暢。而這一切,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主要還是因為系統的運行原理不同。安卓機在去年、前年的時候,已經推出了4G運行的手機,當時的蘋果依然是1GB運行的配置,並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安卓逐漸顯出卡頓的跡象,但是蘋果依然能夠流水如常。


(iPhone7 Plus)

(華為mate9)

最主要的原因是蘋果特有的偽後臺。蘋果在連續打開很多軟件之後,新打開的軟件就會掩蓋之前打開的軟件,但是之前打開的軟件雖然在後臺運行,但是不佔據內存;安卓機在同時打開很多軟件的情況下,凡是打開的軟件都會在後臺運行並且依舊佔據內存。所以安卓打開的軟件越多,後臺運行就越吃力,久而久之就會讓處理器因為負荷超重變得卡頓;而蘋果機不管打開多少軟件,真正佔據內存的軟件就一個,所以,不超負荷的蘋果機,能夠保持流暢。



但是隨著以後軟件的發展,對手機的內存要求提高,無論是安卓機還是蘋果,都會不斷去提升運行內存來應付運行的壓力。當前的安卓機已經到達6G甚至8G的內存,而最近公佈的蘋果新機iPhoneX的運行內存已經到了3GB,那麼蘋果的4G內存也是指日可待。


搞機特工


內存是調用機制的問題,安卓卡是優化問題。。。諾基亞那驍龍425處理器的,不是一樣強行2K17。。。人家原生。。。蘋果這個硬件狂魔,A10一樣可以拼835,A11簡直吊打。。。要是安卓處理器達到A11水平,再讓Google針對一款全心優化,感覺安卓流暢秒過iOS。。。主要iOS的蘋果主業,Google業務不少


雞飛蛋打8VE


這個問題應該添加一個時間,就是至今也就是到2018年。難道你不知道2010年發佈的iphone4是多大內存嗎?請看下圖

沒錯,當時的iphone4只有512m內存,但是你看看最新發布的iphone x


是的,你沒有看錯,內存已經到了3g。那麼iphone離配備4g內存還遠嗎?我相信是不遠了。

科技一直在進步,軟件要求也越來越高,用戶需要的功能也越來越多,為了實現這些,硬件的配置也會越來越好。無論是iphone還是安卓,又或者是平板和電腦,科技產品的配置都會不斷變高,iphone配置4g內存也就近一兩年的事情了,這個毋庸置疑。


生活小小小


不是不是生產,再停幾年就有了。安卓不也是從256M 512M到現在6G 8G的麼,蘋果也會。再過幾年,蘋果也會有6G 8G的內存設備。現在頭條上的問答比半年前的問答多了很多白痴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