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重溫|十九屆中央紀委一次全會以來《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員文章(七)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正風反腐中的獲得感

2018年3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3月25日至27日在雲南省調研時強調,紀委監委要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老虎”露頭就要打,“蒼蠅”亂飛也要拍,在督促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督促落實黨的惠民政策上充分發揮作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正風反腐中的獲得感。

人民是黨領導和執政的力量源泉,我們做一切工作,都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奮鬥。紀檢監察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真正做到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麼問題。

黨的作風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人民群眾最痛恨不正之風,對“四風”問題深惡痛絕,我們要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長期抓下去。經過5年多持續努力,作風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但“四風”反彈回潮隱患猶在,任務依然艱鉅繁重。我們一定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糾正“四風”不止步,徙木立信、說到做到,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緊盯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下更大功夫,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嚴肅查處頂風違紀行為,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嚴到底、不能讓,一直抓、長期抓、抓到位,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以釘釘子精神打好作風建設持久戰,真正管出習慣、抓出成效、化風成俗。

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群眾對腐敗問題意見很大,我們要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一刻不停歇地推進反腐敗鬥爭。2017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黨員幹部52.7萬人,其中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的佔88%,充分說明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環境下,仍有一些人不以為然、我行我素、膽大妄為。對此,我們決不能鬆勁停步,必須堅定不移、一以貫之、精準發力,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將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要堅決打、堅持打、打到底,不斷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同時,加強制度建設和黨性教育,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快構建長效機制。

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嚴重侵蝕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一定要把解決這類問題作為紀檢監察工作重要政治任務,集中力量、持之以恆抓下去。當前要牢牢把握三個重點。一是緊盯扶貧領域,從2018年到2020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監督和紀律保證;二是嚴懲涉黑腐敗,堅決懲治放縱黑惡勢力甚至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發現一起、整治一起,抓住典型、通報曝光;三是聚焦民生領域,堅決查處民生資金、徵地拆遷、教育醫療、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基層幹部吃拿卡要、盤剝剋扣、優親厚友等問題,切實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剛剛頒佈施行的監察法明確了6大類監察對象,其中包括“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這是解決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重要法律依據。要用好這個契機,積極探索監察權向基層、村居延伸的有效途徑,加強對鄉鎮“七站八所”和群眾性自治組織中管理人員的監督,加大基層腐敗和不正之風整治力度,確保公權力依法行使、公正行使、廉潔行使。

紀委監委履職盡責、開展反腐敗鬥爭,本質上是嚴肅的政治鬥爭,是黨心民心問題,要把人民擁不擁護、贊不贊成、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衡量紀檢監察工作的根本標準,人民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我們就要堅決防範和糾正什麼,不斷取得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成效,以維護群眾利益的實效取信於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